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盛做客固體物理所「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

2020-11-23 中國科學院

 4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員王鼎盛做客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第十六期「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作了題為「中國的物理論文——兼談科學論文的評價」的報告,從中國物理論文的數量、影響、中國作者的國際合作、兩類科研單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比較、「高端」刊物上的中國論文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和闡述,並對科學論文評價方式談了自己的觀點。報告會由固體物理所副所長曾雉主持。

報告指出,中國物理論文的數量逐年增加,但高影響力的論文篇數不多;中國作者獨立完成『很強』和『極強』影響檔論文的能力略顯不足;在科研院所建設方面,王鼎盛院士從兩類科研單位發表論文的比較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談到國內許多研究單位和科研管理機構廣泛提倡和青睞的「高端」雜誌,他指出 「高端」雜誌和其它刊物要同時兼顧,否則容易造成「以偏概全」和「一葉障目」;對依靠專家、依據論文數量、刊物聲譽、引用情況的科技論文評價方式,他全面詳實地分析了其優缺點。報告後,王鼎盛與與會人員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王鼎盛院士是中國大陸第一批從事計算物理的學者之一,對我國計算物理的興起和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國家表面物理實驗室主任,中國材料學會理事,國際純粹和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磁學委員會委員,Laser Focus World國際顧問。2005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計算物理學會理事,中國物理快報(Chinese Physics Letters)責任副主編,J. Computer-Aided Material Design國際顧問。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96),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以及中國物理學會葉企孫物理獎(2001)。

固體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設立於2008年,旨在定期邀請國內外知名科學家來固體物理所介紹其領域背景、前沿熱點和科研進展,為全所科技人員、學生與專家學者提供交流的機會。

