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過9級地震和「史上最強颱風」還安然無恙的房子長啥樣?

2021-01-18 智谷趨勢

◎掘金日本房產(ID:Japan_gold)| DJ


人禍很好理解,建材偷工減料、趕工期電路水管亂裝等等問題,這叫做人禍。



日本最近就攤上了大事兒。19號颱風「海貝思」,被日媒們誇張地稱作「史上最強颱風」呼嘯而來。


按中國氣象臺的預報,登陸伊豆半島的19號颱風風力是15級。然而,在日本氣象廳報導中,卻不報風力幾級,而是每秒風速多少。這次颱風穿越東京時,每秒風速達到了50米。


但厲害的不是風力,而是雨。據說19號颱風刷新了日本單日降雨量最高記錄,在神奈川縣箱根町,12日的降雨量達到922.5毫米,一些時刻每小時超過100毫米降雨量。


你聽過雨殺人嗎?專家解釋,如果一個人在室外,遭遇每小時80毫米暴雨襲擊的話,有可能窒息。感受一下。


大水漫灌、大壩洪災,據日經新聞報導,截至10月13日中午12點,已造成73人死亡。截至15日晚9點,全日本仍有8個縣約1.7萬戶停電。厚生勞動省匯總的數據顯示,12個都縣超過12.8萬戶依然停水。


長堤潰爛而被淹的築久川(下),長野市(13日)被大面積淹沒在常磐高速公路水戶北智能交匯處附近淹沒的一家商店(水戶市,13日)中國網傳熱圖:北陸新幹線上排成一排的車輛被水淹沒(長野市,13日);據說這是日本最新型也是最為漂亮的山地新幹線;而何時能重新運營,沒人能給出肯定答案。



風雨過後,光禿禿的富士山缺少了象徵著巔峰的白帽子。



這次東京圈受災最重的是世田谷區的多摩川附近,多條地鐵電車線路停止運營,超過1500人滯留在了成田機場。在千葉縣市原市,12日上午似乎是因為突然颳起了疑似龍捲風的暴風,造成汽車翻倒和房屋受損,致1人死亡。



但即使這麼大的颱風,日本政府各部門的及時反應得到了公眾的一致好評。


比如JR線,對颱風和降雨作了預判,並及時通過網際網路將停運信息發到公眾手機上,許多人認為「由於提前發布停運通知,得以重新制定計劃」。


在日華人通過手機推送,感受到了這次颱風的嚴重性。日本官方防災app不斷推送報警信息,有人吐槽報警頻率「幾乎快趕上彈幕式刷屏。」


「手機幾乎隔一會兒就會響起報警聲,避難警報逐次遞升,最後收到的是5級警戒,已經不是要求人們避難了,而是想盡一切辦法保命要緊。」除了手機,各區的廣播也是一遍又一遍的播報避難信息,提醒人們可以避難的場所和資源。


在颱風登陸前一天,NHK就中斷了全天的電視節目,從13日清晨開始,滾動報導颱風警報,以及各種各樣的防災救災措施。


主持人不斷地告訴人們如何避難、去哪裡避難,應該注意什麼;







颱風中東京的大街上,幾乎所有的私家汽車全部停運。馬路上來回穿梭的僅剩下消防車和醫院的救護車。


甚至還有免費的公用wifi,只為了讓上不了網的人群(外國人或者低收入群體)能實時了解災情,以及避難方法。


你能想像這種全民警戒、全網覆蓋警報信息的狀態嗎?即使前幾年,國內遭遇了超大颱風莫蘭蒂,當地各部門的防災密度大概都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


日本強大的救災組織能力,而這一種能力不是來自於政府官員挨家挨戶的勸說與排查,而是電視媒體的透明報導與地方政府的救災信息的迅速傳遞——也就是說,打勝的是一場「信息戰」。


據不完全統計,全日本總共9900棟住宅受災,住宅地板上方浸水的有5785棟,地板下方浸水的有4177棟。完全摧毀的建築有34座,破壞程度約為一半的為35座,部分破壞的則為923座。


大風颳得屋瓦掀起、大雨淹沒了上萬房屋,但即使這樣,全日本僅有34座建築完全摧毀。影響重大的多為地方城市或者農村的木質建築,東京大阪這些大都市幾乎沒有爆出建築被摧毀。

最近我們正在搞大事情,一場線下沙龍醞釀而成!將跟您面對面聊聊日本房產投資那些事兒。10月26日北京,10月27日上海,多年深耕日本房產的智穀日房團隊,與您現場探討,趕緊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報名信息吧~

像去年在大阪難波市中心的那棟舊樓那樣的損壞,似乎在這次天災中也不再有。



掘金醬記得,之前去關西時目睹的那一棟棟老舊的木屋,目前看來已然安然無恙:



在掘金醬看來,放在中國,上面這兩棟老到不行的樓,早就在某次大風大雨中就要完全報廢了,但在日本,房主已經在這裡風吹雨打超過了100年,房子仍然屹立不動。日本老房子的堅固程度可見一斑。


日本房子「耐用」已遠近聞名。早在1980年,日本就提出了百年建築的目標。到了2007年,日本自民黨又提出「200年住宅」的概念,要求將原本目標為100年的建築壽命延長至200年。這裡所指的200年,並不是說200年內不做任何的修復工作,而是指住宅的結構年限能撐到200年。


此前就跟一個在日本做工程監管的華人聊天。他告訴掘金醬,在日本,所有公寓從打造鋼筋結構到後續房內電線水管分布都是高度成熟工業化的。管線產品由專業的設計公司設計,標準化、自動化程度高,產檢極其嚴格,品控做得相當好。


