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院士做客「中國科大論壇」

2020-11-30 中國科大..

1226日下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及物理學雙聘教授莊小威做客「中國科大論壇」,在生命科學學院一樓報告廳做了題為Imaging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world of life at the genomic scale」》的學術報告。報告會前,校黨委書記舒歌群會見了莊小威院士,報告會由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主持。會議開始,舒歌群書記向莊小威頒發了中國科大論壇紀念牌。

莊小威以其實驗室開發的MERFISH技術為切入點,介紹了MERFISH的原理及其應用前景,並詳細闡述了超高解析度顯微成像技術在組織細胞的空間分布和單細胞三維基因組學方面的研究進展。MERFISH成像和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技術都可以區分組織中不同的細胞類型,但MERFISH成像可以直接運用於完整的組織,從而提供不同細胞類型在組織中的空間分布信息。通過結合MERFISH和scRNAseq對下丘腦中150多個基因進行成像,可以區分不同神經細胞類型並構建空間分布圖譜。在此基礎上,可以研究特定細胞與行為之間的關係,比如通過追蹤在特定行為過程中(育兒)高表達的基因和對應的細胞,可以知道控制該行為的神經細胞類型及其在腦組織中的分布。此外,莊小威教授還分享了超高解析度顯微成像在單細胞三維基因組學領域的研究進展。通過Hi-C等相關研究發現,染色質的高級結構可以分為A/B compartment、Topological Associating Domain (TAD)和Chromatin loop,染色質的超高解析度顯微成像的結果與Hi-C等得到的結果高度一致。此外,染色質的超高解析度成像也揭示了TAD結構在單細胞水平的動態性。不同細胞中的TAD boundary不盡相同,染色質的不同區域均可作為TAD boundary,但CTCF和Cohesin結合的染色質區域作為TAD boundary的可能性較高,這一傾向性與群體細胞水平的TAD結構相吻合。染色質的三維成像一方面肯定了TAD在單細胞水平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TAD在單細胞中的存在可以不依賴於Cohesin。

莊小威不僅分享了自己的學術成果,而且還談到她的研究思路,她是怎樣想起去做MERFISH,介紹了該方法的優勢、應用領域。新發展的方法彌補並拓展了她前面研究方法中的不足,從而取得了重大成果。

報告結束後,同學們就關心的學術問題積極提問,莊小威一一給予耐心解答。最後同學們湧上主席臺,請莊小威籤字合影。



莊小威,著名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1987年考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991年本科畢業後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1996年博士畢業後進入史丹福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師從朱棣文教授。2001年進入哈佛大學任教。2003年,莊小威憑藉研究單個分子特性的傑出才能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華人女科學家。2004年,她被美國《科技評論》雜誌選為35歲以下的100名青年創新者。2005年被聘為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06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雙學科正教授,並在哈佛大學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單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2011年,獲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2011年,受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師講席教授 ,擔任生命科學學院國際科學諮詢委員會成員。201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3年8月,入選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成為入選該計劃的第二位學者。2015年2月,因發明了基於單分子螢光檢測的超高解析度成像方法(STORM)而獲得美國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 ;2015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7年6月,獲得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頒發的倫納特·尼爾森獎。2018年10月,獲得2019年度生命科學突破獎。

莊小威的主要研究工作為發展和使用單分子生物學及生物成像技術以及超高分辨生物成像技術,用以研究體外及活細胞中生物分子及其分子組裝過程。在《Nature》《Science》《Cell》《Nature Methods》《Nature Biology》《Neuron》《PNAS》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截止到2015年,她發表的論文他引超過12600次,最高單篇他引超過2000次。


(生命科學學院)

