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90歲生日,清華送禮物,楊老:不喜歡,不符合我工作特點

2020-10-24 格子說歷史1

「楊先生被一些網民批評,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的言論總是為中國辯護,為當前的社會現實辯護,為中國的改革發展辯護。這些人可能並不了解, 楊先生的愛國,是愛到骨子裡的,而且是一貫的,永遠不變的。」

縱觀近幾十年聞名遐邇的科學家,楊振寧完全可以佔據一席之地。作為科學家中最特別的一個,楊振寧受到的爭議也是最多。他對於科學界的貢獻毋庸置疑,他的品質和德行同樣遭人非議。

他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國探訪的第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在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也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與此同時,楊振寧曾經加入美國國籍和82歲高齡迎娶嬌妻的決定,也是他備受爭議的關鍵點。然而,在這樣一位科學家的身上,還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一、生日趣事,態度萬千

2012年6月30日,是楊振寧教授九十歲生日,對於楊振寧而言,這次生日只不過是眾多生日中的一次,但對於世人而言,楊振寧教授這一次生日有著非凡的意義。對於清華大學來說,這是楊振寧教授第一次在清華過生日。

為了給楊振寧過好生日,當時清華大學各部門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們為楊振寧送上了一份禮物。緊接著,楊振寧在妻子翁帆的陪伴下開心快樂的度過了自己九十歲的生日。當時的他面對前來祝賀的研究院師生,不禁回想過往,感慨萬千。

然而,當時讓楊振寧感慨萬千的主要原因,竟是因為清華大學師生送出的生日禮物。據相關資料記載,2012年6月,楊振寧在清華大學慶祝90歲生日,並且獲得了校方贈送的刻有其重大貢獻的黑水晶一尊。

據說,黑水晶上刻有杜甫的詩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水晶四周鐫刻著楊振寧的四個重要學術貢獻:「規範場理論」、「宇稱不守恆理論」和他在統計力學、高溫超導方面的成就。

足以見得,楊振寧教授對於清華大學送出的禮物還是非常喜歡的。在這個特殊材料製作而成的禮物上,也表彰了楊振寧對於科學界做出的巨大貢獻。也就是說,這個禮物符合楊振寧的工作特點,全方位的向世人展現出他的貢獻。

但是,在這個黑水晶禮物送出去之前,清華大學送給楊振寧的卻是一座純金製成的小房子。與黑水晶禮物相比,純金製作的小房子顯得更加高貴一些。不過,二者相比,楊振寧更加喜歡黑水晶的禮物。正如楊振寧當時對純金房子的評價:「不喜歡,不符合我的工作特點」

由此可見,楊振寧老教授在對待禮物上面,還是有自己的觀念的。不得不說,在某些物質要求這方面,楊振寧更加看中的是背後的意義。特別是楊振寧教授的成功之路,更是為人津津樂道。

二、漂洋過海,到處求學

1938年,日本侵略者正式發動侵華戰爭,面對形勢危機的情況,楊振寧全家逃難,途經廣州、香港、越南河內輾轉抵昆明。隨後,楊振寧入讀昆華中學高中二年級,同年秋天,以高二學歷參加統一招生考試,被西南聯大錄取,先遵父命報化學系,後改物理系。

1942年,楊振寧畢業於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本科論文導師為北京大學吳大猷教授,後考入該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讀研究生,師從王竹溪教授。

1945年時,楊振寧前往芝加哥大學留學,正式開始留學生涯,對於此時的楊振寧而言,也是他一生求學階段最為重要的時刻。在楊振寧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他也逐漸向一位優秀的科學家邁近。

1949年,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就在這個時候,楊振寧開始同李政道合作。就連當時的院長奧本海默說,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李走在普林斯頓草地上。同年,與恩利克·費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以曾經接受中國文化的薰陶為驕傲,並在接受諾貝爾獎金的時候,進行一番慷慨陳詞:「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毋庸置疑的是,楊振寧對於物理這一學科,以及整個科學界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不過楊振寧在人生道路上的幾個選擇,也一度把他推向了風口浪尖。

三、加入外籍,迎娶嬌妻

1964年,楊振寧高調加入美國籍,正式成為一個美國公民。就在這一年裡,楊振寧應香港中文大學的邀請在新建成的香港大會堂發表演講,可謂是轟動一時。隨後,楊振寧與家人在香港見面。

