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時辰:未時(13時-15時)哪些地方可以享受一下清涼?

2021-01-15 北晚新視覺網

未時,又名日跌,是太陽偏西的午後時間,正是人們小息納涼休閒時刻。

12個小時飛馳而過,鐘錶上的時針再次指向刻度「1」。人們吃過午飯,天氣開始燥熱。下午13時,長安街人行道上人來人往。紅牆下巡警戴著墨鏡,手裡拿著塑料杯,一口一口貪婪的喝著茶;路口交通協管員也躲在了大傘之下,看著一輛輛自行車從天安門前匆匆駛過。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穿著黃色衣服的外賣小哥鑽進商場裡,閒暇時刷著手機,偷享片刻清涼。

大太陽曬著,北京哪兒最熱鬧?還屬景區和博物館。國博北門前,來來往往的遊人加入進館的隊伍當中,在大門口繞了一圈又一圈。跟著隊伍迂迴前行時,不少女士撐起了陽傘,身旁四、五歲的小男孩兒一刻不得閒,鬧著、嚷著。不出10分鐘,一隊人便走進了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展廳,像是進入到一場穿越歷史的旅程。地下「古代中國」常展是國家博物館的精華所在,也是整個博物館最為熱鬧的區域。展廳裡人們拿著參觀指南,孩子牽著大人的手,在一件件國寶面前走了個過場;大媽在瓷器展櫃前拿著手機,找好角度按下了快門,看著手機中的大作就已經心滿意足;兩名青年對著長信宮燈看上看下,仔細讀著藏品簡介,好奇地感嘆著古人的智慧;一位身穿連衣裙的姑娘正站在人群之中,面對著一幅文人山水畫,體會著古人詩意棲居的閒逸。

在展廳外,人群的交談聲突然高出幾十分貝。疲憊的人坐在了長椅上,從背包裡拿出準備好的麵包和水,大口大口地吃著。下午15時,人們從博物館大門魚貫而出,看著長安街上滾滾車流,一切又回到了現實人間。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李博

