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電視塔成羊城新圖騰 1000噸水箱鎮住塔身

2020-11-25 華夏經緯

珠江邊上這座拔地而起的通天塔令廣州有了一個驕傲的「世界第一」。


  廣州新電視塔位於廣州新中軸線與珠江景觀軸的交匯處,總高度61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電視觀光塔。其中,塔身主體高達450米,天線桅杆160米。廣州新電視塔正處在新中軸線的中心位置,將中軸線建築的恢宏氣勢推向高潮。

    傳奇

  「第一海拔」是這樣煉成的

  在設計上驚世駭俗的造型往往帶來施工難度幾何級數的提升。 
 
    為了打造廣州新電視塔「少女回眸」的曼妙身材,建造者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施工難題,最終讓5萬多噸的鋼材構建出充滿藝術美感的造型。

  萬餘鋼構件沒有一個是相同的

  廣州新電視塔塔身由鋼結構外框筒和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構成。由於樓層不平均地分布在五個功能區,外框筒只能局部附著在內部的核心筒上,這就給外框筒的安裝帶來極大挑戰。

  更讓業內震驚的是,組成新電視塔的一萬多個鋼構件竟然沒有一個是相同的。這是由塔身扭轉的造型決定的。「結構扭轉45度,轉出來後帶來的問題是所有的構件沒有一個是平的或者是直的,都是傾斜的。我們造房子是橫平豎直,而這裡沒有,對於安裝來講困難也比較大。」上海建工集團項目總工程師吳欣之在談到電視塔的施工技術時頗有感觸。

  新電視塔的外框筒由24根鋼柱和46個鋼橢圓環及鋼斜撐組成,由下到上,截面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扭轉而成。經過廣州大橋的人們可以感受電視塔塔身扭轉變化帶來的神奇視覺體驗,當車子行進時,電視塔仿佛在三維空間中扭轉變換。

  1000噸水箱鎮住塔身防晃動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你很難相信廣州新電視塔的高空部位每時每刻都在晃動。「這種晃動一般在40到80釐米,是建築安全可承受的範圍。」廣州新電視塔相關負責人日前告訴記者。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為廣州新電視塔研究設計了阻尼裝置,這種裝置在電視塔靠近頂層的中央核心筒安裝兩個各500噸容量的鐵製水箱,水箱的下面安裝有軌道,以便水箱可以滑動。當塔身晃動時,水箱可以通過傳感器向反方向滑動,以此來消減塔身的晃動幅度,這可以使晃動位移降低40%。

  據介紹,廣州新電視塔在阻尼裝置的保護下可以輕鬆抵禦8級地震和百年一遇的颱風。此外,電視塔的網狀漏風空洞設計也可大大減少塔身的重量和風荷載,其設計使用年限超過100年。

  更有趣的是,今後電視塔還準備在頂層開闢科普館,遊客可以參觀電視塔的這兩個鎮塔水箱,並通過計算機模擬系統看到塔身的實時晃動數據。而出於消防安全考慮,未來一旦遭遇火災,1000噸的水箱也可成為電視塔高空滅火的「救命稻草」。

    紀錄

  ●廣州新電視塔鋼結構總重量達到5 .5萬噸,總用鋼量已經超越了國內許多地標建築。深圳地王大廈的鋼結構安裝總重量僅2.4萬噸,國家體育場「鳥巢」的用鋼量為4.2萬噸。

  ●此外,廣州新電視塔澆築混凝土15萬立方米,電視塔的總重量達到10萬噸以上。

  ● 總投資:22億元

  ● 塔體建造耗時:26個月

  現場傳真

  絕對第一!全城首次親探電視塔,獨家披露真容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鬧市。鬧市的佳人卻比空谷裡的來得更難接近。

  要進入還在施工中的新電視塔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數的溝通、公關、批文,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已經分別在珠江邊上流連了兩個晚上,拍下無數個新電視塔正面側面,卻始終無法親近一窺芳澤。而最後經過各方努力,記者終於被允許進入現場,一窺真容。這也是全城首次有媒體得以進入這個仍在建設中的廣州新地標。

