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1有人無奈上吊、有夫妻一起燒炭自殺,受害人47萬餘!

2021-01-10 西部點評

註冊空殼公司開發網貸平臺,詐騙被害人借貸,收取超高利息;

通過多個平臺「借新還舊」「以貸還貸」方式惡意壘高「債務」;

採用電話侮辱、威脅,發送PS裸照等「軟暴力」手段進行非法催收……

僅一年的時間,這一網絡「套路貸」涉黑組織非法獲利28億餘元,尚未收回的非法債務約98億餘元,被害群眾多達47.5萬餘人……

在12月24日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向媒體披露了上面這起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涉黑案件情況。

圖為扣押的犯罪嫌疑人

近年來,隨著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傳統黑惡勢力犯罪向網上蔓延。犯罪分子藉助信息網絡,通過編造虛假信息,敲詐、誹謗、恐嚇、暴利放貸、虛增債務等手段實現非法牟利。

這起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涉黑案由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又被稱為「2.12」特大系列電信詐騙案。

2018年3月,王某燾與他人共謀,採取非法網絡「套路貸」的手段騙取錢財,牟取暴利。由吳某飈等人提供資金,王某燾負責公司全面管理。為蒙蔽群眾、逃避打擊,便於開戶結算、對外籤訂議協,與非法網貸APP相對應,王某燾犯罪組織陸續註冊了杭州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其他20餘家空殼公司(統稱為杭州網貸公司)開展「業務」,並採用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財務結算,下設技術部、商務部、客服部、人事部,以公司化運營的形式實施詐騙等犯罪活動。為了非法債務及時回收及規避催收風險,提升回款率,2018年4月,杭州網貸公司先後與合肥、深圳等地24家催收公司籤訂合同,將部分非法逾期債務外包,進行催收,通過業績考核進行管控,支付催收款提成、獎金等,明示或默許催收公司利用信息網絡對被害人及其親友採取滋擾、威脅、恐嚇等非法手段催收非法債務。從而形成了以王某燾為首的集非法網絡放貸、「軟暴力」催收於一體,架構明晰、分工協作、利益共享的犯罪組織。

該犯罪組織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裡,以近2億元的投入非法獲取28億餘元,尚有未收回的非法債務約98億餘元。王某燾及吳某飈等「投資人」從中攫取了巨額利益,並將部分獲利以工資、提成、獎金的形式分配給其他成員,部分用於公司運營。

該犯罪組織以「套路貸」為基本方式,誘騙被害人借貸,收取超高利息,並通過多平臺「借新還舊」「以貸還貸」惡意壘高「債務」,被害群眾多達47.5萬餘人,採用「軟暴力」手段催收非法債務,嚴重擾亂網際網路和金融管理秩序,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重大影響和嚴重危害後果。四川成都吳某因陷入該組織「套路」陷阱無力償還,與丈夫一起燒炭自殺;青海西寧江某蕊不堪「軟暴力」輪番催收的精神折磨,上吊自殺。

2019年3月,甘肅蘭州公安機關專案組開展統一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269人,凍結人民幣10.28億元、港幣2.27億元,扣押黃金172.12公斤、房產14套。

圖為扣押的金條

2020年7月9日,被告人王某燾等20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詐騙,尋釁滋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案(「2﹒12」特大「套路貸」主案),由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王某燾等3人及29名辯護人現場參加訴訟,其餘17名被告人通過遠程視頻參加訴訟。

2020年9月,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主犯王某燾因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詐騙罪、尋釁滋事罪等,被判處無期徒刑。

圖為蘭州中院庭審現場

該案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蘭州市偵破的涉案人數最多、涉及範圍最廣、涉案資金最大的一起案件,也是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以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定性審判的案件。該案的成功宣判也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信息網絡新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

圖為扣押的現金

到底哪些屬於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呢?

