PERC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分析,雙面PERC技術成為發展趨勢

2021-01-15 華經情報網

一、PERC電池行業概況

近年PERC,N-PERT,TOPCon,HJT,IBC等高效電池技術紛紛湧現,近兩年電池片轉換效率提升幅度已從過去的年均0.3%左右提升至0.5%以上。新技術HJT、TOPCon量產轉換效率已能做到24-25%,但是成本大於1.2元/W,目前僅用於少數戶用市場。IBC則仍處於研發階段,國內尚未量產。

各電池技術路線對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中國PERC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從全球電池片產量來看,2019年全球電池片產能約211GW,產量約140GW,同比增長23.3%;中國電池片產能約164GW,同比增長28.1%,產量約110GW,同比增長29.8%,全球佔比78.7%,同比增長3.9%。

2011-2019年全球及中國電池片產量統計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高效電池下遊市場需求增加、同時降本需求迫切,這共同導致光伏產品高效化將成為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經過去幾年的飛速發展,PERC電池技術19年滲透率已超65%。在國內外需求增長共同驅動下,2020年下遊市場對高效電池片的需求熱度預計將繼續提升。

2017-2025年PERC電池滲透率走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單晶電池幾乎全部採用PERC工藝,行業平均量產轉化效率達22.3%,且提升迅速。從性價比角度來看,PERC電池目前量產轉化效率可達23%,與HJT/TOPCon等新型電池轉換效率差異並不大,但成本卻遠低於新型電池,龍頭企業成本約0.54-0.57元/W,且成本和轉換效率仍有提升的空間,預計2-3年內PERC仍然是性價比最高的技術。

2016-2025年單晶PERC電池技術路線量產效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產能方面,據統計,2018年中國PERC單晶電池產能達到67GW,同比增長91.4%,預計2019年PERC單晶電池產能增長至110GW,預計2020繼續增長至135GW。

2014-2020年中國PERC單晶電池產能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產品價格來看,進入12月,單晶PERC電池片價格為0.95元/W,2019年全年價格同比下降26.5%,單晶PERC組件價格為1.762元/W,2019年全年價格同比下降21.7%。

2019年單晶PERC電池片、組件價格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電池片市場運行態勢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三、PERC電池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全球電池產能方面,2019年按產能排序,前八廠商分別為通威、天合、隆基、晶澳、晶科、阿特斯、愛旭、韓華,各家差距並不大,產能來看,CR5集中度不到30%,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前8名中,通威、愛旭是專業電池廠,效率、成本領先;其餘6家為一體化廠商。

2019年全球主要企業電池產能、產量統計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愛旭股份是行業內最純的PERC龍頭公司,2019年PERC產能9.2GW,預計2020年公司PERC產能達到22GW,位居行業第二,僅次於通威23.4GW。通威、愛旭PERC電池產能遠超過其他非一體化電池廠,龍頭效應顯著。

2019-2020年主要企業PERC電池產能格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以隆基、尚德、阿斯特為代表的公司紛紛擴產PERC產能。2016年,天合光能多晶PERC電池「Honey」正式投產。同年通威進一步轉向PERC電池業務,擬建20條PERC電池產線。2017年,平煤隆基2GW和通威的1GW單晶PERC產線陸續投產。另一方面,繼2015年晶澳率先得到領跑者的肯定後,2016年的領跑者基地中,更多的PERC供應商參與其中,隆基樂葉、晶科、協鑫集成、天合、晉能等均為領跑者中標項目提供了PERC組件,2017年,通威也加入「領跑者計劃」中PERC供應商行列。

國內廠商PERC電池產業化進展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PERC電池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工藝改善帶來的效率提高主要表現為漿料的改善,鋁漿可以支持諸如點線和虛線的圖案,最大限度減少背接觸面積,並保持較低的體積電阻。同時,除SE(選擇性發射極)技術外,多主柵(MBB)技術,雙面PERC技術也逐漸成為PERC電池發展方向。據統計,雙面PERC電池可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帶來10-25%的發電增益。

