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月球的地質嗎?現在帶你看看月球的地質情況

2020-12-04 博科園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博科園-科學科普】月球上的一些地質觀測甚至可以用肉眼觀測到。月球上著名的「人類」圖像是一種光學錯覺,基於月球表面黑暗和白色地形形成的圖案。第一次望遠鏡觀測是由Thomas Hariot(1560 - 1621)和Galileo Galilei(1564 - 1642)在1609年提出的,這表明黑暗的地形比表面的其他地方更光滑。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1571 - 1630)將黑暗地形命名為「瑪利亞。拉丁湖泊或海洋」。

望遠鏡還發現月球表面覆蓋著許多隕石坑,有超過3萬顆。然而直到20世紀,隕石坑表面的起源仍不清楚。一些自然學家認為火山口是由氣體形成的,像巨大的巖石氣泡一樣從月球表面散發出來。一個常見的解釋是火山就像在地球上發現的那樣。

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1738 - 1822)是天王星的發現者,據說甚至發現了一次噴發,他寫道:我在新月的黑暗部分的不同地方看到了三個火山。其中的兩種要麼已經幾乎熄滅,要麼在一種即將爆發的狀態中;這可能是下一個月的決定。第三個是真正的火的爆發或發光物質……火山燃燒的暴力比昨晚更大,火山噴發時,火山附近的所有部分似乎都被照亮了,而且在離火山口較遠的地方,也逐漸變得模糊起來。現在來看幾乎可以肯定赫歇爾錯了,正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月球上沒有活火山!

另一種解釋涉及空間物體的影響。1791年德國天文學家Johann hier Schroter(1745 - 1816)用投射陰影的形狀和長度測量了月球上山峰的高度。他發現,在火山口周圍發現的物質足以再次填滿火山口。基於這樣的觀察1829年德國天文學家Franz von Paula Gruithuisen(1774 - 1852)提出了撞擊理論來解釋月球隕石坑的起源,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被普遍接受。

現代對月球的探索始於1959年前後,當時蘇聯首次嘗試在那裡發射太空探測器,兩個探測器沒有成功,但盧娜3號拍攝了第一張月球陰暗面(背面)的照片。1966年2月3日盧娜9號安全到達地表,從那裡發回了第一批照片。這些圖像顯示了一個極其崎嶇的地形,地形被解釋為lava - field,引起了相當多的關注。

如果月球上到處都是巖漿,一塊堅硬的巖石,邊緣有時鋒利,那麼登陸載人宇宙飛船將是極其危險的。直到後來才被發現,在解碼無線電信號時,圖像被扭曲了。當時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月球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外星景觀。山脈不受地心引力的限制,被認為是極高的和陡峭的斜坡。事實上一些在月球上發現的山,在超過1萬英尺的高空上上升。在日食中山脈和隕石坑也可見,這是一種粗糙的陰影。

在1879年出版的《從亨利. 懷特·沃倫的天文娛樂》中看到的月球景觀。圖片:WARREN

為了保證載人探索的安全,有必要詳細了解月球表面的地形和構成,發起了一項攝影地質調查。從1966年到1968年月球軌道上的社交空間探測器繪製了它的表面。1959年到1964年間美國人發起了「遊俠」計劃,隨後是月球軌道飛行器,致力於同樣的目標。測量師項目還包括一些探測器在月球上著陸,調查顯示,也有相當柔軟平滑和陡峭的地形,在那裡一艘宇宙飛船可以安全著陸。

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任務期間,在「寧靜海」號上的第一個臺階上,鷹號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巴茲·奧爾德林的船員們也在那裡進行了地質學研究。他們都曾在巴林傑隕石坑、亞利桑那州大峽谷、新墨西哥的瓦勒斯火山口、德克薩斯州的馬拉松盆地和大本德公園等地進行過地質野外研究。

太空人1969年7月20日研究月球上的地質。圖片:NASA

當時沒有多少時間去探索著陸點的地質情況。在月球表面的兩個小時裡,他們收集了巖石、風化層(月球土壤)的樣本,並安置了一個地震計來測量月亮地震。阿姆斯壯還注意到一些微小的閃光球,他把它命名為「blebs」,在regolith這種球粒形狀,當巖石首先被撞擊熔化後,又立即冷卻,形成微小的玻璃珠。與此同時奧爾德林在地面上,將一根核心管採樣器錘打在地面上。

月球的風化層是由一種細小的塵埃形成的,但它非常粘稠。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材料中插上美國國旗需要相當多的努力,這一觀察經常受到月球登陸陰謀論者的質疑。在地球上由巖石風化形成的塵埃,在顯微鏡下顯示出邊緣光滑的微小顆粒。月球塵埃是由具有鋒利邊緣的微小巖石碎片形成的。

