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級抗震、9度設防」為何抵不住7級地震

2020-12-04 人民網

  「4·20」四川雅安蘆山7級地震造成巨大損失,據雅安市寶興縣縣長介紹,目前,全縣水電氣中斷,房屋幾乎全部受損,包括汶川地震後重建的建築。(國際在線4月21日)

  「包括汶川地震後重建的建築」幾乎全部受損,令人惱火。汶川地震之後,  重建建築都是按照「8級抗震、9度設防」的要求設計施工,能夠抗震級為8級、烈度為9度的地震,採用框架結構、整體澆灌的技術建設,承建單位都具有建築施工一級資質。此次雅安地震,震級為7級、震中烈度在9度左右。按照常理,汶川地震後重建的建築理應成為這次地震的「生命之舟」,人們應該為重建「先見之明」的高標準而慶幸,可是,不屬於震中的寶興縣,重建建築居然也不抗震。

  雖然建築物在地震中是否會被損害,不能簡單依據設計時的抗震級別和抗震烈度,設計時的受力大小、角度與實際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角度是否吻合,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回想當年重建人員「責任重於泰山,半點不敢馬虎」的誓言,按照「8級抗震、9度設防」標準重建的建築物,卻幾乎全部抵不住7級真震,這就不能不令人質疑了。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強度為芮氏9.0級的地震,還引發了大海嘯,但日本造成的人員傷亡數量,卻只有汶川地震的七分之一。而且,人員傷亡主要是後續海嘯,而非建築物倒塌造成的。日本建築的抗震要求是7級,而汶川地震後重建建築的標準卻是「8級抗震、9度設防」,為何我們的高標準還不如日本的低標準呢?究竟是我們的標準和日本不對接,還是我們沒有日本人認真?

  學者的對比研究證實,標準確實是一個問題。在使用年限上,日本普遍按100年設計的,而我國普遍按50年或70年設計;在建築結構型式上,日本60%以上採用鋼結構,我國約90%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單位建築面積用鋼量上,日本單位建築面積用鋼筋90千克左右,而我國只有60千克左右;在受力鋼筋的強度上,日本主力受力鋼筋為690百萬帕斯卡,輔助鋼筋為390百萬帕斯卡,而我國分別是460百萬帕斯卡和235百萬帕斯卡。可見,基於血的教訓,我們應該修改相應建築設計規範,向高標準看齊。

  同時,也確實需要承認,我們做事沒有日本認真。日本地震海嘯之後,政府完成重建的目標是10年,建築重建至今還沒有完成。普通的一個八九層公寓樓,僅僅其抗震報告書動輒厚達兩三百頁,而我們一棟高層建築所有的文件,可能還不到兩三百頁;日本是真正的邊建設邊監理,中間停工是常事,而我們的監理幾乎形同虛設;日本一棟建築完工後的檢驗至少也得兩三個月,而我們最快幾天就可以搞定。