流程編輯 TF003

相關焦點

  • 北京十二時辰:未時(13時-15時) 博物館裡清涼一夏
    未時,又名日跌,是太陽偏西的午後時間,正是人們小息納涼休閒時刻。下午13時,長安街人行道上人來人往。紅牆下巡警戴著墨鏡,手裡拿著塑料杯,一口一口貪婪的喝著茶;路口交通協管員也躲在了大傘之下,看著一輛輛自行車從天安門前匆匆駛過。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穿著黃色衣服的外賣小哥鑽進商場裡,閒暇時刷著手機,偷享片刻清涼。大太陽曬著,北京哪兒最熱鬧?還屬景區和博物館。國博北門前,來來往往的遊人加入進館的隊伍當中,在大門口繞了一圈又一圈。
  • 江蘇宿遷十二時辰,「美」時「美」刻
    江蘇宿遷十二時辰,「美」時「美」刻 2019年11月20日 16:44:12 | 來源:中國金融商報網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十二時辰對應現在分別是【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 罪犯入監教育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約始於西周時期,是中國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 雖然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熱度已過,但小編還是忍不住以此引出話題......
  • 軍訓十二時辰
    軍訓十二時辰 軍訓十二時辰 「鳥道一千裡,猿啼十二時。」
  • 職場人十二時辰,你在哪個時辰裡最扎心?
    無論是月薪數萬的企業高管還是勤勤懇懇的業務人員,都難逃「職場十二時辰」的統治。這些職場趣聞,或許能為你提供一些精妙的「合作夥伴」,讓你的「十二時辰」變得不那麼繁雜枯燥。  巳時(9時-11時):辦公桌精靈上線,開工不急!
  • 中國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
    2018年2月25日,本微信號上推出《新加坡把子午時用錯了》一文(參考:新加坡把子午時用錯了,但不背這個鍋~),作者說在寫該文時,同時發現中國把子午時也劃分「錯」了,子時的時段劃分為23--1時,竟然一個時辰跨兩天。 新加坡萬事通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於是特地專訪了該文作者田柏強先生,請他談談,中國的十二時辰劃分「錯」在什麼地方?
  • 十二時辰中哪個時辰出生,命最高貴,財富如意一生!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 武漢十二時辰·未時|從武昌方艙醫院首批走出來,恍如重生
    從1月23日「封城」76天至今日「解封」,在武漢的人們在十二時辰的不同生存狀態,構成了這段抗疫史的歷史切片。未時,即13時至15時,是十二時辰中的第八個時辰,又稱日昳(音「疊」)或日仄,意味著收穫。2月11日,武昌方艙首批出院患者。
  • :十二地支與「時辰」的對應
    >
  • 這群人的「十二時辰」,是貴港最迷人的煙火氣!
    這群人的「十二時辰」,是貴港最迷人的煙火氣! 日出日落,星辰更替 貴港的運轉軌跡裡 記載著貴港這群人打拼的點點滴滴 迎朝陽、披霞光 十二時辰裡
  • WFC環金 十二時辰
    環金 十二時辰日月更替,鬥轉星移。中國古代紀時法「十二時辰制」。了解後,或許你突然才驚覺:時間之外還有「時間」。十二時辰,時序分明,映刻古人對天地萬物的洞察與感知,睿智而長情。夜半時分,於正在你面前流逝的24小時,打撈古老而詩意的十二時辰,給生命以時光,給時光以美好。
  • 關於古代時刻——「時」,來了解一下!
    依據時、分、秒,就把一天24小時分清楚了,這種計時方法是實用的「舶來品」。在古代,我們也有自己的計時單位:時、刻、更、點。時時亦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兼有古代的習慣稱法。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顧炎武《日知錄》載:「自漢以下。
  • 地方時=北京時減去時區差
    地方太陽時,就是當地時間,本地時間。而不是通用時間,北京時間,手錶時間,手機時間,不是我們熟悉常用的時間當地的太陽處於什麼時辰上,熱量,光照度有多強,就是當地的真實時間,古人在空曠的平地上豎一直棍,中午影子最短時就是午時。
  • 兩江新區十二時辰 每一刻都是奮進壯美
    一部《長安十二時辰》將唐時長安一天的生活畫卷向我們鋪陳開來(圖源自網絡)時空轉換鏡頭定格到長江以北、嘉陵江以東兩江、四山、八城、百園兩江新區的十二時辰正要開始·······那就是重慶機場它是你來到這座城市踏上的第一片土地也是你離開時帶走鄉愁的地方(陳力行 攝)
  • 算命,有一種時間,叫真太陽時
    明燈曰:太陽時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時辰體系,而不是一個絕對的計時體系。太陽時它也不等於每個國家的地方時間,每個國家的地方時間,也是參考太陽時基礎上的絕對時間概念。在現代,比如說一個孩子是北京時間的14:59分出生,我們當然可以確定他就是未時出生的。但如果在古代,可能當時的計時工具也無法很精確的測定他是在「未時」出生,還是「申時」出生。這是源於計時工具的落後,但不能否定他是未時出生的事實。
  • 一個時辰是多久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錶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鐘點叫做「小時」。
  • 古代的十二個時辰分別說明了什麼?古人的智慧真是不簡單
    但是,在中國古代,時間記錄是以十二個時辰記錄的,依次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來記錄十二時辰。根據當前的時間系統,大約是兩個小時對應一個時辰。那麼,古人和現代人記錄時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現在的二十四小時,它的作用只是記錄時間。古代人的十二個小時不僅具有記錄時間的功能,而且還具有文化承載的作用,這被當今大多數人所忽略了。下面讓我們看一下這十二個時辰的不同含義。
  • 十二時辰大揭秘:為何子時不是從晚上12點開始?子鼠醜牛大有講究
    雖然我們現在都採用 24 小時計時法,但是中國古代一直都用十二時辰來確定時間。雖然我們知道一個時辰代表 2 小時,但關於這十二時辰還有很多不了解的事情,比如為什么子時是從晚上 11 點開始而不是從 12 點開始。
  • 十二時辰經絡養生之道(下篇),讀懂才知道該如何養生,益壽延年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報時官,可算是火了一把,別人在為了生活忙忙碌碌,他依舊淡定的報時。「巳正,大荒落——」、「戌,萬物滅盡——」。十二時辰早在漢代時,古人就將其取了十二個好聽的名字:「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的23:00-1:00子時,1:00-3:00為丑時,3:00-5:00為寅時,依次進行遞推。 而《黃帝內經》又將十二時辰與中醫的十二經脈相結合,每一個時辰對應著一個經脈,達到傳遞養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