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發展

2020-11-24 北極星環保網

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發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本文將從幾個方面來深入分析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工藝方法,並研究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印染廢水;工藝;深度處理

一、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工藝方法

1.物理法

(1)吸附法

吸附法是最常用的深度處理方法之一,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中採用的吸附劑以活性炭為主,此外也有一些新型吸附劑。例如張鳳娥等利用改性磁粉吸附協同二氧化氯氧化深度處理代替原有的混凝沉澱加活性炭吸附的深度處理工藝,廢水CODcr的質量濃度可從60-90mg/L降20mg/L以下,色度可從55-60倍降30倍以下,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可達到94.56%和60%,且處理工藝經濟合理,總成本為1.053元/t;楊佔紅利用超聲波一活性炭聯合法對印染廢水生化出水進行深度處理,CODcr去除率可達89.6%,出水CODcr的質量濃度小於25 mg/L;胡娟等研究並比較了混合炭、原煤炭和果殼炭3種不同材質的活性炭對印染廢水生化出水的吸附容量,在活性炭床中,當進水CODcr的質量濃度為75-101mg/L時,出水CODcr濃度可以穩定達到GB 4287--92(紡織染整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的要求。

(2)微絮凝直接過濾

微絮凝直接過濾近年來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處理低溫、低濁、有色水質的主流選擇工藝,其工作原理是在廢水通過濾池前投加絮凝劑,之後直接進入濾料內部完成反應、沉澱和截留過程,是一種高效、經濟的集成工藝。例如陳士明等採用微絮凝一變孔隙直接過濾工藝對印染廢水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出水濁度、色度、CODcr的平均值分別為0.16NTU、6倍、21mg/L,去除率依次為98.8%、85%、61.8%。同時陳士明等採用微絮凝直接過濾作為超濾的預處理工藝,對印染廢水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微絮凝直接過濾一超濾組合工藝對濁度和CODcr的去除效果都較穩定,出水濁度小於0.1NTU,色度小於5倍,CODcr的質量濃度小於30mg/L。微絮凝工藝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生物工藝如BAF或者膜技術組合使用,都可以有很好的處理效果。

2.高級氧化技術

高級氧化技術(AOP)是藉助氧化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具有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OH)使水體中許多結構穩定、很難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分子轉化為無毒無害的可生物降解的低分子物質,從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根據反應條件和產生•OH方式的不同,可將AOP分為電催化氧化、溼式氧化、臭氧氧化、Fenton氧化、光化學氧化、超聲波氧化等。Tung等採用電催化氧化一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藝對臺灣省某印染廠高有機物濃度、高色度廢水進行處理,在電流密度50mA/cm2的條件下處理60min後,TOC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0%和92%。李文杰等採用真空紫外(VUV)一高頻超聲(US)耦合深度處理印染廢水尾水。實驗結果表明VUV-US處理印染廢水尾水時存在著協同增效作用,在VUV為16W、US為100W的條件下反應120min後,TOC及UV254的去除率分別達到27.68%和93.03%,而反應溫度、初廢水始pH對處理效果的影響較小。由於降解汙染物的高效性和低選擇性,高級氧化技術已成為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研究領域的熱點課題。但現有技術操作複雜,添加藥劑易引入二次汙染,且單獨使用這一技術徹底去除廢水中的難降解COD和色度的成本較高,這極大地限制了該技術在廢水深度處理中的產業化應用。

3.生物法

(1)BAF

與普通活性汙泥法相比,BAF工藝用於處理低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具有佔地面積小、抗衝擊負荷強、氧傳輸效率高、避免汙泥膨脹、出水水質穩定等優點。如許峰等採用上向流礫石濾料BAF反應器深度處理印染廢水,對於m(BOD5)/m(CODcr)小於0.1,N、P含量低的廢水具有很好的處理能力,出水CODcr的質量濃度為39.6-45.3mg/L,NH3-N的質量濃度為0.11-0.24mg/L。吳川等通過對陶粒生物濾池深度處理某印染廠二級生化出水的研究表明:陶粒生物濾池在整個穩定運行階段,對CODcr的去除率達55%左右,當進水CODcr的質量濃度為90-100mg/L時,出水可保持低於50mg/L;對NH3-N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為88.5%左右,出水NH3-N的質量濃度保持在1.0-1.5mg/L,但是對色度的去除率只有20%,原因在於廢水中引起色度的難生物降解有機物,通過陶粒微弱的吸附能力以及極少量的生物降解只能去除少部分。

