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召開第二十三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

2020-11-23 儀器信息網

  各有關單位:

  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到2020年,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改善我國環境空氣品質,打贏藍天保衛戰,發揮科學技術在大氣汙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推廣先進適用的汙染防治技術和裝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由我會主辦的「第二十三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定於2019年4月18日至19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召開。現將會議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聯辦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省環境科學學會

  二、徵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

  (一)電力行業汙染排放控制及運行

  召集單位: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浙江大學/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分會場主席:朱法華教授級高工,閆克平教授,高翔教授,王書肖教授,趙毅教授,王強教授,張軍營教授

  徵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煤炭清潔燃燒技術;顆粒物汙染控制與技術;氮氧化物汙染控制與技術;硫化物汙染控制與技術;重金屬汙染控制與技術;煙氣多汙染物高效協同控制及超低排放技術;低溫脫硝催化劑研製、再生及失效催化劑安全處置技術;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轉化;二氧化碳存儲等。

  (二)非電行業工業汙染排放控制及運行

  召集單位: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

  分會場主席:李俊華教授,朱廷鈺研究員,岑超平研究員,邢奕教授,晏乃強教授

  徵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鋼鐵、水泥、焦化、玻璃、陶瓷、有色、石化等行業煙氣顆粒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汙染物排放及控制技術;煙氣重金屬、二噁英、可凝結顆粒物和三氧化硫等多汙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煙氣揮發性有機物高效協同控制技術;磚瓦、石棉、鋁型材等行業大氣汙染物減排技術;非電行業煙氣治理環保標準、政策、清潔生產技術;有色金屬煙氣重金屬汙染(汞、鉛、砷等)排放特徵與綜合及回收技術。

  (三)機動車尾氣汙染控制技術與創新

  召集單位: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機動車排汙監控中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四川大學

  分會場主席:賀泓研究員,丁焰研究員,李振國高級工程師,陳耀強教授

  徵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國內外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機動車尾氣排放控制政策與趨勢;汽、柴油車尾氣淨化催化技術及關鍵材料;汽車VOCs控制技術與關鍵材料;機動車排放汙染物源解析及對大氣PM2.5、NOX的貢獻。

  (四)VOCs汙染排放控制及運行

  召集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東華大學

  分會場主席:黃海保教授,葉代啟教授,郝鄭平研究員, 李登新教授

  徵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VOCs監測方法和技術;重點行業VOCs 排放特徵;VOCs與大氣霧霾、臭氧的形成;VOCs 汙染防治規劃與政策;工業VOCs治理新技術與材料;室內低濃度VOCs的防控;重點行業VOCs 治理案例。

  (五)空氣品質監測預報預警

  召集單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分會場主席:李建軍研究員,劉建國研究員,王自發研究員

  徵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空氣品質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與顆粒物源解析;環境空氣VOCs在線監測技術體系與質控管理;大氣網格化監測;固定汙染源廢氣監測能力建設;工業園區立體監測技術;新型VOCs在線監測技術(PTR-MS等);基於VOCs業務化監測數據的臭氧成因分析;環境監測大數據的創新技術與應用;區域空氣汙染傳輸特徵及影響因素分析;智能化空氣品質監測異常數據診斷和識別技術等。

  (六)大氣霧霾及光化學煙霧成因與防控

  召集單位: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國家環境保護城市大氣複合汙染成因與防治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分會場主席:賀克斌教授,程水源教授,陳長虹教授級高工

  徵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PM2.5監測與源解析技術;氣溶膠的形成機制與環境效應;臭氧生成控制機制及其時空演化特徵;臭氧分析測試及來源解析;化學轉化機制對臭氧生成的影響;VOCs-NOx協同控制機理;大氣臭氧的監測網絡及防控對策;臭氧防控的技術和管理。

  (七)大氣邊界層物理與大氣環境

  召集單位:中山大學/北京大學

  聯辦單位: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分會場主席:範紹佳教授,劉樹華教授

  徵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區域大氣汙染與邊界層過程的觀測系統及機理解析研究;地理環境動力、熱力效應導致的山谷風環流、海陸風環流、城市熱島環流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複雜環流系統和大氣邊界層結構及其循環疊加汙染過程;區域大氣汙染過程的季節變化與邊界層過程的關係;區域大氣汙染與多尺度大氣環流、邊界層過程的關係;區域大氣邊界層過程與氣溶膠反饋機制;區域大氣重汙染形成的天氣類型等都是該分會場研究的重點。

