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研究現狀及進展

2020-11-22 北極星環保網

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研究現狀及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我國是紡織印染大國,用水量大,導致廢水排放量大。紡織印染廢水的高排放和重汙染已成為制約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大量人工合成難生物降解染料和助劑的使用,如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等,同時由於紡織印染行業工藝的不斷升級,造成紡織印染廢水處理難度增加,採用傳統處理方法已無法滿足日趨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為保證紡織印染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紡織印染廢水處理工藝在不斷升級,但也遇到了一些新問題。

關鍵詞: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現狀

1 紡織印染廢水主要來源及性質

紡織印染廢水主要來源於各道生產加工工序,由於所使用的化學原料不同,所產生的汙染物也不盡相同。紡織印染企業生產廢水一般佔企業總排水量的60%~80%,主要來自退漿、煮煉、漂白、絲光、染色、印花和後整理等工序段。退漿廢水一般佔紡織印染廢水總量的15%左右,汙染程度高,化學需氧量通常佔汙染物總量的一半以上,並含各種漿料、纖維碎屑等汙染物。若採用澱粉漿料時,通常退漿廢水可生化性較好,五日生化需氧量與COD之比可達0.3~0.5,但若使用PVA漿料時,退漿廢水可生化性差,BOD5/COD值通常低於0。1。煮煉廢水通常產生量大,呈強鹼性,色度深,有機汙染物濃度高。漂白廢水水量大,但汙染程度輕,屬紡織印染廢水中較為清潔廢水的一種,一般可直接排放或循環使用。絲光廢水一般經蒸發濃縮後可回收重複利用,但末端排放的少量廢水鹼性強。染色廢水具有水質變化大、色澤深、鹼性強等特點,特別當使用硫化染料和還原染料時,廢水pH值超過10。印花廢水主要包括調色、印花滾筒和篩網衝洗水,以及後處理皂洗、水洗、洗印花襯布等所產生的廢水。整理廢水中主要含樹脂、甲醛和表面活性劑等,廢水量相對較少。由此可見,紡織印染廢水具有水質和水量變化大、鹼性強、pH值變化大,色度深、有機物質量濃度高等特點,若未經有效處理排放,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和危害。

2 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技術

2.1化學處理法

2.1.1混凝法

混凝法具有投資少、設備佔地小、脫色率高等優點,在我國中小型印染企業廢水處理中應用非常普遍。通常情況下,混凝法對分散染料等疏水性染料去除效果好,但對活性染料等水溶性較好的染料去除效果很差。因此,選擇合適的混凝劑和高效的混凝工藝,是保證廢水處理效果的關鍵。近年來,多功能高效複合混凝劑的研發和應用,大大拓展了混凝工藝的使用範圍,並在有機物去除和脫色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2.1.2化學氧化法

化學氧化法利用強氧化劑斷鏈染料分子顯色基團,達到脫色目的,該方法在性質穩定、難降解染料處理中應用較為廣泛,包括臭氧氧化法、Fenton氧化法和高溫深度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通常,臭氧氧化有機物包括兩種途徑———直接反應和間接反應。直接反應是臭氧通過環加成、親電或親核作用直接與有機汙染物反應;間接反應是臭氧在鹼、光照等作用下,生成氧化能力更強的羥基(•OH)等自由基。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臭氧可有效破壞染料發色基團,也可破壞構成發色基團的苯、萘、蒽等環狀化合物,達到脫色效果。採用臭氧氧化法深度處理印染廢水二級生化出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75%和85%。

Fenton氧化法。Fenton氧化法是利用過氧化氫(H2O2)在亞鐵離子(Fe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具有高反應活性的•OH,其氧化性不具有選擇性,可與大多數有機物反應使其降解。採用Fenton試劑處理染襪廠印染廢水,考察反應時間、硫酸亞鐵投加量、過氧化氫投加量和pH值對廢水色度及COD處理效果的影響,發現在最佳工藝條件下,COD去除率大於80%,色度去除率在95%以上。