(2)BAC

BAC工藝利用活性炭的巨大比表面積、發達孔隙結構以及優良的吸附性能等特點,以活性炭作為載體構建生物膜,從而形成活性步吸附和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的協同作用。此工藝提高了廢水中有機物的去除率,增強了系統抗毒物和負荷變化的能力,改善了汙泥脫水及消化的性能,延長了活性炭的使用壽命,是一種以生物處理為主,同時具有物化處理特點的生物處理新技術。

二、印染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1.汙染的源頭控制

當前我國印染廢水的治理還主要是以末端治理為主,這種治理方法只是把汙染物從一種狀態轉化為另一種狀態,並未真正的消除汙染。這種轉化既不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也不符合資源循環利用的原則。因此,在注重末端治理的同時,加強汙染的源頭控制,實行清潔生產技術,儘量減少汙染的產生以減輕後續處理的負荷,是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一個發展趨勢。一般而言,在紡織印染行業推行清潔生產主要針對原料、工藝技術、設備和管理措施幾方面。企業在選擇原料時應優先考慮易生物降解的新型環保原料以有效減輕廢水終端處理的難度,如在染色印花過程中用易生物降解的人造漿料代替聚乙烯醇漿料、用澱粉酶代替燒鹼退漿等。在各工序操作過程中,有效利用各種方法,如在車間排水口分離回收疏水染料,最大限度地減少原料的流失,這樣既充分利用了資源,也減輕了後續處理的難度。在工藝技術的設計或改造時選擇值得推廣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如染整高效前處理工藝、少水印染加工技術等。此外,為了更好地實現清潔生產,企業還應加強管理,實行清潔生產審核,建立一套健全的環境管理體系,使人為的資源浪費和汙染排放減至最小。

2.組合工藝的優化

組合工藝的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各組合單元的優勢。廢水處理站出水—生物陶粒—臭氧脫色一雙層濾料過濾一陽離子交換樹脂軟化—出水就是一個較典型的組合工藝,但李武全等人研究發現臭氧脫色後出水中的剩餘臭氧可能會破壞交換樹脂結構,使其失去交換能力,因此在工程中需要增加清水池,待臭氧分解完畢後再進入交換樹脂單元。所以在實際應用中,研究不同組合工藝中不同單元間相互制約、乃至相互破壞的方面,以避免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是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一個研究方向。

結語:綜上所述,印染廢水作為水汙染重點需要處理的廢水之一,一定要對其予以高度重視,在採取科學、有效的處理方法時,還要從根本上提高印染廢水處理工作的效率,用最好的處理效果來確保廢水的合理排放,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生態環境的健康持續發展。