  遠觀 夜晚是一天中最美時刻

  五月初九,廣州天氣晴朗,月半彎。站在獵德碼頭南望的一幕,可能將是這個城市以後最具代表性的景觀——新電視塔亮著光,並非整體通透的燈火通明,而是從底部一直延伸到腰部的孤線,像亭亭的淑女的裙擺,再往上,是一條光亮的環狀,猶如裙子的銀色腰帶。

  這是她一天中最美的時刻。就像一位剛從舞會上盡興歸來,拎著裙擺,踩著月光,在珠江邊散步的美麗少女。

  進門 保安確認身份方能放行

  直至截稿前一天,在等待了四十八小時以後,記者終於被允許進入施工現場,最終也僅是站到了電視塔的三十三樓平臺上。

  在未被允許進入之前,記者曾去過施工現場附近溜達,試圖找到進入的其它途徑,未果。而當這天記者從二號門進入工地後,才知道那天的行徑有多麼愚蠢,即使真僥倖溜進了大門,也根本進不了正在施工的新電視塔,因為那裡還有一項保安措施,有一個類似地鐵檢票口的裝置,每一個進去的人,都要通過保安的審核,確認身份,再由保安刷卡,逐個放行。

  即使在已被事先告知的情況下,保安仍然很是警惕:「你們誰是記者?三個記者?不是兩個嗎?」同事解釋:「我們之前是說兩至三個,現在是兩個文字記者,一個攝影記者。」攝影記者衝著他晃了晃手裡的相機,保安臉上緊張的神色才稍有些鬆弛,拿卡往門上一刷,放人。

  登高 高速電梯1分半鐘直達頂層

  目前上新電視塔唯一的方式是乘坐工程電梯,有位專門的工人負責電梯運行,除了上下運行是由機械操作,每一次停留、開門關門,都需要人工操作。工程電梯很原始簡陋,像個巨大的轟鳴著的鐵蒸籠,在暗無天日布滿水泥與鋼筋的狹小空間裡緩緩上升。工作人員說,如果坐這部電梯到最頂層,估計得十分鐘。而在以後,乘坐國內首個安裝了電梯防耳壓裝置的高速電梯,可在1分半鐘直達頂層。

  電梯裡沒有任何隔音、製冷設備,雖然是鐵架子,卻密不透風,溫度很高,噪音很大,讓人感覺喘不過氣來。與距離不到三十釐米的同事說話,都得扯著嗓子,聲嘶力竭。

  初探 「空中雲梯」已具雛形

  差不多50秒後,記者到達33樓,168米,這是記者所被允許採訪能到達的最高處。如果從新電視塔的整體情況而言,現在到達的還只是它的「大腿」部,也就是C層平臺,離最聞名遐邇的D層———「細腰」還有一百多米。

  現在在C層平臺上施工的工人主要從事三種工作,一是防腐工程、二是照明工程,還有一些工人正在為即將搭建在外圍的「空中漫步廊」進行切割鋼板工作,到時候,在這個地方將會有一條透明的走廊凌空而出,讓遊客進行「空中漫步」。而最長的「空中雲梯」也已具雛形,雖然仍是毛坯樣式,但已經可以由此沿著旋轉上升的樓梯攀登將近200米的高度,全程穿越塔的腰部,這些都是它的觀光功能;另一個主要功能則是為上層提供相應的設備功能,因為「細腰」部分空間有限,容不下太多的設施,因此在C層平臺將建有一個大型的空調機房。

  如果只是平視,觸目所及便大抵如此,所有一切仍然只是個大概的模樣;而如果往下鳥瞰,周圍的一切便盡在眼底,但33層的高度,並沒能帶來太多的驚喜;只有抬頭仰望,才有震撼的感覺,頭頂是高度一百多米的D層平臺,外圍則被網狀鏤空的鋼筋混凝土筒體包圍著,螺旋形蜿蜒而上的空中雲梯更製造出極強的視覺效果。

