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量子院」)主辦的2020年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科學前沿論壇在線舉行。來自中美英德等7個國家大學和研究機構的11位頂尖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圍繞「新奇量子物態研究的最新進展」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科院院士、北京量子院院長薛其坤擔任本次論壇主席,常凱博士(量子院)、陳劍豪博士(量子院/北京大學)、解宏毅博士(量子院)、莊懷玢博士(量子院)任論壇組委會成員。
薛其坤院士致歡迎辭
薛其坤在論壇致辭中指出,量子物態研究是進行可應用量子技術研究的基礎。近年來,量子物態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催生了很多有發展前景的技術方向,不僅引發了同行的高度關注,也激起了公眾的興趣。
薛其坤感謝應邀出席此次論壇的報告人、嘉賓以及所有參會人員。他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會議採取線上方式召開,不同地區的時差給參會帶來了很大不便,但是專家學者們克服困難參會,突顯了學術交流的重要性,北京量子院很高興能在此特殊時期,為相關專家學者提供一個高端的學術交流平臺。
作為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的活動之一,本次論壇特邀了來自量子物態研究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分別介紹各自最新的研究進展。
5位北京量子院國際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出席此次論壇,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克勞斯·馮·克利欽 (Klaus von Klitzing)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大衛·阿斯本 (David Aspnes) 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文卡特希·那拉亞那穆提(Venkatesh Narayanamurti) 教授、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託爾斯·漢斯·漢森 (Thors Hans Hansson) 教授、德國馬普學會微結構物理研究所所長斯圖爾特·帕金 (Stuart S. P. Parkin) 教授。
麻省理工學院付亮教授、德國馬普學會固體化學物理研究所克勞迪婭·費爾澤(Claudia Felser) 教授、北京量子院谷垣勝己 (Katsumi Tanigaki) 教授、中科院物理所呂力研究員;哈佛大學菲利普·金 (Philip Kim) 教授、瑞士聯邦理工克勞斯·恩斯林 (KlausEnsslin) 教授、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米哈伊爾·基塞萊夫 (Mikhail Kiselev) 研究員、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古崎昭 (Akira Furusaki) 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封東來教授、英國利茲大學簡尼斯·帕科斯 (Jiannis K. Pachos) 教授等出席論壇並作報告。
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1.2萬餘位業內人士參加了線上論壇
本次論壇吸引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1.2萬餘位學者和學生通過在線會議平臺或網絡直播平臺參會。論壇為量子院進一步營造國際化學術氛圍、打造國際化學術交流品牌、提升國際影響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