原標題: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發展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微波活化過硫酸鉀深度處理印染廢水
    feijiu網資訊平臺:為了深度處理印染廢水生化出水,使其達到工業回用要求,利用微波活化過硫酸鉀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印染廢水生化出水中的有機汙染物。考察了硫酸亞鐵的投加量,過硫酸鉀的濃度及pH的影響,並通過對比實驗討論了微波活化作用效果。 結果表明,過硫酸鉀微波組合能夠有效地去除生化出水中的TOC和色度。
  • 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與PAC 混凝深度處理印染廢水
    摘要:選用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與聚合氯化鋁(PAC)復配對印染廢水進行深度處理。研究結果表明,複合絮凝劑處理印染廢水效果較好,在pH 值為8 的條件下,當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投加量為4 mg/L,PAC 投加量為10 mg/L 時,印染廢水的脫色率可達91.2%,COD 去除率達58.6%。
  • 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與PAC 混凝 深度處理印染廢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摘要:選用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與聚合氯化鋁(PAC)復配對印染廢水進行深度處理。研究結果表明,複合絮凝劑處理印染廢水效果較好,在pH 值為8 的條件下,當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投加量為4 mg/L,PAC 投加量為10 mg/L 時,印染廢水的脫色率可達91.2%,COD 去除率達58.6%。季銨型陽離子脫色劑和PAC 復配使用能降低投藥量、提高處理效果,應用於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前景良好。
  • 印染廢水治理的成本剖析與解決方案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伴隨紡織工業的發展,染料廢水的排放量也急劇增多。截至2010年,我國紡織工業排放廢水量23億噸,約80%來源於印染行業。印染廢水是工業生產中織物預處理、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各工序廢水的混合物,含有染料(佔總染料使用量的10%~20%)、漿料、助劑、油劑、酸鹼、纖維雜質及無機鹽等。
  • 印染廢水處理方法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隨著印染工業的快速發展,廢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由於印染廢水成分複雜、有機物含量高、難生化降解,印染廢水的處理已成為廢水處理領域的一道難題。由於染料品種多,成分複雜,並朝著抗光解、抗氧化、抗生化方向發展,傳統的染料廢水處理工藝受到嚴重挑戰,已難以滿足廢水處理排放的要求。因此,開發經濟、高效的印染廢水處理方法或技術日益成為廢水處理行業關注的重點。目前,印染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萃取法、吸附法、焚燒法、化學氧化法、高級氧化法(溼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芬頓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及各種聯用方法。
  • 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研究現狀及進展
    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研究現狀及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我國是紡織印染大國,用水量大,導致廢水排放量大。紡織印染廢水的高排放和重汙染已成為制約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大量人工合成難生物降解染料和助劑的使用,如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等,同時由於紡織印染行業工藝的不斷升級,造成紡織印染廢水處理難度增加,採用傳統處理方法已無法滿足日趨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為保證紡織印染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紡織印染廢水處理工藝在不斷升級,但也遇到了一些新問題。
  • 焦化廢水處理工藝及類型盤點
    焦化廢水處理工藝及類型盤點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當前,全球都面臨著水資源短缺、水質惡化的嚴峻形勢,水汙染問題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重要環境問題之一。廢水中汙染物組成複雜,含有揮發酚、多環芳烴和氧硫氮等雜環化合物,屬較難生化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目前,焦化廢水處理一般要經過預處理、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後才可能達標排放。焦化廢水的預處理技術有:厭氧酸化法、氣浮法、混凝沉澱法;二級處理方法很多,有生物化學法、物理法、化學法、以及物理-化學法等;焦化廢水深度處理技術有化學氧化法、折點氯化法、絮凝沉澱輔以加氯法、吸附過濾輔以離子交換法等。
  • 關停罪魁禍首:印染廢水處理三大難題
    印染廢水處理中三大難題及其特點印染廢水處理有三大難題:漿料廢水、蠟染廢水和鹼減量廢水。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濃度高,COD約為20000mg/L-80000mg/L,水量僅佔全廠印染廢水的l0%-20%,而COD負荷卻佔25%-40%。長期以來處理的難點在於:難降解,COD過高。幾十年來研究了許多方法,或是技術不過關,現有技術沒有突破,或是處理成本過高影響實際應用。