  由於不被允許登到最頂層的部分,傳說中的世界最高摩天輪、速降吊籃、最高的旋轉餐廳、最高的露天觀景平臺等也無緣得見,據稱塔頂的工人正在奮力趕工。

    話說

  搞防腐工程就像當「蜘蛛人」

  來自湖南的周漢忠和吳躍兵是四航巖土的員工,他們今年二月份開始參與施工,負責新電視塔的防腐工程。  

  防腐工程的進行聽起來很危險,需要懸掛在新電視塔的外牆上進行,聽起來很有些蜘蛛人的感覺,因此安全成了記者最關心的問題。周漢忠向記者演示了他們的安全措施:在他們身上有雙重保險安全裝置,分別有兩個鐵扣子扣在兩根不同的安全帶上,安全帶是粗大的鋼索,同時還有一根較細的鋼索懸著吊籃,工人工作時就坐在吊籃上,在新電視塔的外牆進行油漆,十分安全。

  相對輕鬆的是,防腐工程受天氣因素的影響很大,一旦颳大風或者下雨,周漢忠和他的同事們便可以休息。

  閃回

  2004 7 23

  電視塔設計方案公開投票

  廣州向全球設計師發出邀請,希望把新電視塔打造成為一個具有藝術感的地標建築。為了獲得最完美的設計方案,競標任務書上沒有提及高度,也沒有限制造價,給設計者提供了最大的發揮空間。

  這次設計競賽共收到了13家來自世界各地著名建築設計事務所的方案,經過評選最後來自荷蘭的4號方案脫穎而出。出乎意料的是,這個方案的塔身高度並不是備選方案中最高的。備選方案中,最高設計高度曾達到1000米。顯然廣州新電視塔的建造者並沒有一味追求建築高度。對於廣州的建造者來說,合理的造價和美妙的造型似乎比高度更重要。

  2005 11 25

  正式動工建設

  廣州原市委書記林樹森在開工儀式上指出,電視塔離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廣州大學城中心區約9公裡,離新廣州火車站、科學城中心區接近15公裡,當高塔建成後,視力超過1.0的人從塔頂遠眺,這些區域內的大型建築物應該依稀可辨。「我們終於有一個可以供市民們全面領略自己城市美景的場所。」

  2008 8 28

  450米主體塔結構封頂

  承攬電視塔建設的施工總承包聯合體之一上海建工集團曾經是上海東方明珠塔、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國家大劇院等經典工程的施工方。經過建設者26個月的連續奮戰,電視塔塔身完整呈現在廣州新中軸線上。

  據統計,整個工程的用鋼量超過了5萬噸,吊裝這些鋼材的是斥資五千多萬元從澳大利亞引進的兩臺M 900D巨型吊塔。由於電視塔工程具有結構超高、造型奇特、形體複雜和用鋼量大等特點,在建造過程中面臨諸多世界級施工技術難題。

  2009 4 25

  天線桅杆提升到位

  經過上海機施公司三晝夜的緊張施工,電視塔的天線桅杆終於提升到610米的終極高度。

  高達160米的天線桅杆總重量達到1650噸。採用了「液壓千斤頂集群作業,計算機同步控制」的提升安裝工藝。而桅杆提升段的重量650噸,超過了東方明珠電視塔天線450噸的記錄。

  論語

  性格說她不會從視覺上強暴你

  發言人:金濤,廣州市山鼎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和主創建築師,曾榮獲「2006羊城十大設計師」稱號、「亞洲建築規劃設計區域十大創新人物獎」、「2008中國建築規劃設計行業百強影響力人物」稱號。

  廣州名片:從設計上來看,您如何評價廣州電視塔?

