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梁秀兵工作:高熵非晶合金耐腐蝕性能研究進展

2021-03-01 非晶合金



責編 曉  丹

高熵非晶合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材料,中科院物理所汪衛華院士課題組於2011年首次提出了高熵非晶合金的概念,同時製備出具有無序結構並能在室溫下表現出類似於高分子熱塑性變形行為的塊體高熵非晶合金Zn20Ca20Sr20Yb20(Li0.55Mg0.45)20。近10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該類材料進行了初步探究,加深了對其基本性能的理解,拓寬了高熵非晶合金作為一種功能材料的使用範圍。

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梁秀兵等重點闡述了高熵非晶合金的耐腐蝕性,旨在提出面向海洋極端環境服役的耐腐蝕性材料的成分設計理論及製備方法,以滿足國家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對高性能大型裝備防護材料的需求。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15日在《材料工程》中網絡首發。

研究人員簡述了高熵非晶合金的含義與特點,介紹了高熵非晶材料的製備方法及組織與性能;歸納了該類材料的耐蝕機理與耐腐蝕性能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採用機器學習助力設計高熵非晶合金的新範式,並指出探究工況環境下的腐蝕失效機制、完善高熵非晶合金微觀耐蝕機理與優化相關製備工藝是該材料廣泛應用的前提條件。針對高熵非晶合金的開發及其耐腐蝕性開展的應用基礎研究,將為我國海洋事業的「遠洋化、深海化」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撐和材料保障。Zheng等採用直流磁控濺射法成功製備了光滑緻密且具有高硬度和耐腐蝕性特點的VAlTiCrSi高熵非晶合金薄膜。經電化學實驗測得其自腐蝕電位為-0.285V,腐蝕電流密度達到4.68×10-9A/cm2,較304不鏽鋼低一個數量級,說明該材料適用於海水腐蝕性環境下的基體防護(圖1);Yang等通過機械合金化與超高壓固結成形工藝製備了一種硬度為1150HV的新型六元非等原子比Fe3Cr2Al2CuNi4Si5高熵非晶合金。該合金的自腐蝕電位為-0.19V,腐蝕電流密度為4×10-6A/cm2,結果證實Ni,Cr,Al等元素和相對均勻的微觀結構有利於鈍化膜的形成,從而可以提升合金的耐蝕能力(圖2)。高熵非晶粉體的組織結構、形貌和熱穩定性影響塗層結構與物化性能等。探究不同工藝條件對粉末物理參數及內部組織特性的影響規律,完善粉末製備的最佳工藝,為實現高效批量製備高品質粉末提供材料支持將會成為高熵非晶材料推廣與應用的關鍵。因此,開發具有耐腐蝕性的高熵非晶材料,對解決未來前瞻性、戰略性領域中大型裝備材料面臨的腐蝕和老化等嚴重失效問題,實現極端海洋環境服役條件下大型裝備的長效防護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

