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進展|難降解廢水電催化處理技術

2020-12-0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難降解廢水主要來自垃圾滲濾液、造紙、製藥、石油煉製等行業的工業廢水,其成分複雜,含有有毒有害汙染物,且排放量大,若不對其進行有效處理,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危害人體健康。採用傳統的物化法處理難降解廢水,由於存在過多地添加化學試劑,容易引發二次汙染;而生化法由於微生物在難降解廢水中容易失活,不宜直接用於處理難降解廢水。此外,廢水中的化學物質是一種巨大的潛在能源物質,其儲存在高熱焓分子、高能量化學鍵中,而傳統的物化、生化處理技術不能將這些能源物質有效回收利用。因此,採用傳統的物化、生化技術處理難降解廢水難以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

電催化技術是利用界面電子得失產生的活性物質降解有機汙染物,實現汙水淨化目的。電催化處理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無需外加試劑,可避免二次汙染;

(2)反應條件溫和,常溫常壓下即可發生反應;

(3)通過陽極去除有機物,陰極還原重金屬離子、CO2等實現水體淨化、廢水資源化利用的目的。電催化技術自20世紀30年代問世,由於電力的阻礙,到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發展,如今電催化技術在難降解廢水處理方面,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1 電催化機理及技術研究進展

1.1 電催化機理

電催化包括電催化氧化和電催化還原。(1)電催化氧化:物質在陽極表面失去電子被氧化或通過電解產生的活性物質如·OH、Cl2等被氧化;(2)電催化還原:物質在陰極表面直接或間接還原。在電催化反應系統中,電催化氧化和電催化還原是同時存在的。Jianping Zou等利用電催化技術處理廢水中的4-硝基苯酚,其採用CO3O4做陽極,CuO做陰極,4-硝基苯酚在陽極處被SO4-·和·OH氧化,產生的CO2通過氣體管道在陰極處得到還原,在實現去除汙染物的同時,將CO2還原為液體燃料,提取了能源物質。

在電催化過程中,通電後的電極會散發熱量,導致電極表面溫度高於溶液本身溫度。電極表面溫度上升,可加強分子熱力學運動,降低溶液黏度,增強·OH的擴散,從而提高了氧化能力。但電極表面溫度升高也並不總是有利於反應的進行,如溫度超過50 ℃,過氧化物如過氧二磷酸會轉化為氧化性較弱的H2O2;同樣地,電極表面溫度升高,氯離子在陽極會被氧化生成氯氣溢出,而不是產生強氧化性物質次氯酸。

1.2 影響電催化的關鍵因素

(1)陰極材料

碳基材料、金屬材料等是常用的陰極材料。在電催化過程中,在陰極發生電催化還原,主要有重金屬離子回收(Cr6+等)、析氫反應等。碳基材料比表面積大,導電性能好,是目前應用最廣的陰極材料。賈進對N摻雜Mo2C納米片電催化還原產氫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其過電勢可達99 mV。但碳基材料機械損耗大,且關於碳基材料對析氫反應的機理尚待系統研究。針對傳統碳基材料存在的不足,Kai Meng等開發了一種非碳基MoS2-VN/CTAB(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材料用於電催化產氫,結果表明,其過電勢為83 mV,更容易發生反應。

陰極的析氫副反應會降低非產氫的電催化效率,因此需要較低的析氫過電位材料。鉑(Pt)電極析氫電位低,高效穩定,但Pt電極昂貴,對雜質敏感,容易被CO等毒化;而鈀(Pd)具有良好的儲氫活化氫性能,因此基於Pd系的材料是電催化還原的發展方向。

P. Gayen等在TiO2濾膜上沉積Pd-Cu,並將其用於電催化還原硝酸鹽,結果表明,硝酸鹽轉化率達67%。童雅婷採用製備的Pd-In/Al2O3和Pd/Al2O3電催化還原溴酸鹽,結果表明,在最佳條件下,溴酸鹽去除率可達96.37%。

(2)陽極材料

大部分汙染物在陽極被氧化分解。陽極材料主要有鉑族貴金屬、硼摻雜金剛石(BDD)、金屬氧化物等。

鉑族貴金屬耐腐蝕、析氧電位高,但價格昂貴。BDD電極工作電位寬(達3.5 V),吸附能力弱,不會造成汙染物在電極表面積累,且其不僅能在電極表面電解水產生·OH,而且能夠自旋捕獲·OH,加快汙染物的氧化降解。

