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區塊鏈: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2021-01-13 騰訊科技

點擊上方「騰訊科技」,選擇「置頂公眾號」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DeepTech ( ID : mit-tr )

文 / 陳慧玲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過去我們說 Mobile First,然後是 AI First,接下來會是 Blockchain First 嗎?


從去年以來的區塊鏈熱潮,搞得風風火火、盛極難繼,正如 DT 君同事說的:我爸鐵定不知道區塊鏈,但他鐵定知道比特幣。從比特幣、以太幣到瑞波幣,當然還有各式各樣通過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發行的不同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或稱為 AltCoin 等等。

 

短短幾行字,就有 6 個在過去 3 年內從無到有的新名詞,而這一切大家都認為是由區塊鏈技術發展出的產物。但事實上,大家如果有注意到,最近有越來越多所謂的「非區塊鏈」加密貨幣或者是技術出現,但大部分人都還是習慣將這些歸類到區塊鏈裡面去。因為,這些加密貨幣或者是技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通過分布式帳本(Distributed Ledger) 的方式處理交易/交換驗證。

 

英文裡有一句話說:「We are on the same page」,基本上準確的解釋了分布式帳本的意義,也就是不論交易/交換頻率多大、交易/交換的流程多長。基本上,在每一次交易交換時,雙方各持一份的帳本上的東西永遠都是一樣的,記錄是不能被篡改的,而且這中間,沒有其它力量的介入,在每一次交易交換的世界裡,帳本上都只有彼此。

 


也就是基於這一點,許多對於所謂「區塊鏈」的定義想像就出來了,高度加密、安全性、去中心化的不受幹預等等但這兩年有一個有趣的事發生了,就是所謂加密貨幣或者稱為 Altcoin 等,這些貨幣的出現,其實只是方便交易交換,所以許多在這圈子裡的人稱這個東西為 Token、也就是代幣/輔幣的意思,有了這個代幣,你可以在比特幣、以太坊或其它生態閉環圈內去進行交易交換,就跟貨幣一開始出現的時候意義是一樣的。

 

這些貨幣卻開始逐漸偏離交易交換工具的初衷,而成為投資的標的於是有了我們看到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出現,看到了比特幣狂飆、以太幣的瘋漲驟降、瑞波幣的腰斬等等。就有長期研究信息創新科技的學者在接受 DT 君專訪時表示,這些貨幣的狂飆大漲,背後其實代表了一個警訊,就是這些原本被創造出來要創造價值的工具,因為沒有找到實際的應用場景,所以就沒有辦法創造出真正的價值。


所以,這就像是熱錢一樣四處亂竄,再加上根據簡單經濟學的供需原理,大漲大跌都是意料之內的事,但這也代表著,原本被認為是將會改許多既有體系的技術,已經走上了以泡沫化去泡沫的命運。

 


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這或許是對這一波瘋狂飆漲之後結局最恰當的形容,但這結局不是誰賺誰賠,而是在被統稱為「區塊鏈」的這一系列技術中,到底誰是騙子?又會是誰先竄出頭來,成為新一個時代的霸主?

 

Sirin Labs 1.57 億美元 ICO,不是要做一部區塊鏈手機而已

 

近期,DT 君注意到一家以色列公司 Sirin Labs,這公司之所以會被注意,是因為他們通過 ICO 發行 Sirin 拿到了 1.57 億美元的資金,並開始將此次 ICO 所發行的代幣 SRN Token 在多個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交易。


一開始,DT 君的確被這個 1.57 億美元的數字所迷惑了,但深入研究之後發現,這公司簡直就是最近區塊鏈熱潮中最好的一個範本。因為,Sirin Lab 幾乎是集過去所有區塊鏈火起來之後的技術與概念之大成,從分布式帳本、IOTA、以太坊等技術,到工具型的 ICO、Token,再到創造生態系統的 FINNEY 智慧型手機、FINNEY PC、DAPP、SDK 等等,這公司做的東西真的夠全。

 

圖丨Sirin Labs 公司的 FINNEY 智慧型手機


對於區塊鏈興起,會不會創造出下一個 BAT?DT 君與同事們有過一些討論,但這些討論有趣的點在於,大家都只說了區塊鏈的一部分,單點看起來,似乎不足以顛覆 BAT 這樣的巨頭。但鑽研區塊鏈技術多年、近兩年也積極投入 IOTA 技術在物聯網應用發展的 BiiLab 創始人朱宜振用了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創造閉環效應,是區塊鏈相關技術成功導入應用創造真正價值的關鍵」。

 