具體來說,包括了網絡「套路貸」、「裸聊」敲詐、惡意索賠、負面輿情敲詐、網絡水軍滋事、網絡暴力傳銷、網絡「軟暴力」催收這七類情況。

拿發案較多的網絡「套路貸」案件來說,有的被害人因不了解犯罪團夥的「套路」,認為自己借了錢並沒有如期歸還,是有過錯方,即使被收取高額費用、違規討債,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有的被害人因被「軟暴力」催收,產生抗拒心理,即使公安機關明確告知放貸方是「套路貸」犯罪團夥,仍不願意配合;有的被害人因無法償還虛高債務,更換所有聯繫方式遠走他鄉。

那麼,如何避免網絡黑惡勢力侵害?公安機關發布的以下防範重點提示,可得記好了!

要沉著冷靜,第一時間報警,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不要因為害怕不法分子的恐嚇威脅,而越陷越深;

要保存好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電子證據,這些都是認定犯罪事實的重要依據;

要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工作,準確說明情況,並提供涉案帳號,方便公安機關深入調查,儘快追贓挽損。廣大群眾也要加強自我防範意識,提高風險抵禦能力。

要提高敏感性,不要隨意添加陌生人微信,不要隨意洩露個人身份、電話、住址、工作、支付帳號等隱私信息。

要提高警惕性,接到來歷不明的電話要慎重接聽,收到含有未知網絡連結的信息不要點擊,遇到陌生網友邀約見面要堅決拒絕,看到網絡騙局、情色誘惑要一律抵制。

要提高甄別能力,網絡貸款時選擇有貸款資質的正規金融機構,不要貪圖小便宜,不要輕信「無抵押、低利率」等虛假廣告,遠離網絡非法放貸;網絡求職時要選擇正規的招聘網站,認真審核企業資質,不要輕信無條件的高薪招聘信息。