  金濤:它的高度決定了這是繼中信廣場後,廣州的又一新地標,它為廣州建築注入了新的解讀方式。超高的建築往往都會帶來一種視覺強暴性,但它沒有,它用一種空而實、柔中帶剛的方式,讓人感覺不到視覺侵略性,很符合廣州人的性格。

  廣州名片:怎麼理解「空而實」?

  金濤:其實就是「少即是多」,它用簡單的向上的線條勾勒,表達出肯定的堅持向上的姿態,是一種非常自信的表達方式。它的結構柔中帶剛,看似陰柔的線條裡帶著一種堅毅,讓人驚喜。

  我不知道西方設計師最初的想法到底是怎樣的,但我想說,這個建築所傳達出的思想和哲理與東方文化殊途同歸了。

  廣州名片:它的結構讓很多人驚訝,為什麼每根柱子都是傾斜的,怎樣支撐起這麼龐大的建築?

  金濤:在建築科技上,我覺得它超越了原有的很多建築,它採取的是網絡系統、空間受力形式,跟普通建築完全不同,而且嚴格考慮過風荷載、地震等因素,所以看似每根柱子都是斜的,可它的結構反而非常穩定。

    性別說她就是一座「女性之塔」

  發言人:馮原,建築學博士,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學系主任、副教授,主要從事以建築、城市、當代藝術為主題的文化批評和歷史研究,並參與觀念藝術與景觀設計等創作實踐活動。 

  廣州名片:您覺得電視塔對廣州這個城市來說,具備怎樣的意義?

  馮原:把它稱作廣州地標的一個新象徵是無庸質疑的,首先它的高度上了全球超高建築排行榜,其次是它獨特的形象,在設計理念上表達出廣州重振雄風的姿態。

  廣州名片:您曾在媒體上說過廣州電視塔是一座「女性之塔」?

  馮原:我覺得它的設計充滿曲線韻律美,同時又充滿力量,張揚中不失含蓄,很符合廣東人的歷史特點與性格,因為跟北京、上海相比,廣州不算一個強勢城市,它很獨立,但從來也沒有屈服過,很多情況下表面上受支配,但又有自己的訴求。

  廣州名片:同為電視塔,上海的東方明珠跟廣州的新電視塔相比如何?

  馮原:我覺得在設計理念上,廣州電視塔具備相當前瞻性的眼光,可能幾十年、上百年都還很耐看,但東方明珠現在看起來就很落後,甚至有些荒唐,我說的主要是技術與結構上的東西,當然,不管怎樣,它都是上海的地標。

  所以,我覺得廣州新電視塔是若干個方案中比較正確的一個選擇。

  風水說「文昌筆」鎖水旺新城

  發言人:董易奇,世界華人周易協會秘書長

  總的來說,新電視塔對整個廣州的影響都是利大於弊的。塔自古以來在風水上就有兩個作用,一是「文昌筆」,能起到旺文昌之功效。從整個廣州格局來看,以白雲山為坐山,新電視塔正好位於八卦巽方(東南方),傳統風水理論認為,但凡省府市鎮鄉在甲、巽、丙、丁四方擇一建一座高於其他建築物的文昌塔,就可以很快發科甲、出人才。從這個角度上看,新電視塔建成之後,對廣州的科技、文化以及人才方面都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並且,古人常說的吉星高照,即應在城市的吉方建一高大建築物,東南巽方屬於廣州的生氣大吉位,在此處建高塔可令整個廣州都生機勃勃、騰飛發展。

  塔的第二個作用就是鎖水,讓水氣不外洩,有鎮水、鎮山、鎮邪之用途。電視塔位於珠江邊,從位置上看,其西面來水較寬、較大,北面為珠江經過二沙島後兩水相匯之處,水流較急,在此處建塔,還是能起到鎖住水口,讓財氣聚集不外洩的作用。

  值得說明的是,新電視塔的落成對珠江新城的發展尤為有利。從地理位置上看,電視塔位於珠江新城的正南方位,南方為明堂之地,水之南岸有塔,是為「案山」,能把南方的旺氣進一步聚集;同時,南方又為朱雀之地,電視塔拔地而起,頂上還有一個不停轉動的摩天輪,這就形成風水上所說的朱雀騰飛的格局,令珠江新城整個「活」了起來。如果沒有這種格局,珠江新城的發展就會慢上許多。