對於楊振寧曾經加入美國國籍的選擇,一直被世人詬病。與他同時代的許多科學家,都不遠萬裡,突破重重阻礙回到中國,而楊振寧卻在祖國建設的關鍵時刻留在了美國。或許,這一點,也是楊振寧賴不掉的汙點。

即便是後來,祖國蓬勃發展以後,楊振寧也像其他優秀科學家一樣回到祖國,但是此時此刻,對於中國的意義,似乎與上世紀六十年代回到祖國截然不同。

所以,由於楊振寧曾經加入美國國籍的事情,使得很多人對於他的人品爭議,特別是他內心深處是否有著國家和民族,世人始終都無法確定。

隨著楊振寧爭議的聲音越來越小,楊振寧老教授卻在2004年的時候,再次轟動一時。這一次,楊振寧的所作所為與國家和民族沒有任何關係,而是他個人的私事。但即便如此,楊振寧卻再次湧上風口浪尖。

2004年12月24日,82歲的楊振寧教授與28歲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碩士研究生翁帆在汕頭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不得不說,這是非常特別的一對夫妻,與此同時,關於這對夫妻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然而,面對這場「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式的婚戀,有人祝福,也有人質疑。不過,楊振寧本人對於這段婚姻非常的欣喜,他稱翁帆為「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並且表示:青春並不只和年紀有關,也和精神有關。他雖然歲數上已經年老,但精神上還是保持年輕。由此可見,年事已高的楊振寧內心之中還是不服老的。

結語:

對於楊振寧在物理上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無人敢提出質疑。但是楊振寧本人的品行,世人就沒有統一的觀點。絕大多數人都對楊振寧的品行和選擇提出質疑。特別是楊振寧迎娶翁帆以後,世人對於楊振寧更是議論紛紛。

其實,楊振寧的品行是否存在問題,這都不是我們關心的事情。我們只要知道楊振寧教授曾為科學界做出巨大貢獻,單論學識方面,楊振寧可謂是無懈可擊。至於品行這一塊,想必每個人心裡都有不同的答案。