這些單晶粒的邊緣容易被彼此吸引,就像在一種拉鏈上。也有證據表明太空人真的登陸月球,因為這樣的塵埃無法在陸地環境中找到。回到地球所有的阿波羅11號樣品都被轉移到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月球接收實驗室。

2015奧爾德林從1969開始分享了一份非官方的美國海關表格,包括去月球和巖石旅行作為紀念品。圖片:NASA

在阿波羅計劃之後的五項任務中,從所有主要的地質構造中收集巖石到月球上。月球上的黑暗區域是在大約39到32億年前,月球盆地被玄武巖填滿的時候形成的。淺色的高地由斜長巖組成,這是一種長在長石上的火成巖,被認為是月球原始地殼的遺蹟,距今有4.5到39億年的歷史。在過去的30億年裡,月球表面的隕石不斷的轟擊,形成了雷戈利斯和月角礫巖。

在阿波羅17號任務期間研究月球上一塊巨大的巖石。圖片:NASA

1972年阿波羅17號是NASA阿波羅計劃的最終任務。降落在月球高地上,包括第一次有專業地質學家哈裡森·哈根·施米特博士,船員們將有史以來最大數量的月球巖石帶回地球。

自美國登月之後已經四十多年過去了,再無任何國家踏上月球這個離我們最近的天體,那麼未來如何呢?月球伴隨人類數萬年,每個文明都有關於月球的神話故事。

作者:David Bressan(地質學家)