圖丨BiiLab 創始人朱宜振


朱宜振認為,所謂的閉環效應,就是所有的價值交換都在一個閉環中完成,而最後開創這個閉環的人,還可以讓價值回到自己身上,繼續把這個閉環擴大,像是微信生態圈就是如此,微信錢包裡面的錢基本上只進不出,你可以用微信錢包裡面的錢在微信的生態圈中買到你需要的貨品服務等等,你幾乎不用離開這個閉環。

 

而回頭看 Sirin Labs 所提出的 FINNEY ICO 計劃,表面上看起來是一部手機、一臺 PC,但 Sirin Lab 想做的卻是第一個真正的基於分布式帳本技術精神的生態閉環,即使這個想法在現在看起來遙不可及。

 

首先,大部分報導都沒有寫清楚的是,FINNEY 計劃 ICO 所發行的 Token 到底要拿來做什麼?是可以買手機?買 PC? 還是將來可以用來在 Sirin Labs 所開發的 DAPP 交易使用?但不論可以做什麼,1.57 億美元的 ICO 金額所代表的是,將來在這個閉環中,至少會有 1.57 億美元價值可以交換流動,也就是這個「經濟體」——它的 GDP 至少就是 1.57 億美元。

 


另一個 FINNEY 計劃沒有講清楚的是,這個計劃所發行的 SRN Token 數量會不會增加?會如何增加?通過新的 ICO 活動發行的 SRN Token,會以什麼作為增加發行的標準?

 

而有一個有趣的點,也是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的,Sirin Labs 並沒有打算自己做手機或者 PC,他們會開放整套方案,包括手機、PC 的設計套件,再加上其自行開發的 Sirin OS 給所謂的 OEM 品牌廠商。也就是說,如果有品牌手機廠、PC 廠認同這個方案,就可以基於這個套件解決方案開發 FENNY 智慧型手機與 PC。


這聽起來有沒有很像是 Android Phone 和 Chromebook 的概念其實就是一樣的想法,只是 Google 想要藉此拓展搜索廣告業務,但 Sirin Labs 要做的是擴大 Sirin 閉環生態的事情,但至於 Sirin Lab 怎麼賺錢?除了銷售整套解決方案的收入,Sirin Lab 倒是還沒有進一步揭露後續的計劃,因為要從 DAPP 上面賺錢,看來不太容易,也違背去中心化的技術信仰想法。但就 DT 君看來,Sirin Lab 看起來是融合了既有 Google 或者其他人的概念,以基於區塊鏈技術發展出這一套看起來有理,但還需要時間驗證的商業模式。

 

因為就有手機廠商表示,以全球智慧型手機年銷售量約在 15 億部上下來看,Sirin Labs 估的 1,000 萬部手機銷售量僅約 6%,其實說少也不少,但這難度在於,這 1,000 萬部手機不是只集中在單一區域,而可能是散布在全球不同地區,要靠 App 應用來形成生態閉環、進而成為一個可以獨立運行的經濟體,這就很有難度,因為不同地區的用戶對 App 的習慣需求都不同,這是一個很簡單規模化的問題。



所以,從這裡來看,1,000 萬部手機其實遠遠不及能形成閉環生態規模的水準,如果以 FENNY 手機強調加密功能的利基性來看,或許可以對比當年的黑莓機的例子,但黑莓機在最高點的市佔率高達近 20%,這也創造了 830 億元的高市值。


以此來看,Sirin Labs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鎖定那些以區塊鏈貨幣交易需求為主的用戶,他們所購買的東西,就只能用區塊鏈貨幣可以交易購買,這其中牽涉到的有身份保密等等需求問題,就不是一般消費者的需求所在。

 

區塊鏈技術也是回魂神丹,讓過去死掉的應用再復活

 

這一波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掩蓋在比特幣等等加密貨幣狂飆之下的,是讓許多過去已經幾乎死掉的應用又有了再復活的機會。舉個例子來看,號稱是中國第一家推出智能無線 Wi-Fi 路由器的極路由,近來就發表了一款新產品極 X,極路由創辦人王楚雲說,區塊鏈技術應用最直觀的就是可以為用戶創造收益。

 


事實上,這也是幾年前國內吹起一股智能路由器流量挖礦變現風的概念。簡單講,就是把你閒置沒用的網絡流量當成公眾熱點分享給鄰近需要網絡的人,當時幾乎所有國內大廠都曾加入這股熱潮,強調的買一臺智能路由器可以為你創造每個月動輒數百、甚至上千的被動收入。但這個看似完美的商業模式最後並沒有成型,這其中當然包括電信運營商的顧慮幹預,但最主要的還是安全與利潤分配問題無法解決。