【來源:人民法院報】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有人無奈上吊、有夫妻一起燒炭自殺,受害人47萬餘!公安部披露全國...
    ,首次向媒體披露了上面這起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涉黑案件情況。這起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涉黑案由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又被稱為「2.12」特大系列電信詐騙案。2018年3月,王某燾與他人共謀,採取非法網絡「套路貸」的手段騙取錢財,牟取暴利。由吳某飈等人提供資金,王某燾負責公司全面管理。
  • 情侶酒店燒炭自殺,也許是他們最無奈的反抗,心理教育有多重要
    情侶酒店燒炭自殺,也許是他們最無奈的反抗,心理疏導應關注每一位學生10月10日,就讀於蘭州某職業學院的兩名學生在南京一快捷酒店內燒炭,「碳氧中毒」而亡。兩個年輕的生命就用這樣的方式在人生的舞臺謝幕!從現有的消息中似乎可以窺見他們雙雙自殺的心路。
  • 臺軍7月第4起自殺:19歲士兵上吊身亡 其父喊話蔡英文
    據海外網8月1日報導,日前,臺空軍臺北通訊大隊一名年僅19歲的傅姓士兵在寢室內上吊輕生,雖被緊急送往醫院急救,但仍於第二天上午宣告不治。7與31日凌晨,該年輕士兵的爸爸在臉書喊話蔡英文,直接表示「兒子的輕生與領導幹部的所作所為有關」。 7月26日,該名傅姓士兵在營區內以童軍繩上吊自殺,雖經送醫急救一度恢復心跳,但最後不治身亡。
  • 燒炭自殺真的不痛苦嗎?
    部分原因在於,香港人愛到郊外燒烤BBQ,木炭在大多數的便利店或超市都可以購得,所以造成這種獨特的自殺方法。  目前,燒炭自殺已經隨著網際網路廣泛傳播到了大陸、臺灣和日本等地。  現代人工作壓力太大,想自殺又怕痛怎麼辦?  許多人以為,燒炭簡單易行,能保留全屍,關鍵是不痛苦,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安詳」離世。因此,燒炭自殺的新聞屢見不鮮。
  • 90後男女小旅館相約燒炭自殺 被發現時已出現屍斑
    無奈之下,冉廣舟只好帶著兒子回到租房。  說到這裡,冉廣舟忍不住哽咽:10月19日,兒子說要出門接一個朋友,冉廣舟夫妻倆堅決不讓他去,父子倆差點動手。冉廣舟只好報警求助,後渚邊防派出所民警了解情況後,進入小冉手機QQ,看到了一些來自「自殺QQ群」的信息。更不可思議的是,有一個網友在群上面說:「××說要吃62顆安眠藥,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
  • 女子不能生育愛狗如命,寵物狗死亡6天後她竟在家中上吊自殺
    為了給生活增添一些樂趣,她和丈夫養了一條寵物狗,夫妻倆非常愛那條狗。不幸的是,那條寵物狗卻突然死亡,就在狗死亡6天後,那名女子也上吊自殺了。  金·惠瑟姆    據報導,48歲的金·惠瑟姆來自英國西蘇塞克斯郡的沃辛市,她的丈夫是47歲的達倫。由於惠瑟姆無法生育,所以他們沒有孩子。
  • 男子上吊自殺過程網上直播(圖)
    3月21日晚上,惠特裡克登錄一個聊天網站和網友們進行視頻聊天時,竟然爬上一張椅子,在攝像頭前上吊自殺!聊天室中的50多名網友都通過網絡視頻目睹了惠特裡克自殺的恐怖過程。    3月21日晚上,惠特裡克登錄上了在全球擁有數百萬用戶的著名視頻聊天網站PalTalk,然後進入了一個有著50多位網友在線的特殊聊天室,心情沮喪的惠特裡克對網友稱,他打算在兩小時後上吊自殺。然而,聊天室網友們都以為惠特裡克在開玩笑,一些網友甚至還慫恿他,如果他真想自殺的話,一定要將網絡視頻開著,好讓網友們能通過「現場直播」觀看他自殺的過程。
  • 滾石主唱女友用圍巾上吊疑似自殺
    滾石主唱女友用圍巾上吊疑似自殺 (1/7) "← →"翻頁
  • 吸氦氣燒炭跳樓 香港一日發生三宗自殺案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天水圍天恆邨發生青年吸氦氣自殺事件。一名24歲青年疑因生活不如意,在家留下遺書,以膠袋笠頭再灌入氦氣自殺身亡,警方相信事件無可疑,死因有待驗屍確定。死者姓麥、24歲,與家人同住天恆邨一單位。昨(16日)晨9時39分,25歲的麥兄致電報警,稱他返家發現其24歲胞弟倒臥屋內,膠袋笠頭陷入昏迷。
  • 醫學揭秘自殺真相:「燒炭自殺」沒有痛苦?別天真了!
    在許多影視和文學作品中,打算自殺的人會選擇「燒炭」自殺,死時一臉安詳,沒有任何掙扎的痕跡,仿佛毫無痛苦。 如果「燒炭自殺」真的沒有痛苦,那還要安樂死做什麼? 一氧化碳有什麼特性?  「煤氣中毒」也好,「燒炭自殺」也好,其本質都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既沒有顏色,也沒有氣味,具有可燃性。有的朋友可能會納悶:「一氧化碳沒有味道,那煤氣的臭味是從哪來的?」 這是因為,煤氣中的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效成分都沒有味道,一旦洩露不會被人察覺。
