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生物降解有機汙廢水處理新技術

2021-01-16 中國水網

汙廢水因其含有超過環境所容許的化學物質而造成水環境汙染,其中相當部分是有機物引起的。汙廢水的生物處理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種類多、數量大、總體代謝作用強的特點,將汙廢水中可資利用的有機物進行分解轉化的過程。

汙水的生物可處理程度,目前主要採取汙廢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與汙水的鉻法化學需氧量(COD)的比值進行表示,也叫汙廢水的可生化性(B/C)。依據研究和經驗總結,當B/C大於0.45時,稱為極易生化,汙廢水的生化性能優異,經過以生化為主體的工藝處理後就可直接符合環境要求;當B/C在0.3~0.45時,稱為易生化,汙廢水的生化性良好,汙廢水經主體工藝處理後,出水可滿足大多環境要求;當B/C在0.2~0.3時,稱為可生化,汙廢水尚可採用生物方法處理,處理工藝除生化工藝外,還需進一步強化後續處理工藝,才能符合環境排放要求;當B/C在0.1~0.2時,稱為難生化,汙廢水雖可採用生物處理工藝,但需通過強化前處理以提升其可生化性,同時加強後續深度處理;而對於B/C小於0.1的情況,則稱為極難生化,此種情況下汙廢水的處理其主體工藝則需考慮選用具有更好處理效果的物化或化學工藝,生化處理工藝已不再是優先選項。

1、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的來源及其水質特徵

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主要是指可生化性小於0.2但還需繼續處理的水,其來源非常廣泛,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四類:第一類是生活汙水生化處理出水或尾水;第二類是高濃度生化性好的廢水處理出水;第三類是園區綜合廢水處理出水;第四類是生物毒性大的工業廢水排水。

第一類生活汙水生化處理出水,其來源是城市、城鎮以及人員集中生活居住地的生活汙水。這類水總體特徵是水量大、營養較為豐富、COD在100~300 mg/L,可生化性良好(B/C大於0.3),經以生化為主體的工藝處理後,原汙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均得到非常充分的降解,出水中的有機物主要有兩類,一是汙水中本身就存在的微生物處理過程中剩下難啃的「硬骨頭」,二是微生物在分解汙廢水中的有機物時新產生的代謝產物,二者都屬於難生物降解部分,因此出水雖然達到了原有排放標準,但其可生化性已然從大於0.3降到0.2以下。國家實行新的排放標準後,對於出水的深度處理,尤其是對難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去除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類高濃度生化性好的廢水生化處理出水,其來源有畜禽養殖廢水、垃圾滲濾液、食品行業加工廢水等,這類水一般地點較為偏遠、周邊缺少二級納汙處理設施,單個企業排水規模一般為每天100~300 m³。這類水營養雖豐富,可生化性好,但因COD非常高,可達5000~20000 mg/L,經生化工藝處理後,其COD仍在1500~2 000 mg/L或以上,可生化性已然從0.3~0.6降至0.1以下,既不能滿足排放需要,也滿足不了回用需求,因此需要繼續進一步深化處理。

第三類園區綜合廢水處理出水,其來源主要為工業園區的少量生活汙水與園區工業企業排放的經過處理符合相關要求出水的混合水,這類水的總體特徵為工業排放水量大,COD在100~500 mg/L,缺營養,可生化性差,B/C小於0.2,甚至0.1,與園區生活汙水混合後,營養雖有改善,但因生活汙水相對少,形成的綜合廢水仍難採取單一的生化工藝進行達標處理,必須經深度處理才能滿足回用或排放要求。

