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抗震等級、抗震設防烈度、地震震級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2021-01-13 建築一生
點擊 建築一生 關注我喲

☀ 建築——凝固的歷史                

☀ 透過建築我們看到了文明的傳承與興衰;通過建築我們創造文明的現在與未來。                

☀ 每天推送建築行業 圖集規範,考試資訊,方案細則,施工技巧等諸多優質內容,打造建築人自己的微信平臺!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每次地震發生,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問題。有時候,有些媒體也會在這裡犯一些錯誤,被大家詬病為「不專業」。當然,這些東西也挺複雜的,媒體搞混了也正常。

地震震級是某次地震的屬性,某個地震只會有一個震級。比如 1995 年阪神大地震是矩震級 6.8,2008 年汶川大地震是矩震級是 7.9。

注意到,可能對於某次地震,不同媒體的報導有所不同,那是因為他們採用了不同的震級標準。由於歷史原因,不同的專家學者發明過不同的震級標準,比如芮氏規模、面波震級、體波震級等等。比如說,有些國內官方媒體採用的就是面波震級,所以 2008 年汶川大地震的震級為面波震級 8.0。目前大家認為比較合理的、應用較廣泛的是矩震級。

震級是什麼意思呢?簡單說,震級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嚴謹一點,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的大小。某次地震所釋放的總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級也是唯一的。

絕大多數地震是由斷層引起的,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的大小,取決於引發地震的斷層的大小、斷層兩邊相對運動的距離、斷層處的巖石強度。斷層的面積乘以斷層移動的距離再乘以巖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 Seismic Moment,也就是所謂的地震矩。這個地震矩的數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

而矩震級就是對地震矩的衡量,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

其中地震矩 M0 的單位為牛乘以米。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級之間是三分之二 log 的關係。換言之,震級大一級,地震矩變為原來的 10 的 1.5 次方倍,也就是 31.6 倍;震級大兩級,地震矩變為原來的 31.6 的平方倍,也就是 1000 倍。

簡單地說,8 級地震釋放的能量,是 7 級的 31.6 倍,6 級的 1000 倍,5 級的 31623 倍,4 級的 1000000 倍。

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發生之後對某個地區的影響。比如說,1976 年唐山大地震,震中唐山的烈度為 11 度,天津的烈度為 8 度,北京為 6 度,石家莊為 5 度。通常情況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遠離震中越小。這也很好理解,越靠近震中受影響越大,越遠離震中受影響越小。

你可以想像成一個靶子,震中就是靶心 10 環,外邊一點 9 環,再靠外 8 環。同樣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能是 9 度,往外 50 公裡可能降低到 8 度,再往外 150 公裡可能降低到 7 度。由於地形地質的不同,所以烈度的分布並不是個完美的同心圓,只是大致上遵循著越靠近震中越大的規律。

烈度的大小與地震震級相關,但並沒有明確的數值關係,而是因為其它條件的不同而不同。簡單說,烈度是一個主觀性比較強的參數,跟震源深淺、地震類型、地質條件等等都有關係,不同的地震會有不同的情況。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世界上也沒有兩次相同的地震。同樣都是 6 級地震,一個震中烈度可能是 7 度,另一個可能會達到 8 度。


抗震設防烈度是某個地區的屬性。比如說北京的抗震設防烈度是 8 度,上海的抗震設防烈度是 7 度。

這個是怎麼確定的呢?一定程度上,設防烈度的制定跟設防目標相關。就拿北京來說,先統計一下歷史上一定時期之內影響到北京的歷次地震,看一下這些地震引起的北京地區的烈度分別是多少。比如說 1976 年唐山地震是 6 度,某某年某次地震是 4 度,某某年某次地震是 5 度……然後再利用統計學知識,根據既定的可靠度目標,比如說,讓設防烈度大於這些已經發生過的地震烈度的 90%,繼而確定出一個設防烈度。換句話說,這種情況下,所有可能發生的地震裡,我能保證有 90% 的實際地震烈度都小於我的這個設防烈度。

現在的抗震規範,採用的是 50 年內超越概率為 10% 的地震烈度作為抗震設防烈度。也就是說,50 年之內,發生比這個設防烈度還大的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是 10%。折算下來,也就是俗稱的「475 年一遇」。

