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懶猴的「防身術」:利用「毒素」捕食、殺死寄生蟲

2021-01-17 央視財經

在自然界裡,能用毒液防身的動物有很多,比如蛇、蜘蛛、蠍子等等。但是網上有傳言稱,有一種猴子也能用毒液防身,這會是真的嗎?帶著疑問,我們來到了網上所說的雲南省普洱國家公園進行求證。

我們進入園區之後,看到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但是我們心心念念的猴子到底在哪呢?看來,只好向園區的工作人員求助了,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傳言中可以用毒液防身的猴子所在地。不一會兒我們就發現有一個毛茸茸的小傢伙趴在樹枝上,而它就是我們苦苦尋找的主角了。雖然我們十分靠近,但是小猴子卻不像其它猴類那樣警覺或是立即逃走,而是瞪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看著我們。

既然能夠這麼靠近,機會難得,我們立馬仔細觀察起這隻小猴子來。這隻猴子看起來比較特別,與一般的猴子相比,它的體型稍小,沒有長長的尾巴,兩隻小耳朵隱藏於毛茸茸的圓腦袋中,而最特別的就是它那雙美麗的大眼睛了。

可是,仔細觀察之後,除了覺得小猴子很萌以外,並沒有發現它有什麼可怕之處,這隻小猴子既沒有利爪,也不帶毒針,更並不像其它有毒動物那樣具有天生的攻擊與防禦性。這也讓我們懷疑,這麼可愛呆萌的小動物,真的會與毒液扯上關係嗎?

看來光從外表是看不出什麼了,我們猜想,會不會在小猴子的嘴裡其實長有一副嚇人的毒牙呢?想到這裡,我們馬上向飼養員尋求幫助,希望藉助食物逗引小猴子張開嘴,繼續觀察。我們將小猴子喜歡吃的香蕉送到它的嘴邊,小猴子張開嘴之後,明顯看到了它的下顎的確長有突出的尖牙,那麼這會是毒牙嗎?

北京野生動物園總工程師 劉昕晨:「關於有毒的動物,我們很容易會想到蛇,或者是蛙,但是對於哺乳動物,人們就覺得很少。其實哺乳動物當中也有一類動物是有毒的,這就是懶猴。它的胳膊肘下面有個臂下腺,臂下腺會分泌出一些物體,這種分泌物經過懶猴自己用舌頭舔舐之後,跟唾液混合就變成了毒素。」

原來這隻小猴子名叫懶猴,也稱蜂猴,它的確可以利用毒液來保護自己,那麼它的毒液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北京野生動物園總工程師 劉昕晨:「懶猴產生的是類似芳香烴類的物質,這種分泌物跟唾液的酶結合,就變得具有毒性。懶猴可以把毒素舔舐到自己的身上或它的幼崽身上,從而保護自己的幼崽。」

原來,懶猴可以把毒液塗抹在身上,用以保護自己與幼崽,並且它的口腔中也帶有毒液,受威脅時會攻擊入侵者。而與懶猴接觸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有時他們甚至也會被懶猴咬傷,那麼被懶猴咬傷會有什麼後果呢?