第四類生物毒性大的工業廢水排水,這類水來源於工業企業的生產,其排水規模因企業生產對象不同有很大不同,有的排放量少,汙染物濃度不僅非常高,而且變化幅度大,如家具生產排放水,日排放量3~5 m³,水質變化卻非常大,COD在3 000~200000 mg/L;再如某些選礦企業排放水,日排放量1~2 m³,COD卻高達130000 mg/L以上。有的排放量大,汙染物濃度變化幅度相對較小,如製革廢水、印染廢水、造紙廢水等,這類企業日排放量達2000~5000 m³,COD卻只在2000~4000 mg/L變化。這類水由於營養相對缺乏,可生化性差,生物毒性大,屬於典型的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若選取常規的工藝技術進行處理,出水COD要達到500 mg/L甚至100 mg/L以下的排放要求是相當困難的。

2、現有難生物降解廢水的深度處理技術

現有難生物降解廢水的深度處理技術目前主要有活性炭或硅藻土吸附技術、反滲透膜技術、微電解技術、光化學/臭氧氧化技術、類芬頓氧化技術、溼法氧化技術以及超臨界氧化技術等,這些技術或多或少都在難生物降解廢水出水的深度處理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尤其是活性炭吸附技術、反滲透膜技術應用較為普遍。

活性炭吸附技術是通過活性炭材質的多空結構吸附性能將水中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吸附到活性炭的多孔介質結構中,從而降低出水中有機物的濃度,由於汙染物只是轉移,並沒有進行徹底的分解處理。因此,當活性炭吸附達到吸附平衡或吸附飽和時,就需要對活性炭進行再生處理。在活性炭吸附性能一定的情況下,水中汙染物濃度越低,達到吸附飽和或吸附平衡的時間就越長,處理水量就越多,因此通常利用活性炭來進行接近滿足排放要求的尾水處理。

反滲透膜分離技術是利用水中溶質粒徑不同、濃度不同,其滲透壓有明顯差異的原理,通過加壓方式將水從含溶質分子種類多、濃度高的一側通過膜逆向進入到溶質分子種類少、濃度低的一側的物理分離方法。反滲透膜分離技術的分離效率或產水效率在50%~75%,經過反滲透膜分離後,出水水質相對較好,可直接回用或排放。分離後有機物就被截留在餘下25%~50%的水中,形成濃溶液。濃溶液一方面還有待繼續處理,另一方面會對膜造成汙染和腐蝕破壞,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膜的使用壽命。

3、異相催化氧化新技術

異相催化氧化新技術又稱超級催化氧化技術,或納米催化氧化技術,是對現有Fenton技術的一種革新,因此本質上仍然屬於Fenton氧化法,其新穎性主要體現在分解H2O2的異相催化劑RMD-1上。基本原理與Fenton氧化相似,即在新型異相催化劑RMD-1的作用下,H2O2被分解為高活性的羥基自由基(˙OH),這種˙OH在25 ℃、濃度為1 mol/L時的氧化還原電位高達2.8 V,能在常溫常壓下將難生物降解或難化學氧化的絕大多數大分子有機汙染物分步快速地轉化為含多個羥基自由基的小分子物質,並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3.1反應體系pH的影響