李兆欣等比較了BDD、Ti- RuO2-IrO2陽極對垃圾滲濾液中TOC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降解6 h後,Ti-RuO2-IrO2電極因產生·OH能力弱,對TOC的去除率只有20%左右,而BDD電極的TOC去除率達到了85%。Yandi Lan等採用BDD陽極降解藥物環丙沙星,通過實驗和建模的方法,揭示了氧原子與·OH反應生成強氧化劑的降解機理;對電解液的檢測結果表明,藥物被完全礦化。但BDD電極造價昂貴,不能大範圍地推廣使用。

金屬氧化物電極最初只由金屬氧化物(如SnO2、TiO2、PbO2等)構成,但研究發現這類電極機械損耗大,因此很快被尺寸穩定陽極(dismensionally stable anodes,DSA)替代。DSA是電極基底採用耐腐蝕金屬材料(如鉑、鈦等),表面塗層使用過渡金屬氧化物(如RuO2、IrO2等)的一種陽極材料,其塗層由1種或2種及以上的金屬氧化物組成。當下研究最多的是鈦基金屬氧化物電極。

常規的Ti/PbO2中的PbO2雖有良好的導電性、較高的析氧過電位,但其與基體結合較差,容易從電極中脫落,且存在浸出Pb的二次汙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學者們研究了多種改進材料的方法。

Chao Tan等在Ti納米管上沉積PbO2,相比於傳統的Ti/PbO2,其氧化能力更強,去除汙染物效果更好。鄭超則引入了Ni中間層,增加了電沉積速率,且其與在製備PbO2過程中添加的稀土Nd3+會發生協同作用,由此製備的Ti/Ni/PbO2電極的苯酚降解率達89.78%。

鄭輝等在Ti/PbO2表面摻雜La/Ce,摻雜後的電極表面更加緊緻均勻,提高了析氧電位、電流密度,加快了反應速度。徐旭東等的研究表明,Bi+Cu混合摻雜的Ti/PbO2電極能顯著改善電極表面PbO2晶體性質,產生·OH的能力更強,該電極的COD去除率達到67.73%。

(3)粒子電極材料

尋求適合的陽極材料是二維電極的關鍵,粒子電極的出現降低了對陽極材料的要求,縮短了傳質距離,提高了降解速率和電流效率,有效利用了電解空間,為廢水的電催化處理開闢一條新渠道。

粒子電極表面會產生大量的強氧化物質,汙染物吸附在粒子表面發生電催化反應。機理如圖 1所示,通上直流電源,粒子電極因靜電感應而帶電,靠近陽極的帶負電,靠近陰極的帶正電,使每一個粒子構成一個微小電解槽,電催化可在每一個粒子電極表面同時進行。

粒子電極的材料主要有活性炭、石墨烯基材料等碳材料,負載型金屬氧化物等多孔顆粒。活性炭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好,含有如羧基、羰基、羥基等官能團。Xiuping Zhu等利用活性炭構建了對硝基苯酚(PNP)降解的三維電極反應器,結果表明,粒子電極提高了陽極系統的間接氧化作用,與二維體系相比,三維體系使PNP和COD的降解率明顯提高了2~7倍。但低阻抗的活性炭粒子電極容易產生短路電流,降低電流效率,對此可通過負載組分來抑制短路電流的產生和提高催化活性。

Wenwen Zhang等將Co負載在活性炭粒子上,由此在複合粒子電極表面產生了大量自由基,提高了系統的氧化能力。活性炭廉價易得,吸附性好,仍是當下應用最多的粒子電極材料。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比表面積大,電導率高,穩定性好,為二維納米薄片原子層,是良好的載體。S. Wu等在rGO上負載Fe3O4和Pt納米粒子,使其同時具有Fe3O4納米粒子的磁性和Pt納米粒子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製備的材料對亞甲基藍降解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且至少可回收利用16次。其缺點是在石墨烯上很難實現高度分散,因金屬粒子並不會穩定地固定在石墨烯表面,相反很容易擴散形成顆粒團簇。

因此,學者將O、N、S等作為錨定位點的雜原子摻雜到石墨烯的碳平面上,形成摻雜石墨烯,提供了穩定和分散的活性位點。Jianwei Sun等將釕和鈷雙金屬納米合金包覆在氮摻雜的石墨烯層中,研究表明,石墨烯與釕和鈷雙金屬之間的相互作用調節了複合材料的電子性質,從而提高了催化活性。以石墨烯為基體的粒子材料一直是研究熱點,學者們正不斷深入研究石墨烯載體與負載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以揭示其相互作用與催化性能之間的關係。

