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授恩,男,29歲,1986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同安鎮文際村。博士畢業於荷蘭代爾伏特理工大學,朱授恩在研製石墨烯領域走在世界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受到世界權威科研機構及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
石墨烯簡單來說就是單層的石墨,一個頭髮絲厚度的石墨大約是石墨烯厚度的十萬多倍。因此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的物質。它是幾乎透明的材料,透光率為97.4%。並且它是導電性,導熱性,拉伸性最好的納米材料。在未來的科技領域中應用非常廣泛。
朱授恩在Kavli納米無塵實驗室工作
2004年英國的兩位科學家用膠帶連續粘貼石墨,不斷的分離,最後終於獲得了石墨烯,此後科學界廣泛地用這個方法,不斷地突破現有材料的極限,因而2010年,這兩位科學家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這種方法獲得的石墨烯的尺寸要比頭髮絲的寬度還要細,雖然可以用來做一兩個高性能的器件,但是沒有辦法量產,更不要說用於工業領域。
朱授恩在德國漢諾瓦工業展開幕式的照片
朱授恩在韓國交換學習期間,參與了石墨烯的製作研究。他所在的研究小組在2009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個晶片尺寸大小的石墨烯,2010年製作出了30英寸的單層石墨烯,並且做出了第一塊石墨烯觸控螢幕。但是這種石墨烯的質量並沒有膠帶剝離石墨片好,因此科研界普遍認為人工合成的石墨烯雖然尺寸可以很大,但是質量卻不高。在韓國結束研究後,朱授恩到了荷蘭攻讀博士學位,這是一個全時間的研究崗位。朱授恩和同事做了非常多的實驗,最後終於證明了人工合成的石墨烯質量可以和天然的石墨烯一樣好,電子在石墨烯上面可以自由傳導。此後朱授恩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以及麻省理工大學合作,再次證明了在光的激發下,不但電子震蕩可以在石墨烯表面自由傳播,就連聲子震蕩也能夠自由傳播。此外朱授恩還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石墨烯微型熱驅動器,世界上第一個石墨烯壓力傳感器。第一次推導出了通過可見光的透射率直接計算石墨烯層數的公式,這種方法只用肉眼就可以估計出含有多少層石墨烯,非常方便快捷。
朱授恩在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博士畢業照
朱授恩在開幕式前的留影
微永泰微信號:zgytxwxcb(←長按複製)
本期獨家報導分為三篇,請關注「微永泰」,予於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