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龔新高做客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

2020-11-26 中國科學院

  11月12日上午,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邀請,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龔新高做客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並作了題為「光伏半導體關鍵物理問題的計算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固體所所長孟國文主持。

  報告中,龔新高從材料的基本物性到器件的優化的角度闡述了如何對能源材料進行計算設計。半導體材料的基本物性、缺陷和界面等性質是影響光伏電池性能的關鍵問題。針對現有的光伏半導體材料存在的問題,龔新高團隊對價格便宜、環境友好的四元半導體材料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確定了材料的晶體結構、帶隙,揭示了能帶演化的規律,提出了實現帶隙線性可調控的方法。龔新高團隊有關材料中深能級缺陷特徵和規律性探索,直接為實驗優化生長條件提供了理論指導。這些研究使得四元半導體材料Cu2ZnSnSe4成為新型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熱點,並使得近年來這類電池的效率得到不斷提升。另外,龔新高還針對材料中界面問題(帶階、界面優化以提高電池輸出電壓、載流子無輻射性複合以及晶界)進行了詳細講解。龔新高語言詼諧幽默,報告深入淺出、科學嚴謹,著力於其科研初衷和科研過程,對固體所科研人員如何深入系統地從事科學研究具有啟迪作用,現場聽眾受益匪淺。

  龔新高,復旦大學謝希德講座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中科院院士。1985年和1993年在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分別獲得理學碩士和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起在中科院固體物理所任研究員,2000年任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2009年創建復旦大學計算物質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並擔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凝聚態物理,包括理論計算方法發展、低維結構的計算和模擬、新型能源材料的計算設計等。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次,省部級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兩次,H因子57。

 

龔新高作報告 

 

報告會現場 

  11月12日上午,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邀請,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龔新高做客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並作了題為「光伏半導體關鍵物理問題的計算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固體所所長孟國文主持。
  報告中,龔新高從材料的基本物性到器件的優化的角度闡述了如何對能源材料進行計算設計。半導體材料的基本物性、缺陷和界面等性質是影響光伏電池性能的關鍵問題。針對現有的光伏半導體材料存在的問題,龔新高團隊對價格便宜、環境友好的四元半導體材料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確定了材料的晶體結構、帶隙,揭示了能帶演化的規律,提出了實現帶隙線性可調控的方法。龔新高團隊有關材料中深能級缺陷特徵和規律性探索,直接為實驗優化生長條件提供了理論指導。這些研究使得四元半導體材料Cu2ZnSnSe4成為新型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熱點,並使得近年來這類電池的效率得到不斷提升。另外,龔新高還針對材料中界面問題(帶階、界面優化以提高電池輸出電壓、載流子無輻射性複合以及晶界)進行了詳細講解。龔新高語言詼諧幽默,報告深入淺出、科學嚴謹,著力於其科研初衷和科研過程,對固體所科研人員如何深入系統地從事科學研究具有啟迪作用,現場聽眾受益匪淺。
  龔新高,復旦大學謝希德講座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中科院院士。1985年和1993年在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分別獲得理學碩士和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起在中科院固體物理所任研究員,2000年任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2009年創建復旦大學計算物質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並擔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凝聚態物理,包括理論計算方法發展、低維結構的計算和模擬、新型能源材料的計算設計等。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次,省部級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兩次,H因子57。
 
