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視頻】南京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中國科大趙政國院士

2021-03-01 蔻享學術

圖 | 趙政國

題   目:The World of Infinitive Small and The Particle Accelerator

報告人:趙政國(中國科學院院士)

單   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時   間:2020-01-08

地   點:南京

掃碼觀看精彩報告視頻

Particle physics is to find out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what are the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s of our universe, and how do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For the most basic inquiries into the dynamics and structure of matter, space, and time, we seek the simplest kinds of interactions at the highest possible energies. These typically entail particles having high energy and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simplest kinds of particles: leptons, quarks and field quanta with size down to 10^{-17} m. This presentation is to briefly introduce the Standard Model picture of the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 and how we use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to build big facilities like particle accelerator and particle detector to discover any as yet unobserved constituents that carry information of the early history,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m, and the nature of the space and time in which they reside. 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 and 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will be used as examples to review their highlighted results that related to the key science questions. Prospect on the future program of particle physics with accelerators will be discussed.

趙政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粒子物理實驗研究。全面負責BES實驗和τ-粲物理的研究,輕強子譜學、粲偶素物理和粲物理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ψ(2S)及其它粲夸克偶素物理研究」獲2000年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200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98年-2001年,在BES主持完成了R值測量課題,將2-5GeV能區的R值精度提高2-3倍。測量結果已被邀請在三十多個重要國際會議上報告,受到高度評價。在PRL上發表的兩篇與R值測量相關的論文,其引用率在SLAC資料庫中被標記為「Top Citation」。1999年至2001年,作為BES國際合作組發言人,完成了5800萬J/psi事例的獲取,為世界上最大樣本。組織完成了第一版本「BESIII and its physics goal」設計報告。作為第一獲獎人獲得2002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003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學成就獎和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1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科學家稱號。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南京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往期回顧):

https://www.koushare.com/category/singledep/9(請複製至瀏覽器打開)

南京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起源於1952年的南京師範學院物理學系,1955年,南京師範學院物理學系併入蘇州江蘇師範學院物理學系,1958年,南京師範學院重建物理學系。2000年12月,南京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下設物理系、應用物理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物理研究所、光電技術研究所、物理教育研究所。 

學院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物理電子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光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天體物理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中的光學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兩個領域。 

學院設有物理學、應用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四個全日制本科專業,以及物理實驗中心、電子信息實驗中心、通信實驗中心,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江蘇省特色專業。 

學院擁有物理學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江蘇省光電技術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領域為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天文學、微納光電子學、光電磁功能材料、光學信息處理、聲信息處理與成像等,一批有影響的學術成果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al Letters和Physical Review系列等物理類和應用類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 

為滿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臺開通了各科研領域的微信交流群。

進群請添加微信:18019902656

小編拉您入群喲!

