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衛華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介紹非晶合金材料研究進展

2020-12-06 哈爾濱工業大學新聞網

哈工大報訊(黃永江/文 汝果/圖)12月1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汪衛華做客科學家講壇,為師生作了題為「非晶合金材料的研究進展」的報告。

汪衛華院士長期從事新型大塊非晶及其它亞穩材料的製備、結構、物性研究,研製出多種釐米級大塊非晶合金等亞穩材料,並系統研究了其微結構及物理性能,建立了一系列有自己特色的製備和研究亞穩材料的方法;近年來致力於非晶合金材料的高通量設計、製備及表徵工作。

汪衛華院士在報告中詳細闡釋了非晶合金的發展對於材料學科以及凝聚態物理學科的重要意義。他首先介紹了非晶合金形成的基本概念與內涵,並以新型非晶合金為典型非晶體系,詳細介紹了非晶材料結構特徵、形成原理、能量耗散機制、物理和力學特性方面研究的最新進展。他將材料基因組相關方法應用到非晶合金的成分開發,採用磁控濺射方法高通量製備了數千個合金成分,並基於熱塑性成形方法快速尋找具有強玻璃形成能力的化學成分,大大減少了傳統實驗方法所需時間。汪衛華院士還介紹了低維非晶合金材料的製備方法及其優異的功能特性等,並分享了磁力顯微鏡表徵非晶合金剪切帶特徵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

