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電視塔,抵禦8級地震和12級颱風,設計使用年限超過100年

2021-01-08 人間文史

廣州電視塔,俗稱廣州塔,給人們的第一印象,便是柔美。這座塔腰身纖細,最細處直徑大約30米,因此,也被人們稱作「小蠻腰」。據此,世界上最高的廣播電視觀光塔: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杆高146米,總高度6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廣播電視觀光塔,已經榮獲成為金氏世界紀錄。

廣州塔也是一個非常強悍的存在,電視塔可抵禦8級地震、12級颱風,設計使用年限超過100年。廣州塔塔身168~334.4米處設有「蜘蛛俠棧道」,是世界最高最長的空中漫步雲梯。塔身422.8米處設有旋轉餐廳,是世界最高的旋轉餐廳。塔身頂部450~454米處設有摩天輪,是世界最高摩天輪。天線桅杆455~485米處設有「極速雲霄」速降遊樂項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遊樂項目。

對於600米高的電視塔來說,要想瘦身並不容易。它的內核是一個圓形混凝土柱子,外層則用強度極高的鋼,隨塔身盤旋扭轉,越細的部分,越需要鋼的支撐,每讓塔身細一米,造價就會呈指數級增長,整個電視塔用鋼量大約6萬噸。因此,塔身所載的建築負荷,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廣州塔建設用地面積17.546萬平方米,道路面積4.21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4054平方米,塔體建築面積44276平方米,地下室建築69779平方米。廣州塔由鋼筋混凝土內核心筒及鋼結構外框筒以及連接兩者之間的組合樓層組成,核心筒高度454m,共88層。鋼結構網格外框筒由24根鋼管混凝土斜柱和46組環梁、鋼管斜撐組成,最高處標高462.70m。由鋼格構結構和箱型截面組成的天線桅杆高146米。作為廣州市的標誌性建築屹立在中軸線的珠江南岸,是國內最高、也是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最高的塔桅建築。

廣州塔屬於單一體型,主塔體為高聳結構,外觀各面基本等高,平面呈橢圓形。其造型簡潔、統一,輪廓分明,整個塔身盤旋而上。塔體整體上小下大,建築腰部較為密集的區段則可提供相對私密的體驗,頂部更開放的結構產生了透明的效果可供瞭望。

廣州塔外部鋼結構體系由24根立柱、斜撐和圓環交叉構成,各立柱間隔相當,環形排列。廣州塔的塔身由下而上富有大小變化。其中,底部橢圓直徑尺寸約為60米×80米,高寬比為7.5;中部最細處橢圓直徑約為30米,高寬比為7.3。上部橢圓直徑尺寸約為40.5米×54米。24根立柱的間隔距離相當,協調統一。

廣州塔,也有它獨自設計的特色。整個塔身是鏤空的鋼結構框架,24根鋼柱自下而上呈逆時針扭轉,每一個構件截面都在變化。鋼結構外框筒的立柱、橫梁和斜撐都處於三維傾斜狀態,再加上扭轉的鋼結構外框筒上下粗、中間細,這對鋼結構件加工、製作、安裝以及施工測量、變形控制都帶來了挑戰。僅鋼結構外框筒就有24根鋼柱、46組環梁、1104根斜撐各不一樣。

廣州塔通過耐用和可持續性建築技術的應用和實施,在節能、節地、節材、節水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也採用創新技術三維空間測量技術,綜合安全防護隔離技術,異型鋼結構預變形技術,這三項技術的集合,塑造了廣州塔的內在與外在的完美融合,登上世界之巔。

如果有幸來到廣州電視塔,一定要在600米的高塔上的「蜘蛛俠棧道」漫步,去世界最高的旋轉餐廳,享受美味,在塔身頂部的世界最高摩天輪,看高空的奇觀。體驗「極速雲霄」,玩一次急速下墜。在這裡拍攝一張照片,留作紀念。