王鼎盛院士在作報告

報告會會場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龔新高做客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
    11月12日上午,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邀請,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龔新高做客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並作了題為「光伏半導體關鍵物理問題的計算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固體所所長孟國文主持。  報告中,龔新高從材料的基本物性到器件的優化的角度闡述了如何對能源材料進行計算設計。
  •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殷亞東做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凝聚態論壇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殷亞東做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凝聚態論壇 2017-07-04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物理所「凝聚態物理中關村論壇」成功舉辦60期
    2004年7月8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線性加速器中心的國際知名學者繆建偉博士應邀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凝聚態物理中關村論壇」作了題為Three-dimensional diffraction mic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nanoscience and structural biology
  • 凝聚態物理:尋找自然美學中的真諦
    同樣,固體材料中的磁矩/自旋也會因為相互作用而形成規則排列結構, 組合成鐵磁、反鐵磁、順磁、螺旋磁等各種紛繁的磁性結構(見圖3)。圖1 凝聚態世界的對稱之美——冰晶如果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進一步加強,在凝聚態物理中稱之為強關聯體系,該領域是物理學研究的前沿之一,至今尚無成熟的理論體系。至於電子能否像原子那樣形成規則排列的電子固體,則有待科學的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 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李鐵做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青年論壇
    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李鐵做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青年論壇 2017-06-09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南方科技大學舉辦凝聚態物理「南山院士講堂」和「南方論壇」
    中國教育在線訊1月12-13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辦凝聚態物理「南山院士講堂」與凝聚態物理「南方論壇」。12日上午,凝聚態物理「南山院士講堂」在人才公園求賢閣舉行,我校校長陳十一出席活動,副校長滕錦光主持開幕儀式,南科大/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俞大鵬主持院士講堂。  陳十一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對南山區委組織部對論壇的支持表示感謝。陳十一介紹了南科大的基本情況以及物理系的情況。
  • 吉林大學物理學院固體物理專業簡介
    師資力量:   目前本專業從事凝聚態物理研究的集體(固體物理教研室)有教師16人,教授8人(其中博士導師2人)、副教授5人、講師和助教4人。   學術帶頭人蘇文輝教授,現任吉林大學稀土固體物理研究室和物理系固體物理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科學院國際材料物理中心協作成員、教育部吉林大學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重點實驗室顧問、中國《高壓物理學報》副主編,全國氫能發電裝置委員會委員,美國物理學會會員。
  • 文小剛憶安德森:他是20世紀凝聚態物理的一面旗幟
    | 圖片來源:Wikipedia安德森是凝聚態物理學的開創者,他在電子局域化、反鐵磁系統、對稱性破缺、高溫超導等諸多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甚至「凝聚態理論」這個概念最早也是由他和劍橋大學的同事們提出的。在此之前,這個領域往往被稱為固體理論。
  • 固體物理研究所2002年招生
    一、本所基本情況介紹    · 自然概況及本所特點    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畔的科學島上。她由已故著名物理學家葛庭燧院士創建的基礎性研究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中國科學院基地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和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已經進入國家創新試點工程。
  • 多位業內專家:中國凝聚態物理領域的春天已經到來—新聞—科學網
  • 中國科大教授季恆星做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青年論壇
    5月8日下午,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青聯會邀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季恆星做客固體所,並作了題為《Sp2雜化碳的電化學界面性質與電化學儲能應用》的學術報告。會議現場    5月8日下午,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青聯會邀請
  • 這麼美妙的思想竟來源於凝聚態物理?
    撰文 | 張天蓉 責編 | 寧 茜 巴丁(John Bardeen,1908 – 1991)所獲的兩次諾獎都與凝聚態研究有關。 凝聚態以量子理論為基礎,在量子場論建立之後,理論物理朝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粒子物理(particle physics)和凝聚態物理(condensed matter physics)。公眾的眼光大多數投向傳統的、以還原論思想為指導的高能粒子物理,以為那才是物理的正統方向。
  •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組建完成
    1月9日,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運行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兩個委員會分別向各位委員頒發了聘書。這標誌著該中心組建完成。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於2017年11月21日獲科技部批准組建,之前其名稱為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
  • 專家談凝聚態物理:新材料新現象帶來無數可能—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副研究員羅會仟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以他對凝聚態物理的認識為契機,展望了未來的物理學發展趨勢。 凝聚態物理的新近突破 從凝聚態物理領域來看,羅會仟以一個基層普通科研工作者的視角對近十年來的突破作了大致的介紹。
  • 對稱破缺——美妙思想來自凝聚態物理 | 量子群英傳
    近百年來從固體到凝聚態的研究,在實用上促進了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帶給人們一次又一次的驚喜,典型範例是上一篇中介紹的電晶體和超導。凝聚態物理在理論上獨樹一幟:凝聚態研究遵循的層展論,對科學思想、科學哲學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凝聚態有關對稱破缺的思想,被用於粒子物理中獲取質量的希格斯機制----這也是我們下一篇將介紹的內容。
  • 【中國新聞網】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組建一年收穫多項成果
    10日發布消息說,該所組建的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運行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9日在北京舉行。  方忠表示,建設運行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又邁出堅實的一步,作為展示中國凝聚態物理領域對外開放和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窗口,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將為物理學及相關交叉學科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中科院物理所作為組建單位,將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把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好。
  • 凝聚態物理中的拓撲
    原標題:凝聚態物理中的拓撲三位獲獎科學家發現,拓撲在凝聚物質的一些物理特性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凝聚物質是指大量粒子構成的物質,如固體、流體等等。這些物理特性一般是指在低溫下的性質,因為這時量子力學扮演了重要角色。三位獲獎者的成果後來導致這個研究領域取得極大的進展,從而使得我們可以從微觀粒子的拓撲性質的角度來理解凝聚物質,以及設計新材料、新器件,甚至有可能有助於量子計算機的實現。什麼是拓撲?
  • 非晶合金材料科學前沿論壇專題∣《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文版2020年第6期出版「非晶合金材料科學前沿論壇專題」。非晶合金具有長程無序、短程有序結構特徵, 導致這類材料有極端和奇異的宏觀物理性質, 如玻璃轉變、優異力學性能(接近理論極限的強度)、抗腐蝕等化學性能、流變局域化、複雜的動力學行為等; 另一方面, 非晶的無序結構使得經典的固體物理和材料科學的範式和理論基本不能用於理解和描述非晶合金材料. 因此, 非晶合金材料的出現對傳統固體物理和材料理論框架提出了挑戰, 成為材料科學和技術研究的前沿課題.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2020-11-18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報告由高能所所長王貽芳主持。  論壇上,潘建偉作了題為《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的報告,講解兩次量子革命發生的背景和影響,闡述量子力學和量子信息的基本原理、概念,及其對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產生的積極作用。潘建偉介紹,20世紀初量子力學的建立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科學革命之一。
  • 邢定鈺:凝聚態物理的追夢人
    邢定鈺教授長期從事凝聚態理論、統計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他很快就被委以重任,開始大課教授《熱力學統計物理》和《固體物理》。1985年底,因突出的科研和教學能力,邢定鈺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1986年,在美國休斯頓大學丁秦生教授的邀請下,邢定鈺成為休斯頓大學物理系和得州超導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做訪問學者期間,邢定鈺實現了科研之路上的新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