負載型金屬氧化物粒子電極(Al2O3類、Fe3O4類)因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和催化活性而受到廣泛關注。劉豔青等對以γ-Al2O3@ MIL-101(Fe)為粒子電極的三維電極體系處理廢水中的羅丹明B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最優條件下,電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去除率達97%。負載型粒子電極的典型基體就是金屬有機骨架,其通過多位配體將金屬顆粒連接成無限陣列的混合化合物,獲得多孔納米結構,加快了反應效率。

Lili Li等以金屬有機骨架為基礎,合成了多孔氧化銅晶體(CuO-BTC,BTC:苯-1,3,5-三羧酸酯)結構的粒子電極,在該粒子電極的電催化下,汙染物可在1.3 s內被快速降解,且該粒子電極連續使用5次後,仍有較好的催化活性。負載型粒子電極可增大活性表面積,暴露出更多的納米活性位點,是一種很有前景的粒子電極材料。

此外,泡沫態的金屬粒子電極在三維電極中也有重要應用,主要有泡沫鐵、泡沫銅、泡沫鈦、泡沫鎳等。劉鈺鑫等以泡沫鎳顆粒為粒子電極構成光電體系降解甲基橙,在優化條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達到93.77%。還有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等作為催化劑、催化劑載體、催化劑前驅體的應用,吸引科研工作者繼續深入探究其電催化機理。

1.3 其他因素

電流、電解時間、pH、電解質濃度、極板間距等是電催化技術處理實際廢水的關鍵影響因素。錢佳旭採用電催化技術處理苯酚廢水,考察了電流、電解時間對處理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一定範圍內,隨著電流的增大、電解時間的增加,苯酚去除率升高;但持續增加電流、電解時間,會使副反應增加,因此需結合節能、延長電極壽命等選取最佳電流、電解時間。

孫南南等在採用電催化技術降解苯酚的研究中發現,pH會影響電催化氧化過程。pH為酸時,以直接氧化為主,但酸性過大,陰極易發生析氫反應,且極板容易被腐蝕;pH為鹼時,以間接氧化為主,但鹼性過大,陽極容易發生析氧反應,造成電流效率下降。汙染物的電催化氧化方式是在不同的pH條件下,2種氧化方式競爭的結果,不同的汙染物各有最適宜的pH。適宜的電解質濃度可以提高反應體系的導電率,加快汙染物的去除。

張騫在採用三維電極法降解廢水中亞甲基藍的實驗研究中,考察了電解質濃度、極板間距對降解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當Na2SO4濃度為0.15 mol/L時,降解效果最佳,繼續增大電解質濃度,去除率沒有明顯提高,反而增加了藥劑成本,加劇了副反應;隨著極板間距的增大,降解效果變差,但極板間距太小,電場強度過大,會導致極板瞬間放電。採用電催化技術處理不同的汙染物,會有不同的最佳工藝參數,需不斷嘗試,以獲得最大效果。

1.4 電催化反應器

水和能源是制約當今經濟發展的2個重要問題,如何改進電催化反應器,在解決水汙染的同時從廢水中提取能源物質,是學者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根據粒子材料填充的方式,反應器分為固定床和流動床。傳統的電催化反應裝置為固定床反應器模式,在多相催化反應過程中,其傳質能力差。有研究表明,將傳質限制降到最低並增加電活性表面積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流動態反應器中使用多孔電極,將電化學氧化技術與分離技術相結合。

P. Gayen等將摻鉍氧化錫沉積在電化學反應膜上,多孔的電化學膜充當過濾器的同時,提高了·OH的產生率,加強了對汙染物的進一步礦化。在流動態中增加極板數也可以增加傳質效果,提高電流效率。

Hongsen Hui等將傳統的3對平行電極板與直流電源並聯,組成3階段式反應器。用其處理垃圾滲濾液,垃圾滲濾液從3段式反應器底部通過水泵透過每一層膜,並在反應器頂部降解完全。

按粒子極性分為單極性和復極性。單極性粒子阻抗小,中間有隔膜,復極性粒子阻抗大,直接填充在二維極板之間。李新洋在採用復極性三維電極電催化降解檸檬酸廢水的中試研究中,以GAC-Ti-Sn-Sb為粒子,經過連續13 d現場處理,COD去除率穩定達到70%。