相關焦點

  • 中國超級建築物,能抵禦12級颱風,使用壽命100年,打破多項記錄
    今日話題:中國超級建築物,能抵禦12級颱風,使用壽命100年,打破多項記錄世界之最,相信很多人都在地理課上學習過,但是就目前的新標準來說,一個建築物超過了300米,就屬於超高層建築物了。而在我國其實也有第一高塔,並且在世界上還有一定的知名度,去過廣州旅遊的朋友或者是廣州本地的人肯定都知道這個標誌性的建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中國第一高塔廣州塔是多麼的宏偉壯觀。
  • 人稱廣州「小蠻腰」,可以抵禦8級地震、12級颱風
    明明是整體高度600米的高塔,足足有107層可是卻能在八級地震和十二級颱風中屹立不倒。 廣州塔與海心沙島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他的結構性超高、造型奇特、形體複雜。外框筒僅僅由24根鋼柱和46個鋼橢圓環交叉構成,形成鏤空、開放的獨特美體,它仿佛在三維空間中扭轉變換。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公開信息及報導顯示,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和八級地震,允許三十萬噸級油輪通過,是作為「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時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並被外媒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原標題: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10月24日上午9時,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千億元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 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主塔全部封頂 可抵禦12級颱風、9級...
    昨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西岸156號主塔順利封頂。江門日報訊 (文/圖 畢松傑 閔輝 柏宇) 昨日(5月4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特大橋西岸156號主塔順利封頂,東岸主塔此前已經封頂,至此跨西江特大橋主塔全部封頂,標誌著大橋全面進入上部結構施工快速通道,為大橋合龍和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 能扛12級颱風、9級地震!南沙港鐵路200米高主塔封頂
    、中山小欖、東鳳、南頭、黃圃、廣州萬頃沙至南沙港,正線長度約88公裡,為時速120公裡的雙線貨車線。本標段於2016年11月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底建成通車。  跨西江斜拉橋為(2×57.5+172.5+600+4×57.5)米混合梁斜拉橋,全長1117.5米,屬鋼箱混合雙主梁結構,為本標段的重難點工程,也是南沙港鐵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主跨跨徑600米,是目前世界上雙線貨運鐵路建設史上同類型結構跨度最大的斜拉橋。
  • PRO7發布地 投資超10億 抵12級颱風 抗震烈度8度
    2017年7月26日,魅族科技憋了大半年,終於發布PRO7和PRO7 Plus,發布地別開生面選在了老家的珠海大劇院。今天,小旅兔就帶大家看看珠海大劇院。珠海大劇院,坐落於珠海市香洲區情侶路野狸島海濱,依山傍海,選址獨特,在一望無際的藍色海面上與鬱鬱蔥蔥的野狸島交相輝映,是中國唯一建在海島上的歌劇院,也是珠海的新地標式建築。
  • 廣州新電視塔成羊城新圖騰 1000噸水箱鎮住塔身
    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為廣州新電視塔研究設計了阻尼裝置,這種裝置在電視塔靠近頂層的中央核心筒安裝兩個各500噸容量的鐵製水箱,水箱的下面安裝有軌道,以便水箱可以滑動。當塔身晃動時,水箱可以通過傳感器向反方向滑動,以此來消減塔身的晃動幅度,這可以使晃動位移降低40%。
  • ...打造中國首個海上歌劇院 「日月貝」施工勝「鳥巢」可抗12級颱風
    據悉,珠海歌劇院總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投資估算約10.8億元人民幣,「日月貝」的獨特設計造型成為海上璀璨的亮點。其鋼結構類似北京「鳥巢」,但截面尺寸小、板薄,加工精度控制難度更大。同時,設計時早已考慮到颱風、大雨的常見天氣,大、小貝殼按照100年的使用年限設計施工,每平方米可承受90千克的風壓,相當於可以抵抗12級的颱風。
  • 遭受過9級地震和「史上最強颱風」還安然無恙的房子長啥樣?
    據說19號颱風刷新了日本單日降雨量最高記錄,在神奈川縣箱根町,12日的降雨量達到922.5毫米,一些時刻每小時超過100毫米降雨量。你聽過雨殺人嗎?專家解釋,如果一個人在室外,遭遇每小時80毫米暴雨襲擊的話,有可能窒息。感受一下。
  • 9級地震和18級颱風,哪個破壞力更強?看完後明白了!
    就我認為,地震的危害肯定要大於颱風。地震相當於地球的內傷,颱風相當於地球的外傷。內傷的影響遠遠超過外傷的影響,除非外傷足夠嚴重,而內傷足夠微小。就危害性而言,地震第一,海嘯第二,颱風第三,海洋裡地震就開始海嘯了甚至有可能引發颱風。颱風,海嘯和地震沒法比,地震沒法預測,而且地震可以引起包括山體滑坡,垮塌,水災,火災,疫災,爆炸,毒氣,核洩漏等等等等,全都能要人命,而颱風一般處於沿海地帶的危害比較大,內陸就基本沒啥危害了。