 

但通過區塊鏈技術,過去的那些難題看來都可以迎刃而解,而更讓王楚雲等人興奮的是,眼下正火的區塊鏈還能為自家公司產品做最好的營銷,而投資人一聽到有區塊鏈技術在裡面,也會跟著興奮,就算投資人不興奮也沒關係,通過 ICO 工具,照樣能夠一邊圈錢融資一邊銷售產品,左手拿右手賺,這生意不但不虧,而且很有搞頭。

 

朱宜振就認為,區塊鏈技術對於這些商業模式最大的幫助,在於證明經濟誘因的可行性,特別是在所謂的資源分享型的商業模式中,過去都還是要靠一個中心清算機制來處理,但在區塊鏈技術導入之後,這些原本繁複的交易都會被簡化,而且清楚明白,不用擔心其中有什麼貓膩。 

 

區塊鏈技術不是什麼都可以用,人有人用,物有物用

 

在既有外界所熟悉的區塊鏈技術中,其實大部分都是被人所知所用,因為,這些技術原本就是適合給人用的技術,不見得那麼強調交易的速度,每十分鐘產生一個區塊看起來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不過,另一個被稱為區塊鏈技術 3.0 的 IOTA(區塊鏈 1.0 是比特幣、區塊鏈 2.0 是以太坊),則就是那個沒有區塊的區塊鏈技術。

 


身為德國 IOTA 協會在亞洲區的合作夥伴,朱宜振認為,下一波區塊鏈的熱點將會是 IOTA但發展的勢頭將會與目前完全不同,包括來自大型公司的加入、應用場景的明確、交易交換機制的建立等等,因為相較於比特幣或以太坊是針對人所使用的區塊鏈技術,在交易交換的速度、或者是規模化擴充的能力上都明顯較低,IOTA 則是用在物與物的交換流程機制,這其中牽涉到的可能是一天 50 萬億次交換需求,這就絕不是既有所謂區塊鏈技術所能負載的數量。

 

以全球物聯網規模來看,有一個預測是到 2020 年全球會有 500 億個物聯網設備存在於環境中,而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在先前更曾提出一個大膽的數字是在 2030 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將會達到 1 萬億的龐大規模。

 


朱宜振認為,以一天 50 萬億次的交易交換連線規模來看,如果每一個物聯設備都要如目前網際網路技術架構一樣,先連回中心再進行連接傳輸,那肯定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 DDoS 攻擊,也就是以大量網絡連線請求阻斷癱瘓網絡的狀況,而就是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所以有了 IOTA 的出現,通過去中心化、分布式帳本的概念,提供一個全新的物聯網連網傳輸架構。

 

以目前積極參加 IOTA 基金會的國際大廠來看,不論是大眾汽車、博世(Bosch)、富士通(Fujitsu) 都十分積極。其中,博世更在 2017 年 11 月大量買進了一批 IOTA Token,被認為其將在 2018 年在車聯網、工業 4.0 等領域積極導入 IOTA 相關技術應用


整體來看,看似是同一個概念的區塊鏈,其實已然在過去幾年衍生出多樣化的技術與應用可能性這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加密貨幣、ICO 等等,其實都是工具,區塊鏈所代表的精神更像是一種對於去中心化、分布式帳本的信仰,這也是為何目前區塊鏈圈為何能夠吸引那麼多人注意的原因,每一種虛擬貨幣、每一項 ICO 背後,除了投資需求外,還有許多是基於對這個技術未來發展可能性的信仰認同。


這東西聽起來很虛,但說實在話,從移動網際網路、AI、到現在的區塊鏈,不都是先有了一個相信未來改變可能性的信仰,有了一群鐵桿粉絲之後,才更進一步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嗎?


當然,在此之前,亂象仍然可能難免,但正如 DT 君所說的,潮水來的時候,大家就開心的玩耍吧,潮水退的時候,就知道誰沒穿褲子了。在區塊鏈熱頭上,該圈錢的圈錢,然後真的要開始思考應用場景的商用可能,否則這褲子一直都沒穿上,也是挺尷尬的事。