什麼意思呢?475 年一遇的地震,今年發生的概率是 475 分之一,也就是 0.211%,今年不發生的概率是 1 減去 0.211%,也就是 99.789%。50 年之內都不發生這樣的地震,這個概率是 99.789% 的 50 次方,也就是 90%。而 50 年之內發生這樣的地震的概率,則是 1 減去 90%,等於 10%。

也就是說,我們的目標是 475 年一遇的地震。100 年一遇的地震,小意思,都在我們的設防範圍之內,也就是俗稱的「小震不壞」;500 年一遇的地震,剛剛好跟我們的設防目標差不多,次要結構可能會有小範圍破壞,但是主體結構不會發生大的破壞,也就是俗稱的「中震可修」;1000 年一遇的地震,已經超過了我們的設防目標,但是儘量通過合理的構造措施,保證結構足夠的延性和塑性變形能力,爭取做到房子雖然變形很大,但不會整體垮塌,保證逃生通道和逃生時間,這也就是俗稱的「大震不倒」。


抗震等級是建築結構的屬性。比如說,這棟樓的抗震等級是一級,那棟樓的抗震等級是二級。抗震等級也可以在局部調整,比如這棟樓的抗震等級是三級,但是某一層或者某一個柱子的抗震等級是二級。

抗震等級當然跟抗震能力相關,但並不是說一級的就一定比二級的好。舉個類似的例子,汽車的碰撞試驗,有五星的,也有三星的,但是並不是說五星的就一定比三星的更好。一個五星的微型車,跟一個三星的大皮卡相比,孰高孰低還很難說。

抗震等級也是如此,它取決於抗震設防烈度、結構重要性、結構類型、結構高度。對於普通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參見抗震規範裡的這張表格。

比如說,上海的一棟高層住宅樓,採用剪力牆結構,高度為 100 米。我們就去查表,上海設防烈度為 7 度,抗震牆結構高度大於 80 米,所以是二級。再比如說,濟南的一棟高層寫字樓,框架核心筒。我們繼續查表,濟南是 6 度區,所以框架核心筒的框架部分是三級,核心筒部分是二級。

注意到,我們說這張表適用於「普通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也就是所謂的「丙類建築」。目前的抗震規範,已經把中小學校舍提高到了「乙類建築」。換言之,醫院、中小學校舍等等非常重要的建築物,需要在這張表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一般是查表的時候提高一個烈度。

比如說,以上海為例,同樣是小於 24 米的框架結構,如果是菜市場,那就按 7 度查表,也就是三級,如果是小學教學樓,那就要按 7+1=8 度查表,抗震等級為二級。也就是說,同一個地區、同一個結構類型、差不多高度的建築物,中小學、醫院等等通常要比菜市場、普通辦公樓、住宅樓高一個抗震等級。

抗震等級有什麼用呢?主要體現在結構的各種內力調整和構造措施上。

比如一級框架結構的角柱,最小配筋率需要到達 1.1%,而四級的角柱,最小配筋率達到 0.7% 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在計算允許的前提下,抗震等級低的結構可以用更少的鋼筋。

再比如說,一級和二級框架結構的角柱,箍筋必須全高加密,而三級和四級的角柱就不需要特殊處理。


地震震級是地震的屬性,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

地震烈度是地震對某個地區的影響,震中高,越往外越低。震中烈度和震級有關。

設防烈度可以簡單理解成某個地區 475 年內所能發生的最強烈的地震烈度。如果實際發生的地震引起的烈度不大於設防烈度,建築結構應該要做到不發生永久性的、不可修復的的破壞。

抗震等級是建築物的屬性,越重要、越容易受地震襲擊、越需要保護的建築物,抗震等級越高,對抗震能力的要求也越高。

版權申明:本微信內容來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本文為原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聯繫方式

建築一生千人群:603044095

商務合作QQ:1087329(備註:合作)

推薦 | 更多文章

建築一生網站,提供最新最全的建築規範、建築圖集,最實用的建築施工、監理諮詢資料,打造一個建築人自己的工具性網站!

本站公眾微信使用方法:如需規範、圖集,請回復相應編號如《GB50300-2013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回復「50300"即可!

