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蕪湖10月9日電(汪瑞華)一個十萬平方米的車間,正常運轉起來只需幾十名員工,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各司其職,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整個車間無灰塵、無汙水、無廢氣,處於清潔化生產中……這是記者在蕪湖海螺型材三分廠擠出車間看到的景象。
走進車間,有著6年工作經驗的品管班長趙靜正在用遊標卡尺細心地測量剛剛生產出來的PVC型材,她告訴記者:「自己負責9條線的品管任務,除了型材成品的外觀尺寸,每一根產品的內腔以及附件壓條也是重點檢測對象,以確保產品的優質。」
這只是海螺型材匠心製造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保護資源、加強資源循環使用呼聲日趨高漲,在綠色、環保和節能的導向下,海螺型材生產的PVC型材和塑料建築模板在建材市場異軍突起,成為廣泛用於建築門窗、施工工程等領域的新型材料。
以綠色打底 掀起建築模板換代新革命
「在室外建築領域,木質模板雖然應用最早,但由於耗用大量木材,且拆卸容易劈裂,損耗率較高,這讓低成本、高性價比塑料建築模板代替木質模板成為了可能。」蕪湖海螺型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金旭告訴記者。
海螺型材正是看到這一發展趨勢,近年來,不斷加強「以塑代木」的新型材料研發和生產。
金旭介紹說,塑料建築模板具有環保、可循環使用等優點,是一種較好的木材替代品,具有與硬木製品相當的抗壓、抗彎曲等物理機械性能,可以在建築領域廣泛替代木製模板。這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木材資源,而且對保護環境、優化環境和低碳減排都將起著巨大作用。
任何新材料產品的發展,必然會使用新工藝和新技術代替從傳統的工藝並轉型升級。海螺型材生產的塑料建築模板是繼木模板、竹膠板和鋼模板之後的又一代新品,是一種以塑代木、以塑代鋼節約能源的新型環保建築材料。
在這種新型材料的諸多優點中,最受關注的是,具有防火防潮,可塑性強,可回收,使用次數多,而且低碳、環保經濟實用。根據測算,生產使用1立方米木塑材料,可替代1立方米原木材,減少100平米的森林砍伐,降低1.82噸二氧化碳排放,節約80桶石油和11噸標準煤炭。
除此之外,傳統的建築木模板僅可使用5次,不能再回收利用;而塑料建築模板可以使用30次以上。即便到達使用壽命,塑料建築板材作廢后,海螺型材還可回收再利用,重新加工成新的建築板材,極大降低了建築企業的生產成本。
目前,隨著建築模板生產技術的不斷突破,海螺型材建築模板產品已廣泛運用到民用、商用建築及市政工程等多個領域,尤其在城市綜合地下管廊、橋梁以及高層建築等項目上得到了高度認可。
即便如此,在金旭看來,市場對木製品的消費習慣一時難以改變,同時塑料建築模板存在推廣難等問題,要想完全實現「以塑代木」的市場變革依舊任重道遠。他建議,國家及相關部門能夠儘快出臺政策,在建築領域鼓勵使用塑料建築模板替代傳統木製模板,這也是未來建築材料行業發展的方向。
以塑代木 成為建築家居行業新寵兒
一直以來,消費者在選購家裝建材的時候,都傾向於原生的木材製品,覺得屬於天然無汙染,但是大量原生木材的砍伐帶來的是森林資源的日益枯竭,隨著對木材資源的保護越來越重視,一種可以取代木材的環保新材料逐步被廣大消費者青睞。
近年來,家居行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PVC木塑型材在家居裝飾行業同樣也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為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條,海螺型材積極研製開發了「以塑代木」的家裝板材、衛浴板材、櫥櫃板材和家裝地板板材,其產品造型各異、表面紋理逼真,完全可以替代現有的家裝產品。
「現在的建築任何環節,比如建築的頂板、裝飾板材、牆板、地板等家居使用,都已經可以使用塑料產品,材料產品的研發等問題都已經解決。」蕪湖海螺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顧成兵介紹說。
海螺型材健康家居系列產品—壁櫃、高端門窗
在當下這個新材料層出不窮的時代,木塑材料憑著「環保、節能」的概念,以及自身特殊的諸多優點,近年來在國內外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產品潛力也是不斷得到挖掘,可謂熱鬧非凡。
據顧成兵介紹,蕪湖海螺新材料公司所生產的木塑家居板材採用新型發泡工藝生產,無甲醛釋放,且生產過程中無廢水、廢氣、廢渣排放,是一種全新的綠色低碳環保產品。該產品不僅不含甲醛等有害物質,還具有防水、防黴變、防蟲蛀、阻燃等特點。通過熱轉印技術加工,無需油漆,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環保、更健康的家居裝飾產品。
正是鑑於PVC樹脂產品具有的健康環保優勢,目前,PVC樹脂生態門在學校和醫院的使用率比較高,以其環保節能,循環再生而實惠成為建築家居行業的新寵。蕪湖海螺新材料生產的樹脂生態門廣泛應用在上海瑞金醫院、上海六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天津腫瘤醫院、浙江省中醫院、安徽省立醫院,以及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的建築裝修,目前產品覆蓋全國各地。
(責編:吳西露、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