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上經歷過慘痛損失的散戶曾經自嘲為「韭菜」,被人家養得略微壯實一些,正暗自得意,莊家手起刀落,一茬韭菜被收。對散戶來說,割肉離場,心有不甘,於是在微漲的小甜頭誘惑下,開始新一輪生長。
辛辛苦苦長了半天,結果陪人家白玩。韭菜夠慘吧?
打工混生活的年輕人說,我比韭菜更慘,我是乾電池!
韭菜還會在這一刀與下一刀之間得到澆水施肥,雖然刀割的時候有點痛,但至少還有夢,還有命。而乾電池,啥都沒有,用完就扔!
一
想想這個比喻真是蠻生動的。 乾電池有什麼特點呢?量產,廉價,電量一般,就像今天的文憑一樣。學校扣上章,就等於拿到質檢合格證。到了社會上,找個公司,投簡歷,錄取,塞進格子間,每天幹著同樣的活,墮入「內卷」而不能自拔——這樣洋氣的一個詞,其實就是低水平重複的意思。
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固然能受到某種方向的稱讚,但對於長遠發展並無大的益處,不敢侈談什麼格局與拓展,於是青春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勞動中揮灑,曾經的理想、激情一點點褪去。等到價值被榨取殆盡,一紙辭令就得捲鋪蓋走人——看看,內卷到極致,也就只能捲鋪蓋。
有人滿足於一份「幹得了」的工作和工作之外的「小確幸」,於是知足常樂。上班打打卡,填填表,跑跑腿,老闆不注意了還能刷刷劇。下班去看個電影,點個外賣,逛逛淘寶,第二天上班的地鐵上戴著耳機看看韓劇。
這樣的日子,溫水煮上幾年,青蛙想不「內卷」,恐怕鍋都不答應。
二
那麼活成了乾電池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又如何能擺脫這種狀態呢?
根本原因在於個體忙於空轉,無暇體味生命的價值何在。
幾年前有一篇文章流傳頗廣——《離開了單位你什麼都不是》。作者本意可能是要人們在單位要珍惜工作、珍惜關係、珍惜已有的,要忌諱把工作推給別人、愚弄他人、沉不下心,要注意尊重領導、尊重老同志、別說大話。通篇充滿了說教與訓斥。
按說它講的都沒錯,但我還是要說,這不過是一碗「毒雞湯」! 那個文章怎麼說的?
如果你是小草,單位就是你的地。如果你是小鳥,單位就是你的天空。如果你是一條魚,單位就是你的大海。如果你是一隻狼,單位就是你躍馬馳騁的戰場。
看看,作者的「如果」裡,只有小草、小鳥、魚、狼之類或者弱或者惡的鳥獸草木,唯獨沒有堂堂正正、有主體意識、有個體尊嚴、有價值理想的「人」。
「 離開了單位,你什麼都不是。」這話說得太傷人心了,能讓青年人卑微到塵土裡去。
如果一個人在一個單位中幹了10年、20年,離開單位還什麼都不是,或者是頂多比乾電池好一點點,算個鋰電池吧——離開「崗位」這個充電器,也就蹦達不了多久,那是不是也太悲哀也?
不可否認,現實中也確有這樣渾渾噩噩、從來沒有思考過生命是否覺醒的員工。我不知道文章作者是想警醒這些年輕人,還是壓根就沒打算啟發青年的生命自覺。
把單位裡的幹部、員工、青年置於這樣一種境地,完全是無視人之為人的價值自覺,你讓他如何成長?
生命覺醒了的青年是這樣的: 「處處留心皆學問」,吃得了苦,耐得了煩,在瑣碎的工作中堅持天天寫日記、悟得失;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反思處世中的教訓;隔一段就自我評估一下自己在公司的貢獻、地位與價值;暗夜中再展望一下不遠的未來。於是,太陽每升起一次,他的電池就充一次電,元氣滿滿。
同樣是年輕人,同樣偶爾在背後吐槽「996」,罵老闆比「996」還要變態的「007」,但幾年之後,前者活成了「乾電池」,後者活成了「發電機」。
把「人」物化、變成單位的附屬物,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任何一個中青年,都應該「在其位謀其政」,敬業負責,但也要清楚,必須成長進步,到什麼時候都不能失去與你的單位議價的資本與能力。
三
怎麼擺脫「乾電池」的命運呢? 羅胖開的藥方是「保持和大活人、和生命協同進化的狀態」。他反對年輕人天天和那些死的文書、電腦或者虛擬的網絡打交道,而要和鮮活的社會競爭同步。 這只是生存方式。而年輕人更需要「生命啟蒙」——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接受過什麼樣的教育?家人對我有怎樣的期望?我進入職場有什麼優勢?空間有多大?我未來10年的路怎麼走?我的人生如何能更有價值?
周國平說得沒錯,「人生就是一團欲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就無聊,於是人生就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搖擺。」
然而一個覺醒了的生命與一個沒有覺醒的生命,連搖擺姿勢都是不一樣的。
沒有生命自覺的人,只能隨外界的風、雨、動靜搖擺。不要說裁員這樣的大波折,哪怕是老闆的一聲咳嗽、一個臉色,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引起他的心悸——契訶夫筆下的小公務員不就是這麼死的嗎?有時候擺幅大到什麼程度?回擺的時候能迷失了出發的路!
而覺醒了的生命則是頂天立地的偉丈夫,如範仲淹《嶽陽樓記》所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們雖然不是「拯救銀河系」的英雄,但也必須把自己活成「小宇宙」,神採奕奕,自帶光芒。
就算離開了單位,「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就自個處」。那些出來創業的,不都是這樣的「爺」嗎!他們雖然有時也難免搖擺,但些微的搖擺之於價值覺醒了的「人」,不過如海風拂過燈塔。
既然是人,則胸中有志,心頭有愛,眼裡有光。
願我的讀者,都能活得如燈塔一般渾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