建築一生

https://coyis.com

建築——凝固的歷史

相關焦點

  • 建築抗震等級、抗震設防烈度、地震震級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抗震設防烈度、地震震級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這裡只通俗解釋一下它們之間的差異。震級是一次地震從震源釋放出的能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從小到達用數字表示,目前記錄到最大地震是9.5級。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有的能量。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2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1000倍。烈度是指一次地震在距離鎮中不同地點產生的破壞程度。
  • [分享]天津地震設防烈度資料下載
    > 高烈度地震區PHC管樁-土-結構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論文概要: 一、 課題背景及文獻綜述 二、振動臺試驗介紹 三、振動臺試驗結果及分析 四、試驗模型有限元計算與試驗結果對照分析 五、結論  測點布置  加速度放大係數圖  樁身應變幅值
  • 杭州主城區在建項目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4月18日13:01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02,東經121.65)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公裡。震中位於花蓮縣附近海域,距海岸僅1公裡。  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省地震局表示,本次地震不會對浙江造成破壞,因此市民不必驚慌。這次地震杭州之所以感覺明顯,一方面此次地震震級屬於中強級別,另一方面高層建築對低頻地震波有放大作用,因此7樓以上市民普遍震感明顯。
  • 建築結構設計:震級和烈度有哪些區別?
    在談到地震時,我們經常提到震級和烈度,譬如汶川地震中震級是芮氏8.0級,而烈度又為11度呢?我們常說震級只有一個,而烈度卻因地區而異?那震級和地震烈度到底有何關係呢?  地震有強有弱,震級即是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強度的「尺子」。震級咱們可以通過地震儀器的記錄計算出來,它的單位是「級」。
  • 6度設防,發生5.4級地震!烈度和震級到底是啥關係?
    我國有關單位根據153個等震線資料,經過數理統計分析,給出了烈度I、震級M、和震中距R(km)之間的關係式:                       I=0.92+1.63M-3.49lgR(3-3)以及震中烈度I0與震級M之間的關係式:                       I0 =0.24+1.29M(3-4)
  • 2010年二級建築師資料:建築結構抗震(1)
    2.震級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級。用符號「m」表示,一般稱為芮氏規模。  (1)m=2~4的地震為有感地震。  (2)m>5的地震,對建築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壞。  (3)m>7的地震,稱為強烈地震或大地震。  3.地震烈度  指地震時某一地區地面和各類建築物遭受地震影響的強弱程度。
  • 汶川地震十周年·居安思危:西安抗震設防烈度升至Ⅷ度
    陝西省地震局震害防禦處處長段鋒介紹,2008年汶川地震後,在大量基礎研究和震害調查的基礎上,國家修訂了《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等相關規範。「從2016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開始實施,該區劃圖是確定我國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是各級政府編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城鄉規劃、防災減災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重要依據。按照新標準,我省的抗震設防水平有所提高,107個區縣中Ⅷ度區33個,Ⅶ度區29個,Ⅵ度45個。」
  • 抗震設防的具體措施和流程步驟
    抗震設防是指房屋進行抗震設計和採用抗震措施,來達到抗震效果。抗震設防的依據是抗震設防烈度。1.抗震設防的基本思想現行抗震設計規範適用於抗震設防烈度為 6 、 7 、 8 、 9 度地區建築工程的抗震設計、隔震、消能減震設計。抗震設防是以現有的科技水平和經濟條件為前提的。以北京地區為例,抗震設防烈度為 8 度,超越 8 度的概率為 10% 左右。
  • 阻尼器讓建築變「柔軟」 「彈性建築」更加抗震
    此次日本大地震,再度讓人們認識到日本建築的抗震能力,不少建築尤其是高層建築,從結構入手,附加安裝阻尼器等,讓建築變得有「彈性」,不再直接與地震「硬來」。  阻尼器讓建築變「柔軟」    傳統觀念認為,加粗、加固梁柱等是抗地震的辦法,但日本的最新抗震技術是讓大樓適度搖晃。
  • 新版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發布 北京平谷馬坊鎮抗震設防烈度最高