  (八)區域大氣環境管理與精細化調控

  召集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聯辦單位:鄭州大學

  分會場主席:柴發合研究員,雷宇研究員

  徵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國內外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協作機制與經驗,區域大氣環境管理政策體系,重點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效果評估,重點區域大氣汙染傳輸機制,區域大氣汙染精細化管理與調控。

  (九)大氣汙染物生物淨化技術與工程應用

  召集單位: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汙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分會場主席:王燦研究員

  徵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高效降解菌種的篩選和應用;新型生物填料開發;新型廢氣生物反應器的開發;新型大氣汙染物生物淨化技術;廢氣生物淨化裝置的長期運行性能與穩定性調控;廢氣生物淨化裝置的運行模擬技術;典型廢氣生物淨化工程案例。

  三、特邀報告

  1.擬邀請國家相關部委領導介紹我國大氣汙染防治的有關政策與措施;

  2.擬邀請兩院院士和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清潔煤技術、大氣汙染防治技術、工程應用、典型案例、運營管理等內容做主旨報告。

  四、環保科技成果轉化專場

  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高薪技術企業等大氣汙染治理、監測等技術持有單位,宣傳推介創新科技成果、分享典型工程案例和開展項目對接淺談。成果轉化專場也將徵集企業對創新技術的需求,進行對接洽談交流。

  五、鋼鐵行業超低排放高級研修班

  鋼鐵行業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內大氣質量改善的關鍵和難點之一,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和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推動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要求,促進鋼鐵行業綠色轉型升級,會議期間將安排鋼鐵行業超低排放高級研修班,邀請專家學者就鋼鐵行業多汙染物、全過程、超低排放控制等內容及進行講解,讓參會者系統了解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相關科技知識以及技術前沿。

  高級研修班設置人數50人,報滿截止。所有成績合格學員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頒發《環境保護專業技術培訓證書》,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網站www.chinacses.org 開設查詢服務。報名學員報到時請提交近期藍底免冠彩色標準證件照1寸2張,身份證(正反面)複印件A4紙1張,學歷證書或初級以上職稱證書複印件A4紙1張。

  六、環保科技創新成果展

  會議期間將舉辦大氣環境監測及治理新技術、新產品與新儀器成果展示活動,推廣優秀環保技術和成功經驗。

  七、會議註冊

  會議服務費:科研、教職人員1800元/人,學生持有效證件1200元/人;企業代表2800元/人。住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八、匯款信息

  收款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開戶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北京禮士路支行

  帳 號:75010188000331250

  匯款註明:「SO2、NOx和顆粒物會議+姓名+聯繫電話」

  (匯款後請將匯款憑證掃描或截圖發送至組委會郵箱)

  九、徵文要求

  1.論文摘要不超過500字,全文不超過5000字,論文文件格式為word文檔。具體要素包括: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論文摘要、關鍵詞、正文、主要參考文獻等。

  2.請在論文後面標註作者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和電話,以便進一步溝通。

  3.會前將印刷論文集作為會議資料,請提交論文人員將電子版論文全文至csesam@126.com信箱。論文截止日期:2019年3月20日,組委會將組織專家委員認真評審。

  十、會務組聯繫方式

  1.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聯繫人:饒 陽 張中華 王國清 姚 凱 劉紅光 張 超

  電 話:010-68658927

  2.清華大學

  聯繫人:曹百靈010-62794833陳建軍18211161186

  3.浙江大學

  聯繫人:鄭成航0571-87953129鄧官壘15906608739

  4.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聯繫人:郭暘暘010-82544823

  5.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聯繫人:方 平 18613093242

  6.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聯繫人:王 光 010-84943044

  7.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聯繫人:燕 麗 010-84918677

  會議投稿報名郵箱:csesam@126.com

  附件:1.會議學術委員會

  2.創新技術需求採集表

  3.參會報名表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19年1月30日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19年1月31日印發

  附件一:

  會議學術委員會

  主任委員

  郝吉明

  副主任委員 (按姓氏以拼音為序)

  柴發合、陳運法、賀 泓、賀克斌、劉建民、劉文清

  委員 (按姓氏以拼音為序)

  安太成、伯 鑫、曹軍驥、岑超平、陳 璐、陳建民 陳進生、陳良富、陳龍飛、陳敏東、陳文韜、陳耀強

  陳穎軍、陳勇航、陳澤強、陳長虹、程金平、程水源

  丁 焰、丁愛軍、段 雷、段鈺鋒、範紹佳、馮加良

  馮新斌、馮銀廠、伏晴豔、付 東、付 強、高 翔

  葛茂發、宮正宇、鞏金龍、郭 耘、郭 海、郝鄭平 何 洪、胡 非、胡 敏、黃海保、黃少斌、黃張根 江 霞、金永龍、雷 宇、李 莉、李彩亭、李登新 李海龍、李健軍、李俊華、李水清、李振國、林金泰 劉 恢、劉 歡、劉昌俊、劉紅年、劉立成、劉樹華

