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印章款識,是鑑定其年代及製作者姓名的重要佐證,不僅具有書法、篆刻技藝等傳統文化內涵,還體現出製作者本身的文化素質與修為。
歷來制壺高手和名家大師都對自己的印章款識十分重視和講究。其中,用印最多也最廣的,當屬壺藝泰鬥顧景舟。
顧景舟的印章雖多,卻並不雜亂隨意。我們可以從他的人生歷程中找到印章規律,並由此窺見他在不同時期的心境。
早年:
印章「曼晞陶藝」,表達顧景舟對美好明天的無限期許。
中年:
印章「瘦萍」「老萍」,表達了顧景舟在上海如無根的浮萍漂泊,生活艱苦的心路;印章「啜墨看茶」表達了他安定下來後,閒適平和的日子。
晚年:
印章「壺叟」、「景舟七十後作」,表達了顧景舟平靜恬淡的生活。同時可以看出,古稀之年的顧景舟,已然看破世間種種浮華,內心變得中正平和,無波無瀾。
顧景舟印章很多,所制紫砂壺也很多,卻有一枚印章,只在一把壺上使用過,那便是印章「壺人」。
「壺人」
「壺人」印章見於顧景舟所製作的三足乳鼎壺上,創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為顧老七十歲後所創作的佳作之一。
三足乳鼎
整壺豐滿、圓潤;線條挺括、流暢;色澤溫潤、細膩。壺身形體飽滿、渾圓如珠、光滑細緻;壺嘴、壺把、壺鈕與壺身搭配協調、比例勻稱。
各部銜接不見痕跡、光滑自然、渾然一體,流暢的線條強化了律動的視覺效果。
三足乳鼎
顧景舟在蓋內矜印了「壺人」款識,既是他首次在作品中使用,也是唯一一次使用,可見他對作品的滿意程度。
印章「壺人」很好地表達了七十多歲的顧景舟淡泊名利、不忘初心,摶壺不輟的追求,大家風範盡顯於此。
顧景舟制壺
「五十餘載競摶埴,卻憶年華已古稀。魯陽奮戈猶未晚,願留指爪踏雪泥。」
正如顧景舟在七十歲生日當天寫下的這首自勉詩, 他用一生詮釋了他對紫砂藝術的執著情感和歷史使命感。
一代紫砂宗師,值得敬佩和永遠銘記!
名家紫砂壺的印章款識欣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