根據不同的汙染物產生不同的反應,可採用不同的反應裝置。郝帥在採用電催化氧化處理製藥廢水的研究中,改變了極板傳統的左右安裝方式,採用陽極在下,陰極在上的結構,陽極產生的O2流動到陰極生成H2O2,增強了體系氧化汙染物的能力。Yang Deng等設計了多臺電解槽一體化電化學組合系統,包括鐵陽極反應器、Ti/RuO2陽極反應器、脫氯反應器,該系統在去除廢水COD、TN的同時,還可以脫氯。

從降解廢水中汙染物,同時提取能源物質的角度出發,Jianping Zou等進行了電催化耦合高級氧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及同步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的研究,其將陰陽兩極用特定的膜隔開,成為陰極室、陽極室,陽極產生的氣體通過管道輸送到陰極還原,實現了廢水轉變為液體燃料,變廢為寶的目的。

2 電催化實際應用與進展

難降解廢水的主要特徵是其有機汙染物在環境中長期滯留、不易自然降解。比如多氯聯苯類有機化合物,是一類極易溶於有機溶劑及脂肪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容易在生物體內富集且難以被微生物降解。

2.1 染料廢水

染料的生產是以芳香族等化合物為原料,反應後的中間體種類繁雜,導致其廢水成分複雜,可生化性差。S. Cotillas等以丙環紅MX-5B為對象,研究了電催化處理染料廢水的效果。結果表明,當電流密度為10 mA/c㎡,流速為0.3 m/h,電解時間為4 h時,廢水中的有機物可完全被降解。電催化是降解染料廢水的絕佳選擇。

2.2 製藥廢水

製藥廢水含有的化學物質種類繁多,變化性強,有機物濃度指數高。王立璇等採用電催化處理河北某製藥廠廢水,結果表明,當電壓為7 V,電解時間為60 min,pH=5,NaCl質量濃度為2.5 g/L時,電解效果最佳,處理後廢水的可生化性得到顯著提高。劉峻峰等採用電催化深度處理某製藥廠二級出水,結果表明,在電流密度為5 mA/cm2,電解時間為60 min的條件下,COD去除率達78.3%,能耗為10.7 kW·h/kgCOD。

2.3 垃圾滲濾液

垃圾滲濾液是我國當今廢水處理領域的重點和難點,原因是垃圾滲濾液中含有高濃度有機化合物(如腐殖質)、重金屬(Cd2+等)等多種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汪昕蕾等採用Ti/Ru/SnO2+Sb2O5電極處理垃圾滲濾液MBR出水,結果表明,在優化的條件下,COD去除率達93.33%,腐殖質和芳香族化合物得到有效去除。E. Turro等以Ti/IrO2-RuO2為陽極處理垃圾滲濾液,結果表明,當電流密度為32 mA/c㎡,溫度為80 ℃,pH=3,電解時間為4 h時,COD去除率達95%,TOC去除率達65%,色度被完全去除。

2.4 其他廢水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行業廢水總量越來越大,電催化技術也在不斷地創新發展以解決水處理問題。Yingwu Yao等採用Bi/PbO2做陽極電催化降解農藥廢水,並對影響因素、中間體及降解機理進行了探究。結果表明,在優化條件下,農藥去除率可達99.9%。

S. Z. El-Ashtoukhya等對電催化處理造紙廢水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陽極氧化可使COD平均值由5 500 mg/L降低到160 mg/L,脫色率隨操作條件的不同可達53%~100%。儘管電催化有諸多優勢,但其需要消耗大量電能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成本高,甚至產生更難降解的副產物,比如電氯化,Cl-被氧化形成ClO4-、ClO3-等有毒含氯化合物。

3 展 望

綜上,電催化技術對於難降解廢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特別是對有毒有害難生物降解的廢水有其獨特的優勢,其在廢水處理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該技術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電極材料壽命不長,容易被腐蝕、鈍化;粒子材料堆積分層,容易發生旁路電流、短路電流;反應器堵塞嚴重,影響後期運行等等。未來研究方向:

(1)在微觀水平上探索電催化的機理,利用分析儀器研究中間體,掌握汙染物降解途徑,進一步尋求降解的關鍵點。

(2)納米材料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積大、活性位點多的優勢,是電極材料的新發展方向。