蔻享網站www.koushare.com已開通自主上傳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歡迎大家提供各類學術會議或學術報告信息,以便廣大科研人員參與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直播預告|就在7月20日,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
    7月20日10:00-11:00  由南京師範大學與中國教育在線聯合舉辦的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直播諮詢會即將召開!招生信息一手掌握  屆時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多位老師將親臨直播間,為各位考生全面介紹學校/學院概況、人才培養特色、科研實力、獎助學金體系等,幫助考生快速了解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招生與培養信息。
  •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政國:原子核和粒子物理的研究是產生尖端技術的...
    1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政國以《微觀世界與現代技術》為題,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妙語闡述微觀世界與尖端技術的關係。會上,趙政國圍繞基本粒子與宇宙,特點、方法和裝置,粒子物理實驗舉例,關鍵科學問題和尖端技術等方面展開分享。「科學是關於物質世界和現象的知識體系。它需要沒有偏見的觀測和系統的實驗來證實。」
  • 趙政國院士:好習慣比好成績更重要
    院士的中學時代  趙政國院士:好習慣比好成績更重要  中科院院士趙政國有個習慣——上課前把手機放辦公室,走路時把手機放包裡,「免得一天到晚看手機」。趙政國是校桌球隊、田徑隊和體操隊隊員,相對來說,桌球是趙政國的強項。趙政國等3個十幾歲的同學竟打敗了到北京集訓了一年的二炮桌球隊,一度聲名遠揚。  其時,課外讀物匱乏。因為有位同學的爸爸在縣文化館工作,趙政國總能借書來讀。
  • 安徽師範大學校友汪衛華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汪衛華 [資料圖]12月7日,2015年中國科學院新增院士結果公布,安徽師範大學87屆物理系校友汪衛華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至此,安徽師範大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專業均有校友當選為「兩院」院士。汪衛華1987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一直致力於新型材料領域的研究,特別是在新型大塊非晶、納米材料及其它亞穩材料在高壓、微重力等極端條件下的製備、結構、物性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創新性成果,為我國物理教育與物理科學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有力推動了我國物理科學的發展進步,贏得了國家的表彰和社會的讚譽。
  • 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前身是河北大學物理系,成立於1951年,2000年更名為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50多年來已有5000多名本科生和200多名碩士生、17名博士生畢業,目前在校生802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97人,其中正高職稱26人,副高職稱2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0人,博士生導師8人。
  •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
    1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主辦,中共常州市金壇區委、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承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常州金壇舉辦。狄志強致辭110年前的今天,華羅庚出生在金壇縣城。常州市金壇區委狄志強書記出席活動並致辭。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疫情防控時期研究生工作的安排
    根據《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關於從嚴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精神,結合學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和研究生院相關通知要求,結合學院實際,特制定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疫情防控時期研究生工作安排。
  • 武漢大學教授劉正猷來物理科學學院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5月13日下午,武漢大學教授劉正猷應邀在博逸樓401會議室為物理科學學院師生作了題為《聲子晶體的Dirac態、谷態及谷邊緣態》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盧朝靖教授主持,陳沙鷗教授、雲茂金教授等20餘名師生聆聽了報告。
  • ...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劉中灝博士來物理科學學院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0月10日下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中灝博士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作題為《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對物質材料的研究(Study of Materials by Angle-Resolved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ARPES))》的學術報告
  • 物理科學學院2020年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取得突破
    新聞網訊 近日,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省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物理科學學院在項目立項方面實現突破,立項總數達到11項,其中傑出青年項目2項、面上項目7項、青年項目2項。溫崢,畢業於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現為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教授、應用物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新型功能薄膜與信息器件的設計、製備和性能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項目3項,省部級等項目6項。獲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項目、泰山學者青年專家計劃和全國博士後管委會香江學者計劃資助。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中山大學副教授王慧超作學術報告暨研究生招生宣講
    新聞網訊 8月18日下午,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王慧超應邀為物理科學學院師生作了題為《狄拉克材料中的對數周期量子振蕩》的線上學術報告,並介紹了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的基本情況,作了研究生招生宣講。報告會由物理科學學院應用物理系主任溫崢主持,學院部分老師、本科生及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
  • 著名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院士做客「中國科大論壇」
    12月26日下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及物理學雙聘教授莊小威做客「中國科大論壇」,在生命科學學院一樓報告廳做了題為《Imaging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world of life at the genomic scale」》的學術報告。
  • 2020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海內外高端人才招聘公告(長期有效)
    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後簡稱物理學院)有近70年辦學歷史,是河北省物理學會和河北省光學學會掛靠單位。學院現有教職工137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91人,博士學位人員98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燕趙學者特聘教授等國家級省部級人才30餘人。
  • ...矢志追求卓越,以規劃引領發展,努力建設一流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19年11月,作為新建學院,定位、目標為何始終是領導班子重點思考的問題。編制「十四五」規劃恰好為明確學院戰略定位、制定學院建設目標、理清學院發展思路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當前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正處於良好、積極的發展環境中,國家高度重視基礎學科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規劃、制度,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理科學科的發展,在「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深化理科學科內涵,發揮理科對優勢工科的引領支撐作用,給學院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我們在幾代理學院人的努力下,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所以,面向未來,我們有理由、有信心在「十四五」期間取得更大的發展。
  • 南京大學教授都有為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9月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磁學與磁性材料學家、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都有為,應邀在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博學廳作了題為《創新是科學的靈魂》的學術報告,這是物理科學學院高端學術報告第十四講。報告會由李山東教授主持,來自全校的400餘名師生聆聽了報告。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天津大學陳亞楠、胡適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21日下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亞楠教授、化學系胡適研究員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在博逸樓401會議室分別作了題為《Extreme-environment enabled advanced nano-manufacturing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 2017山東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誠聘海內外磁學領域優秀青年教師和...
    物理科學學院2017年擬在磁學領域誠聘海內外優秀青年教師1-2名,博士後研究人員2名。誠摯歡迎您的加盟,共建美好前程!!一、磁學課題組簡介李山東教授主持的磁學課題組主要從事磁學磁性材料、磁性生物晶片、微波材料與器件、多鐵複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方面的開展研究工作。
  • 燕山大學教授柳忠元來物理科學學院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1月9日上午,燕山大學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柳忠元教授應邀來我校交流訪問,並在博逸樓401會議室為物理科學學院師生作了題為《Strain-related phenomena in CVD-grown WS2 monolayer crystals and film on
  • 華羅庚誕辰110周年 院士專家聚其家鄉談「傳承」
    當日,「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暨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華羅庚的家鄉——常州金壇舉辦。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多位院士專家來到華羅庚的家鄉緬懷華羅庚先生。 110年前的11月12日,華羅庚出生在金壇縣城。
  • 中國科大蘇州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土壤所
    10月13日,中國科大蘇州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功能農業支撐技術聯合實驗室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中國科大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黃建華主持。這是國內首家專注於功能農業支撐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