編輯:李丹

相關焦點

  • 張統:難生物降解有機汙廢水處理新技術
    2現有難生物降解廢水的深度處理技術  現有難生物降解廢水的深度處理技術目前主要有活性炭或硅藻土吸附技術、反滲透膜技術、微電解技術、光化學/臭氧氧化技術、類芬頓氧化技術、溼法氧化技術以及超臨界氧化技術等,這些技術或多或少都在難生物降解廢水出水的深度處理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尤其是活性炭吸附技術、反滲透膜技術應用較為普遍
  • 國外化工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新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化工廢水中常含有難生物降解的或對微生物有毒害的有機汙 染物 , 對這一 大類的工業廢水如何進行高效的生物處理 , 一直是環境工程界和微生物學者所關注的一個難題 。
  •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在高濃度、難降解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但是由此帶來了大量的難降解、高濃度有機化工廢水,該類廢水單獨使用生物法或物化法等「常規」方法通常難以有效處理,且處置成本高,汙染問題也成為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超臨界水氧化技術應用於環境汙染治理,是近些年興起的一種新型高效的處理技術,在處理各種難降解、高濃度廢水和汙泥、危險廢物等方面已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 張全興:高濃度難降解有毒有機廢水治理及資源化
    石化工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其份額在國內舉足輕重,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每年要排放約40多億噸的有毒有機工業廢水,這是我國水環境中有機毒物的主要來源,這些有機毒物大多具有「致突變、致畸、致癌」的性質,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和生態安全。有毒有機廢水的特點是濃度高、色澤深、含鹽多、毒性大、酸(鹼)性強、難降解。
  • 研究進展|難降解廢水電催化處理技術
    採用傳統的物化法處理難降解廢水,由於存在過多地添加化學試劑,容易引發二次汙染;而生化法由於微生物在難降解廢水中容易失活,不宜直接用於處理難降解廢水。此外,廢水中的化學物質是一種巨大的潛在能源物質,其儲存在高熱焓分子、高能量化學鍵中,而傳統的物化、生化處理技術不能將這些能源物質有效回收利用。因此,採用傳統的物化、生化技術處理難降解廢水難以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
  • 高級氧化技術在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工業的發展,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水,其中來自造紙、醫藥、石化、油氣開採等行業這類工業廢水具有成分複雜、高COD、高含鹽量、有毒含量高和難降解的特點。此類難降解工業廢水若不經過處理而直接排放,會汙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耕地,影響植物及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從而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目前難降解工業廢水已成為國內外水處理領域的一大研究熱點及難題。
  • 有機廢水處理研究新進展
    原標題:厭氧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有機廢水研究進展摘 要:高濃度及工業企業難降解有機廢水直接排放水體會嚴重危害環境安全和人類健康。 結合膜生物反應器的使用,出現了將厭氧工藝和膜分離工藝結合在一起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 ——厭氧膜生物反應器(AnMBR),具有高效處理高濃度及工業有機廢水能力。
  • 有機廢水的處理方法
    有機廢水的處理方法1.有機廢水的處理方法中物化處理技術有機廢水的處理方法中物化法常作為一種預處理的手段應用於有機廢水處理,預處理的目的是通過回收廢水中的有用成分,或對一些難生物降解物進行處理,從而達到去除有機物,提高生化性,降低生化處理負荷降,提高處理效率。
  • 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處理技術 看這篇匯總就夠了!
    通常根據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性質和來源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不含有害物質且易於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食品工業廢水;第二類為含有有害物質且易於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部分化學工業和製藥業廢水;第三類為含有有害物質且不易於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有機化學合成工業和農藥廢水。
  • 難降解廢水生物電化學系統強化處理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17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約為690億t,其中難降解廢水超過100億t,主要包括焦化、印染、農藥、石油、化工等工業廢水,其特點是成分複雜,COD、色度、鹽分和毒性難降解物質含量高。採用傳統的生物法處理難降解工業廢水難以使其達標排放,而採用物化處理工藝則存在費用高的問題,因此,對該類廢水的處理成為汙水處理業公認的難題。