高溫深度氧化法。高溫深度氧化法主要包括超臨界水氧化法(SCWO)、溼式催化過氧化氫氧化法(CWPO)及溼式空氣氧化法(WAO)等。綜述了CWPO技術的反應原理和特點,並指出該技術在印染廢水處理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採用CWPO技術降解活性豔藍KN-R,當染料初始濃度(質量濃度,下同)為200mg/L時,在最佳反應條件下,脫色率和總有機碳(TOC)去除率分別達100%和68.5%。

2.1.3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是指在光照條件下,半導體光催化劑被激發,產生的空穴電子對與水分子反應生成•OH,將有機汙染物氧化去除。常用的半導體催化劑有二氧化鈦、氧化鋅、硫化鋅、氧化鐵和氧化銅等。從理論上講,保證足夠的反應時間和適宜的反應條件,光催化氧化法可使廢水中有機汙染物礦化,但實際條件下很難達到此目標。光催化氧化法目前尚處於研究階段,在我國尚未大規模投入實際應用。

2.1.4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是通過陽極和陰極的氧化還原反應將廢水有機汙染物降解去除的方法,具有工藝簡單、處理效果明顯等優點。採用電芬頓降解羅丹明B,考察了不同反應條件參數對去除效果的影響,發現在最佳反應條件下,初始濃度為10mg/L的羅丹明B去除率達97.5%。

2.2生物處理法

2.2.1好氧處理法

好氧處理法包括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汙泥法對廢水有機物去除效果較好,並能去除部分色度,處理後出水水質較好,成本較低,在印染廢水處理中被普遍採用,但易發生汙泥膨脹等現象,一般適用於水量不大的情況。對於可生化性較好的印染廢水,採用好氧法處理對BOD5去除率一般可達80%左右。儘管如此,隨著人工合成染料和漿料助劑的大量使用,目前印染廢水採用單一好氧處理方法已無法取得較好的COD和色度去除效果。

2.2.2厭氧處理法

厭氧處理法不僅可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也可應用於中、低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儘管本身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不及好氧處理法,但可提高廢水可生化性,改善後續生物處理效果。針對印染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可以打破染料中的偶氮基、蒽醌基和三苯甲烷基等,但對活性染料中間體芳香胺等處理效果很差。在實際印染廢水處理工程中,厭氧處理法通常與好氧處理法聯合使用。

2.2.3厭氧—好氧處理法

厭氧—好氧處理法主要通過厭氧生物處理過程將印染廢水中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分解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改善廢水可生化性,有利於後續好氧生物處理對有機物的高效去除。厭氧—好氧法處理是目前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處理方法,具有COD去除率高、脫色效果好、運行穩定、耐衝擊負荷能力強等特點。利用厭氧生物轉盤—好氧移動床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偶氮染料廢水,取得較好的去除效果。

2.2.4生物強化技術

生物強化技術是根據廢水處理體系中微生物組成及環境條件,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菌微生物,以改善廢水處理效率。所投加的微生物可以由原有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經過馴化、富集、篩選和培養後進行投加,也可以投加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該技術能夠有針對性地提高印染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並取得良好的脫色效果。採用經培養的白腐真菌降解甲基橙廢水,發現該菌株一周後對初始濃度為10~50mg/L的甲基橙廢水脫色率達55.8%~72.6%。

3 結論

綜上,紡織印染廢水由於具有廢水量大、水質複雜、水質水量變化大的特點,其治理比較複雜,處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化法等方法。必須根據織物採用的原料、產品的品種、加工的方法,特別要了解各工藝操作過程中投加藥料、染料、助劑的情況,對廢水組分特性進行分析,通過技術經濟比較,選擇最優化的處理技術。

參考文獻:

[1]鄭秀亮.印染廢水處理新技術為環境「減負」[J].環境,2016,(03):62-63.

[2]侯保兵,陳婷,胡俊,胡一周.印染廢水工程化處理技術應用最新進展[J].中國科技信息,2016,(21):108-109.

