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高維生物的一個投影——生活在全息宇宙意味著什麼?

2020-12-05 老胡說科學

物理學家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全息圖中,但他們的意思是什麼?房間的牆上是否有一個平面世界的我?或者我是一個神秘的五維存在的投影,超出了我自己的理解?如果我腦子裡的所有東西都可以用它的邊界來描述,那麼我實際生活在多少個維度中?如果這些問題讓你夜不能寐,我有答案。

1.為什麼有些物理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個全息圖?

一切都始於對統一理論的探索。

統一對我們理解自然規律非常有用:蘋果的下落規律與行星的運行規律相同。物質以氣體、液體和固體的多種形式出現,可以用分子的不同排列方式來描述。分子的巨大變化本身可以被理解為原子的各種組成。這些統一的原則很久以前就被發現了。今天,物理學家將統一稱為不同相互作用的共同起源。例如,電和磁的相互作用被證明是同一電磁相互作用的兩個不同方面。電磁相互作用,已進一步與弱核相互作用統一起來。目前還沒有人能成功地將所有已知的相互作用統一起來,包括電磁作用、強核作用和弱核作用,以及引力作用。

弦理論被認為是強核相互作用的理論,但很快就發現量子色動力學,即夸克和膠子理論。在物理學家發現弦可以用來解釋所有已知的相互作用,包括引力之後,使用弦的想法獲得了重生,因此可以成為萬物的統一理論,物理學的聖杯。

然而,要從弦理論中得到具體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是很困難的。所以這個故事是這樣的,近年來,對統一的追求慢慢被對二元性的追求所取代,這表明所有不同類型的弦理論實際上是同一理論的不同方面,這一點還沒有被完全理解。

一般意義上的二元性是一種確定兩種理論的關係。你可以把二元性理解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統一。在正常的統一中,你將兩個理論合併成一個更大的理論,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內包含前兩個理論。如果你把兩個理論通過對偶性聯繫起來,你會發現理論是一樣的,只是它們看起來不同,這取決於你怎麼看它們。

在過去幾十年裡,高能物理學最有趣的發展之一是在不同數量的時空維度中發現理論之間的二元性。其中一個理論是高維空間的引力理論,通常被稱為「體積」。另一種是與標準模型非常相似的測量理論,它存在於體積時空的邊界(有時被稱為「膜」)上。這種關係通常被稱為測量重力對應關係,它是弦理論中更普遍的對偶性的一個極限。

請注意,這種對應關係還沒有得到嚴格的證明。但是,有幾個例子已經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因此幾乎可以肯定地證明了這一點。

這些二元性被稱為「全息」,因為它們告訴我們,在引力理論的大部分時空中,所有允許發生的事情都被編碼在那個空間的邊界上。因為在體積表面的信息比體積本身的信息少,所以在體積中發生的事情比你預期的要少。似乎盒子裡的粒子都是相互獨立的,但它們實際上是相互關聯的。就像您正在觀察一個大房間,孩子們在奔跑和跳躍一樣,但是突然之間,您會發現他們中的每一個跳躍,出於神秘的原因,十個人必須在同一時間跳躍。

如果你在體積和表面上用離散的單位來編碼信息,看起來你可以在體積中存儲比在表面上更多的信息。全息術告訴你事實並非如此。並不是體積中的所有構型都是獨立的。2.為什麼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個全息圖很有趣呢?

由於全息技術,對粒子之間的獨立性數量的這種限制只會在密度太高而無法直接測試的情況下變得明顯。但是,這種對偶性之所以有趣,是因為物理學主要是熟練的近似技術,而使用對偶性是一項新技能。

你們可能見過費曼圖,它們描繪了粒子散射過程,這些圖中的每一個都對交互過程有貢獻。圖中的循環越多,貢獻就越小。所以物理學家所做的就是先把最大的貢獻加起來,然後是較小的,然後是更小的,直到它們達到預期的精度。它被稱為「微擾理論」,只有在相互作用越多,貢獻越小的情況下才有效。如果是這樣,這個理論就被稱為「弱耦合」,一切都很好。如果不是這樣,這個理論就被稱為是「強耦合的」,你永遠不可能把所有相關的貢獻加起來。如果一個理論是強耦合的,那麼粒子物理學家的標準方法就失敗了。