相關焦點

  • 莊小威訪問母校中國科大 會場「站」無虛席—新聞—科學網
    7月1日至7月3日,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教授應邀回母校訪問。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2020-11-18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做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
  • ...少年班 莊小威 院士名單 院士增選 科學院院士 美國史丹福大學...
    東方網5月10日消息:日前,美國科學院公布84名新晉美國科學院院士名單。本次院士增選中共有3位大陸華裔當選,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駱利群、莊小威名列其中,另一名大陸華裔科學家董欣年為武漢大學校友。  駱利群是中國科大少年班81級校友,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系教授。
  • 中國科大-香港城大第十三屆博士生學術論壇在蘇州研究院舉辦2019...
    5月9日,中國科大-香港城大第十三屆博士生學術論壇暨何稼楠學術會議獎學金頒獎典禮在我校蘇州研究院舉辦。中國科大副校長杜江峰院士、香港城大副校長李國安教授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兩校研究生院、港澳臺辦公室負責人及聯合培養相關學院部分導師、博士研究生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香港城大周亦卿研究生院助理院長嶽曉東博士主持。
  • 莊小威或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 曾師從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
    作為中國科大的校友基金之一,它是中國內地第一個由校友自發籌建同時在運作上又獨立於校方的高校校友基金。據中國科大官網的消息稱,莊小威博士曾經師從朱棣文教授。朱棣文是繼楊振寧、李政道等之後的第5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也是首位掌管美國能源部的華裔。界面新聞了解到,莊小威出生於江蘇省如皋市,15歲時從蘇州中學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 臺灣中研院王惠鈞院士做客天津生物技術所
    8月27日下午,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所學術報告廳裡座無虛席,臺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惠鈞院士應邀做客該所,為全體科研人員帶來了一場題為Applications of structural biology in drug discovery的學術報告。該所所長劉新厚主持了報告會,所有關領導、各項目負責人、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等百餘人聆聽了報告。
  • 中國科大少年班兩校友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東方網5月10日消息:日前,美國科學院公布84名新晉美國科學院院士名單。本次院士增選中共有3位大陸華裔當選,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駱利群、莊小威名列其中,另一名大陸華裔科學家董欣年為武漢大學校友。  駱利群是中國科大少年班81級校友,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系教授。
  • 中科院院士龔新高做客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
    11月12日上午,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邀請,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龔新高做客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並作了題為「光伏半導體關鍵物理問題的計算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固體所所長孟國文主持。  報告中,龔新高從材料的基本物性到器件的優化的角度闡述了如何對能源材料進行計算設計。
  • 馬志明院士做客「科學與南開」主題論壇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郝靜秋 通訊員 李詩睿  高春燕 攝影 宗琪琪)9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院長馬志明做客「科學與南開」主題論壇,以「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時代的數學」為主題,在主樓小禮堂為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2020級新生帶來開學第一課。這也是「科學與南開」主題論壇今年迎來的首場講座。
  • 薛其坤院士做客星火論壇講述奇妙的量子世界-清華大學新聞網
    薛其坤:敢於想像,勤於想像,善於想像薛其坤院士做客「星火論壇」清華新聞網11月28日電 (通訊員 王凌志)11月24日下午,清華大學學生科協星火論壇「聚焦諾獎」系列講座第三講——「奇妙的量子世界」舉辦。
  • 她出身中國,15歲考進中科大,四大力學得滿分,如今成美國院士
    一個出生於中國科研世家的天才,15歲即考進中科大少年班,成就之高身兼三個院士,而立之年卻成為了美國人,她就是華裔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或許是之前研究物理的順利經歷讓莊小威有了大膽創新的想法,在博士後的研究方向上,她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領域——生物科學,師從朱棣文教授。當時的莊小威連最基礎的DNA與RNA都分不清,還鬧了笑話被同事打趣。科學實驗中經歷失敗和重複可以說是家常便飯,莊小威也不可避免。
  • 著名數學家張壽武教授訪問我校並做客「合肥大師論壇」和「華羅庚...
    6月3日至6月6日,應學校邀請,著名數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張壽武教授訪問我校,做客「合肥大師論壇」並主講數學科學學院慶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60周年「華羅庚講堂」。 6月4日下午,張壽武教授在第五教學樓5303教室面向全校師生做題為「Sum of Powers」的「合肥大師論壇」報告,報告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葉向東教授主持。
  • 美國科學院院士楊培東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
    美國科學院院士楊培東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 2016-11-0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 語音播報   10月29日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國際頂尖納米材料學家、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教授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楊培東做客中國科大
  • 世界著名女性物理學家
    國際上最著名的兩位女物理學家是母女倆,即1903年與其丈夫因發現放射性元素鐳而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波蘭裔法國女科學家居裡夫人(Marie Skłodowska Curie,1867-1934),和1935年與其丈夫一起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伊蕾娜·約裡奧-居裡(Irène Joliot-Curie,1897-1956),亦即居裡夫人的大女兒。
  • 染色體原來長這樣……莊小威團隊《Cell》發表染色質結構3D成像
    研究通訊作者、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說:「測定出3D結構非常重要,讓我們可以了解該結構的基本分子機制,並能進一步理解這種結構如何調節基因組功能。」 利用新的高解析度3D成像方法,研究人員從所有46條染色體的寬鏡頭圖像和一條染色體的一個部分特寫鏡頭構建染色體圖。
  • 生物學天才莊小威:國家培養多年卻入美籍,如今已是美國院士
    如今,莊小威是世界上知名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在世界生物科學研究方面鼎鼎有名的人才,她所擁有的研究成果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作為一名頂尖科學家,莊小威自小就擁有和常人不太一樣的生活。她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均是中科大教授,出身這樣的知識分子家庭,莊小威擁有優異的學習氛圍與基礎。莊小威自小天資聰穎,在父母的循循善誘下,她的學習成績十分優良。
  • 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先生訪問我校並做客「大師...
    2020年12月28日,應我校邀請,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先生訪問我校並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以「廣義相對論框架下黑洞的存在性」為題為全校師生做精彩報告。本次報告會在東區大禮堂舉行,校長包信和院士出席會議,全校近兩千名師生參會。報告會由國際合作與交流部部長瞿昆主持。
  • 有3個院士頭銜,對諾貝爾獎沒興趣!這才是學子們心中的真女神!
    莊小威女士從小優秀到大,別人家的孩子莊小威1972年出生於我國的教育之鄉江蘇,江蘇南通市,其成長過程真正的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小時候在江蘇如皋跟爺爺、奶奶生活了5年,5歲多被父母接到合肥中國科大,前段時間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奶奶還因為不是院士上過熱搜,並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議論,而莊小威卻身兼3個院士頭銜。
  • 15歲考入中科大,身為3個院士的莊小威又獲大獎,網友:與我何幹
    說到莊小威,真的可以用天才來形容。她出生於江蘇如皋,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5歲那年才被接到父母身邊。父母發現這小女孩太有天賦,就沒送她上幼兒園,直接送去上小學。學校一測試,一年級就別上了,直接上二年級吧。15歲那年參加高考,以600多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