(3)改進電催化反應器,提高傳質效果;根據不同的實際廢水,探究與其他工藝如光催化、生物技術等相結合;進一步優化工藝參數,以達到更好的電催化效果。

(4)進一步研究廢水的資源化利用,在降解汙染物的同時,提取能源物質。

原標題:研究進展|難降解廢水電催化處理技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高級氧化技術在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工業的發展,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水,其中來自造紙、醫藥、石化、油氣開採等行業這類工業廢水具有成分複雜、高COD、高含鹽量、有毒含量高和難降解的特點。此類難降解工業廢水若不經過處理而直接排放,會汙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耕地,影響植物及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從而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目前難降解工業廢水已成為國內外水處理領域的一大研究熱點及難題。
  • 難降解廢水生物電化學系統強化處理的研究進展
    生物電化學系統(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是新興的汙水處理及資源回收技術,已證實其對印染、化工、醫藥、食品加工等工業廢水具有很好的處理效果,同時能以氫氣、沼氣、電能或者中水的形式高效回收資源,是一種結合生物技術和電化學還原/氧化技術優勢的耦合系統。
  • 光催化與生物降解直接耦合技術處理廢水的機制、進展和環境應用
    光催化與生物降解直接耦合(Intimate coupling ofphotocatalysis and biodegradation,ICPB)技術是結合了光催化技術和生物處理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具有低成本、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等優點,在廢水處理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ICPB體系主要由光催化材料、多孔載體和生物膜組成。
  • 印染廢水處理方法研究進展
    本文綜述了目前用於印染廢水處理的生物法、萃取法、吸附法、化學氧化法及高級氧化法(溼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芬頓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等方法的特點和研究進展,並指出開發多種方法聯合使用的聯用方法是未來發展趨勢。
  • 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研究現狀及進展
    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研究現狀及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我國是紡織印染大國,用水量大,導致廢水排放量大。紡織印染廢水的高排放和重汙染已成為制約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光催化氧化法目前尚處於研究階段,在我國尚未大規模投入實際應用。2.1.4電化學法電化學法是通過陽極和陰極的氧化還原反應將廢水有機汙染物降解去除的方法,具有工藝簡單、處理效果明顯等優點。採用電芬頓降解羅丹明B,考察了不同反應條件參數對去除效果的影響,發現在最佳反應條件下,初始濃度為10mg/L的羅丹明B去除率達97.5%。
  • 張統:難生物降解有機汙廢水處理新技術
    2現有難生物降解廢水的深度處理技術  現有難生物降解廢水的深度處理技術目前主要有活性炭或硅藻土吸附技術、反滲透膜技術、微電解技術、光化學/臭氧氧化技術、類芬頓氧化技術、溼法氧化技術以及超臨界氧化技術等,這些技術或多或少都在難生物降解廢水出水的深度處理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尤其是活性炭吸附技術、反滲透膜技術應用較為普遍
  • 焦化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焦化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焦化廢水是在煤制焦炭、煤氣淨化和化工產品精製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其成分複雜多變,除氨氮、氰及硫氰根等無機汙染物外,還含有酚類、萘、吡啶、喹啉等雜環及多環芳香族化合物(PAHs)[1]。
  • 難生物降解有機汙廢水處理新技術
    依據研究和經驗總結,當B/C大於0.45時,稱為極易生化,汙廢水的生化性能優異,經過以生化為主體的工藝處理後就可直接符合環境要求;當B/C在0.3~0.45時,稱為易生化,汙廢水的生化性良好,汙廢水經主體工藝處理後,出水可滿足大多環境要求;當B/C在0.2~0.3時,稱為可生化,汙廢水尚可採用生物方法處理,處理工藝除生化工藝外,還需進一步強化後續處理工藝,才能符合環境排放要求;當B/C在0.1~0.2
  • 石化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石化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我國水資源貧乏,地表水汙染嚴重,近年來,隨著石油工業的迅猛發展,消耗了大量水資源,並向環境排放了大量廢水,更加劇了環境汙染和資源危機。石化廢水具有「一雜兩高一難」的水質特點,即組分複雜、高濃度、高生物毒性、難生物降解,隨著排放標準的提高,汙水處理工藝也隨之複雜化。文章針對當前石化廢水深度處理技術進行了分析,以供借鑑。
  • 絡合態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絡合態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金屬礦冶煉、電解、電鍍等行業每年要排放大量含重金屬離子的廢水,重金屬廢水排放到環境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並通過土壤、水、空氣,尤其是食物鏈,對人類健康、動植物及水生生物產生嚴重危害。
  • 汙水處理廠家:光催化降解技術處理汙水
    光催化降解技術是一種針對上述排量大、汙染重、危害廣的行之有效的汙水的處理辦法,其原理主要是光催化劑在受到光照後吸收能量,電子躍遷從而對吸附在其上的有機汙染物進行催化氧化,使其降解或礦化。當前研究和使用最廣泛的光催化劑是TiO 及其衍生物。
  • 「萬能溶劑」DMF廢水生物處理研究進展
