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時,又名日跌,是太陽偏西的午後時間,正是人們小息納涼休閒時刻。
12個小時飛馳而過,鐘錶上的時針再次指向刻度「1」。人們吃過午飯,天氣開始燥熱。下午13時,長安街人行道上人來人往。紅牆下巡警戴著墨鏡,手裡拿著塑料杯,一口一口貪婪的喝著茶;路口交通協管員也躲在了大傘之下,看著一輛輛自行車從天安門前匆匆駛過。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穿著黃色衣服的外賣小哥鑽進商場裡,閒暇時刷著手機,偷享片刻清涼。
大太陽曬著,北京哪兒最熱鬧?還屬景區和博物館。國博北門前,來來往往的遊人加入進館的隊伍當中,在大門口繞了一圈又一圈。跟著隊伍迂迴前行時,不少女士撐起了陽傘,身旁四、五歲的小男孩兒一刻不得閒,鬧著、嚷著。不出10分鐘,一隊人便走進了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展廳,像是進入到一場穿越歷史的旅程。地下「古代中國」常展是國家博物館的精華所在,也是整個博物館最為熱鬧的區域。展廳裡人們拿著參觀指南,孩子牽著大人的手,在一件件國寶面前走了個過場;大媽在瓷器展櫃前拿著手機,找好角度按下了快門,看著手機中的大作就已經心滿意足;兩名青年對著長信宮燈看上看下,仔細讀著藏品簡介,好奇地感嘆著古人的智慧;一位身穿連衣裙的姑娘正站在人群之中,面對著一幅文人山水畫,體會著古人詩意棲居的閒逸。
在展廳外,人群的交談聲突然高出幾十分貝。疲憊的人坐在了長椅上,從背包裡拿出準備好的麵包和水,大口大口地吃著。下午15時,人們從博物館大門魚貫而出,看著長安街上滾滾車流,一切又回到了現實人間。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李博
流程編輯 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