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帶著各種榮譽的光環,身上卻毫無驕躁之氣,秀氣溫和,平易近人;她痴迷於編程,執著於科技創新,沉醉在為青春奮鬥的快樂裡;她多層面鍛鍊自我,積極參加專業相關的比賽並獲多項獎勵,把正能量帶給身邊的同學……她就是信息學院軟體工程2010級1班學生劉娟。
劉娟是個愛琢磨的人,從入學起,她就被科技創新活動強烈地吸引著。大學四年,她積極參加科技競賽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並取得了優秀的成績,曾獲第二屆「中國軟體杯」大學生軟體設計大賽一等獎,「藍橋杯」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全國二等獎、山東賽區一等獎,「浪潮杯」山東省第三屆大學生ACM程序設計競賽二等獎,「浪潮杯」山東省第二屆大學生ACM程序設計競賽二等獎,第37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預選賽優勝獎,第36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預選賽優勝獎,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中山東賽區三等獎等獎項。
在大一上學期的C語言課上,劉娟了解到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競賽,從此與編程結下了不解之緣。
ACM/ICPC是由美國計算機協會主辦的世界公認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要求大學生運用計算機編程來充分展示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激勵學生樹立創新意識,提高編程能力的有效途徑。劉娟說:「雖然C語言這門課,我的成績還不錯,但是參加ACM競賽的話,單純靠書本上的知識和題目是遠遠不夠的,真到了實際應用時總感覺捉襟見肘。」當別人周末外出遊玩的時候她在機房做題,當別人玩遊戲的時候她正在圖書館查找書籍,當別人開始休息的時候她還在自習室繼續奮戰……有時候,因為看不到自己的進步讓劉娟很沮喪,也曾想到放棄。可是,劉娟沒有放棄,而是用「有夢想,就不能懶惰」鼓勵自己並堅持了下來。為了進入學校ACM集訓隊,劉娟作了最大的努力——別人花一個小時練習,她就花兩個小時,編程、調試、再修改、再調試,遇到問題弄不懂就去問同學、問老師、查資料,直到把題目搞定。經過不懈的努力,劉娟終於成了學校ACM集訓隊的一員。
剛加入ACM集訓隊時,劉娟的生活就是每天坐在電腦面前,面對冗長的代碼,腦子裡整天想著的就是解題方法和模型。這是劉娟生活的主旋律。對她來說,每完成一道題目,從中獲得的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都是巨大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1年5月8日,劉娟在由山東省計算機協會舉辦的「浪潮杯」山東省第二屆大學生ACM程序設計競賽中獲得二等獎,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枚ACM獎牌。這對於初學編程的劉娟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ACM/ICPC賽場上的鍛鍊,成就了劉娟的堅忍不拔與平和心態;緊迫的時間、複雜的題目、喧囂的環境,練就了她靜心計算、嚴謹思考和快速編碼的能力。2013年8月,劉娟和另外兩名隊友又參加了由教育部、工信部在南京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軟體杯」大學生軟體設計大賽。這場比賽整個賽程採用的賽題,全部來自全國軟體百強企業的實際技術需求,對參賽選手的科技創新能力要求很高。經過預賽郵寄作品,決賽「教師評測、企業實測、專家評審」的層層選拔,劉娟和隊友們共同完成的作品「FaceAuth」各項指標在所有參賽隊伍中均排名第一。最終,他們從全國500餘所高校2216支隊伍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好成績獲得第二屆 「中國軟體杯」大學生軟體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
這些參賽經歷激發了劉娟的軟體開發熱情,成績的取得更堅定了她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決心。劉娟說:「愛創新,是因為感覺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能創新的人才能創造價值,只有創新才能突出自己的特色,讓人眼前一亮。」
劉娟對自己剛踏入大學的狀態記憶猶新:「那時候,感覺心裡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追求什麼,也不知道今後努力的方向在哪。」不過,這種迷茫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她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追逐標杆。
入學不久後,劉娟通過新生宣傳冊上了解到全國三好學生段依妮等優秀同學的事跡。她告訴記者:「那些我當時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們卻做到了。同為女生,我特別敬佩她們,希望自己也能像她們一樣,不給大學生活留下遺憾。」為了體驗大學生活的豐富多彩,同時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劉娟加入了信息學院新聞中心。參加學院的新聞報導工作,讓劉娟接觸到了更多優秀的學長和學姐,通過與他們交流,劉娟學習到了很多。他們的經歷,讓劉娟漸漸明白自己的大學之路應該如何走。從那時起,劉娟就以這些優秀的學長學姐為榜樣,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用勤奮努力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寫下華麗的註解。
作為班級的學習委員,劉娟一直保持著專業前三名的好成績,這讓很多同學都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劉娟堅持與同學共勉,互幫互學,共同進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集體。劉娟上課時總是坐前排,態度認真,從未缺過一節課。在她的帶動和影響下,班裡的學習氛圍很濃厚,經常受到任課老師的表揚。
作為舍長,劉娟處處以身作則,帶領大家共同進步。她每天早早起床參加體育鍛鍊,沒事就去機房敲代碼,去自習室學習,到學院新聞中心跑稿子。舍友們看到劉娟天天都那麼勤奮,也被帶動起來了,認真學習和參加各項活動的熱情也高了起來。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在劉娟的影響和大家的勤奮努力下,劉娟所在的宿舍有3名同學保研、1人考取浙江大學的研究生、1人在中軟國際實習、1人在上海順利找到工作。
而劉娟自己,也憑藉踏踏實實的努力,收穫了累累碩果。她一次性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579分)、六級考試(524分),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並獲尤洛卡獎學金,曾獲孫越崎優秀學生獎、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學生、校優秀學生標兵、優秀團員、優秀學生標兵、宣傳報導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劉娟一直期盼著大學結束後能繼續深造,從事科研工作,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去中科院讀研,這是她最大的夢想,所以一直很注重專業課學習。
大四上學期,由於劉娟學習成績突出、科技創新拔尖,順利獲得了學校的外推資格。興奮之餘,劉娟也十分清楚身上沉甸甸的責任和殷切的期盼。這對她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點燃了她繼續奮鬥拼搏的激情。
在中科院計算所免試研究生的錄取過程中,機試佔面試內容的比重較大,而劉娟經過三年的ACM鍛鍊,已然成為一名優秀的編程人員,在50分鐘內順利做出全部題目,力壓其他高校的競爭者。面試過程中,老師們提出了很多專業問題,而劉娟憑藉展示的專業基礎,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給予了精彩的回答,得到了老師們的肯定。
最終,劉娟從來自「985、211」等名校眾多優秀學生中脫穎而出,以優異的成績被中科院錄取為碩博連讀推免生。劉娟說:「筆試、機試、面試,整個過程長達7小時,但我都堅持下來了,這得益於平時的努力。多年積累的專業知識學習為這次面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多次參加比賽的經歷也讓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養成了良好的心態。」
再過幾個月,劉娟就要踏上去北京的列車,她對母校更多了幾分留戀。回首自己的大學生活,她有過繁忙的工作,有過枯燥的訓練,有過驕人的成績,也有過黯然神傷的失落……這些豐富而鮮活的細節,讓劉娟走過每一步都更加踏實而堅定。懷揣著心中的夢想,劉娟希望用勤奮和才智去書寫更多的成績,勇敢追逐心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