原標題: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研究現狀及進展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分析丨印染廢水處理技術與研究現狀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汙染物濃度高、色度深、鹼性大、可生化性較差、水質變化大、成分複雜等特點,屬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本文旨主要介紹國內外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發展現狀,詳細介紹了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和生物法等方法,列出各種處理方法的適用條件及處理效果,並總結出各自的優缺點。
  • 印染廢水處理方法研究進展
    本文綜述了目前用於印染廢水處理的生物法、萃取法、吸附法、化學氧化法及高級氧化法(溼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芬頓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等方法的特點和研究進展,並指出開發多種方法聯合使用的聯用方法是未來發展趨勢。
  • 印染廢水處理新技術與工藝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綜合服務商
    紡織行業是我國排放工業廢水量較大的部門之一,每年排放廢水9億多噸,位居工業廢水「排行榜」第六位,其中印染廢水排放量又佔紡織工業廢水排放量的80%,同時廢水回用率很低,印染只有7%(紡織全部10%),是所有行業中最低的。
  • 【乾貨】紡織印染廢水四大處理方法詳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紡織工業發展主要阻礙之一是環保節能問題,環保的主要問題是廢水處理,而約80%紡織廢水來自於印染行業。作為工業廢水主要來源之一的紡織印染廢水,其處理難度較大,不易處理,本文簡要介紹四種印染廢水處理方法,詳見下文。物 理 法(1)柵欄法:用於去除廢水中紗頭、布塊等漂物和懸浮物。
  • 國內外印染廢水脫色處理技術概要
    國內外印染廢水脫色處理技術概要 2017-02-23 08:52:10 來源:北極星節能環保網   紡織印染染色廢水,水量大,色度高,成分複雜,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
  • 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發展
    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發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本文將從幾個方面來深入分析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工藝方法,並研究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未來發展趨勢。的質量濃度小於25 mg/L;胡娟等研究並比較了混合炭、原煤炭和果殼炭3種不同材質的活性炭對印染廢水生化出水的吸附容量,在活性炭床中,當進水CODcr的質量濃度為75-101mg/L時,出水CODcr濃度可以穩定達到GB 4287--92(紡織染整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的要求。
  • 光催化技術解決印染廢水汙染難題
    高效物化組合技術獲突破 2005年10月底,武漢科技學院與武漢方元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研究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能有效解決紡織印染廢水處理與回收利用的新工藝和核心技術,在上海興建的高溫印染廢水處理工程剛剛竣工。他們在福建興建的第二家同類型工程的前期設計日前又順利展開。 全國每年排放的大量高溫印染廢水,既汙染了環境、浪費了大量的水,還流失了巨大的熱能。
  • 印染廢水特點及處理工藝分析
    研究表明,在pH=12的印染廢水中,用矽聚物(甲基氧)作吸附劑,陰離子染料去除率可達95%~100%。高嶺土也是一種吸附劑,研究表明經長鏈有機陽離子處理,高嶺土能有效地吸附廢水中的黃色直接染料。此外,國內也應用活性硅藻土和煤渣處理傳統印染工藝廢水,費用較低,脫色效果較好,其缺點是泥渣產生量大,且進一步處理難度大。
  • 關停罪魁禍首:印染廢水處理三大難題
    印染廢水處理中三大難題及其特點印染廢水處理有三大難題:漿料廢水、蠟染廢水和鹼減量廢水。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濃度高,COD約為20000mg/L-80000mg/L,水量僅佔全廠印染廢水的l0%-20%,而COD負荷卻佔25%-40%。長期以來處理的難點在於:難降解,COD過高。幾十年來研究了許多方法,或是技術不過關,現有技術沒有突破,或是處理成本過高影響實際應用。
  • 活性炭吸附法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進展
    活性炭吸附法處理染料廢水的研究進展 2006-11-01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前言
  • 微波活化過硫酸鉀深度處理印染廢水