  • 突發:斐濟8.3級地震!印尼6.3級地震!為什麼新加坡不震?
    8.3級地震無獨有偶就在今天中午12點多印尼龍目島又發生了6.3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印尼的蘇門答臘就像是一個巨大屏障把新加坡保護了起來雖然新加坡地震機率很小但是新加坡的房屋都設計成抗震的多數的組屋和公寓裡面都設有防空壕MRT大門的厚重也是為了安全問題考慮
  • 國內超越空中走廊的廊橋,高718米,可抵抗8級地震和颱風!
    雲端廊橋位於重慶市雲陽縣龍缸景區,2015年4月對外開放。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懸臂玻璃廊橋,人行道寬約3.4米,長50米。廊橋建在懸崖頂部,離地高度718米,懸臂長度26.68米。全橋以花為造型設計,被稱為「懸崖之花」。其中一片「大花瓣」從懸崖上伸出,矗立在空中,十分驚險。此外,兩側的「花瓣」位於懸崖內,主要是遊客的觀察平臺。
  • 「8級抗震、9度設防」為何抵不住7級地震
    汶川地震之後,  重建建築都是按照「8級抗震、9度設防」的要求設計施工,能夠抗震級為8級、烈度為9度的地震,採用框架結構、整體澆灌的技術建設,承建單位都具有建築施工一級資質。此次雅安地震,震級為7級、震中烈度在9度左右。按照常理,汶川地震後重建的建築理應成為這次地震的「生命之舟」,人們應該為重建「先見之明」的高標準而慶幸,可是,不屬於震中的寶興縣,重建建築居然也不抗震。
  • 12號颱風楊柳現在風力幾級(持續更新)
    中央氣象臺8月29日06時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今年第12號颱風「楊柳」(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29日)早晨5點鐘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偏東方約300公裡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7.8度、東經112..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80-330公裡。
  • 南昌眾地標建築抗風等級大盤點 「南昌之星」摩天輪可抗12級颱風
    摩天輪:8根鋼柱深入地下數十米可抗12級颱風「南昌之星」摩天輪於2006年竣工,詮釋著南昌作為世界動感都會的昂首姿態,成為南昌的重要地標之一。據南昌之星摩天輪的設計單位上海遊藝機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昌之星通過遊樂設施監督檢驗,下盤設有8根鋼柱直插數十米的地下,確保160米的摩天輪屹立不倒,足可抵抗12級颱風以及7級地震。」摩天輪設有「人」形兩組立架,每組由兩根直徑14.2米的直、斜主立架和兩根直徑10.2米的斜支腿及若干連杆組成一個三稜柱結構,穩固支撐直徑為150多米的轉盤。
  • 最高抵禦15級颱風的港珠澳大橋,遇到16級的颱風,結果怎樣?
    比如說世界第一高橋,貴州北盤江大橋,高達200層樓;世界最長高鐵橋,江蘇省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1公裡,為金氏世界紀錄第一長橋;還有世界第一拱橋,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主跨552米,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拱橋;就連美國舊金山的奧克蘭海灣大橋,抗震能力達到8級的世界第一,也是中國建造的。
  • 2018年22號颱風山竹登陸時間地點幾級 最大風力14級
    16日17時前後,它又以強颱風級在廣東省江門市臺山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55百帕。預計登陸後,它將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先後穿過廣東西部和廣西南部,強度逐漸減弱,於18日前後在廣西、雲南和貴州交界附近減弱為熱帶低壓。  「山竹」與此前襲擊日本的今年第21號颱風「飛燕」強度相當。
  •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安裝阻尼器 可抗12級以上颱風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安裝阻尼器 可抗12級以上颱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6日 07:41 來源: Ryanj·pyle圖   12級颱風吹不動環球金融中心   早報記者 李繼成  將來如果站在472米高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觀光天閣上,你可以不用擔心強風中會讓你感到晃動。
  • 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預報中心,ID:YBZXDZ】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地震1668年7月25日夜間在中國山東省郯城-臨沂-臨沭交界發生8.5級地震,根據當時災情記載這次大地震震中烈度達到了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