  每一次災害,都值得我們反思;每一次對比,都讓我們去尋找借鑑和啟示。「8級抗震、9度設防」為什麼抵不住7級地震?希望我們不再重複這樣沉重的問號。

相關焦點

  • 杭州主城區在建項目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是杭州地震了嗎?」  昨天下午2點30分,浙江省地震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把最新情況向大家通報。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4月18日13:01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02,東經121.65)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公裡。震中位於花蓮縣附近海域,距海岸僅1公裡。  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省地震局表示,本次地震不會對浙江造成破壞,因此市民不必驚慌。
  • 6度設防,發生5.4級地震!烈度和震級到底是啥關係?
    ,規範取為第二水準烈度,稱為「設防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規範取為第三水準烈度,稱為「罕遇地震」,當基本烈度6度時為7度強,7度時為8度強,8度時為9度弱,9度時為9度強。《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對需要進行大震彈塑性變形驗算的項目是這麼規定的:下列結構應進行彈塑性變形驗算:1)8度Ⅲ、Ⅳ類場地和9度時,高大的單層鋼筋混凝土柱廠房的橫向排架;2)7~9度時樓層屈服強度係數小於0.5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和框排架結構;3)高度大於150m的結構;4)甲類建築和9度時乙類建築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
  • 建築抗震等級、抗震設防烈度、地震震級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抗震設防烈度、地震震級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震級是一次地震從震源釋放出的能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從小到達用數字表示,目前記錄到最大地震是9.5級。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有的能量。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2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1000倍。烈度是指一次地震在距離鎮中不同地點產生的破壞程度。一次地震在不同地點有不同烈度,一般隨震中距離增大烈度降低。
  • 建築抗震等級、抗震設防烈度、地震震級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每次地震發生,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問題。有時候,有些媒體也會在這裡犯一些錯誤,被大家詬病為「不專業」。當然,這些東西也挺複雜的,媒體搞混了也正常。地震震級是某次地震的屬性,某個地震只會有一個震級。比如 1995 年阪神大地震是矩震級 6.8,2008 年汶川大地震是矩震級是 7.9。
  • 新版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發布 北京平谷馬坊鎮抗震設防烈度最高
    而第五代區劃圖中,北京地區首次出現了0.30g區,也就是Ⅷ度半設防地區,位於平谷區馬坊鎮,成為北京市抗震設防烈度最高區域。同時,Ⅷ度設防地區的面積由第四代區劃圖的39.7%增加到59.3%。  北京市地震局抗震設防管理辦公室總工程師羅華春介紹,地震引起的建築物倒塌和工程設施破壞是導致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減輕地震災害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做好建(構)築物的抗震設防,而建(構)築物抗震設防的主要依據是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 西安建築抗震烈度提升:6級地震主體完好 7~8級不會倒塌
    西安抗震設防烈度從Ⅶ度升至Ⅷ度  確保6級地震建築主體完好  7~8級地震不會倒塌  省地震局震害防禦處處長段鋒介紹,汶川地震後,在大量基礎研究和震害調查的基礎上,國家修訂了《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2016年6月1日起實施,該區劃圖是確定我國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 七級抗震建築為何抗不了六級地震?
    這可能是很多朋友心中的疑問,按七級抗震設計的建築物在六級地震中就塌了!所以各方口誅筆伐,什麼豆腐渣工程,黑心工程……罵啥樣的都有!其實這還真有可能是冤枉人家了,因為建築物的抗震等級和我們俗稱的芮氏規模並不一致,您不要以為是玩文字遊戲,我們要將科學,講道理!
  • 全球最大地震60周年 專家強調加強抗震設防是關鍵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韓立波研究員強調,作為科學啟示之一,加強抗震設防,防止建築物在地震中倒塌是減少人員傷亡的關鍵環節。地震震級是對震源釋放出能量大小的等級劃分,震級每相差一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差大約是31.6倍。智利9.5級大地震約相當於180個汶川8級地震釋放的能量。
  • 歷史上最大的地震:9.5級>智利大地震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時,智利發生9.5級大地震。從這一天到5月30日,該國連續遭受數次地震襲擊,地震期間,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5月21日的9.5級大地震造成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這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智利2萬人死亡。
  • 廈門不具備7級以上地震地質構造 "四大地震區"屬謠言
