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名譽會長蔡冠深10日應邀出席2020澳珠企業家峰會。蔡冠深在主旨演講中建議,珠澳合作應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對標歐盟這一區域融合的最高標準,在經貿融合和人員、資金、訊息的往來便利以及無縫對接方面摸索經驗,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服務內外雙循環的我國經濟發展新格局。
據悉,今年是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1200多位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及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圍繞《全力做好珠澳合作發展橫琴這篇文章》的主題,進行了一場腦力碰撞。
出席本次峰會的嘉賓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新,中共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郭永航。蔡冠深、馬有禮、董明珠、郭廣昌等作主旨演講。
蔡冠深的演講受到了與會者的重視。他在其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作為在澳門出生的企業家,三年前受粵港澳三地企業家推舉,成立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出任創會主席,受到粵港澳三地政府和中央部門的充分肯定,讚揚聯盟三年來在溝通中外,助推大灣區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去年十一月,蔡冠深帶領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在澳門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研究院,匯聚三地金融、科技、文體傳媒界和學界精英,為大灣區產業多元發展,以及推動澳門特色金融服務業、創新科技以及文體傳媒業提出具體建議。研究院得到賀一誠特首和駐澳門中聯辦的全力支持。
他表示,在研究院的研討過程中,認識到珠澳要進一步深度合作融合,對標歐盟是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從1952年開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歐盟實現了不同主權國之間貨物、服務、人員和資本的自由流動,達到世界上區域融合一體化發展的最高水平。誠如一些朋友指出,一國之下,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之間的要素流動,以及人員往來便利,還遠遠不如由近30個不同國家組合的歐盟。但這當中的差距,恰恰是我們提升的巨大空間。
身為香港新華集團董事長,蔡冠深強調新華與珠海有特殊的感情。1979年,新華在內地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與珠海的灣仔公社合作,公社所在地就是今天的橫琴。因此,新華是珠澳合作的先行者和見證人。他強調,雖說珠海與四十年前已有天壤之別,但如何在國家建設中作出更大貢獻,同時更好地發揮港珠澳大橋的作用,吸引香港以至各國精英前來壯大珠海,還大有文章可做。
當天下午,珠海市市委書記郭永航攜市委相關領導、市發改局、商務局、金融工作局負責人,與新華集團高層親切會見,就集團與珠海在橫琴以至香港進行金融跨境合作、冷鏈物流、自動駕駛,中醫藥產業等多個項目的進展情況作了充分交流。此外,雙方並將籤署珠海市與新華集團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