相關焦點

  • 區塊鏈行業食物鏈_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是做什麼的?我們能用區塊鏈...
    不知道這個幣圈還能撐多久。」林正真攪拌著杯裡的咖啡,眼神空洞。  一年前,她從國外讀完研究生回國,一個月後,她找到了工作。月薪2萬元,比不少工作好幾年的前輩還要高出一大截——雖然她連這家公司的名字都沒有聽過。  林正真誤打誤撞闖入的公司,正是區塊鏈行業中最知名的兩家頭部媒體之一。  2018年春節,區塊鏈爆火,成為人人討論的話題焦點。
  • 區塊鏈技術是由誰發明的
    打開APP 區塊鏈技術是由誰發明的 挖鏈網 發表於 2019-09-19 10:24:53 現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正在全面展開,但現在很多人都在問誰在發明這種區塊鏈技術?
  • 區塊鏈與量子計算的較量
    新區塊要求包含前一個區塊的SHA256函數值,前一個區塊又包含再前面的一個區塊,於是區塊與區塊之間就連接起來了,任何一個區塊都包含了它之前所有的歷史記錄。這裡有個問題,如果新的區塊同時產生,該認誰呢?比特幣網絡中,一般只認最長的那條鏈,這個規則可以防止有人偽造比特幣。
  • 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不同
    世界經濟模式大轉型,網際網路時代剛剛落地走進我們的生活,一個全新的區塊鏈時代已經開始萌芽。 我們過去接觸的區塊鏈大多停滯於軟體的開發,而軟體本身就是寫入計算機的一種程序,你不開源誰也不知道是什麼! 更容易形成一種概念性、未來性的預期,讓人摸不著頭腳,於是一大批白皮書出現,描繪出一片美好的藍圖,就像一個畫面精美的網遊,你只看到了表面的美麗卻抓不到優質的內涵。 於是一大批ICO項目上市,有幹事的,有融資的,還有**錢的。
  • 區塊鏈有幾種鏈?
    最新資訊:SamMobile報告稱,三星正在開發一個文件共享安全應用程式,這款名為「私人共享」的應用程式使用了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也許是當今世界最令人瘋狂的科技了。這個被諸多「專家大咖們」冠之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科技,到底有多神奇?
  • 誰是區塊鏈巫學界的凱文· 凱利?-虎嗅網
    而在區塊鏈大行其道的今天,誰會是那個幣圈的凱文·凱利?講三個笑話:「中國科技圈正在以每年一個關鍵詞的速度自我迭代進化,去年是人工智慧,今年是區塊鏈,明年又是什麼?」在一個微信群裡說這個話的是一位昔日的網際網路大佬,最近搖身一變成了中國區塊鏈界的領袖。他說這個話的時候可能忘了,2016 年你圈的關鍵詞是 O2O ,2015 年是虛擬實境,2014 年是智能硬體和可穿戴設備,這些「新生事物」不知道迭代到哪兒去了。
  • 微位科技獲首批區塊鏈備案 中國電信積極布局
    從2018年初的估值幾個億到年底的大裁員,從年初的「區塊鏈革命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言論到年底的談「鏈」色變,區塊鏈經歷了2018年一整年的瘋狂龐雜、脫實向虛的發展。在這場浪潮中,每個人都在思考著,「區塊鏈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最終在這場區塊鏈行業寒冬中,有人主動離場了,也有人被動離場了,現在的場內再不如往常一般「熱鬧」。如今留下「一地雞毛」的區塊鏈行業仿佛在驗證市場的質疑是正確的。
  • 關於區塊鏈的普遍誤解:狹義區塊鏈和廣義區塊鏈的區別
    狹義區塊鏈和廣義區塊鏈的區別 我們從技術角度分析一下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底層基礎架構,它的應用範圍不僅局限於金融行業,也可以在其他行業。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底層基礎架構,它的應用範圍不僅局限於金融行業,也可以在其他行業。在眾多討論中,我們發現人們對於區塊鏈的理解確實存在許多誤區,往往將區塊鏈具象成分布式帳本、智能合約、密碼學這些具體的技術和概念。 區塊鏈其實並不神秘,小到日常生活,大到管理,它其實真實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區塊鏈本質上就是一種多方參與的共識系統,它是開放架構的強安全機制。
  • Celer Network:接受鏈下擴容 世界才真正擁有區塊鏈
    鏈上的世界是比特幣信仰者的完美世界,但對於真實的將區塊鏈和世界相容,鏈下,才是建立區塊鏈世界的第一步,廣義狀態通道的建立,就像CelerNetwork的slogan,「Bring Internet Scale to Every Blockchain」。
  • 貝爾鏈BRC操盤手瘋狂砸盤套路投資者,涉嫌傳銷!
    前段時間「貝爾鏈」的宣傳大會,一批投資者喊出口號:貝爾10萬才開始,當天也是暴漲到44元左右。查詢「東方資本」截圖國內運營中心:森度(廣州)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廣州市白雲區鶴龍街賀龍路8號海峽兩岸信息產業科技園一層B區B116註冊時間