  從建築物的外觀形狀上來看,電視塔塔身為圓環形,上為尖頂。眾所周知,電視塔會對周圍環境產生輻射以及不利影響,而這種環形設計,則從風水的角度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塔身高圓而上為尖頂,是為火型建築,這種類型的建築物不太適合居住,但作為城市地標卻是極為有利的。因為火型建築代表著光明和照亮天下,作為標誌性建築,可以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

  業主的話

  她的視覺衝擊力獨一無二

  廣州新電塔項目由佔90%股份的廣州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佔10%股份的廣州電視臺合資組建了廣州新電視塔有限公司負責建造。

  在新電視塔公司的辦公室牆壁上,掛有很多精美的電視塔效果圖,其中有一幅世界上著名電視塔的排位圖,新電視塔公司負責人指著這張圖自信地說世界上很多電視塔都是相似的,而廣州電視塔的外形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

  「電視塔內部設有樓梯,但只有在旋轉雲梯上才能真正領略到電視塔的鋼結構魅力。」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最喜歡電視塔環梁旋繞的「序列美」,這種簡單而規則的景致讓他聯想到古希臘建築的美感。

  根據估算,廣州電視塔未來平均每天接待遊客能突破1萬人。如今廣州新電視塔的建設團隊開始醞釀電視塔的觀光遊樂功能。在他們看來,電視塔將會創造更多的世界之最,比如最高的咖啡廳,最高的高空速降機,最高的爬樓梯比賽。未來這裡將打造成為廣州的重要旅遊景點,將廣州中軸線的建築奇觀推向高潮。