參考資料:《楊振寧文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楊振寧90大壽,清華送的禮物遭楊老嫌棄:不符合我工作特點
    他22歲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研究生畢業,23歲到芝加哥大學留學, 後因不守恆理論攬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稱我國最早的諾獎得主之一,後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擔任多所國內外大學的教授……他的一生都在為教研工作而忙碌。
  • 楊振寧90歲壽辰,清華送的禮物卻遭他嫌棄,網友:你看他們送的啥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在送禮這方面也非常有講究,比如禮物送給誰、送什麼、什麼時候送、怎麼送等等,這都是有講究的,首先是禮物要輕重得當,禮物太輕會被人覺得是因為瞧不起他,禮物太重又會讓其他人多想;其次就是要投其所好,了解收禮之人的喜好和品味;最後則是要保證禮物有意義,那在楊振寧教授90大壽的時候,清華是送了什麼才會遭他嫌棄呢
  • 楊院士90歲的生日願望
    「人雖然是退休了,但是對於為祖國做貢獻的工作是不應該退休的。我的想法還是應該能儘可能地發揮餘熱,做到夕陽雖落蒼山後,猶映晚霞滿天紅。」90歲生日願望,他說,馬上就進入「90後」了,但我身體還好,腦袋還不糊塗,還應該在可能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的微薄的能量,做出可能的貢獻。
  • 楊院士90歲的生日願望
    「人雖然是退休了,但是對於為祖國做貢獻的工作是不應該退休的。我的想法還是應該能儘可能地發揮餘熱,做到夕陽雖落蒼山後,猶映晚霞滿天紅。」8日,在哈工程舉辦的線上線下「慶祝楊士莪院士90壽辰暨2020水聲技術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楊士莪許下了即將迎來的90歲生日願望,他說,馬上就進入「90後」了,但我身體還好,腦袋還不糊塗,還應該在可能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的微薄的能量,做出可能的貢獻。他寄語年輕人要繼續接力老一輩的班,為我們國家的海洋事業和水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 楊振寧:已6年未去美國 不敢離醫院太長時間
    老體育館是孩子們經常去的地方。那時候清華每年都要舉辦北平市大學生運動會,總是人山人海。他們一幫清華園裡教授家的孩子就自發組成啦啦隊,給清華的運動員吶喊助威。  楊振寧先生拄著手杖在校園裡走著,每次經過這些地方,從前的情景就出現了。他95歲,人生繞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 楊振寧:已6年沒去過美國 不敢離開協和醫院長時間
    老體育館是孩子們經常去的地方。那時候清華每年都要舉辦北平市大學生運動會,總是人山人海。他們一幫清華園裡教授家的孩子就自發組成啦啦隊,給清華的運動員吶喊助威。 楊振寧先生拄著手杖在校園裡走著,每次經過這些地方,從前的情景就出現了。他95歲,人生繞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起點。路邊的槐樹和銀杏繼續繁盛著,身邊走過的是正值青春的學生們,也有父母牽著的七八歲孩子,就像80多年前他和他的小夥伴們。
  • 楊振寧:盛名之下
    老體育館是孩子們經常去的地方。那時候清華每年都要舉辦北平市大學生運動會,總是人山人海。他們一幫清華園裡教授家的孩子就自發組成啦啦隊,給清華的運動員吶喊助威。楊振寧先生拄著手杖在校園裡走著,每次經過這些地方,從前的情景就出現了。他95歲,人生繞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起點。路邊的槐樹和銀杏繼續繁盛著,身邊走過的是正值青春的學生們,也有父母牽著的七八歲孩子,就像80多年前他和他的小夥伴們。
  • 翁帆:為了楊先生(楊振寧)身體,我十六年來都是早睡
    「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給我的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歡喜。沒有心機而又體貼人意,勇敢好奇而又輕盈靈巧,生氣勃勃而又可愛俏皮,是的,永遠的青春!」 這是82歲楊振寧寫給28歲的翁帆的告白詩。
  • 98歲的物理大腕楊振寧:我特意買了《三體》來看,但看不下去
    作為在世能稱得上「偉大」二字的科學家不多,楊振寧教授算是一個,他的學術高度,其實很多普通人都難以理解,更多普通老百姓感興趣談及的,往往是他作為一個名人的娛樂八卦,花邊新聞,如楊教授精彩的感情生活,與小54歲翁帆結婚後,二人出雙入對,生活和工作都完美交融,相依相伴。楊教授也曾在一次採訪中坦言:「翁帆是上帝給我的一個禮物,給我的最後一個禮物。」
  • 孤寡老人,90歲生日不孤單!
    本網訊(記者韓和平 通訊員魯鋒)19日上午,孝南區廣場街付衝社區孤老黃保英婆婆家中可熱鬧了,義工、社區幹部及下沉工作隊員相繼來到婆婆家,讓她90歲的生日過得熱鬧、幸福而又難忘。義工們陪婆婆返回家時,正遇上了付衝社區和下沉工作隊的黨員幹部提著一個大蛋糕前來給婆婆過生日。 「婆婆,上次我們來你家,你說想要一個可以聽歌聽戲的東西,你看,我們給你帶來了。」一名義工拿出了一個嶄新的播放器,接上電源,撥弄了幾下按鈕,小小的屏幕上就出現了戲劇的片斷。「對,就是這個東西,我喜歡聽戲。」婆婆高興地說道,隨後義工手把手教婆婆怎麼操作。