    由於其具有毒性高、穩定性高、難降解等特點,近年來關於DMF廢水的處理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重點和難點。綜述了DMF廢水的生物處理研究進展,包括國內外DMF高效降解菌、降解代謝研究進展以及DMF生物處理工藝研究進展,並對其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N,N-二甲基甲醯胺,簡稱DMF,是一種透明、接近無色的液體,極性較強,可與水、醚、醇、酯、酮、不飽和烴和芳烴等混溶,有「萬能溶劑」之稱。
  • 高級氧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現狀與進展
    高級氧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現狀與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成分非常複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本文介紹高級氧化技術(AOPs)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現狀與進展,包括Fenton法、光化學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超聲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等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應用;分析了AOPs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原理,重點闡述了國內外高級氧化技術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研究成果,並探討了它們的優缺點。最後,對AOPs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上應用的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 電解氧化處理難降解垃圾滲濾液技術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採用連續式電解槽對垃圾滲濾液進行電解催化處理,考察極板間距、電流密度、電導率[Cl-]濃度對電解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當添加的[Cl-]6000mg/L,在電解60min時,對初始COD小於3000mg/L的中等濃度滲濾液有較好的處理效果,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別達88.9%和97.3%,能耗為2.75kWh/m3。為中試和工業設計應用提供了參考。
  • 活性炭吸附法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進展
    這類廢水具有顏色深,COD、BOD值較高,組成複雜多變,排放量大,分布面廣,難降解等特點,若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將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危害。染料廢水處理主要有化學法、生化法及物理化學法[1]。活性炭是多孔性物質,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使目前最有效的吸附劑之一。能有效地去除廢水的色度、COD.[2]對於一些難以生化降解、成分複雜的染料廢水,如偶氮染料廢水等,可以以活性炭吸附的方法進行脫色處理。
  • Fenton及改進Fenton氧化法在難降解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其可有效處理酚類、農藥、印染、焦化及垃圾滲濾液等難降解廢水。由於Fenton氧化過程的複雜性和反應體系的多樣性,加之該法具有操作簡單、反應速度快、反應物易得、設備簡單、費用便宜、可產生絮凝、對環境友好等特點,Fenton氧化法的研究始終是難降解廢水處理中的研究熱點之一。筆者對普通Fenton氧化及改進的Fenton氧化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行了總結,希望有助於廢水處理企業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 化學法處理氨氮廢水研究進展
    目前國內外對氨氮廢水的處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以及生物法。本文就化學法處理氨氮廢水熱點問題展開綜述,並展望未來化學法處理氨氮廢水的研究方向。1 電化學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具有操作簡單、氧化能力強、二次廢料少、佔地面積小等優點。近年來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被廣泛運用於處理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垃圾滲濾液、製革廢 水、印染廢水等領域。
  • 塗料生產廢水處理研究進展
    關鍵詞:塗料廢水;水處理技術;複合方法0 引言塗料廢水的來源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設備的清洗廢水;二是工藝廢水。由於塗料行業生產規模小,品種多,採用間歇排放,水質和水量波動比較大,廢水中含多種有毒的、難以生化降解的高分子和有機化合物[1-2]。
  • 新型高級氧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進展
    隨著垃圾填埋年限的延長,滲濾液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機化合物濃度在不斷的降低,雖然不可生物降解化合物的濃度也在減少,但與可生物降解有機化合物相比是一個很小的比例,其BOD5/COD 的比值甚至從0.5~0.7 下降至0.1[2]。因此,採用常規的生物法、物理法、化學法處理難以滿足其水質要求。隨著對水處理研究的不斷深入,高級氧化技術應運而生,並且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 龍安泰環保|氨氮廢水的高級氧化處理技術之電化學催化氧化
    但是常見的物理、化學、生物等水處理技術都存在成本過高或二次汙染等問題,因此需要一種更為高效的技術對水中的氨氮進行處理。高級氧化技術(AOPs)得以不斷發展和運用,高級氧化技術主要通過反應產生的強氧化物質(·OH、H2O2、ClO-等)來降解氨氮廢水。近年來,隨著對高級氧化技術處理氨氮廢水的深入研究,在已有的高級氧化技術的基礎之上不斷改良,已經在氨氮廢水處理方面獲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