例如,強核力具有「漸近自由」的特殊性質,這意味著它在高能量下會變弱。但在低能量時,它非常強。因此,人們對低能的核物質理解得很差,例如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行為,或者為什麼單個夸克不能自由運動,卻總是「局限」在更大的複合態中。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奇怪」金屬,其中包括高溫超導體,這是物理學家的另一個聖杯。

當一個理論強耦合且難於處理時,對偶理論弱耦合且易於處理,因此測量-重力對偶性有助於處理這些系統。對偶性本質上是把一個困難的計算轉換成一個簡單的計算。

3.我們在全息宇宙的哪裡?

由於邊界理論和整體理論是由對偶性聯繫在一起的,它們可以用來描述相同的物理現象。因此,在基本層面上,這種區別是沒有意義的——它們是描述同一事物的兩種不同方式。只是有時候其中一個更容易使用,有時候另一個更容易使用。

如果你觀察特定的系統,比如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或黑洞,你可以給出這個問題的意義,並要求粒子經歷的維數。粒子的這種規格說明使這個問題變得有意義,因為識別粒子並不總是可能的。

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理論被置於邊界上,因為它將由強耦合理論來描述。因此,如果您認為它是您實驗室的一部分,那麼您已經將自己和實驗室都放在了邊界上。然而,我們所體驗的「維度」的概念是與粒子的自由移動聯繫在一起的。這可以在「光譜維數」的定義上變得更加嚴格,粗略地說,「光譜維數」測量的是一個粒子可以迷失在多少個方向上。使一個系統強耦合的事實意味著我們不能正確地定義自由運動的單個粒子。所以當你可以在實驗室的三維空間中移動的時候,夸克膠子等離子體首先必須被轉換成高維理論來討論單個粒子的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實驗室的一部分確實變得更高維了。

RHIC是在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中產生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對撞機之一。然而,如果你觀察一個天體物理黑洞,情況就相反了。我們知道在它附近的粒子是弱耦合的,並且只經歷三維空間。如果你想在這種情況下應用二元性,那麼我們就會處在整體中,會有我們的低緯度投影和邊界上的黑洞。這將限制我們四處走動的自由,即使是以一種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微妙方式。然而,與測量重力二元性相關的體積時空是所謂的反德西特空間,它們總是有一個負的宇宙常數。然而,就我們目前所知,我們居住的宇宙有一個正的宇宙常數。因此,目前還不清楚是否真的有一個更低維度的系統可以描述我們宇宙中的黑洞。

目前,許多研究人員正致力於擴展測量重力二元性,以包括具有正的宇宙常數或根本沒有的空間,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這是否有效。所以現在我們不知道在低維度時空中是否存在我們的投影。

4.這種二元性有多好?

測量重力二象性的應用大致分為三個大的領域,加上推動對該理論的一般理解的技術發展的多樣性。這三個區域分別是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奇異金屬和黑洞蒸發。在前兩種情況下,我們的宇宙在邊界上,在後一種情況下,我們在體積上。

對黑洞蒸發的研究是對數學一致性的檢驗,旨在揭示信息是如何逃離黑洞的,或者在奇點處發生了什麼。在這個領域,目前的問題多於答案。對偶性在夸克膠子等離子體上的應用最初引起了許多興奮,但隨著最近一些懷疑論的傳播。看來等離子體並不像最初認為的那樣強耦合,使用二元性也不像希望的那樣簡單。隨著分析方法和數值方法的發展,奇異金屬和其他類型材料的應用正在迅速發展。幾個觀察到的行為已經被定性地再現了,但是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哪種系統是最好的。模型的空間仍然太大,這為有用的預測留下了太多的空間。在這個領域,答案多於問題。