    今年以來,福建及其附近海域共發生1.0級-1.9級地震79次,2.0級-2.9級地震12次,3.0級以上地震1次,最大地震為1月24日福建惠安海域3.7級。  福建省與全球地震活動最活躍的臺灣地震帶僅一水之隔,臺灣地區發生的中強以上地震往往波及我省,如1999年9月21日臺灣南投7.6級地震、2005年12月26日恆春海外7.2級地震、2010年3月4日高雄6.7級地震,都強烈波及我省,引發社會恐震心理和地震謠傳,影響了社會的安定。
  • 煙臺福山發生地震 「山東發生7級地震」說法不可信
    從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渤海海域附近的歷史地震分布圖顯示,在過去一年中有10處地點發生過3.0級以上的地震。    山東威海乳山市發生3.1級地震 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6月9日晚22時29分,在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北緯36.8度,東經121.7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 汶川地震十周年·居安思危:西安抗震設防烈度升至Ⅷ度
    「從2016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開始實施,該區劃圖是確定我國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是各級政府編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城鄉規劃、防災減災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重要依據。按照新標準,我省的抗震設防水平有所提高,107個區縣中Ⅷ度區33個,Ⅶ度區29個,Ⅵ度45個。」
  • 山東威海乳山市發生3.1級地震 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6月9日22時29分,在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北緯36.8度,東經121.7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中新網乳山6月10日電 (焦東)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6月9日晚22時29分,在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北緯36.8度,東經121.7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此前的5月22日凌晨0時5分,在與威海市乳山市毗鄰的威海市文登區發生了4.6級地震,致使威海以及威海附近的煙臺、青島等地均有明顯震感。
  • 蘆山7.0級地震7周年,我們得到哪些啟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2008年5月12日,四川龍門山中段地區的龍門山斷裂帶上發生了汶川8.0級特大地震,僅相隔5年,2013年4月20日在龍門山南段地區又發生了蘆山7.0級地震。
  • 山東威海乳山發生3.0級地震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01日19時31分在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北緯36.8度,東經121.7度)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度,東經121.7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2017年,重點地區的農村民居基本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到2020年,全省農村民居基本具備抗禦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
  • 貴陽地震危險全國排名第19 市內建築可抗6級地震
    11月6日凌晨4時,(貴州)黔西南自治州貞豐縣發生3.9級地震,地震沒有造成人員財產損失。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來,我省西部和南部一帶已陸續發生3-4級左右的地震,有的已經造成了重大損失。  地震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省城貴陽發生地震的危險有多大,城市建築抗震設防的情況如何?記者採訪了省地震局相關專家。
  • 臨沂地震最新消息2016 臨沂抗震標準提至8級!
    >  山東省地震峰值加速度示意圖   這些數據涉及到臨沂   新區劃圖中山東省轄區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普遍有所提高。   5個設區市的城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有提高:青島、泰安、德州由0.05g提高到0.10g,濰坊、臨沂由0.15g提高到0.20g。
  • [分享]天津地震設防烈度資料下載
    ,間接損失無法估計,絕大部分是由建築物垮塌造成的。根據2002年實施的GB50011-2001《建築抗震設計規範》,此次地震中,遭受巨大破壞市縣的建築抗震設防烈度多數為7度,包括了此次受災最嚴重的汶川、北川等地區,這項規範一直沿用至震前。根據國家地震局統計,此次地震中,受損嚴重的地區實際烈度都超過了當地的設防烈度,最高甚至達到了11度。建設部為落實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的要求,災後重建中提高了一些地區的設防烈度。
  • 抗震設防的具體措施和流程步驟
    抗震設防是指房屋進行抗震設計和採用抗震措施,來達到抗震效果。抗震設防的依據是抗震設防烈度。1.抗震設防的基本思想現行抗震設計規範適用於抗震設防烈度為 6 、 7 、 8 、 9 度地區建築工程的抗震設計、隔震、消能減震設計。抗震設防是以現有的科技水平和經濟條件為前提的。以北京地區為例,抗震設防烈度為 8 度,超越 8 度的概率為 10% 左右。
  • 唐山地震系老震區餘震 短期內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7時35分,唐山消防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救援力量已到達震中,無人員被困受傷,交通道路情況良好。  據中國地震局官網消息,根據震害快速評估和現場初步調查,此次地震影響可達到六度,震區抗震設防烈度為八度,研判認為此次地震造成建築物明顯破壞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