  • 區塊鏈科普——區塊鏈的What、Why、How
    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區塊鏈技術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從數字貨幣開始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區塊鏈」本身也從一個密碼極客們口口相傳的專業名詞一躍成為人盡皆知的新基建技術。但由於具備相當的專業度及複雜度,區塊鏈技術的入門門檻相對較高,許多對區塊鏈懷揣憧憬的朋友難入其門。
  • 區塊鏈的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區塊鏈從2009年發展到今天,經歷了三輪大牛市的疊加,而此時,正處在區塊鏈第三輪大牛市的下半場。此輪牛市過後,區塊鏈完成「三疊」,比特幣的市值將達到黃金的量級,區塊鏈萬幣爭輝,繁榮多彩,將在人類經濟中佔據重要的地位。
  • 美圖發布區塊鏈白皮書,AI+區塊鏈=?
    1月22日,美圖發布區塊鏈方案白皮書,將基於AI技術打造區塊鏈生態,為用戶創建一個去中心化、安全加密的身份通行證:美圖智能通行證(MIP - Meitu Intelligent Passport)。用戶能夠在區塊鏈上用人臉特徵作為通證密鑰,進行去中心化的用戶身份認證(KYC)。
  • 誰撩了我們?從霍金和賈伯斯到人工智慧和區塊鏈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如果僅僅說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新型能源、太空網際網路、超高速交通、量子計算,顯然只有概念並沒有具象,我們其實還是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呢?不如先從最近火熱的區塊鏈談起,這是公認的2018年風口,而且引起了眾人的激烈爭辯,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我春節期間也曾因為區塊鏈很焦慮,因為總有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世界要變了,你怎麼還能有時間過春節?
  • 區塊鏈養貓發布手機app,是捲土重來,或是再領風騷,背後的探秘
    區塊鏈養貓發布手機app,是捲土重來,或是再領風騷,背後的探秘去年 ,區塊鏈養貓遊戲 CryptoKitties出現,很快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最成功的標誌瘋狂的交易導致了底層平臺以太坊網絡崩潰。不知道你看到這個消息怎麼感想呢。讓我們看一下這款區塊鏈養貓遊戲手機app都說了些什麼呢第一 區塊鏈養貓遊戲CryptoKitties 的 app 測試用戶限制在 5000 位,官方表示目前仍然在 Testflight 上進行測試。
  • 最新區塊鏈科普圖書《區塊鏈進化史》上市
    他在本書的序中表示,與其它信息化新技術相比,區塊鏈技術更不為廣大讀者所熟悉,是有原因的。儘管近年來,冠以區塊鏈技術的普及讀物比比皆是,但真正能起到較好效果的實不多見。這其中固有區塊鏈技術本身涉及的理論較為艱深外,也有解讀的語言多過於凝澀的緣故。不了解區塊鏈技術,有效利用其推進數位化轉型就無從談起。
  • 遊戲+區塊鏈出路在何方 是區塊鏈遊戲 還是區塊鏈遊戲平臺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遊戲人(也包括投機客)將目光轉向了區塊鏈+遊戲這一新概念。當下區塊鏈+遊戲行業分成兩種不同的發展模式。一種是以以太貓為代表的,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造單個區塊鏈遊戲;另一種是以新加坡拓撲基金會創立的TopChain(中文名:拓撲鏈)為代表的,通過區塊鏈技術建立一個去中心化平臺,對接所有的遊戲。
  • 《自然》雜誌:終於,區塊鏈被中國人上升成了恐嚇大眾的哲學
    不過,他們越來越沉迷於對著一個叫『區塊鏈』的東西胡言亂語,根本停不下來。」「毫無疑問,區塊鏈是偉大的思想和技術革命,但是我們發現,像以往一樣,目前世界上存在著兩種『區塊鏈』,一種在技術天才們的頭腦裡,另一種,在中國人的微信群裡。」
  • 區塊鏈應用廣|光大銀行使用螞蟻區塊鏈融資,阿根廷用區塊鏈分配...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52CBDC光大銀行——供應鏈金融區塊鏈解決方案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中國光大銀行(CEB)宣布已啟動供應鏈金融區塊鏈。該項目將「螞蟻區塊鏈雙鏈解決方案」用於供應鏈金融。這不是CEB首次涉足區塊鏈貿易融資,它是中國銀行業協會倡議的參與者,其香港分公司參加了「輪廓信用證」區塊鏈(以前稱為Voltron)的試用。阿根廷——為天然氣系統配備區塊鏈網絡昨天,阿根廷區塊鏈公司IOV Labs宣布為該國的天然氣分配系統啟動Gasnet區塊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