  • 楊振寧清華開講大一物理
    本報記者宋蕾攝   9月13日,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在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為大一新生講了一節普通物理的課程。楊振寧認為在清華教課應該不是太困難的事,他對在清華教課抱有很大的希望。  「要學物理,還要學微積分、英語」  當天上午,上課前,楊振寧先生面對來自清華物理系和基礎科學班大學一年級的130多張稚氣面孔,不時將十指尖合在一起,輕輕託住下巴,一如上個世紀50年代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思考時的神態———82歲的他開始了為清華本科生講授普通物理的教學生涯。
  • 楊振寧的月薪到底有多高?看完具體數字後,你才發現楊老有多偉大
    楊振寧就是我國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雖然他也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對祖國做出的貢獻,所以他更受到國人的尊重。、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領域中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所以後來有了去美國深造的機會,並且他的許多成就都是在美國創下的,這就讓許多的國人產生了誤解,認為他背叛了祖國,所以後來他回國的時候,有許多人認為他是回來養老的,但是,接下裡的事情會告訴你,楊振寧有多麼偉大。
  • 98歲科學巨匠楊振寧:字跡鏗鏘提名一所211大學,而非清華北大
    35歲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自然》雜誌選評為千年來影響世界的20位物理學家之一,並且是唯一一位還尚在人世的大佬——楊振寧。這位科學巨匠想來大家都有所耳聞,在04年之時還傳出了與小54歲的研究生翁虹結婚的消息,震驚當時,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談資」,娛樂明星的關注度在楊老面前也是得甘拜下風了。
  • 翁帆笑稱「楊大頭」,爆他唱情歌,楊振寧夫妻遠比我們想的快樂
    太多的人不相信他們之間會有真愛存在。為此,這些年來坊間輿論四起,媒體也比較關注楊振寧和翁帆的婚姻生活。在翁帆和楊振寧結婚的第11個年頭,著名的主持人楊瀾訪談了這對差54歲的老少戀。,看到翁帆如此開心的叫「楊大頭」,楊振寧更是一改往日嚴肅的學者形象,樂得合不攏嘴。
  • 楊振寧被罵「滾出中國」:中國人,你真的不了解楊振寧
    那楊振寧在科學史上的地位到底如何,1997年,日本《かがくしゃ》將楊振寧列為第11位。 因為同樣是東方人,日本人有意抬高了楊的地位,特別強調「楊—米爾斯方程」的歷史意義。 「楊—米爾斯方程」雖然偉大,但也要經過幾個科學大佬打補丁才能正常使用,說楊振寧完全超越溫伯格和費曼有點過分。
  • 中科院院士朱邦芬:回歸後楊振寧先生所做的五項貢獻
    楊振寧7歲來到清華園,那年他父親楊武之應聘到清華大學任算學系教授。清華大學物理系和算學系當時都在科學館辦公,科學館是楊振寧小時候最喜歡的一個地方,尤其夏天,裡面特別涼快。2003年楊先生正式回到清華大學任全職教授。之後他創辦的高等研究中心從理科樓搬回到科學館,楊先生形容自己的人生畫了一個圓。
  • 28歲的翁帆嫁給82歲的楊振寧,為了錢嗎,他們的愛情你了解多少?
    曾經有一段時光,痛失愛人的楊振寧情緒非常低落,無心於學術和工作。沉浸在思念亡妻的悲情之中。2004年2月的一天,翁帆受致闊別多年的楊教授約請,在香港中文大學見了面,28歲的翁帆那時已有過一段失敗的感情,那天當她見到了仰慕已久楊振寧心情即緊張又興奮,兩個人像忘年之交一樣,談得非常輕鬆快樂。
  • 楊振寧改回中國籍只是為了養老?你也不看看他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
    其實他在引進人才、七八十年代促進歐美對中國的了解和友好關係的建造方面做了不少貢獻,可惜這方面的報導太少,有些人更關心的是他的老少戀、早期為什麼不回國……對於對楊老的看法和意見,很多人批評楊振寧,退休之後無用了就回國養老,不為國家做貢獻,這一點我是不太認同的。以楊振寧的學術地位,他在美國養老條件絕對不會比中國差。
  • 44歲翁帆發福顯老,98歲楊振寧卻精神飽滿,網友:翁帆太不容易了
    只不過,人們其實還忘了一對「爺孫戀」楊振寧和翁帆,他們已經攜手走過了16年的時間。 02 相差54歲的爺孫戀 今年的國慶,恰逢楊振寧先生98歲的生日。
  • 楊振寧:我與翁帆是彼此「深入了解」才在一起的
    物理學家楊振寧,曾在37歲就登上諾貝爾獎臺,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了不起。之後幾十年楊振寧一直孜孜不倦的奮鬥在物理研究上。直到81歲回國,楊振寧馬不停蹄的各大學奔走講課,成立清華物理研究學會,為清華捐贈200萬美金的研究經費。17年來,楊振寧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為我國創造了不菲的價值。如今98歲的楊振寧是莘莘學子心裡的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