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空殼公司開發網貸平臺,詐騙被害人借貸,收取超高利息;
通過多個平臺「借新還舊」「以貸還貸」方式惡意壘高「債務」;
採用電話侮辱、威脅,發送PS裸照等「軟暴力」手段進行非法催收……
僅一年的時間,這一網絡「套路貸」涉黑組織非法獲利28億餘元,尚未收回的非法債務約98億餘元,被害群眾多達47.5萬餘人……
在12月24日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向媒體披露了上面這起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涉黑案件情況。
圖為扣押的犯罪嫌疑人
近年來,隨著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傳統黑惡勢力犯罪向網上蔓延。犯罪分子藉助信息網絡,通過編造虛假信息,敲詐、誹謗、恐嚇、暴利放貸、虛增債務等手段實現非法牟利。
這起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涉黑案由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又被稱為「2.12」特大系列電信詐騙案。
2018年3月,王某燾與他人共謀,採取非法網絡「套路貸」的手段騙取錢財,牟取暴利。由吳某飈等人提供資金,王某燾負責公司全面管理。為蒙蔽群眾、逃避打擊,便於開戶結算、對外籤訂議協,與非法網貸APP相對應,王某燾犯罪組織陸續註冊了杭州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其他20餘家空殼公司(統稱為杭州網貸公司)開展「業務」,並採用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財務結算,下設技術部、商務部、客服部、人事部,以公司化運營的形式實施詐騙等犯罪活動。為了非法債務及時回收及規避催收風險,提升回款率,2018年4月,杭州網貸公司先後與合肥、深圳等地24家催收公司籤訂合同,將部分非法逾期債務外包,進行催收,通過業績考核進行管控,支付催收款提成、獎金等,明示或默許催收公司利用信息網絡對被害人及其親友採取滋擾、威脅、恐嚇等非法手段催收非法債務。從而形成了以王某燾為首的集非法網絡放貸、「軟暴力」催收於一體,架構明晰、分工協作、利益共享的犯罪組織。
該犯罪組織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裡,以近2億元的投入非法獲取28億餘元,尚有未收回的非法債務約98億餘元。王某燾及吳某飈等「投資人」從中攫取了巨額利益,並將部分獲利以工資、提成、獎金的形式分配給其他成員,部分用於公司運營。
該犯罪組織以「套路貸」為基本方式,誘騙被害人借貸,收取超高利息,並通過多平臺「借新還舊」「以貸還貸」惡意壘高「債務」,被害群眾多達47.5萬餘人,採用「軟暴力」手段催收非法債務,嚴重擾亂網際網路和金融管理秩序,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重大影響和嚴重危害後果。四川成都吳某因陷入該組織「套路」陷阱無力償還,與丈夫一起燒炭自殺;青海西寧江某蕊不堪「軟暴力」輪番催收的精神折磨,上吊自殺。
2019年3月,甘肅蘭州公安機關專案組開展統一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269人,凍結人民幣10.28億元、港幣2.27億元,扣押黃金172.12公斤、房產14套。
圖為扣押的金條
2020年7月9日,被告人王某燾等20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詐騙,尋釁滋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案(「2﹒12」特大「套路貸」主案),由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王某燾等3人及29名辯護人現場參加訴訟,其餘17名被告人通過遠程視頻參加訴訟。
2020年9月,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主犯王某燾因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詐騙罪、尋釁滋事罪等,被判處無期徒刑。
圖為蘭州中院庭審現場
該案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蘭州市偵破的涉案人數最多、涉及範圍最廣、涉案資金最大的一起案件,也是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以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定性審判的案件。該案的成功宣判也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信息網絡新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
圖為扣押的現金
到底哪些屬於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呢?
具體來說,包括了網絡「套路貸」、「裸聊」敲詐、惡意索賠、負面輿情敲詐、網絡水軍滋事、網絡暴力傳銷、網絡「軟暴力」催收這七類情況。
拿發案較多的網絡「套路貸」案件來說,有的被害人因不了解犯罪團夥的「套路」,認為自己借了錢並沒有如期歸還,是有過錯方,即使被收取高額費用、違規討債,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有的被害人因被「軟暴力」催收,產生抗拒心理,即使公安機關明確告知放貸方是「套路貸」犯罪團夥,仍不願意配合;有的被害人因無法償還虛高債務,更換所有聯繫方式遠走他鄉。
那麼,如何避免網絡黑惡勢力侵害?公安機關發布的以下防範重點提示,可得記好了!
要沉著冷靜,第一時間報警,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不要因為害怕不法分子的恐嚇威脅,而越陷越深;
要保存好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電子證據,這些都是認定犯罪事實的重要依據;
要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工作,準確說明情況,並提供涉案帳號,方便公安機關深入調查,儘快追贓挽損。廣大群眾也要加強自我防範意識,提高風險抵禦能力。
要提高敏感性,不要隨意添加陌生人微信,不要隨意洩露個人身份、電話、住址、工作、支付帳號等隱私信息。
要提高警惕性,接到來歷不明的電話要慎重接聽,收到含有未知網絡連結的信息不要點擊,遇到陌生網友邀約見面要堅決拒絕,看到網絡騙局、情色誘惑要一律抵制。
要提高甄別能力,網絡貸款時選擇有貸款資質的正規金融機構,不要貪圖小便宜,不要輕信「無抵押、低利率」等虛假廣告,遠離網絡非法放貸;網絡求職時要選擇正規的招聘網站,認真審核企業資質,不要輕信無條件的高薪招聘信息。
【來源:人民法院報】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