    對於某印染廢水生化出水,處理效果在pH=10時最好,當過硫酸鉀濃度為14 g/L時,TOC去除率達57.60%,脫色率為98.28%。研究結果表明,過硫酸鉀微波組合對於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效果良好,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印染廢水由於水量大、有機汙染物含量高、色度深和脫色困難等特點,成為廢水治理中的難題。
  • 汙水處理技術篇:光化學氧化技術應用於印染廢水處理
    北極星環保網訊:近年來印染行業技術革新日新月異,普遍採用鹼減量工藝,人工合成聚乙烯醇(PVA)漿料和各種難降解、抗氧化的助劑大量使用,印染廢水有機物濃度大幅上升,可生化性進一步變差,使得原先可以達到處理要求的傳統二級處理工藝處理效果削弱,難以達標排放。
  • 技術創新將推動我國紡織印染行業迎接大變革
    企業之所以能順利投產,原因是迪利安沒有鍋爐,真正做到了廢水廢氣「零排放」。可以說,生態光電智能印染系統技術將讓盛澤鎮的印染企業看到了新的生機。我相信,佔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約10%的印染廢水有望得到有效根治。」  邱繼中介紹,生態光電智能印染系統技術的核心是運用一種新型染料和光電技術,採用一種瞬間上色的模式,徹底顛覆了傳統缸染工藝,不需要水印染及清洗、不需要傳統排廢(汙)水處理、不需要鍋爐熱(蒸)氣供應,全過程實現了廢水、廢氣、硫化物「零排放」的環保生產。邱繼中表示,生態光電智能印染系統技術已經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證書。
  • 印染廢水分質處理模式及其在改造工程中的應用
    此外,將高濃度廢水分質處理,可以避免對微生物的活性產生影響,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經過多次論證後,該企業印染廢水改造工程採用分質處理模式進行處理。  2.2.2 鹼減量和退煮漂廢水分質處理的優勢  很多文獻對印染廢水的分質處理工藝進行了研究。
  • 印染廢水處理脫色、除COD
    在染料生產過程中如磺化、硝化、重氮化、還原、氧化以及酸(鹽)析等工序中都有大量的汙染物產生,印染廢水處理也就成了難題,江蘇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為您詳解據估計,在染料生產中有 90%的無機原料和 10%~30%的有機原料轉移到水中,汙染物濃度高,廢水成分複雜,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鹽份,具CODCr高,色澤深,酸鹼性強等特點
  • 印染廢水常用處理方法你知道哪些?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 關於印染廢水治理,技術政策的治理工藝中明確提出:以生物治理為主、化學治理為輔、生物處理技術和物理化學處理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治理路線,不宜採用單一的物理化學處理單元作為穩定達標排放治理流程。
  • 石化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石化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我國水資源貧乏,地表水汙染嚴重,近年來,隨著石油工業的迅猛發展,消耗了大量水資源,並向環境排放了大量廢水,更加劇了環境汙染和資源危機。石化廢水經過一定處理後,作為再生水回用,不僅可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節約水資源,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更可以減少汙染物排放、控制水體汙染,進而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效益。關鍵詞:石化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1導言近年來水資源短缺的現狀給石化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大量的石化廢水排放也對環境造成了威脅。
  • 化學方法預處理農藥廢水的現狀及研究方法進展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運用生物處理法和萃取、絮凝法處理效果較差。現階段大多採用化學法對其進行預處理。化學法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方法:臭氧處理法、鐵碳微電解法和臭氧/鐵碳微電解聯合工藝法,本文主要介紹以上幾種方法的處理機理以及研究進展情況。
  • 山東聊城東阿東昌焦化金華鋼鐵公司談印染行業廢水處理技術及趨勢
    山東聊城東阿東昌焦化金華鋼鐵公司:1 環境汙染與廢水紡織印染行業排放的印染廢水是我國工業系統中重點汙染源之一,據國家環保總局統計,印染行業排放的印染廢水總量位於全國各工業部門排放的總量第五位。印染廢水屬於含有一定量難生物降解物質的有機性廢水。其汙染物濃度高(COD),色度深,是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2 生物法2.1 好氧生物處理活性汙泥法在處理印染廢水中應用最為普遍,這是因為活性汙泥法具有可分解大量有機物、能去除部分色素、可調節pH值、運轉效率高且費用低等優點。
  • 納米零價鐵處理含銻印染廢水成套工藝
    目前的主要產品是納米零價鐵生化促進劑和納米零價鐵印染廢水預處理劑等系列水處理產品。1、結合生化重金屬銻處理去除率可達98%以上;2、脫色效果優異,顯著提高印染廢水可生化性;3、投加量小,汙泥產生量是常規工藝的20%;4、對水的pH值影響小,無需額外調整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