全息術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想法,從數學上講,有大量令人信服的理由和一致性表明我們的宇宙很可能是一個全息圖。但對於我們能在三維現實中觀察到什麼有新的見解呢?旅程仍在繼續。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全息投影
    我們的宇宙?願景已經存在。你應該聽說過全息投影。所謂全息投影是指將物體保存成三維圖像的技術。然而,可笑的是我們的宇宙是這樣的,我們眼中的一切和感知都是幻覺。我們只是這個超全息投影圖像的一部分。這一駭人聽聞的現象,吸引了許多試圖用複雜方式解釋宇宙的物理學家。當代美國著名量子物理學家、科學思想家大衛·玻姆提出了一個大膽、直接、簡單的觀點:這一發現意味著客觀實在不存在。雖然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但它只是一個幻覺,一個巨大而詳細的全息圖!為什麼玻姆會做出如此驚人的假設?
  • 宇宙的真相 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全息世界裡
    如果我們把宇宙看成是二維空間的三維投影,那麼這種裂痕就會癒合。    換句話講,宇宙可能是一個全息圖。當然,宇宙虛幻理論並不是最新出現的,這取決於你如何分析,該理論可能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佛教曾有一句名言:「世界是虛無的」。一些科幻電影作品,例如:《黑客帝國》、《星際迷航》、《神秘博士》,都涉及到這一問題。科技巨頭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也對此頗感興趣,他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模擬空間的概率僅有『十億分之一』,除非這個模擬空間是由某種形式的超級智慧文明創造的。」
  • 宇宙是一個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宇宙即將被公開!」進行搜索)   在騰訊視頻裡的這個紀錄片是英語發音,配的字幕,也能看,清晰度蠻高的,這個視頻我放在文章的最後。  這個理論獲得了很多實驗的支持,不完全是一個假說。假說多了,如果只是假說,我也不會費力氣發給大家看了,實驗一直是很重要的,有實驗就比沒有實驗強。
  • 宇宙是一張全息投影圖?
    弦理論中,有個基本概念,宇宙可能是一張全息影像圖,人類每天在三維空間所感受到的一切只是宇宙最遙遠的地方的全息投影,我們感受到的宇宙其實是外界的信息,所以有可能我們的生活真的只是在宇宙這張廣闊的畫布上表演繪畫而已。你的人生就是一齣戲,是不是很浪漫。
  • 生活在全息宇宙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果有朋友告訴你,我們其實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全息圖像中,你或許會讓他閉嘴,別再信口開河。
  • 全息投影是什麼?全息投影應用在哪些方面?
    什麼是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屬於3D技術的一種,原指利用幹涉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 全息宇宙 | 我們的宇宙是一張全息圖嗎?
    從 1915 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起,一個世紀過去了,我們離這一宏偉目標仍有一段距離;不過,一百年以來的探索並非是徒勞的:高能理論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諸多豐富的啟示,使我們得以窺探終極理論的形態,甚至刻畫我們所處宇宙的形態。全息對偶(holographic duality)正是在場論、引力和弦論研究中誕生的一個重要理論工具。
  • 宇宙沒有更多維度,我們可能生活在二維全息圖中?感覺太燒腦了!
    宇宙沒有更多維度,我們可能生活在二維全息圖中?感覺太燒腦了!根據玻色子弦理論,弦理論的原始版本是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根據理論所說,宇宙實際上有25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忘了那些額外的維度吧——我們生活在二維全息圖中!又有瘋狂科學家,發表了令人震驚的言論,並且他們還能拿出數據和理論!全息宇宙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指出構成我們的三維現實的所有信息,空間、物質、時間等等,實際上都包含在其邊界的二維表面中。
  • 原創:全息宇宙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李小託,關注我的原創文章《全息宇宙》 作者:李小託在一個魚缸中放進一條魚,假定我們不能直接看到這條魚,我們找來兩臺相互垂直的攝像機"觀察"魚的活動,圖象直接在兩臺電視機上播放出來這兩個電子並不是單獨存在的實體,其實這兩個電子應當被視為高維空間的一個實體的兩個不同的三維投影,在三維空間看來,二者沒有相互接觸,毫無因果關聯;而實際情況是,兩個粒子之間相互關聯的方式,非常類似於上面所說的魚的兩個電視圖像之間相互關聯的方式。
  • 高維生物的快樂你真的想不到