聯繫電話:19106233377

相關焦點

  • 進展| 用材料基因工程方法發現高溫非晶合金
    非晶合金的多組元特點提供了海量的元素配比,使得性能調控可以在極寬的成分範圍實現,為非晶合金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例如,軟磁性能優異的鐵基非晶合金已經廣泛應用於變壓器、高速電機等高附加值產品。然而,非晶合金的元素多樣性所帶來的成分複雜程度也嚴重阻礙了高性能新材料的設計和有效開發。60年來,全世界近百個研究組僅獲得十多個可以大規模應用的非晶合金成分,大量具有特殊性能的非晶合金材料還沒有被發現。
  • 寧波材料所關於鋁基非晶合金在環境能源領域的應用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過去幾年,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非晶合金磁電功能特性研究團隊圍繞鋁基非晶合金在環境和能源方面的功能特性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團隊主要通過兩個方面著手:一是開發能夠用來清潔水汙染的鋁基非晶合金,二是探究鋁基非晶合金在儲能和析氫等能源方面的應用。
  • 我國非晶合金材料研究有突破 可極大提高穿甲彈性能
    近日,我國在非晶合金原子結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非晶合金是目前世界各國爭相研製的重要新型材料,從智慧型手機外殼到穿甲彈,從變壓器鋼片到專業高爾夫球桿,這種新型材料的應用前景極為廣泛。
  • 非晶合金材料科學前沿論壇專題∣《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專題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汪衛華院士組織,邀請部分活躍在該領域的專家學者, 從材料、力學、磁性、高熵、機器學習相關的實驗和理論方面, 以不同的視角介紹國內非晶合金材料的最新進展、問題、現狀和展望。 編者按 非晶合金材料是近幾十年採用現代冶金凝固技術和合金設計理念開發出的新型高性能金屬合金材料.
  • 汪衛華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介紹非晶合金材料研究進展
    哈工大報訊(黃永江/文 汝果/圖)12月1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汪衛華做客科學家講壇,為師生作了題為「非晶合金材料的研究進展」的報告。汪衛華院士長期從事新型大塊非晶及其它亞穩材料的製備、結構、物性研究,研製出多種釐米級大塊非晶合金等亞穩材料,並系統研究了其微結構及物理性能,建立了一系列有自己特色的製備和研究亞穩材料的方法;近年來致力於非晶合金材料的高通量設計、製備及表徵工作。汪衛華院士在報告中詳細闡釋了非晶合金的發展對於材料學科以及凝聚態物理學科的重要意義。
  • 《熱加工工藝》王永善工作:無毒無貴重元素Ti基和Ti-Cu基大塊非晶合金的研究進展
    與同組分的金屬晶體材料相比,非晶合金具有高強度、高硬度、高韌性的力學性能。另外,非晶合金具有非常好的耐腐蝕、生物相容性以及軟磁性能等。正是由於具有這些優異的性能,非晶合金在航空、航天、機械、電子等眾多領域中擁有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玻璃形成能力較高的Ti基或Ti-Cu基非晶合金中普遍的含有有毒元素Be或貴金屬元素Pd,這類非晶合金在工業應用中也相應地受到了限制。
  • 寧波材料所非晶合金本徵韌脆性機理研究獲進展
    塊體非晶合金因其獨特的原子排列特徵而具有許多優異的力學性能,如高的強度、硬度、以及彈性極限等,成為近年來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但由於非晶合金在變形過程存在的室溫脆性與應變軟化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其作為結構材料的廣泛應用。因此,深入理解非晶合金本徵韌脆性的根源,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兼具有高強高韌性能的塊體非晶合金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 3D列印非晶合金國內外研究進展
    3D列印非晶合金國內外研究進展SLM製備非晶合金SLM技術原理為層疊製造技術,是利用雷射束選擇性地熔化當前層的粉末,將其堆疊成形出整個零件的技術。目前該技術廣泛應用於成形鐵基合金、鈦合金、鎳基合金等晶態合金。
  • 探索塊體非晶合金的研究新坐標
    呂昭平教授團隊是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支優秀科研隊伍。近年來,在呂昭平教授的引領和指導下,團隊在高性能鋼鐵材料、高熵合金、非晶合金、多孔材料、材料計算模擬等眾多領域均取得豐碩研究成果。
  • 綜述| 高熵合金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及應用
    20 世紀70 年代開始發展的Ti-Al 等二元的金屬間化合物,以及近年非晶合金(金屬玻璃)的開發及應用],這些合金材料的設計都沒有掙脫傳統合金設計理念的束縛, 即都是以一種(含量一般超過50%)或兩種金屬元素為主,在此基礎上有目的的添加其他元素以達到改善金屬性能的目的。
