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凌晨4時,(貴州)黔西南自治州貞豐縣發生3.9級地震,地震沒有造成人員財產損失。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來,我省西部和南部一帶已陸續發生3-4級左右的地震,有的已經造成了重大損失。
地震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省城貴陽發生地震的危險有多大,城市建築抗震設防的情況如何?記者採訪了省地震局相關專家。
地震襲貞豐 公眾變淡定
發生在貞豐縣的這次地震震級為3.9級,但震源深度只有8公裡,屬於淺源地震,因此地震釋放的力量被最大限度的傳到地面。這也是貞豐縣感到震感明顯的原因,甚至波及附近的鎮寧縣也有震感。
相比以往面對地震來襲時的恐慌情緒,在此次地震中,大家的表現就顯得格外淡定。當得知地震並沒有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害後,貞豐縣城很快就恢復了平靜。第二天,在「百度貞豐貼吧」中,不少網友討論起凌晨發生的地震時,語氣也十分輕鬆。
「要是在以前特別是在汶川地震後,只要某地出現輕微的震動,省地震局24小時值班電話就會響個不停,各種謠言滿天飛。」貴州省地震局長王尚彥說,但昨天打進的電話的人並不多,一些熱心的網友還及時傳遞正確的信息,居民的生活秩序基本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王尚彥說,一方面是因為此次地震造成的影響並不大;另一方面則說明近年來在各地開展的地震知識宣傳,一些市民對地震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能坦然面對地震來襲。
貴陽地震危險 全國排第19名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以後,北京師範大學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曾針對全國省會城市進行地震危險度進行排名。結果貴陽市以0.13的風險度,在30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19名。
在這份公開的報告中,石家莊市以0.35的風險值排名第一。而與貴陽緊鄰的昆明和重慶兩市,則分別排列第24位和29位。從公開的報導來看,雲南的地震活動遠高於貴州,但昆明的排名風險卻在貴陽之後。
對此研究專家表示,這份排名主要考慮3個指標:一是導致災害的強度因素,如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級;二是承災體的脆弱性指數如人口、GDP、建築抗震能力;三響應能力疏散、救援等應急應變能力。
而關注地震情況的讀者還發現,早在2006年,貴陽市就被列入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城市。「加強重點防禦和監測,這並不是說貴陽將會發生大地震。」地震局相關專家表示,不少人會產生這樣的誤解,更沒必要為此而恐慌。
市內建築 可承受6級地震
「作為省會城市,貴陽市的建築物的抗震烈度標準為7度。」王尚彥說,抗震設防標準是結合當地歷史地震情況和經濟發展的水平,建築物設防水平越高抗震性能就越強。而城市的建築物每提高一個設防標準,成本也要相應的提高。
按照中國地震烈度表,地震烈度為7度的,震區的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王尚彥說,一般情況下達到這種破化程度的地震震級為6.1級。這也就是說,貴陽市規劃的建築,至少能承受6級左右的地震波衝擊。
王尚彥說,貴陽7度設防是針對一般的工程建築,如學校、醫院、影劇院等人口密集場所的建築,則要提高一個設防等級。而一些重大工程項目,則還需要進行專門的地震安全性評價才能通過審批。
在我省今年籌備首部防震減災條例時,相關曾對全省防震減災工作情況進行專門的調研,發現目前我省建設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要求管理還未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序,一部分早期完成的建築還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
這份調研報告還對貴陽市的建築情況進行具體說明,從2001年以後的全部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全市達到抗震設防要求。而對2000年以前竣工的建築,僅對設計單位的勘察報告及施工圖進行抗震設防抽查,一部分建築工程沒有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
我省防震減災條例的正式實施後,將全面要求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應當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已經建成的重大工程、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等建設工程,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的,應當進行抗震性能鑑定,並採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貴州都市報 首席記者 徐子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