  柳建設、樓晟榮、欒志強、呂小明、馬春元、馬永亮 毛洪鈞、梅 毅、苗世光、莫 華、寧 平、牛金海 潘月鵬、彭 林、彭仲仁、瞿 贊、上官文峰、邵 敏

  沈恆根、施小明、石 川、史翊翔、孫振宇、孫中強

  唐幸福、田賀忠、汪黎東、王 燦、王 琳、王 強 王 濤、王 巖、王 震、王定勇、王家德、王書肖 王體健、王喜全、王小明、王新春、王新明、王學軍 王躍思、王自發、魏鳳玉、吳 燁、吳忠標、武雪芳 席勁瑛、向曉東、肖益鴻、謝邵東、邢 奕、修光利 徐明厚、薛文博、閆克平、嚴志軍、晏乃強、燕 麗 楊 新、楊 恂、楊春平、楊金田、楊林軍、楊向光 姚 強、姚 群、要茂盛、葉代啟、尹海濱、尹華強 張 凡、張金良、張軍營、張慶華、張潤鐸、張永生 張元勳、張韞宏、張長斌、張忠蓮、張昭良、章炎麟趙 明、趙 毅、趙雲昆、趙 震、趙永椿、鄭君瑜 仲兆祥、周 振、朱 彤、朱 躍、朱愛民、朱法華 朱天樂、朱廷鈺、朱維群、朱永法、竹 濤

  附件二: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汙染防治創新技術需求採集表

單位名稱


聯繫人姓名


職務/職稱


手機號


電子郵件


創新技術需求


聯合研究需求


  註:請將採集表發送到會務組電子郵箱csesam@126.com。

  附件三:

  第二十三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

  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參會報名表

  時間:2019年4月18日-19日 地點:河北省唐山市








參會登記

其他同事

 

 

 

 





















口頭報告

發言題目


選擇分會場


發言人


職務/職稱


註:因增值稅發票要求嚴格,以下信息請認真填寫並確認。

發票抬頭


項目

會議服務費

發票類型

□增值稅普通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請在所需票據前打√)