    新版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發布 北京平谷馬坊鎮抗震設防烈度最高 2016-06-02 10:14:39在第五代區劃圖中,北京地區首次出現Ⅷ度半設防地區,位於平谷區馬坊鎮,成為北京市抗震設防烈度最高區域。  就北京地區而言,新一代區劃圖規定的設防水平有了較明顯變化。第四代區劃圖中,北京地區峰值加速度分為三個檔,0.10g、0.15g、0.20g,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Ⅶ度、Ⅶ度半、Ⅷ度區。
  • 「8級抗震、9度設防」為何抵不住7級地震
    汶川地震之後,  重建建築都是按照「8級抗震、9度設防」的要求設計施工,能夠抗震級為8級、烈度為9度的地震,採用框架結構、整體澆灌的技術建設,承建單位都具有建築施工一級資質。此次雅安地震,震級為7級、震中烈度在9度左右。按照常理,汶川地震後重建的建築理應成為這次地震的「生命之舟」,人們應該為重建「先見之明」的高標準而慶幸,可是,不屬於震中的寶興縣,重建建築居然也不抗震。
  •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級?它們是一回事嗎?
    而在抗震設防入戶調查中,老百姓經常會問「我家房子能抗幾級地震啊?」「如果發生6級地震,最大烈度可能達到Ⅷ度,滿足抗震設防標準的房屋基本完好。」老百姓聽完籲了口氣,說「我知道了,我家房子抗震烈度是8度,8級地震來了都不用怕!」 其實,這就把震級和烈度兩個概念給混淆了。今天我們就來區分一下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
  • 二級建築師輔導:建築結構抗震(2)
    8.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是地震動影響結構後,結構產生的動態反應(如速度,加速度,變形)。地震作用不是直接的外力作用,而是結構的地震時的動力反應,是一種間接作用。地震作用的大小與地震動的性質和工程結構的周期、阻尼等動力特性有關;地震作用分為水平地震作用、豎向地震作用和扭轉地震作用。
  • 太原翹楚驗房解密:建築機電工程抗震有哪些地震影響?
    建築機電抗爭設計的地震影響3.3.1建築機電工程所在地區遭受的地震影響,其抗震設防烈度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的有關規定選用,並可採用相應於抗震設防烈度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設計特徵周期。
  • 辦公寫字樓的抗震加固標準如何劃分?
    1、甲類建築指震後對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對國民經濟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特殊要求的建築物;2、乙類建築主要是指功能的使用不能中斷或需要儘快恢復,地震破壞將對國民經濟造成重大的社會影響和重大損失;3、丙類建築物指震後有一般影響,其他不屬於甲、乙、丁類的建築;
  • 全球最大地震60周年 專家強調加強抗震設防是關鍵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5月22日是有儀器記錄以來全球震級最大地震——智利9.5級大地震發生60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稱,這次地震創下震級最大、影響範圍最大且最嚴重地震海嘯這兩個世界之最。
  • 嚴守醫療建築抗震第一道防線
    提升建築物的抗震等級是抗震最有效的措施,自汶川大地震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的《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中,提高了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的公共服務場所的設防要求。對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應當按照高於當地房屋建築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採取有效措施,增強抗震設防能力。
  • 地震震級、烈度及我校建(構)築物抗震烈度介紹
    編者按:現將有關地震震級、烈度的知識及我校建(構)築物抗震烈度的情況介紹如下,請廣大師生學習了解,從而樹立科學的防震抗震意識,保持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秩序。  一、地震震級  地震震級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
  • 七級抗震建築為何抗不了六級地震?
    這可能是很多朋友心中的疑問,按七級抗震設計的建築物在六級地震中就塌了!所以各方口誅筆伐,什麼豆腐渣工程,黑心工程……罵啥樣的都有!其實這還真有可能是冤枉人家了,因為建築物的抗震等級和我們俗稱的芮氏規模並不一致,您不要以為是玩文字遊戲,我們要將科學,講道理!
  • 直擊:漳扎鎮小學主體工程完工 抗震設防烈度8度
    □本報記者吳亞飛  去年「8·8」九寨溝地震發生後,位於震中漳扎鎮的漳扎鎮小學嚴重受損,被鑑定為危房,原址拆除重建,如今建設情況如何?8月3日,記者走進漳扎鎮小學項目建設現場。  「今年4月開工,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進入室內裝修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