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Stephen Mann做客第114期大師講壇

2020-12-03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12月6日,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Stephen Mann在陳瑞球樓100號報告廳做客第114期大師講壇,為交大師生帶來題為「探索生命起源:由非生命物質向生命的跨越」的精彩報告。

Stephen Mann教授以「生命起源」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問題作為切入點,指出非生命物質在生命起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暗物質到反物質,從常規物質到濃縮物質,如何由非生命物質創造生命,進而在探索生命起源的基礎上拓展「合成」生命體的要義?圍繞這一主題,他指出,由生命物質「合成」類生命體,驅動生命物質的組裝合成類生命物質,並模仿生命體的行為特點來驅動非生命物質的運動和相互作用,是啟動「非生命物質向生命跨越」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他介紹了自己的研究興趣如何由三十年前的仿生材料化學發展到近年來的「原始細胞群落及其相互作用」。他指出,基於自己研究組的結果,從非生命物質出發完全能夠製備出具有類生命行為的原始細胞。他的研究組從包括蛋白質、二氧化矽、合成大分子等不同類型的非生命物質出發,採用多種方式構築了蛋白微囊、膠體微囊、凝聚體液滴等不同類型的原始細胞模型。基於此,他的研究工作還展示了這些不同類型的原始細胞之間是怎樣發生相互作用,甚至發生原本只有在生命體中才可能出現的吞噬、寄居、乃至高層級組裝行為。基於原始細胞之間的高層級組裝甚至還可以製備類似於生命體組織器官的「原始器官」。最後,他總結,「原始細胞的製備與組裝」已經成為合成生物學這一新興學科的重要分支,也為非生命物質與生命的起源搭起了橋梁。原始細胞和原始器官的前沿研究將為人類探索生命起源、創造乃至改造生命物質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現場互動中,Stephen Mann教授回答了有關生命起源、原始細胞與活細胞關係,原始細胞種類以及原始器官組裝驅動力等方面的問題。他智慧而有前瞻性的回答透露著對於生命起源及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獨特見解,令在場觀眾感到由衷的欽佩。

講座最後,大師講壇組委會向Stephen Mann教授贈送了精心製作的泥塑人像作為紀念品,以表達交大學子對他到訪由衷的感謝和誠摯的祝福。

【嘉賓簡介】

Stephen Mann,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布裡斯託大學有序物質化學中心、原始生命研究中心和功能納米材料研究中心負責人,倫敦大學學院自然啟迪工程中心首席科學家,國際著名材料化學家。

Stephen Mann是仿生材料、生物礦化和原始細胞研究領域的先驅者,現擔任十餘家高影響力國際期刊的編委。已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包括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41餘篇。H影響因子為120,論文被引用次數56,000餘次。

基於在材料、化學及仿生領域的傑出貢獻,Stephen Mann多次被授予國際知名獎項,其中包括英國皇家學會Davy Medal,英國皇家化學會de Gennes Prize and Medal,英國皇家化學會Joseph Chatt Lecture and Medal,英國皇家化學會Corday-Morgan Medal等。

【背景介紹】

原始細胞,是由類細胞生物分子、如磷脂的規整組裝形成的具有封閉空間結構、且與細胞尺度相當的仿細胞組裝體。由於原始細胞對於探索生命起源具有重要意義,被稱為由非生命物質創造生命體的「敲門磚」。近年來,圍繞原始細胞的相關研究也成為合成生物學這一新興學科的研究熱點之一。