龔新高作報告 
 
報告會現場 

相關焦點

  • 王鼎盛做客固體物理所「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
    4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員王鼎盛做客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第十六期「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作了題為「中國的物理論文——兼談科學論文的評價」的報告,從中國物理論文的數量、影響、中國作者的國際合作、兩類科研單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比較、「高端」刊物上的中國論文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和闡述,並對科學論文評價方式談了自己的觀點。報告會由固體物理所副所長曾雉主持。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2020-11-18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做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
  • 南方科技大學舉辦凝聚態物理「南山院士講堂」和「南方論壇」
    中國教育在線訊1月12-13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辦凝聚態物理「南山院士講堂」與凝聚態物理「南方論壇」。12日上午,凝聚態物理「南山院士講堂」在人才公園求賢閣舉行,我校校長陳十一出席活動,副校長滕錦光主持開幕儀式,南科大/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俞大鵬主持院士講堂。  陳十一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對南山區委組織部對論壇的支持表示感謝。陳十一介紹了南科大的基本情況以及物理系的情況。
  •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殷亞東做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凝聚態論壇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殷亞東做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凝聚態論壇 2017-07-04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物理所「凝聚態物理中關村論壇」成功舉辦60期
    2004年7月8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線性加速器中心的國際知名學者繆建偉博士應邀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凝聚態物理中關村論壇」作了題為Three-dimensional diffraction mic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nanoscience and structural biology
  • 非晶合金材料科學前沿論壇專題∣《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文版2020年第6期出版「非晶合金材料科學前沿論壇專題」。專題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汪衛華院士組織,邀請部分活躍在該領域的專家學者, 從材料、力學、磁性、高熵、機器學習相關的實驗和理論方面, 以不同的視角介紹國內非晶合金材料的最新進展、問題、現狀和展望。 編者按 非晶合金材料是近幾十年採用現代冶金凝固技術和合金設計理念開發出的新型高性能金屬合金材料.
  • 「2013蘭州高分子前沿論壇」主題報告會在西北師範大學召開
    「2013蘭州高分子前沿論壇」主題報告會在西北師範大學召開  9月17日,由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主辦,西北師範大學生態環境相關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13蘭州高分子前沿論壇」主題報告會在西北師大召開。
  • 汪衛華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介紹非晶合金材料研究進展
    哈工大報訊(黃永江/文 汝果/圖)12月1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汪衛華做客科學家講壇,為師生作了題為「非晶合金材料的研究進展」的報告。汪衛華院士長期從事新型大塊非晶及其它亞穩材料的製備、結構、物性研究,研製出多種釐米級大塊非晶合金等亞穩材料,並系統研究了其微結構及物理性能,建立了一系列有自己特色的製備和研究亞穩材料的方法;近年來致力於非晶合金材料的高通量設計、製備及表徵工作。汪衛華院士在報告中詳細闡釋了非晶合金的發展對於材料學科以及凝聚態物理學科的重要意義。
  • 中科院院士、南大物理學院教授馮端逝世
    馮端院士推動了納米材料科學在我國的發展,對促進我國物理學和材料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榮獲多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馮端院士撰寫了《金屬物理》、《材料科學導論——融貫的論述》(2002年)、《凝聚態物理學新論》等在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專著,以及《熵》《漫談凝聚態物質》等科普書籍,惠及大眾。
  • 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做客大連市科技局迎「七一」院士報告會
    6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應邀參加由大連市科技局組織的迎「七一」院士報告會,作了題為「把握科技發展大勢,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報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並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從事科研工作的經歷和感悟。大連市科技局和大連化物所相關負責人出席了報告會。
  • 院士邢定鈺:凝聚態物理像百年前的電 一旦運用可改變世界
    研究領域看似生疏,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凝聚態理論從字面上對於常人難以理解。邢院士告訴記者,凝聚態物質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種材料,比如金屬材料、半導體材料、超導材料、磁性材料等。這些都可以統稱為凝聚態物質,多年來,邢院士主要是研究凝聚態物理,並從事這方面的教學和科研。  凝聚態物理對人們的生活和社會進程會帶來哪些改變?
  • 她是一束照亮了物理世界的光——追記我國凝聚態物理學家王業寧院士
    她是一束照亮了物理世界的光——追記我國凝聚態物理學家王業寧院士 原標題:   【追思】  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業寧,因病醫治無效,
  •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組建完成
    1月9日,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運行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兩個委員會分別向各位委員頒發了聘書。這標誌著該中心組建完成。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於2017年11月21日獲科技部批准組建,之前其名稱為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
  • 【中國新聞網】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組建一年收穫多項成果
    中科院物理所所長、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方忠研究員在會議上介紹說,2018年,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取得了「非磁性拓撲材料資料庫的建立」「鐵基超導體中馬約拉納束縛態的發現」和「首輛鈉離子電池低速電動車問世」等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優秀成果。
  • 北京量子院2020年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科學前沿論壇成功舉辦
    12月9日上午,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量子院」)主辦的2020年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科學前沿論壇在線舉行。來自中美英德等7個國家大學和研究機構的11位頂尖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圍繞「新奇量子物態研究的最新進展」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陳祖煜院士做客巖土力學與工程前沿講壇—新聞—科學網
    3月29日下午,應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邀請,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陳祖煜院士做客巖土力學與工程前沿講壇並作「土壓力:確定性理論和可靠度分析
  • 邢定鈺院士展望凝聚態物理應用前景:就像百年前的電 一旦運用足可...
    見到邢定鈺,他更像是一位和藹的鄰家大叔,很難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聯想到一起。他1945年出生於上海, 22歲從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1968年,在泰州紅旗農場按解放軍編制勞動了一年多後,又到徐州市半導體廠幹了8年多。回首往事,他早早就與物理結緣。1978年研究生招考恢復以後,邢定鈺重回闊別11年的母校。碩士階段,他師從龔昌德教授,開始系統的理論物理學習和研究。
  • 2020紅外技術應用前沿論壇舉行
    9月9日,2020紅外技術應用前沿論壇在坪山創新廣場東部之芯舉行。9月9日下午,由坪山區人民政府指導的,深圳網聯光儀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紅外技術應用前沿論壇在坪山創新廣場東部之芯成功舉行。該論壇是圍繞著紅外技術及其應用進行研討的行業高峰論壇。
  • 著名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院士做客「中國科大論壇」
    12月26日下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及物理學雙聘教授莊小威做客「中國科大論壇報告會前,校黨委書記舒歌群會見了莊小威院士,報告會由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主持。會議開始,舒歌群書記向莊小威頒發了中國科大論壇紀念牌。
  •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新聞—科學網
    經過院士推薦和歸口初選部門推薦,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201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為391位。有效候選人名單將於5月20日在中國科學院網站和中國科學院學部網站登載。 據了解,中科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於今年1月啟動,計劃增選院士的名額不超過6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