  • 竹內結子在衣柜上吊自殺 8個月大兒子目睹死亡全過程
    竹內結子在衣柜上吊自殺 8個月大兒子目睹死亡全過程時間:2020-09-28 13: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殘忍!竹內結子在衣柜上吊自殺 8個月大兒子目睹死亡全過程 9月27日凌晨,日本女藝人竹內結子被丈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噩耗傳出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難以置信,而粉絲們也是傷心難過無法接受。
  • 是個好姑娘~ 要燒炭自殺還惦記著捐獻器官、工作得有人幹…幸好...
    一位不到30歲的姑娘想自殺「希望把我能捐的器官都捐掉……」寫下這樣一封遺書後她在賓館房間內點燃了木炭南崗公安分局大成派出所警官及時趕到挽救了女孩的生命點擊播放 GIF 0.0M得知表妹自殺 表姐報警求救26日21時許,報警人徐某等人來到大成派出所求助,稱其表妹梁某與其丈夫吵架後離家出走
  • 有浪漫氣息 臺近半數民眾自殺選擇上吊方式
    中新網香港6月6日消息:國外只有犯人才會用絞刑,但中國古代用上吊多少帶點浪漫氣息,不僅香港十多年來,上吊自殺一直高居首位,臺灣在1999年上吊自殺比率高達4成7,躍升臺灣民眾自殺手段第一位。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立療養院院長胡維恆今天在「臺北地區精神醫療網第一線人員自殺防治研討會」上指出,上吊自殺可說是華人地區的文化,古代妃子賜死,不是服毒就是三尺白綾,總帶給人一絲浪漫的色彩,所以上吊多為華人接受。  胡維恆說,自殺身亡人數歷年來變化不大,自殺方式卻逐漸改變,自殺方法會隨著民俗、觀念而有不同,例如美國因槍枝管制不嚴,所以舉槍自盡的人較多。
  • 男子殺懷孕妻子後上吊自殺 留遺書「輪迴不相見」
    男子殺懷孕妻子後上吊自殺 留遺書「輪迴不相見」 2016-05-05 09:50:10來源:四川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 豪門女婿車內燒炭自殺身亡,疑受金錢問題困擾,警察調查現場曝光
    1月1號,新年的第一天,有人官宣喜事,也有人迎來噩耗。港媒報導,「世界毛紡大王」曹光彪的孫女婿韓福南被發現在車內自殺,警方調查時在車後座看到一盆燒過的炭,未找到遺書。據悉,1號早上7點30分,有行人在路邊看到一輛停靠的車,懷疑裡面的人出了什麼事昏迷不醒,立刻報警。消防人員趕到現場發現車門沒鎖,很快將他送往醫院搶救,但最終仍不治身亡。
  • 潮州一位26歲男子在賓館燒炭自殺,這兩個女人身上存有疑點
    楊溯家屬認為,這個自稱心理諮詢師的「娃娃」存在嚴重的失責,因為在她得知了楊溯想要自殺時,未能夠及時地阻止和報警。至今未被立案家屬認為楊溯的死屬於謀殺,但是警方至今未進行立案偵查,警方認為楊溯的死非他殺,而是一起自殺事件,如今事故至此已過去了4個月了,楊溯的女友蘇杏仍未向楊溯的家人進行主動道歉或者提及此事。
  • 90後詩人燒炭自殺:詩人的最高追求是死亡?
    12月6日,本是普通的一天,朋友圈突然討論起一個在燒炭自殺的詩人,名叫左秦,原名鄧聲朝。左秦是一位1994年3月24日出生的年輕詩人,畢業於江西科技師範大學,自稱詩歌瘋子,重度抑鬱者,崇尚肢體寫作、下半身寫作。他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多產,曾有人傳言他一天能寫上百首詩。
  • 丈夫發現妻子上吊自殺後竟殺死一雙兒女,穿著血跡斑斑的衣服自首
    據《每日星報》12月26日報導,一名菲律賓男子發現妻子上吊自殺身亡。第二天,他竟狠心殺死只有1歲的兒子和3歲的女兒。自殺失敗後,他穿著血跡斑斑的衣服到警察局自首。目前,當地警方已經將那名男子逮捕,案件仍在調查當中。
  • 因欠債,浙江舟山一男子在車內燒炭自殺,中途後悔報警求助
    文/小羽讀社會原標題:因債務問題,浙江舟山一男子在車內燒炭自殺,中途後悔報警求助近日,浙江舟山消防接到報警,一男子稱自己準備好了材料,在車內燒炭自殺。但是突然後悔,不想死了,所以撥打了求救電話。這場離奇的自導自演的自殺鬧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宿遷| 生活壓力大,一男子在家燒炭自殺
    6月15日中午,宿遷市宿豫區安泰家園小區有一名男子在家中死亡,當時該男子的妻子也在家中。民警趕到後,將死者及其妻子分別帶回。「死者燒炭自殺,只是當時他的妻子恰好在家,巧合了。」據宿遷市宿豫區警方介紹,根據調查,該男子因生活壓力大,最近一段時間情緒比較消極,另外警方發現,死者在死前曾頻繁發表過消極言論,並私下購買過燒炭自殺用的工具。6月15日中午,死者將自己單獨關在了房裡,隨後開始燒炭,最終死亡。目前,警方正對此事作進一步調查。(目擊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