PERC+技術或為PERC電池未來轉換效率提升路徑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

相關焦點

  • 什麼是perc電池?perc太陽能電池原理|技術|生產流程|工藝流程詳解!
    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即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技術,最早在1983年由澳大利亞科學家Martin Green提出,目前正在成為太陽電池新一代的常規技術。PERC近年來效率記錄不斷被刷新,將成為未來三年內最具性價比的技術。
  • HIT:單晶perc之後的下一個光伏電池新賽道?
    (溫度係數為-0.258%,常規晶矽電池為-0.46%)更適合與疊瓦技術相結合(HIT電池柔性不易隱裂,更適合)下面我們逐條分析HIT電池的每一個點。實驗室效率記錄方面,P-perc電池目前最高實驗室效率最近由晶科能源取得23.95%;三洋則是HIT電池效率記錄的保持者,效率為25.6%。量產平均電池效率方面,目前國內領先的P-perc電池效率可做到21.7%,年底實現22%的效率水平;而以晉能科技為代表的HIT目前量產電池片效率為23.27%,年底有望實現24%的平均量產效率。
  • HIT:單晶PERC之後的下一個光伏電池新賽道?
    (溫度係數為-0.258%,常規晶矽電池為-0.46%)更適合與疊瓦技術相結合(HIT電池柔性不易隱裂,更適合)下面我們逐條分析HIT電池的每一個點。P-perc方面目前隆基已經實現了82%的雙面率,這已經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了,但是由於其特殊的背面開槽的結構,未來再把雙面率做高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
  • 7月光伏單晶perc率先報漲!市場面:光伏需求下半年積極看好
    21.6%以上單晶perc主流價格在0.75-0.85元/瓦,均價0.81元/瓦。21.7%以上雙面單晶perc主流價格在0.75-0.83元/瓦,均價0.81元/瓦。21.9%以上158.75尺寸單晶perc主流價格在0.78-0.84元/瓦,均價0.82元/瓦。21.9%以上166尺寸單晶perc主流價格在0.78-0.86元/瓦,均價0.84元/瓦。
  • 通威上調多晶電池片價格至0.62元/W,同時取消M2單晶perc電池片報價!
    8月25日晚間,電池片龍頭通威股份官網公示最新一期電池片價格,相對於上次8月10日的調價結果,今次主流的G1尺寸單晶perc電池片價格與M6尺寸單晶perc電池片價格保持不變,比較顯著的變化出現在多晶及單晶M2電池片上:多晶電池每瓦價格上漲了2分錢到0.62元/W,同時取消了M2尺寸單晶perc電池片報價,符合市場的預期。
  • 單晶PERC電池片市場價格混亂!本周光伏產業鏈行情動態監測(7月1-5日)
    ,多晶用料訂單也正陸續在籤,目前市場整體庫存水平不高。矽片進入七月份國內多晶矽片市場需求相較於六月份有所轉弱,因而市場多晶矽片價格有一定下探,市場主流價格在1.85-1.88元/片,市場高位成交價有在1.9元/片,七月國內多晶主流大廠訂單情況尚可,但其他廠商仍有一定擔憂。
  • 光伏行業深度報告:2020是N型元年,新一輪技術革命在這裡開始
    根據 Lazard 的度電成本分析,2019 年全球光伏度電成本已經降至 40 美元/MWH。國內補貼逐步退坡,行業成長逐步告別政策依賴。預計 2021 年, 國內光伏行業將徹底告別補貼,完成化石能源革命周期第一步,走入平價時代。1.2 技術革命驅動光伏降本,從 P 型到 N 型的跨越有望開啟下一輪光伏技術革命技術創新驅動光伏行業降本增效,創造行業龍頭。2009~2011 年,隨著改良西門子法的推出,多晶矽料生產成本大幅降低, 保利協鑫憑藉自身技術優勢成為行業龍頭。
  • 光伏平價新動能:PERC雙面電池的正面效率突破24%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進入成熟期,矽片、電池、組件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經歷了技術更新迭代的洗禮。如何才能讓電池片的光電轉換效率進一步提高,成為各家光伏企業努力的方向。PERC、黑矽、Topcon、異質結、IBC等各種新技術紛紛登場,幾番廝殺過後,單晶雙面PERC技術脫穎而出,已成為光伏電站的標配之選。
  • 全球與中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全球與中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年)》是目前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全球與中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年)》首先介紹了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的背景知識,包括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的影響,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
  • 2020-2026年中國釩電池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釩電池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作為截至**儲能的首選技術之一,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安全性高,在常溫常壓下運行時,電池系統產生的熱量能夠通過電解質溶液有效排出,再通過熱交換排至系統之外;而且電解質溶液為不燃燒、不爆炸的水溶液,系統運行安全性高。