  • 一文讀懂高熵合金
    由於高熵合金可能具有許多理想的性質,因此在材料科學及工程上相當受到重視。過往的概念中,若合金中加的金屬種類越多,會使其材質脆化,但高熵合金和以往的合金不同,有多種金屬卻不會脆化。這個時候,合金就具備了低溫下塑性好,不容易因溫度過低而脆裂,高溫下強度高,依然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高熵效應是HEAs的標誌性概念。比較理想的形成熵與純金屬的焓(選定IM化合物的形成焓)可以得知,在具有5個或更多元素的近等摩爾合金中,其更有利於形成SS相而不是IM化合物。這時不考慮特殊組合,僅熵和焓的高低來分析常規的SS相和IM相。熵值也只考慮生成熵。
  • 寧波材料所:非晶合金記憶效應產生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在工業上,適當老化被廣泛應用於提高非晶合金的軟磁特性或提高光學玻璃的均勻性等。然而,1963年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教授Kovacs卻發現,非晶態材料如果經過先低溫再高溫兩步退火過程,它的體積或焓不會單調「時效」,而是會先升高,之後再降低。
  • 高熵合金的納米力學與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閒聊那些年寫過的文章
    當時主要的課題是離子晶體的力學性能和尺寸效應,另外準晶體的微納尺度力學性能是我自己後來開闢的一個課題。記得在博三的時候,導師有一天正好當隔壁一個組一個博士生開題報告的委員會成員,發現這個學生合成的材料可以跟我合作一下。他拿給我一個指甲大小的一個樣品,告訴我這叫「高熵合金」,讓我切幾個micropillar (微柱)壓一壓。我從來沒聽說過這種材料,不過還是按照導師的意思去做了一下。
  • 粉末冶金高熵合金將獲更多用武之地
    高熵合金可能具有理想的優異性能  在傳統概念中,合金中加入的金屬種類越多則越容易脆化,然而含有多種金屬的高熵合金卻不會脆化。學界認為,高熵合金可能具有很多理想的優異性能。因此,高熵合金作為一種新材料在材料科學及工程領域受到大量關注和高度重視。
  • 北科大呂昭平團隊:高熵合金最新展望,短程序及其對力學性能影響
    背景介紹 高熵合金,以其多主組元,高構型熵的設計理念以及獨特的性能,成為近十多年來合金領域內的熱點材料。在研究初期,高/中熵合金所形成的單相固溶體,其組成原子被認為是完全無序分布在晶體點陣中。
  • 力學所等在非晶合金低溫比熱波色峰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德國明斯特大學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合作研究並取得進展。  研究以一系列非晶合金(金屬玻璃)及其對應的晶化產物為模型體系,開展了系統的低溫(1.9-100K)比熱測量。通過細緻分析低溫比熱的聲子和電子貢獻,精確分辨出各拓撲無序態非晶合金的波色峰位置和強度。研究發現,非晶合金的低溫比熱波色峰包含過剩的準局域聲子散射和背景的電子激活兩部分貢獻,但前者是主控的。
  • 科學家研究出解決非晶合金材料老化難題的新方法
    相比於傳統的晶態金屬材料,非晶合金具有獨特的物理和力學性能。但是,非晶態是一種複雜的結構無序體系,在能量上處於亞穩態。通常條件下,非晶合金會發生結構弛豫(Aging),這種時效作用使非晶合金的物理和力學性能都發生改變,如變脆、老化,這大大限制了非晶合金的大規模應用。如何克服非晶材料的弛豫、老化,一直是非晶材料面臨的瓶頸問題。
  • 「新基建」給非晶合金材料產業帶來新機遇
    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材料。研究「新基建」的專業人士指出,非晶合金在「新基建」領域有可能「上對了轎子嫁對了郎」。  非晶合金是由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時,原子來不及有序排列形成的結晶,以長程無序結構,沒有晶態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
  • 物理所發表非晶合金彈性性質和彈性模型研究綜述文章
    另一方面,由於金屬熔體溫度高,容易氧化,過冷度低,對金屬液體在快速凝固過程中的動力學變化特徵了解得很少。因此,與晶態相比,非晶合金形成的機理、非晶的特性、形變及結構穩定性的研究是相當困難的問題。人們對非晶合金在結構、性能上的一般規律了解甚少。這些因素嚴重製約了非晶合金材料的設計和探索、加工以及工程應用。
  • 非晶合金材料股票有哪些?
    1992年德國VAC公司開始推出納米晶合金替代鈷基非晶合金,尤其在網絡接口設備上,如ISDN,大量採用納米晶磁芯製作接口變壓器和數字濾波器件。  非晶合金是由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時原子來不及有序排列結晶,得到的固態合金是長程無序結構,沒有晶態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這種非晶合金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能,由於它的性能優異、工藝簡單,從80年代開始成為國內外材料科學界的研究開發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