北京野生動物園總工程師 劉昕晨:「當人被懶猴咬了之後,傷口會痛、會水腫、會發炎,有的還會休克,但是很少能見到會死亡的。一般經過一周左右,就可以痊癒了。」

最後專家告訴我們,毒液除了能讓懶猴防身以外,還可以有其他的用處哦。

北京野生動物園總工程師 劉昕晨:「第一種懶猴是為了保護自己,第二種是用於捕食,第三種是殺死寄生蟲,第四種是種間爭鬥的時候使用。」

沒想到,在自然界的確有猴子可以利用毒液來防身,這可讓我們大開眼界了啊。

相關焦點

  • 地球上唯一有毒的靈長類動物:懶猴
    懶猴的毒液由腋下的毒腺分泌。但卻沒發現任何可用來注射毒液的小刺或螫針。懶猴究竟是如何傳播毒液的呢?是這樣的,當懶猴察覺自己受到攻擊時,它會舔腋下。然後呢?它咬!將毒液塗在牙齒上進行傳播。去諮詢幾個曾經不幸領教過懶猴獠牙的人吧,他們會告訴你拜懶猴所賜的傷口有多疼。必須儘快用抗生素處理,否則,傷口會感染、化膿。
  • 十種表面溫順卻致命的動物,第一名毒素能殺死十個成年人
    就會直接殺死你,好吧,我們開始吧,10 錐蝸牛美麗的地理錐螺。它們生活在印度太平洋地區,通常在那裡捕食小魚,它是粉色、紅色或白色的,被一根線一樣的線覆蓋著,然而,相信這個美麗的結構,有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能力,發現獵物在附近,從它的嘴生長細線一樣的東西,注入獵物,這種毒液毒性很強,有止痛和麻痺的功效。最危險的,受害者甚至無法察覺。不過,蝸牛不會刺激人類。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是安全的。
  • 懶猴,唯一能噴射毒液的靈長類動物,卻在人類面前舉起投降的雙手
    被抓獲的懶猴就算沒有在抓捕過程中受到傷害,在被抓住後也會被狩獵者殘忍地將其牙齒拔掉,然後再告訴買家懶猴是不具有威脅力的寵物。懶猴真的不具備威脅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懶猴是靈長類動物中唯一具有毒性的,雖然它的毒液並不致命,但還是會讓我們吃些苦頭的。所以說,狩獵者將懶猴的牙齒拔掉應該就是為了避免懶猴將自己的毒液噴射出來,以此來欺騙消費者懶猴是無害的小動物的。
  • 獅子說:寄生蟲,我也怕啊,可我要活下去
    獅子說:寄生蟲,我也怕啊,可我要活下去!其實,所有的食肉動物、食草動物都是如此,它們與人類的不同點就是沒有主觀能動意識,利用外物,改變自身生存環境。它們的生存秘訣就是不斷完善自己,與寄生蟲、病毒、細菌、真菌等抗衡,看誰耗得過誰。
  • 動物界五大殺手,越可愛越致命,懶猴:你是在說我嗎
    但千萬不要被藍環章魚的表面所蒙蔽了,在遇到危險時藍環章魚身上就會泛起藍光,而這道藍光之中便蘊含了藍環章魚的毒素。所以當藍環章魚渾身泛藍光時請儘快遠離他們,因為藍環章魚的毒素在目前還沒有解藥,所以會有致命的危險。毒鏢蛙毒鏢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青蛙了了,它們的皮膚顏色非常的豔麗,只需一眼就能讓人記住。
  • 動物世界:十大兇猛殺手 冠軍每年殺死二百萬人
    毒鏢蛙一口毒液,足以殺死十個成年人,發狂的大白鯊,能把眼前的一切都撕成碎片。而最殘忍的動物殺手,絕對讓你意想不到,那麼它又是誰呢?每一隻毒鏢蛙分泌的毒素足以殺死10個成年人。第9名:非洲岬水牛當面對捕食者時,岬水牛會迎頭抵敵,它們通常集體作戰。
  • 極為危險的生物,體長不過20cm,毒素卻可殺死10個人
    雞心螺體長不過二十多釐米,大多數沒有成年人的巴掌大,但是其體內的毒素足足可以殺死10個人。目前,因為雞心螺毒素而死亡的案例已經超過30例。那麼雞心螺是如何捕捉獵物或者將毒素釋放到人身上的呢?它們的辦法是隱藏!雞心螺在捕食的時候都會把自己埋到柔軟的海沙當中,只露出長長的鼻子。一方面鼻子可以吸取氧氣,另外一方面獵物也不容易發現。
  • 愛心大學生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懶猴送動物園
    愛心學生把小懶猴送到飼養員手中  中廣網大連8月1日消息(記者張四清賈鐵生通訊員李想)記者從大連森林動物園得到消息,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的一名大學生在市場上買到一隻小懶猴後,在網上查證到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便送往大連森林要動物園。