來自:forbes

編譯:中子星

審校:博科園

相關焦點

  • 美國地質勘探局發布第一份全面的月球地質圖
    你想知道月球上的那些明亮和黑暗的斑點是由什麼樣的巖石構成的嗎?現在可以了,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剛剛發布了一張全新的關於月球的地圖,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月球。4月23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科學家通過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首次對整個月球表面進行了完整的測繪和統一的分類。
  • 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
    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宇宙中,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人類已經造訪月球很多次了。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而且地球的地質活動非常活躍,很多隕石坑在水的衝刷及地質運動中消失了。
  • 首份月球地質綜合圖「出爐」
    來自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月球行星研究所的科學家攜手合作,首次完整繪製出了這份整個月球表面的地質圖並進行了統一分類。新月球圖名為「月球統一地質圖」,以1∶5000000的比例顯示了月球的地質情況,是迄今月球表面地質情況的最終藍圖。
  • 揭示: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
    新的月球圖是月球表面最全面的地質圖。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表面特徵,例如月球高地(暗色)和古老的熔巖流(紅色和紫色)。這讓月球看起來就像在玩彩彈遊戲。小編今天就要和你談談,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02最新發布的統一的月球地質圖美國地質調查局於4月20日公布了一張統一的月球地質圖,它綜合了阿波羅時代繪製的六幅區域月球地圖的信息
  • 月球地質年代知多少?
    從最老的冥古宙(Hadean Eon,從地球形成到約40億年前)、太古宙(Archean Eon,從約40億年前到約25億年前)、元古宙(Proterozoic Eon,從約25億年前到約5.41億年前)和顯生宙(Phanerozoic Eon,5.41億年前到現在)。
  • 月球取土,地質科技來幫忙
    經過10年努力,肖龍教授帶領團隊順利完成並提交了《嫦娥五號預選著陸區1∶25萬地質圖》,基本查明了嫦娥五號預選著陸區的地質框架和地質事件序列,為嫦娥五號著陸提供了大比例尺月球地質圖。該地質填圖成果為探月工程提供了基礎地質支撐,通過對月海玄武巖物質成分、玄武巖噴發歷史和撞擊坑等著陸區域專題研究,確定了地層切割關係、成分和礦物組成,釐清了該區域的地質演化歷史。
  • 關於月球,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合肥高新發布編者按您想走進致力讓機器 「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的科大訊飛嗎?參觀為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提供軟硬體產品的科大國盾嗎?實際上如果從月球和地球的中心測量,在224865英裡或361885公裡(或更小)內的滿月或新月都是超級月亮。此時的月亮較一般情況視直徑增加大約7%,亮度增加約15%,不管是以裸眼或是用望遠鏡觀看都更具觀賞性。本文將帶你更進一步了解月亮,用更科學的眼光欣賞這顆美麗的衛星。
  • 來看史上最完整月球地質全圖
    據參考消息網4月27日消息,西媒稱,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與行星研究所展開合作,首次繪製出了一份完整的月球表面地質圖,並進行統一分類。↑科學家繪製出完整的月球表面地質圖,左圖為月球正面,右圖為月球背面。
  • 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首張完整月球地質圖
    整合多項月球實測和衛星資料,詳細劃分月表地質年代歷經多年勘測,美國地質調查局終於公布了首張完整月球地質圖。「海」,這是是較近期被巖漿所覆蓋的月球暗色部份;而佔了絕大部份區域的是米白色的「高原」,是年代較久遠的月球表面,也因此充滿著大大小小的坑洞。
  • 迄今最完整的月球地質圖
    月球地質圖。
  • 這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
    ,形成了這幅新的地圖新的月球地圖是最全面的月球表面地質圖。地質學家James Skinner負責為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的美國地質調查局監督太陽系天體的標準地圖製作。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於4月20日公布了這張月球地質圖,它綜合了阿波羅(Apollo)時代繪製的六幅月球的區域地圖信息,以及最近的宇宙飛船觀測數據。
  • 你知道月球土壤和巖石裡蘊藏著的秘密嗎?
    &nbsp&nbsp&nbsp&nbsp嫦娥五號任務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月球上的土壤、巖石蘊藏著哪些信息?人類之前研究月壤取得了什麼成果?如今又可以做哪些研究?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吳昀昭與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帶你一起全面探索月球的秘密。
  • 一張圖片認識唐山市區的地質情況!看看你家的小區地質怎麼樣?
    最近很多人都關心唐山市區的地質情況怎麼樣? 這一個圖屬於官方機構製作的,可以很好的解釋唐山市區哪兒裡地質條件好!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
  • 中國科學家正繪製月球數字地質圖 有望3年後公布
    想知道月亮長什麼樣嗎?想知道月球上每個環形山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嗎?想知道月球內部的巖漿是怎麼運動的嗎?第一版尚未公開出版的全月球地質圖(中科院地化所供圖)日前,記者從中科院地化所獲悉,該所月球與行星科學研究中心科學家正牽頭研製和完善1:250萬全月球數字地質圖,細緻描繪月球的地質面貌及其歷史演變。地質圖有望於2020年與公眾見面。
  • 科學家們發布了迄今最完整的月球地質圖
    當你從遠處看月球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它身上的黑色斑點,那代表著離我們最近的天體鄰居身上蘊藏的豐富的地質多樣性,科學家們已經繪製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月球巖石成分圖。完成圖不僅令人難以置信,還將作為未來登月任務的藍圖,引導太空人前往合適的著陸點、進入值得進一步進行科學調查的區域。
  • 美國地質調查局釋出首張完整月球地質圖
    經過了多年的準備,美國地質調查局終於釋出了首張完整的月球地質圖。這張用各種顏色仔細標出月表各種地質結構與年代的 1:5,000,000 地圖(警告:圖片相當巨大),結合了阿波羅時代的小區域地圖、NASA 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的雷射高度計資料、以及日本 SELENE 衛星的立體相機資料,並且統一了過去地圖的標記與註記,可以說是目前關於月表地質(月質?)最權威的一張地圖了。
  • 科學家繪製出史上最完整月球地質全圖
    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導 西媒稱,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與行星研究所展開合作,首次繪製出了一份完整的月球表面地質圖,並進行統一分類。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4月25日報導,這份新的月球地圖被命名為「月球統一地質圖」,為人類後續的探月任務提供了一份有關月球表面地質情況的最終藍圖,對國際科學界、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公眾而言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這份新數字地圖以1∶5000000的比例顯示了月球的地質情況。
  • 中國科學家正在繪製全月球數字地質圖
    日前國內有媒體消息指出,中科院月球與行星科學研究中心科學家們將要細緻描繪月球的地質面貌及其歷史演變圖,該地質地圖有望在2020年與公眾見面,不得不說這又是一項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如果您也是個天文愛好者,相信也曾好奇過月亮整個表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吧。由於月球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幾乎相同,所以我們肉眼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已。
  • 有史以來最詳細的月球地質圖誕生!人類登月開啟倒計時!
    剛剛,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科學家們利用阿波羅計劃的數據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月球地質圖!這份新的月球地圖為人類提供了登陸月球的藍圖,揭示了地球巖石夥伴的真實性質。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科學家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月球行星研究所(Lunar Planetary Institute)合作,繪製了有史以來第一張完整的月球地質圖。在這張名為「統一月球地質圖」的新數字地圖中,整個月球表面都被完整地繪製出來,所有的特徵都被統一分類。你可以在網上找到這張地圖,它以1:50萬的比例展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細節。
  • 我國科學家著手繪製 1∶250萬比例尺全月球地質圖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著手繪製 1∶250萬比例尺全月球地質圖   新華社長春1月5日電 (記者孟含琪)記者從吉林大學了解到,目前我國科學家正加快繪製1∶250萬比例尺的全月球地質圖,幫助人類更清晰地認識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