    為什麼有些物理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個全息圖?高維生物的快樂你真的想像不到。不久將來,我們人類可能會進化到四維s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一個完全平的二維外星生物,我們將其命名為A,假設他們生活的宇宙是一個極其薄的平面,對我們三維世界來說,他們的二維世界宇宙就像是一張紙,我們可以從這張紙的上方或紙的下方靠近它們的宇宙,由於二維世界的生物對第三維度就如我們三維生物對四維生物一樣是沒有概念的,所以它們不知道我們在哪裡?
  • 全息投影是怎麼回事?
    全息投影,作為目前最具有未來感的顯示技術之一, 備受大家追捧。但是關於這項技術,信息量太大,我們經常看的雲裡霧裡,什麼真全息偽全息的,什麼全息3D,又什麼佩玻爾幻想的,讓人有點暈?今天用大家能明白的話和大家簡單交流下這個話題。
  • 從「偽全息」到「真全息」,全息投影技術何時才能為我們所用
    提到全息投影,一般會想到在舞臺表演和展覽展示等商業活動中使用的技術。但我們平時所了解到的全息往往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全息投影,而是使用珮珀爾幻像等方法實現3D效果的一種類全息投影技術。佩伯爾幻像是什麼佩伯爾幻像的本質是利用玻璃和光來操控視覺效果。
  • 什麼是全息投影數字沙盤
    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全息投影的技術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逐漸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像是數字沙盤也加入了全息投影的元素,讓數字沙盤變得更加吸引用戶前來體驗。全息投影數字沙盤是運用全息投影技術而衍生出來的應用形式,在傳統沙盤的基礎上,將沙盤放置在定製的全息投影成像展示櫃中,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控制技術,能夠控制聲音、視頻等信息同步顯示。全息投影數字沙盤將高科技多媒體技術與實體建築沙盤有效的結合在一起,然後使用觸控螢幕、電腦紅外、遙控燈先進技術來進行簡單快捷的操控。
  • 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本文轉自【中關村在線】;提到全息投影,大家首先會想到演出中的類似場景,最著名的就是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演唱會。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舞臺上的「初音」是真正全息投影麼?
  • 未來的黑科技 真正的全息投影離我們有多遠?
    在看好萊塢大片的時候,有一個場景我們非常熟悉:主角揮一下手,眼前就會出現一塊立體的虛擬的顯示屏,屏幕上的內容主角可以任意切換。在很多博物館、演唱會或者時裝秀上,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類似的立體影像,效果逼真震撼,很多人把這稱之為「全息投影」,似乎好萊塢大片中的場景如今已經實現了,事實真的如此麼?未來的黑科技 真正的全息投影離我們有多遠?(圖源:psfk.com)到底什麼是全息投影?
  • 狂拽酷的全息投影到底什麼來路
    ▲ 初音未來演唱會祭如果我們百度百科「全息投影」(維基上沒這個詞條),會發現它的英文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字面翻譯是:前置投影全息顯示,維基上依然沒這個詞條…)。
  • iphone7全息投影是什麼?解析見分曉
    iPhone7全息投影是什麼意思?最近網上流傳iPhone7將擁有全息投影功能,iPhone全息投影到底是什麼呢?來看看下面的報導。  著名概念設計工作室SETSolution日前給我們帶來了一個iPhone7概念設計,這次的產品展示是一款微型全息投影iPhone手機,展示出的功能效果絕對會令你大吃一驚。
  • 全息投影原理
    導讀:目前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舞臺效應,其中有一大部分利用的都是全息投影技術原理,全息投影技術,又可以將其稱之為3D全息投影技術,但是這和我們時常所觀看的3D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呦,趕快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科學家提出新思路,宇宙可能是一種全息投影
    我們人類誕生了幾百萬年了,從遠古時期的,只能保證我們吃飽穿暖,到工業革命之後,科技技術慢慢的發展,人類如今已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人們開始慢慢的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很多科學家們,對於一些現象都非常的好奇,試圖去解釋它。
  • 解讀三星空中投影專利:讓全息投影加速度
    全息投影是一個很炫酷的概念,也是一個與當下智能設備更「搭」的內容呈現方式。2018年5月,美國相機巨頭公司RED曾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全息投影智慧型手機Hydrogen One。當時行業給予了很大的關注,但是當產品推出時,無論是媒體實測,還是行業風評,這款手機在全息投影上都沒能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