納稅人識別號


稅務登記地址、電話


開戶行銀行名稱、銀行帳號


參加

培訓

人員

身份證號













住宿

□單間     間, □標間         入住時間:      __日至_     _

  註:請將參會報名表發送到會務組電子郵箱csesam@126.com。


相關焦點

  • 涉及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19項標準修改單,涉及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顆粒物、鉛、六價鉻、氣態汞等監測。詳情如下:關於發布《環境空氣 二氧化硫的測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等19項標準修改單公告為貫徹
  • 第二屆空港地面設備技術研討會在威海召開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張豐蘩 報導:11月19日~20日,由國家空港地面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國民航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中國民航報社、航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電車人產業平臺、山東民航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協辦的「第二屆空港地面設備技術研討會」在山東威海召開。
  • 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
    全國兩會動態   1.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   3月15日,《北京日報》02版以《八大民生任務有了時間表路線圖》為題報導,全國兩會期間,一系列民生任務受到社會關注。
  • 兩會丨2020政府工作報告將公布 過去5年關於環保產業都說了啥?
    中國人大網消息,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   按照往年的慣例,全國人大開幕當天,政府工作報告將會在會議中公布。近些年來,環保問題一直是民眾關注的熱點。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都會提出這一年度的環保工作目標。
  • 第二屆中法固體核磁共振研討會在漢召開
    研討會現場11月1日至3日,由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磁共振中心與法國裡爾科技大學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法固體核磁共振研討會」(2nd Sino-French Workshop on Solid State NMR Spectroscopy ,2010)在武漢召開。
  • 速讀報告|李克強要求:2018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
    北極星大氣網訊:5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在回顧過去五年工作時指出:五年來,生態環境狀況逐步好轉。制定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個「十條」並取得紮實成效。
  • 第二屆亞洲-大洋洲空間天氣聯盟研討會在昆明召開
    11月4日至7日,第二屆亞洲-大洋洲空間天氣聯盟研討會(The 2nd Asia-Oceania Space Weather AllianceWorkshop)在昆明召開。吳季在講話中強調,亞洲-大洋洲空間天氣聯盟研討會的召開,有利於促進地區空間天氣數據的交換,推動地區空間天氣研究、應用及業務部門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利於加強地區間空間天氣信息和教育的共享與推廣;Iguchi先生在開幕辭中講述了亞洲-大洋洲空間天氣聯盟的發展歷程
  • 第二屆低場核磁共振技術及應用研討會召開
    隨著低場核磁共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低場核磁共振設備的不斷成熟,其應用領域也逐漸推廣,已經成為當今生物醫學、植物學、食品學、材料科學、地球物理勘探以及石油化工等領域強有力的研究工具,使得低場核磁與人體磁共振成像及高場核磁共振一樣,並駕齊驅,引領核磁共振技術和應用的蓬勃發展。
  • 2019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目標下降3% 工業鍋爐改造升級再...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年來,國家環保部和地方環保局嚴抓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出臺標準越來越嚴,工業企業作為汙染防治主體也被納入到了嚴格的環保監管之中。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再一次明確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的目標。對於企業來講,加強汙染防治,推動綠色發展是其在未來能夠持續良好發展的必經之路,且這條道路上沒有捷徑。
  • 第七屆全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9-11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核磁共振儀器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承辦,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七屆全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100餘位來自全國各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相關專家及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 生態環境部:《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二)本技術政策所稱的再生鋁行業是以廢雜鋁為原料,生產鋁及鋁合金的行業。(三)本技術政策為指導性文件,主要包括生產過程汙染防控、大氣汙染防治、固體廢物利用與處置、水汙染防治、鼓勵研發的新技術等內容,為再生鋁行業環境保護相關規劃制定、汙染物防治技術選擇、環境影響評價、總量控制、排汙許可制度貫徹實施等環境管理和企業汙染防治等工作提供技術指導。
  • 氮氧化物「提速」重汙染?專家:待商榷
    氮氧化物加速硫酸鹽形成  研究結果還顯示,重汙染期間硫酸鹽的迅速生成,主要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這兩種氣態前體物溶於顆粒物結合水後,在我國北方地區特有的偏中性環境下迅速反應生成的。  賀克斌表示,此次發現的核心意義在於,氮氧化物不僅僅是形成硝酸鹽的前體物,也是硫酸鹽的助推氧化物。
  • 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貴陽閉幕
    本報訊 (記者 權若青)12月4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貴陽閉幕。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孫永春主持會議,副主任袁周、慕德貴、劉遠坤、陳鳴明、何力,秘書長李三旗出席會議。副省長李睿,及省紀委省監委、省法院、省檢察院有關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常委會組成人員49人出席會議,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 可凝結顆粒物的範疇、監測與控制 | 大氣汙染精準治理對策
    第二,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CPM水溶性中的硫酸根離子有沒有關係?美國202方法在測試的時候有一個吹氮過程,要把溶解態的二氧化硫吹掉,因為溶解態的二氧化硫不是CPM。那麼在冷凝降溫過程中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會不會對CPM中的硫酸根離子產生影響呢?首先我們做了一個相關性的分析,發現CPM中的硫酸根離子和二氧化硫濃度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 MICONEX2016之環境與安全監測技術研討會亮點盤點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9月22日,第27屆MICONEX2016科學儀器惠及民生系列分會場之環境與安全監測技術研討會在北京順義新國展召開。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馮銀廠教授  馮教授的報告題目為「大氣顆粒物源解析技術應用與進展」。
  • 通知| 第二屆全國木質素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暨輕工科技發展論壇
    2020-11-18 12:06:23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第二屆全國木質素科學與技術學術研討會
  • 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9月1日至4日,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gnetotactic Bacteria and Biomineralization)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與生命科學的交叉已經成為21世紀地球科學發展的趨勢。
  • 環保部新規:新建企業顆粒物排放限值比現行嚴格85%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實施這兩項新標準可大幅削減城市機動車尾氣汙染和農村地區磚瓦工業煙塵、二氧化硫汙染,促進機動車、磚瓦及其相關行業技術進步和結構優化,推動環境空氣品質改善。  這位負責人說,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快速發展,2012年輕型汽車產銷量達1720萬輛,連續4年穩居世界首位;保有量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2011年底已達8264萬輛。
  • 第四屆中法核能技術創新研討會成功召開
    為進一步推進合作與交流,9月17日,第四屆中法核能技術創新研討會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成功召開。  會議回顧了中法雙方一年來的合作進展情況,介紹了中核集團材料老化研究院的基本情況,並提出了新的合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