報告結束後,汪衛華院士與參會師生進行了熱烈的學術交流與討論,探討了非晶合金領域的熱點問題,並解答了師生所關心的問題。

材料學院院長耿林主持論壇,並為汪衛華院士頒發「科學家講壇」主講嘉賓聘牌。

作報告


頒發聘牌


相關焦點

  • 汪衛華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暨院士大講壇隆重舉行
    汪衛華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暨院士大講壇隆重舉行 2019-05-21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嶽清瑞院士、滕錦光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哈工大報訊(劉發起/文)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嶽清瑞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滕錦光做客科學家講壇,分別為師生作了題為「工業鋼結構疲勞診治關鍵技術研究」和「新材料組合結構」的報告。
  • 陳芬兒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介紹降血脂類藥物研究成果
    哈工大報訊(趙若曦/文 石英辛/圖)7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陳芬兒做客科學家講壇,作了題為「他汀類降血脂原料藥不對稱合成——從化學動力學拆分到不對稱催化技術的演化」的報告。報告中,陳芬兒院士以其獨特的科學視角、縝密的表達方式、嚴謹的科學思維,向現場師生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 非晶合金材料科學前沿論壇專題∣《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專題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汪衛華院士組織,邀請部分活躍在該領域的專家學者, 從材料、力學、磁性、高熵、機器學習相關的實驗和理論方面, 以不同的視角介紹國內非晶合金材料的最新進展、問題、現狀和展望。 編者按 非晶合金材料是近幾十年採用現代冶金凝固技術和合金設計理念開發出的新型高性能金屬合金材料.
  • 《材料工程》梁秀兵工作:高熵非晶合金耐腐蝕性能研究進展
    高熵非晶合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材料,中科院物理所汪衛華院士課題組於2011年首次提出了高熵非晶合金的概念,同時製備出具有無序結構並能在室溫下表現出類似於高分子熱塑性變形行為的塊體高熵非晶合金Zn20Ca20Sr20Yb20
  • 引智| 光谷再迎院士團隊!武漢乾冶與中科院汪衛華院士達成合作意向
    近日,光谷企業、武漢乾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與中科院院士汪衛華籤署合作意向協議,擬共建院士工作站。據介紹,武漢乾冶位於光谷金融港,是專業從事不鏽鋼、碳鋼、有色金屬冷軋成套設備及板帶處理成套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
  • 科學家研究出解決非晶合金材料老化難題的新方法
    相比於傳統的晶態金屬材料,非晶合金具有獨特的物理和力學性能。但是,非晶態是一種複雜的結構無序體系,在能量上處於亞穩態。通常條件下,非晶合金會發生結構弛豫(Aging),這種時效作用使非晶合金的物理和力學性能都發生改變,如變脆、老化,這大大限制了非晶合金的大規模應用。如何克服非晶材料的弛豫、老化,一直是非晶材料面臨的瓶頸問題。
  • 中國科學院院士汪衛華來金召開非晶材料學術會議
    >學術交流會上,汪衛華院士作了「用材料基因工程方法研發非晶合金材料」主旨報告,與會專家圍繞非晶材料的力學性能及應用基礎研究分別做了「基於超聲軟化的非晶合金室溫製造與成型」「釐米級鐵磁性非晶合金的探索與製備
  • 【聚焦國創會】中科院院士汪衛華:未來將有一場材料領域的「革命」
    今(10)日,2018重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洽談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在開幕式之後的嘉賓主題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極端條件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汪衛華圍繞「材料基因工程」作了精彩演講。他指出,材料科技是核心科技,材料基因工程是顛覆性技術,未來將有一場材料領域的「革命」。
  • 進展| 用材料基因工程方法發現高溫非晶合金
    多年來,非晶合金的開發始終停留在傳統的「試錯法」階段,探索過程低效、漫長,致使非晶合金的材料創新面臨重大挑戰和瓶頸。材料基因工程是近年來以加速材料研究和材料探索為主要目標的新理念,其中的高通量實驗是在海量樣品中直接優選新材料、獲取實驗大數據的基本手段。
  • 【百年校慶】戴宏傑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美國醫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戴宏傑教授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為我校師生帶來一場題為「Nanoscience, Biological Imaging and Renewable Energy」的精彩報告。
  • ...儀器研製項目「大尺寸複雜非晶合金構件精密反重力鑄造裝置」啟動
    哈工大報訊(材料 文/圖)12月18日,由材料學院孫劍飛教授擔任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大尺寸複雜非晶合金構件精密反重力鑄造裝置」項目啟動會在邵館召開。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汪衛華研究員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行7人對項目進行了論證。副校長郭斌出席啟動會。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教授做客第155期大師講壇展示「單細胞分析...
    2020年10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受邀做客第155期大師講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200號報告廳為交大師生帶來了題為「單細胞分析化學」的精彩報告。
  • 蔣敏強教授做客航空學院青年學術論壇183講暨衝擊動力學講壇20講
    西工大新聞網11月4日電(鄭耿華)11月2日,應航空學院索濤教授的邀請,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蔣敏強教授做客航空學院青年學術論壇183講暨衝擊動力學講壇20講,在航空樓A706會議室作了題為《非晶合金的納秒脈衝雷射燒蝕》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索濤教授主持,四十餘名師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 毛河光做客科學家講壇 分享「高壓下的新世界」
    哈工大報訊(範國華/文 蘭銳 範國華/圖)9月25日上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毛河光做客科學家講壇,作了題為「中國物質科學崛起之捷徑—高壓下的新世界」的學術報告。副校長韓傑才會見毛河光院士並為他頒發「科學家講壇主講嘉賓」聘牌。
  • 【百年校慶】陳木法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思彤 攝影 張碧航)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數學學會會士陳木法教授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在範孫樓作了題為「交叉研究的感悟」的學術報告。校黨委副書記楊克欣為陳木法頒發「百年南開大講壇主講人」紀念牌。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偉平等專家學者出席報告會,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負責人主持。
  • 非晶合金材料股票有哪些?
    鐵基非晶合金是由80%Fe及20%Si,B類金屬元素所構成,它具有高飽和磁感應強度(1.54T),磁導率、激磁電流和鐵損等各方面都優於矽鋼片的特點。  非晶合金材料具有優異的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良好的應用前景。因此,非晶合金的形成、結構和性能的研究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其中,非晶合金的形成機理和塑性變形機理是非晶態物理和材料領域的兩個核心科學問題。
  • 安徽師範大學校友汪衛華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汪衛華 [資料圖]12月7日,2015年中國科學院新增院士結果公布,安徽師範大學87屆物理系校友汪衛華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至此,安徽師範大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專業均有校友當選為「兩院」院士。汪衛華1987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一直致力於新型材料領域的研究,特別是在新型大塊非晶、納米材料及其它亞穩材料在高壓、微重力等極端條件下的製備、結構、物性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創新性成果,為我國物理教育與物理科學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有力推動了我國物理科學的發展進步,贏得了國家的表彰和社會的讚譽。
  • 物理所發表非晶合金彈性性質和彈性模型研究綜述文章
    從1998年開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汪衛華研究組通過大量實驗,系統地研究了非晶合金形成、結構、力學性能和彈性性能,從彈性模量(基於原子間作用力等微觀因素的宏觀統計物理量)的角度來研究非晶結構及性能的關係,認識非晶中一些基本問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Stephen Mann做客第114期大師講壇
    12月6日,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Stephen Mann在陳瑞球樓100號報告廳做客第114期大師講壇,為交大師生帶來題為「探索生命起源:由非生命物質向生命的跨越」的精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