  • 中國鋰電池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許多中國企業已經加大了各種資源的投入,例如增加自動化或者半自動化設備,生產模式由勞動密集型向半自動化和自動化轉型,開發自主創新的工藝技術,進一步完善質量體系,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和勞動生產率,向高端市場和高端產品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中國鋰電產業的發展趨勢。
  • 中國電動車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電動車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我國在**年推出的《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中提出,計劃**年內中央將投資100億元專項資金,發展新能源汽車及車用電池組等關鍵技術。
  • 2018年PERC組件的進階之路:雙面+半片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8年註定是光伏行業深刻變革的一年。PERC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像一扇蝴蝶翅膀,煽動了整個行業的變化。PERC下一步該如何走?光伏骨幹企業都在摸索。(來源:微信公眾號「摩爾光伏」 ID:molepv)據光伏分析師張治雨預計,2018年年底PERC產能總量將會大幅超過市場預期達到75GW的水平,2019年PERC將成為標配,那些無法技改成為單晶PERC的產能將會面臨淘汰。誰無法掌握PERC關鍵技術,或將難以生存。
  •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而 行業產值則從 **年的 57 億元增長到 **年的 208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24.08%。  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值及增速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針對當前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第六屆PERC+, N型電池與TOPCon技術論壇2020
    已經成為太陽電池新一代的常規技術,並且仍在大規模擴產,建設和規劃中的PERC電池產能超過200GW,為技術和設備供應商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 市場和政策都要求PERC電池進一步提升光電轉換效率。LeTID機理與解決方案,PERC產線升級TOPCon技術的前景分析,TOPCon和HJT發展潛力比較,TOPCon電池關鍵摻雜和沉積設備
  • 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對太陽能電池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太陽能電池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太陽能電池市場動態、太陽能電池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太陽能電池相關政策以及太陽能電池產業鏈影響等。
  • 2020年中國電動工具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中國正在進行產業升級;伴隨著「十三五」的結束和「十四五」的即將來臨,電動工具行業的發展環境顯得極為重要。本文將從PEST四個方面來解讀電動工具行業的發展環境以及未來趨勢。
  • 光伏異質結電池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復盤PERC發展歷程
    為了更好地梳理這一進程,根據不同時期 PERC 電池出貨量、PERC 滲透率以及產能情況,我們將其劃分成三個階段,並圍繞電池產能、市場競爭格局,設備發展情況等多個角度,對以上 的各個階段情況進行重點分析。
  • PERC電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到了1999年其實驗室研究的PERL電池創造了轉換效率25%的世界紀錄。PERC電池的實驗室製備,採用了光刻、蒸鍍、熱氧鈍化、電鍍等技術。PERC電池與常規電池最大的區別在背表面介質膜鈍化,採用局域金屬接觸,大大降低被表面複合速度,同時提升了背表面的光反射。2006年用於對P型PERC電池的背面的鈍化的AlOx介質膜的鈍化作用引起大家重視,使得PERC電池的產業化成為可能。
  • 什麼是PERC光伏電池?
    PERC電池的實驗室製備,採用了光刻、蒸鍍、熱氧鈍化、電鍍等技術。PERC電池與常規電池最大的區別在背表面介質膜鈍化,採用局域金屬接觸,大大降低被表面複合速度,同時提升了背表面的光反射。雙面PERC光伏電池PERC電池的技術競爭力吸引了整個產業界的關注,產業化設備、關鍵材料都在加速開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