來源:金羊網

相關焦點

  • 每天跟著太陽動、能感知地震……廣州塔不為人知的秘密你知道嗎?
    在世界高塔代表共聚羊城的特殊時刻,我們從廣州塔出發,回顧、挖掘、展望它的建築故事、經營經驗和世界影響,帶你看盡廣州塔的前世今生。一方面,摩天大廈的要件,廣州塔也有。 廣州塔內有核心筒,塔上也有大量的使用樓層,但廣州塔又不是一般的摩天大廈,沒有封閉外牆,代之以鏤空的鋼結構網,而且樓層還不連續。不僅如此,廣州塔又確實不像以往的電視塔。 有一種說法是,在廣州塔之前,地球上就從來沒有過這種結構的電視塔。
  • 這裡擁有很多世界之最,廣州的絕世容顏小蠻腰,美麗的廣州塔
    近年來,如果你出國旅行的話,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飛機在著陸時會繞過廣州塔,雖然要辨認天空中地面上的建築並不容易,但廣州塔那"纖細的腰部"的獨特形狀在白天也非常的引人注目,夜晚絢麗的燈光更讓人們眼花繚亂。作為廣州標誌性的"小蠻腰",這是中國第一座觀光塔,也是世界第三座。
  • 2020年10月29日起廣州塔科普遊覽廳升級改造暫停開放
    因廣州塔正在對109F-110F科普遊覽廳的減振控制系統(阻尼器)進行升級改造,改造期間,科普遊覽廳暫不對外開放,恢復開放時間為  廣州塔介紹:  廣州塔建築總高度600米,其中主塔體高450米,天線桅杆高150米,以中國第一、世界第三觀光塔的地位,向世人展示騰飛廣州、挑戰自我、面向世界的視野和氣魄。廣州塔,因其獨特設計造型,與珠江交相輝映,成為新中軸線上的亮麗景觀。
  • 減震抗風利器 千噸水箱助廣州塔抵禦「山竹」
    譚平,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教授,正是這一裝置的設計者,他解釋道:網傳20萬公升水的說法並不嚴謹,實則是兩個各650噸水箱,每個水箱的水約350噸,另外300噸是混凝土水箱重量。譚平滿眼自豪:「臺北101大廈是一個被動控制系統,而廣州塔加入了人工智慧的元素,有主動控制也有被動控制系統。整個塔遍布傳感器,能即時把數據傳遞到電腦,再根據內置的實時智能算法,可以下指令讓減震系統始終處於最優的工作狀態,把整個塔的震動減到最小。」還讓譚平更驕傲的是,廣州塔的這套減震系統還是個「摳門」的方案:把塔內原有的消防水箱的質量變成整個減震系統的組成部分。
  • 廣州電視塔,抵禦8級地震和12級颱風,設計使用年限超過100年
    廣州電視塔,俗稱廣州塔,給人們的第一印象,便是柔美。這座塔腰身纖細,最細處直徑大約30米,因此,也被人們稱作「小蠻腰」。據此,世界上最高的廣播電視觀光塔: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杆高146米,總高度6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廣播電視觀光塔,已經榮獲成為金氏世界紀錄。
  • 廣州610米新電視塔因影響飛機飛行安全被削10米
    記者昨天從民航部門獲悉,處於機場出入口航路上的廣州新電視塔(小蠻腰)610米的高度對航空安全會造成隱患,近日其高度按民航管理部門要求降低至不高於600米。據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削減了10米左右的天線部分。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廣州新電視塔的超高已對進出白雲機場飛機的飛行安全產生隱患,民航部門已給廣州市政府發函並進行溝通。就在近日,廣州新電視塔進行了「削低」手術。
  • 氧氣森林、羊城廣場……廣州新中軸線將迎全面升級
    大洋網訊 花城匯北區江北區打造成「會呼吸的地下商業空間」、海心沙東區將通過微改造引入高端精品主題酒店和藝術家工作室、廣州塔南側的羊城廣場將在明年6月竣工……昨(23)日,記者從廣州城投重點商業項目推介暨客戶答謝會上獲悉,廣州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軸又將迎來升級,將變身為業態更豐富的現代生活商務區。
  • 廣州塔改名了?關於它的七大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Q4、廣州塔擁有一個新名字?A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是的!8709722017 年 2 月 28 日,廣州塔多了一個新名字:870972。這組代碼屬於「新三板」,自從廣州塔登陸資本市場,這是新三板市場上的「地標建築第一股」,也是廣州旅遊景區行業首家掛牌企業。如果「小蠻腰」這個暱稱是顏值擔當那麼「870972」這個新名字就是廣州塔的實力所在未來所往!
  • 六百米高的「小蠻腰」廣州塔其實一直在動,還有這些「黑科技」
    到廣州你必去哪裡?廣州塔!相信這是很多朋友的第一選擇。廣州塔自從建成以來,就成了大廣州當之無愧的新地標,只要到廣州的朋友,不管是旅遊還是路過,都會來廣州塔打卡。不過,關於廣州塔的很多「黑科技」可能很多朋友就不清楚了。廣州塔,民間稱為「小蠻腰」,享有中國第一高塔的美譽。
  • 人稱廣州「小蠻腰」,可以抵禦8級地震、12級颱風