  • 國內外印染廢水脫色處理技術概要
    國內外印染廢水脫色處理技術概要 2017-02-23 08:52:10 來源:北極星節能環保網   紡織印染染色廢水,水量大,色度高,成分複雜,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
  • 印染廢水常用處理方法你知道哪些?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 關於印染廢水治理,技術政策的治理工藝中明確提出:以生物治理為主、化學治理為輔、生物處理技術和物理化學處理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治理路線,不宜採用單一的物理化學處理單元作為穩定達標排放治理流程。
  •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綜述
    鹼減量廢水不僅pH值高(一般>12),而且有機物濃度高,鹼減量工序排放的廢水中CODCr可高達9萬mg/L,高分子有機物及部分染料很難被生物降解,此種廢水屬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下面從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三個方面的評述著手,介紹目前印染廢水處理的方法及研究的狀況。
  • 分析丨印染廢水處理技術與研究現狀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汙染物濃度高、色度深、鹼性大、可生化性較差、水質變化大、成分複雜等特點,屬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本文旨主要介紹國內外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發展現狀,詳細介紹了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和生物法等方法,列出各種處理方法的適用條件及處理效果,並總結出各自的優缺點。
  • 印染廢水特點及處理工藝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印染廢水的水質隨採用的纖維種類和加工工藝的不同而異,汙染物組分差異很大。印染各工序的排水情況一般是:退漿廢水:水量較小,但汙染物濃度高,其中含有各種漿料、漿料分解物、纖維屑、澱粉鹼和各種助劑。廢水呈鹼性,pH值為12左右。
  • 【乾貨】紡織印染廢水四大處理方法詳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紡織工業發展主要阻礙之一是環保節能問題,環保的主要問題是廢水處理,而約80%紡織廢水來自於印染行業。作為工業廢水主要來源之一的紡織印染廢水,其處理難度較大,不易處理,本文簡要介紹四種印染廢水處理方法,詳見下文。物 理 法(1)柵欄法:用於去除廢水中紗頭、布塊等漂物和懸浮物。
  • 汙水處理之電化學法處理印染廢水CODCr
    北極星環保網訊: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汙染物含量高、色度深、鹼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特別是近年來化學纖維織物的發展,仿真絲的興起和印染後整理技術的進步,難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其CODCr 也由原先的數百mg/L 上升到2 000~3 000 mg/L,使原有的生物處理系統CODCr 去除率從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
  • 水解酸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的機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為了研究水解酸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機理及其必要性,嘗試用分子量及其分布和聚乙烯醇( PVA) 降解程度作為論證指標,並綜合後續好氧生物處理。提出以VFA 產生和pH 顯著下降作為印染廢水水解酸化的評判標準是不適用的; 印染廢水水解酸化的作用主要在水解階段,COD 雖沒有明顯降低,但分子量和PVA 隨著反應過程有顯著下降; 印染廢水水解酸化可以大大降低好氧生物處理的難度,經過水解酸化的印染廢水比未經水解酸化的印染廢水好氧生物處理後COD 去除率高40. 2%,分子量下降率高66. 2%。
  • 印染行業廢水水質情況及處理方法
    印染廢水是以上各類廢水的混合廢水,或除漂白廢水以外的綜合廢水。2、水質及水量印染廢水的水質隨採用的纖維種類和加工工藝的不同而異,汙染物組分差異很大。一般印染廢水pH值為6~10,COD為400mg/l~1000mg/l,BOD為100~400mg/l,SS為100~200mg/l,色度為100~400倍。
  • 印染廢水分質處理模式及其在改造工程中的應用
    目前印染廢水多採用混合處理模式。混合模式的優點是具有規模效應,一次性投資省。但是該處理方式也存在諸多的問題,比如將高COD工藝廢水和低COD廢水混合處理會使得系統的COD負荷增高,後續再生回用處理成本高、回用率低。  總體而言,印染廢水混合後處理往往會導致印染企業二級出水排放不達標,不達標的二級出水進到RO系統後,膜易堵塞且產水率不高。
  • 汙水處理技術篇:光化學氧化技術應用於印染廢水處理
    北極星環保網訊:近年來印染行業技術革新日新月異,普遍採用鹼減量工藝,人工合成聚乙烯醇(PVA)漿料和各種難降解、抗氧化的助劑大量使用,印染廢水有機物濃度大幅上升,可生化性進一步變差,使得原先可以達到處理要求的傳統二級處理工藝處理效果削弱,難以達標排放。
  • 印染廢水處理脫色、除COD
    在染料生產過程中如磺化、硝化、重氮化、還原、氧化以及酸(鹽)析等工序中都有大量的汙染物產生,印染廢水處理也就成了難題,江蘇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為您詳解據估計,在染料生產中有 90%的無機原料和 10%~30%的有機原料轉移到水中,汙染物濃度高,廢水成分複雜,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鹽份,具CODCr高,色澤深,酸鹼性強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