迄今為止,生命的起源仍然是一個深奧而難以解釋的科學謎團。Stephen Mann教授的研究基於「探索生命起源」這一出發點,闡明了原始生物系統和原始生命所需遵循的關鍵標準,並在此基礎上,拓展了多種新的途徑構建、設計、合成原始細胞、細胞群落甚至原始器官,探討原始細胞群落和原始器官之間的相互作用。他提出了蛋白微囊、二氧化矽膠體微囊等多種原始細胞之間的吞噬、組裝、寄居等相互作用,並首次提出原始細胞群落的概念,引起國際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巨大反響。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教授做客第155期大師講壇展示「單細胞分析...
    2020年10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受邀做客第155期大師講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200號報告廳為交大師生帶來了題為「單細胞分析化學」的精彩報告。
  • 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Arul M.Chinnaiyan做客第110期大師講壇
    10月30日,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Arul M.Chinnaiyan教授在李政道圖書館報告廳做客第110期大師講壇,為交大師生帶來題為「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Sequencing for Precision Oncology」的精彩報告。
  • 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做客第118期大師講壇與交大師生交流「如何...
    3月13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學術所長,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在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做客第118期大師講壇,為交大師生帶來題為「如何建立好的生物學研究體系」的精彩報告。本次講座也是農業與生物學院六十周年院慶系列學術活動之一。
  • Scully教授做客第126期大師講壇
    5 月 22 日,美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以及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科學家Marlan O. Scully 教授在閔行校區行政樓B樓418 報告廳做客第126期大師講壇,為交大師生帶來題為「從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和壓縮光到黑洞」的精彩報告。
  • 中科院院士鄧子新做客「華夏講壇」,與大學生講述他的科研故事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鄧子新教授,受邀做客該校「華夏講壇」,開展「院士大學堂」,與600名師生講述他科研背後的故事。「華夏講壇·院士大學堂」鄧子新院士的報告題為「我本平凡科研案例背後的科學與人文思考」講座,他分別以曾經研究的「冷門」和「熱門」兩個科研項目,即「DNA硫修飾的科學發現」和「重要抗生素的化學生物學」為案例,向大家講述了科研項目背後的探索與人文啟示。
  •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彼得·萊德利:中國人應少些科研之外的壓力
  • Hell做客上海交大第111期大師講壇
    Hell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報告廳做客第111期大師講壇,為交大師生帶來題為「Light Microscopy: The Resolution Revolution」的精彩報告。講座最後,大師講壇組委會向Stefan W. Hell贈送了精心製作的泥塑人像作為紀念品,以表達交大學子對他到訪由衷的感謝和誠摯的祝福。他也應邀留下大師手印和題字,並與大師講壇組委會成員合影留念。【嘉賓簡介】 Stefan Walter Hell,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
  • 毛河光做客科學家講壇 分享「高壓下的新世界」
    哈工大報訊(範國華/文 蘭銳 範國華/圖)9月25日上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毛河光做客科學家講壇,作了題為「中國物質科學崛起之捷徑—高壓下的新世界」的學術報告。副校長韓傑才會見毛河光院士並為他頒發「科學家講壇主講嘉賓」聘牌。
  • 【百年校慶】戴宏傑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海霞)12月22日,國際著名化學家、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戴宏傑教授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為我校師生帶來一場題為「Nanoscience, Biological Imaging and Renewable Energy」的精彩報告。
  • 嶽清瑞院士、滕錦光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哈工大報訊(劉發起/文)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嶽清瑞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滕錦光做客科學家講壇,分別為師生作了題為「工業鋼結構疲勞診治關鍵技術研究」和「新材料組合結構」的報告。
  • 美國科學院院士楊培東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
    美國科學院院士楊培東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 2016-11-0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 語音播報   10月29日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國際頂尖納米材料學家、美國人文與科學院
  • 中科院院士成會明在上海矽酸鹽所第十七期「東生講壇」作報告
    上海矽酸鹽所所長宋力昕、副所長王東等出席講壇,講壇由王東主持。王東代表上海矽酸鹽所向成會明作客第十七期「東生講壇」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並簡要介紹了講壇設立的相關背景。  報告會後,宋力昕代表上海矽酸鹽所向成會明贈送了紀念證書,成會明為「東生講壇」第十七期講座籤名留念。  成會明,炭材料科學家,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金屬所研究員。1984年畢業於湖南大學化工系,1987年、1992年在金屬所獲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先進炭材料的研究。
  • 李政道研究所所長Frank Wilczek教授雲做客第150期大師講壇
    5月14日晚,大師講壇迎來第150期活動,首次嘗試「網絡直播」模式,邀請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研究所所長Frank Wilczek教授給廣大師生與全球網友帶來了「第三類量子——任意子」(Quanta of the Third Kind: Anyons)的科普報告。本次大師講壇由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長顧威教授主持。
  • 【百年校慶】陳木法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思彤 攝影 張碧航)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數學學會會士陳木法教授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在範孫樓作了題為「交叉研究的感悟」的學術報告。校黨委副書記楊克欣為陳木法頒發「百年南開大講壇主講人」紀念牌。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偉平等專家學者出席報告會,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負責人主持。
  • 【百年校慶】魏輔文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竇偉浩 王鳳簫)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百年南開之生命講壇」,在生物站報告廳為師生們帶來了題為「大熊貓科學探秘與保護」的精彩報告。
  • 諾獎得主維爾切克做客上海交大大師講壇 科普量子粒子呼籲疫情期...
    圖說:上海交大大師講壇雲開講 李政道研究所供圖(下同)在微觀量子的世界,也可以用類似結繩計數的方法來記錄及操控量子信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弗蘭克·維爾切克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一個理論:在二維體系中存在著第三類量子粒子,其自旋量子數既不是整數也不是半整數,而是任意大小,他將這種新量子粒子命名為任意子(anyons)。昨晚,第150期上海交通大學大師講壇首次嘗試「網絡直播」模式,邀請維爾切克教授在線做客,他通過大量的圖片與通俗的概念向大家講述任意子的「前世今生」。
  •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David A. Leigh受聘西安交通大學名譽教授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http://www.huaue.com  2019年11月15日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11月13日上午,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
  • 四川大學傑出校友盧欣教授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近日,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宣布選舉51名院士、10名外籍院士和1名榮譽院士,四川大學1978級生物系傑出校友盧欣教授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年成為全英第一位華人女教授;2004年出任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倫敦大學學院分所(Ludwi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UCL Branch)所長,成為全英第一位華人科學研究所所長;2007年盧欣教授受聘於牛津大學,並創建了牛津大學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Ludwi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University of Oxford);2011年當選為英國皇家病理科學院院士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毛河光清華演講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毛河光清華演講  清華新聞網1月12日電  1月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毛河光做客清華大學海外名師講堂,發表了題為「中國物質科學崛起之捷徑——高壓下的新世界」的主題演講。清華大學校長助理施一公在演講前與毛河光進行了會談。
  • 特邀報告丨CAAI名譽副理事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教授
    CAAI名譽副理事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終身教授郭毅可院士作題為「人工智慧的下一步:讓機器做得對」大會特邀報告。報告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長江學者、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王國胤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