  • Fenton及改進Fenton氧化法在難降解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其可有效處理酚類、農藥、印染、焦化及垃圾滲濾液等難降解廢水。由於Fenton氧化過程的複雜性和反應體系的多樣性,加之該法具有操作簡單、反應速度快、反應物易得、設備簡單、費用便宜、可產生絮凝、對環境友好等特點,Fenton氧化法的研究始終是難降解廢水處理中的研究熱點之一。筆者對普通Fenton氧化及改進的Fenton氧化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行了總結,希望有助於廢水處理企業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 基本技術:淮南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
    然後進行分離,就能夠完成對化工廢水的淨化,使之得到二次利用。目前為止,在化工產業很多難降解的廢水都是通過此技術進行分解的, 僅僅需要考慮紫外光和催化劑的問題即可。超臨界廢水處理技術又叫做生態水處理技術,是在溼法氧化技術上開展的一種新的廢水處理技術,能夠對工業廢水和有毒或者有機的固體物進行氧化分解, 並且在氧化過程中不會產生汙染,是非常優良的廢水處理技術。更有研究表明,超臨界氧化廢水處理技術能夠處理化工廢水濃度為2%的有機物質,不需要外界進行供熱,利用反應所產生的熱量以及足以滿足超臨界氧化廢水處理的工作需要。
  • 速來圍觀 廢水氧化處理技術的原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氧化技術近年來,氧化技術處理廢水的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廢水的氧化技術主要是運用超臨界水氧化、光催化氧化、無毒藥荊催化氧化、電化學氧化、化學氧化與生物氧化相結合等手段處理廢水的技術。1、無毒藥劑催化氧化技術 採用無毒藥劑催化氧化處理有機廢水,尤其是處理有毒有害、難於生物降解的有機汙染物,是當前水處理技術研究的熱點課題。
  • 廣州應用生物氧化法處理低毒有機化工廢水
    由於低毒性有機化工廢水中所含機物都具有良好的可生物氧化降解特性,因此在這類工業汙水處理中一般採用生物氧化法處理,微生物可以將這些有機物氧化成為無毒的CO2和水。在廢水處理行業中生物氧化法處理有機廢水的技術目前已經是相當成熟的,而且適用行業也在不斷拓寬,除了在化工廢水中,還用於食品廢水、印染廢水、製革廢水、造紙中段廢水等工業廢水的治理中。生物氧化法包括活性汙泥法、厭氧氧化法、生物膜法以及固定化細胞處理法等多種類型。
  • 光催化與生物降解直接耦合技術處理廢水的機制、進展和環境應用
    光催化與生物降解直接耦合(Intimate coupling ofphotocatalysis and biodegradation,ICPB)技術是結合了光催化技術和生物處理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具有低成本、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等優點,在廢水處理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ICPB體系主要由光催化材料、多孔載體和生物膜組成。
  • 【乾貨】解決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 Fenton試劑法詳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廢水處理中,如何解決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一直是攻克難點,本文主要對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方法— Fenton試劑法詳解,具體見下文1、Fenton試劑簡介1894年,法國科學家H.J.H.Fenton發現H2O2在Fe2+催化作用下具有氧化多種有機物的能力,後人為紀念他將亞鐵鹽和H2O2的組合稱為
  • 高鹽分有機工業廢水治理與資源化技術
    【技術名稱】高鹽分有機工業廢水治理與資源化技術【技術內容】基於耐鹽型特種吸附材料,實現高鹽分有機工業廢水中水溶性難降解汙染物的去除及資源回收
  • 焦化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2.2.5 超聲波法利用超聲波降解水中的化學汙染物,尤其是難降解的有機汙染物,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新型處理技術。超聲波由一系列疏密相間的縱波構成,並通過液化介質向四周傳播,當聲能足夠高時,在疏鬆的半周期內,形成空化核,其壽命約為0.1μs。
  • 張全興院士:11大案例詳解高濃度難降解有毒有機廢水治理及資源化
    有毒有機廢水的特點是濃度高、色澤深、含鹽多、毒性大、酸(鹼)性強、難降解。我國近幾年來化工、紡織、印染等產業是生產和使用有機化學品最多的行業,主要聚集在我國沿海和東北老化工基地。最早採用的是萃取技術,瀋陽化工研究院、中科院過程所等單位在這方面都取得了研究成果。我及南大張志炳教授團隊主要是在樹脂吸附分離和超級浮閥塔板技術方面實現了有毒有機廢水的資源化。目前對高濃度難降解高鹽分有毒有機廢水處理主要圍繞「三化」開展工作,即資源化、能源化、無害化(減量化)。
  • 化工廢水處理方法研究
    伴隨著化工行業 的發 展 ,廢 水成 分越 來越 復 雜 ,含有 的難 降解的有機物質和有毒物質也越來越多,單純的用物理處理法 或者化學 處理法是不行 的 。這時候 ,需 要運用 微生 物的處 理方 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獲取廢水中的養分 ,同時使得 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質得以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