  • 喝高度酒能殺死生魚片裡的寄生蟲?
    不少市民還稱,只要吃這些生魚蝦的時候喝點高度酒,就能殺死裡面的寄生蟲。為此,專家介紹,高度酒殺死寄生蟲的說法不靠譜,要防止感染肝吸蟲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吃任何生食。「你們以為生的三文魚片很乾淨嗎?日本人不這麼吃,因為上面有很多寄生蟲。」最近不少網友對這種說法表示驚奇,但也有人馬上提出,「想要享受生魚片的美味又不感染很容易,就是一邊吃一邊喝高度酒,高度酒能殺死寄生蟲。」事實果真如此嗎?
  • 唯一有毒靈長類——懶猴,數量卻已不足一千!
    但它有一個俗名「懶猴」,是因為它的行動特別緩慢,差不多要12秒鐘時間,它才挪動一步,看起來很懶,懶猴的學名是蜂猴!    蜂猴是靈長目蜂猴屬下的一種猴子,體長28~38釐米,體重680~1000克左右,之所以叫蜂猴,一方面是它在猴子類中體積比較小,二是它特別喜歡吃蜂蜜,所以又叫蜂猴。
  • 遊客在海灘發現只生病沒有牙齒的小懶猴,而救援人員告知背後的真相太痛心!
    但更殘酷的是,鮑裡斯的牙齒被人一顆一顆的拔掉了,而這是所有圈養懶猴共同的命運。由於懶猴們水靈靈的大眼睛和可愛的外表,在泰國(其它很多國際旅遊景點也有引入)大部分旅遊景點,它們都深受遊客的喜愛和追捧。但懶猴又是世界上唯一有毒的靈長類動物,人類如果被它們咬傷很可能喪命。
  • 把動物變成殭屍的5個寄生蟲
    被寄生蟲感染的螞蟻表現出不正常的行為,比如隨意走動和摔倒。寄生真菌生長在螞蟻的體內和大腦中,影響肌肉運動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真菌導致螞蟻尋找一個陰涼潮溼的地方,並咬下一片葉子。這種環境是真菌繁殖的理想環境。一旦螞蟻咬下了葉脈,它就無法鬆開,因為真菌會導致螞蟻的下顎肌肉緊閉。真菌感染殺死螞蟻,真菌通過螞蟻的頭部生長。生長中的真菌基質具有產生孢子的再生結構。
  • 小龍蝦身上最可怕的寄生蟲是什麼?高溫能夠殺死嗎?
    小龍蝦身上真有高溫也殺不死的寄生蟲嗎?小龍蝦身上的寄生蟲大部分時候都和其他其他魚蝦以及螺螄河蚌一樣的。具體來說常見的寄生蟲包括纖毛蟲,螞蟥,各種吸蟲以及裂頭坳(絛蟲幼蟲)以及絛蟲這幾類寄生蟲。以上幾種寄生蟲出除了纖毛蟲不能夠感染人類,只能寄生在魚蝦身上之外,其他的寄生蟲都可以在人類身上寄生。
  • 750隻腳的千足蟲 揭秘10種看似無趣卻天賦異稟的生物 _遊俠網 Ali...
    為了吸引雌性,研究者推測,雄性大鴇不惜吃下有毒的斑蝥(Blister beetle),以便排出身體裡可能導致腹瀉的各種寄生蟲,而使自己看起來更健康。如果斑蝥的毒素(即斑蝥素,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將其誤用作春藥)沒有殺死這些寄生蟲,也會脫離原宿主體內。大鴇通常一次會吃3隻以內的斑蝥,超過這個數量的話,大鴇就會因攝入毒素過多而死。
  • 草原上的食肉動物,為何極少捕食禿鷲?主要是禿鷲「很好用」
    人們感到好奇的是,難道鬣狗等動物看不上這幾兩肉,才沒有捕食它們的嗎?要知道兀鷲的體型不小,大的有7千克左右,相當於大型旱獺了。現存的食肉動物,基本就具備了機會主義,說它們嫌棄兀鷲體型小,沒有多少肉是說不通的,畢竟蒼蠅腿也是肉,就如歐洲的森林狼一樣,在每年4-9月份林中小型哺乳動物數量繁盛的時候,甚至會因此而獨居,傾向於捕食小型獵物。
  • 海洋中的創意大師——海洋寄生蟲
    寄生蟲是指一個生物體從另一個生物體獲得利益的同時對其造成傷害,寄生蟲因此惡名昭著。任何親身經歷體驗過寄生蟲的人或動物可能都不會對它有什麼好感。然而,不可否認某些寄生蟲極具創意,它們開發了不尋常的生存方法。什麼是寄生蟲?兩個物種生活在一起,一方得利另一方受害,這樣的關係被稱為「寄生關係」。儘管寄生蟲有可能殺死其宿主,但這並不能使它們獲得最大的利益。
  • 神秘人偷販懶猴 此猴與大熊貓同屬一級保護動物
    而且「懶猴」是夜行動物,他們都是白天睡覺晚上活動,動作緩慢,而在那樣的環境裡已經破壞了它的生活規律,打亂了習性,會導致「懶猴」出現嚴重危險。  ■飼養後果  人與動物都會面臨災難  「尤其是猴子!廣義上講,人類和猴子都屬於靈長類動物,相互之間更容易傳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