    作為目前世界上建築物腰身最細,施工難度最大的建築,廣州塔建設者們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工程建築難度,把一萬多個傾斜並且大小規格全部不相同的鋼構件,精確安裝成挺拔高聳的建築經典作品,並創造了一系列建築上的「世界之最」。因為廣州塔場地東側為居住區,故將主塔布置在用地的北面,靠近珠江和濱江路,減少了其高大體量與周邊建築的相互影響,並在南面形成完整的綠化廣場和地下空間。
  • 恆大足球俱樂部定名「廣州隊」,不禁讓人想起了廣州塔的命名
    雖然此前傳聞恆大可能會選擇廣州FC以及廣州華南虎等名稱,但因為廣州FC不符合當地工商註冊條例,肯定會被放棄,而更名「華南虎」也不被外界看好。而據最新的消息是,恆大老闆許家印在俱樂部上報的10個中性名字拍板定了「廣州隊」。本周已經把「廣州隊」的名字和相關資料報給廣州市足協,而廣州市足協也基本認可恆大隊使用「廣州隊」名字。
  • 世界五座最高全鋼電視塔,中國獨佔兩席,第一在河南遠超艾菲爾
    每座城堡都有電視塔,可以發出電視信號,在全省看電視,例如上海的東方明珠、廣東的廣州塔等都是全國有名的電視塔,其高度和觀賞價值都很高,是世界聞名的,可以說是銀電鋼鐵結構的電視塔,鋼鐵結構是人們喜歡的建築材料,因為鋼材比混凝土材料更容易運輸,材料強度高,可塑性高,建築垃圾也不發生,今天我們來看了世界上最高的五座鋼鐵電視塔
  • 打開廣州最好的方式,從這個角度看廣州塔,從這個角度看廣州
    廣州塔又稱小蠻腰。位於廣州市海珠區(藝洲島)赤崗塔附近,距離珠江南岸125米,與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海心沙島隔江相望。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杆高146米,總高度600米。是中國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僅次於東京晴空塔,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紅月掠過廣州塔塔尖,月亮為什麼會是紅色的?
    【紅月掠過廣州塔塔尖】9月3日,通過延時攝影拍攝的巨大「紅月」掠過廣州塔塔尖。據悉,月亮顏色受大氣透明度影響,在特定情況下會呈現紅色。網友評論網友:「紅月」掠過小蠻腰時,真的絕美廣州塔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暱稱小蠻腰。
  • 2018廣州讀書月啟動 書香羊城十大好書發布
    3月30日,由書香羊城全民閱讀活動組委會辦公室主辦、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廣州讀書月啟動儀式暨書香羊城十大好書發布活動在廣州圖書館舉行。活動拉開了2018廣州讀書月帷幕,發布了2018書香羊城十大好書,來自廣州市機關單位、學校、企業、社區的500多名讀者代表,一起見證了今年「廣州讀書月」的開啟。
  • 那些年,我看著廣州塔是這樣"長大"的!
    城市背後@lucas、圈圈廣州塔:我太難了廣州塔坐落在,新城市中軸線與珠江景觀交匯處,每當天朗氣清,或燈火璀璨時,她曼妙的身姿便倒影水中,宛若一位窈窕淑女佇立在珠江之畔。海珠湖與廣州塔,攝影師@姚朝輝然鵝,就是這絕妙的位置,帶來了第一重難題:離珠江太近不僅意味著地基鬆軟,更要求塔基要承受很大的水壓。航拍廣州塔,離珠江非常近。
  • 中國最高的全鋼結構電視塔,比東京鐵塔還高5.4米,不是東方明珠
    提起電視塔,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出現上海東方電視塔。作為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早已被眾多遊客列為上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但是你知道嗎?在中國還有一個電視塔非常的漂亮,它位於我國河南省的鄭州市。可能很多人對鄭州的印象並不深,只知道它是河南的省會城市,屬於因為交通優勢新興的大城市。
  • 廣州為什麼叫羊城,既靈異又甜美的城市
    可能羊城晚報很多人都知道,羊城其實就是廣州,那麼廣州為什麼叫羊城,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尤其是外地的人,對於廣州的羊城說法更是知之甚少,不過關於羊城的來源有幾個說法,不過都和羊區分不開,廣州在近現代時期是一個非常具有地位的國家,廣州的十大姓氏更加是聞名世界,不過廣州最著名的還是廣州的吃文化,很多時候,去廣州旅遊的人都是衝著那邊得美食去的
  • 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塔高468米位居亞洲第一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坐落於黃浦江畔浦東陸家嘴嘴尖上,與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隔江相望。塔高468米,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和左右兩側的南浦大橋、楊浦大橋一起,形成雙龍戲珠之勢,成為上海改革開放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