工業化和流程標準化造就了日本房屋的牢固。根據《西洋參考》,每個施工小組只負責自己那部分,可以多線程並進作業。舉例而言,一戶建在地基階段,會有施工小組用組合屏障把施工範圍完全遮擋起來,保證不會有揚灰、漏水的情況出現,整個施工現場極其乾淨。



堅固的房子源於對細節注重到變態程度的把關,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這也難怪一個「破」木屋能抗擊大雨大風,住超過100年,日本早從源頭開始做到了品質保證。


為何東京、大阪在這次其實是水災的颱風災害中受損小,一個很大原因就在於它們完善的排水系統。


這次受重災的千葉縣的隔壁——埼玉縣卻沒看到多少它的受災新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著日本著名的「地下宮殿」,外墩放水路



整個系統處在地下50米深處,直徑10.6米的巨型隧道,相當於裝著一個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器的大小。而內部的機關全部由電腦遙控,並且在中央控制室能監控防澇的全過程。


外墩放水路雖位於埼玉縣,但連接著東京市內,全長達到15700公裡!所以,當你到這裡參觀時,你會看到一個完整的排水系統,是嚴謹結構的,但卻又有藝術感:



隧道的末端便是一個巨型蓄水池,這個蓄水池是由四臺由燃氣輪機驅動的大型水泵。



排水系統的運作過程大致是這樣的:當地面上的水流流入小河溝時,就會排入立坑中,而當立坑中的水儲存到一個默認值,水就會通過管道排入調壓水槽中。調壓水槽儲存水量達到一定程度,水泵就會被打開,將水以200立方米/秒的速度排入江戶川,最後通過江戶川排入大海。



這個「宮殿」總共通過59個水泥柱支撐,在平時這些地方是空著的,而一旦暴雨來襲,它便成為了調節水量的空間。



而日本普通房屋的排水系統也採用了這種分流式方法。他們將生活用水和汙水分開處理,化大流為小流,從而大大降低「潰堤」的風險。



從各個措施可以看出,日本對災害的防禦能力極強,在避免不了災害發生的情況下,它能做到最大程度地儘可能降低災害對生命財產的損失。雨果曾說,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這顆良心,東京有了。





我投資的日本房,會不會一個水災被淹了,又或者一個地震被震毀了?


必須說,在日本這是極小極小可能發生的情況。風災水災已不用多說,大家最擔心的地震,其實也不必太擔憂。


日本在多災中已經逐漸建立起了完善的抗震系統。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7.9級大地震,房屋倒塌12萬間,損失慘重。關東地震後,日本制定法律,要求建造房屋時必須計算防震程度。所以到了2011年,那個讓無數人聞之喪膽的9級大地震中,被震毀的房屋極少。


目前日本擁有1000餘個配備高靈敏度地震儀的觀測點,高密度覆蓋全國,實現實時數據交換。


《紐約時報》甚至發文,「日本嚴格的建築規範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果地震發生在其他人口密集的國家,或許已經有數萬人在地震中遇難。」



上圖為2013年3月,日本石卷市,「311」地震時損壞的房屋基本都被清理了,但圖中這座樓房被保留下來。地震時,該建築側面倒下,整體結構卻沒被破壞。


並且,在你買房時,我們智谷會建議客戶購買災害保險。所以如果真的很不幸,你投資的房在發生地震火災水災時被損壞了,保險公司將會通過評估房屋的損壞程度進行賠付。


我們都知道,只要是機率發生較高的,保險費用也會應聲上漲。但在日本,100玩得房子保險費用僅約為600人民幣/年。這比買一個保費50萬的消費型意外險還便宜。也就是說,保險公司普遍認為,在日本發生災害時,導致你這套房子被毀的可能性,比你發生一次意外要低得多的多的多。


有時候掘金醬會懷疑,日本保險公司們是不是靠人們的這些「擔憂」賺得缽滿盆滿的?



至此,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若發生了重大災害,還該不該投資日本房產?或者我們投的房產會受到什麼影響?這個問題我們將在近期的線下分享會中進行詳解,所以再怎麼忙,都要來聽我們的分享呀!


怎麼報名?掃描以下海報中的二維碼,填寫「必填」信息,點擊提交,就報名成功了!

如果我們的文章給了您收穫,我們萬分榮幸!快來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我們,並在文末點一下「好看」吧~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相關焦點

  • 日本遭遇史上最強颱風?跟著來的還有地震+火山噴發
    下午6點22分左右,日本千葉縣南部又發生了5.7級地震。 並且在與9月份登陸日本的15號颱風進行對比後,真是更直觀的感受到這次海貝思颱風的恐怖。
  • 「海燕」或是史上最強颱風 威力超測量等級
    截至今晨1點,「海燕」造成的人員傷亡達1200人,這還僅是兩個地方的初步估計。  「史上最強」  菲律賓紅十字會9日晚消息,超強颱風「海燕」造成的死傷情況非常嚴重,僅在重災區萊特省的塔克洛班市和薩馬爾省,就發現至少1200具屍體。其他地區的數據還未統計,當地政府擔心,到周日死亡人數將激增。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
    颱風是一種不容小覷的自然災害,隨後還會引發各種災害。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歡迎閱讀!中國史上最強颱風颱風威馬遜超強颱風威馬遜(英語:Typhoon Rammasun,國際編號:14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Glenda)為201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九個被命名的風暴。「威馬遜」(泰語:รามสูร)一名是由泰國提供,是指當地神話的雷神。
  • 平安金融中心是如何抗擊史上最強颱風的?
    後經PAFC官方闢謠,在「山竹」颱風中,PAFC主體結構及玻璃幕牆完好無損,電力及供水一切正常。PAFC成功經受住了大樓建成後的最大颱風考驗。平安金融中心是如何抗擊史上最強颱風的?9月16日,熱帶風暴「山竹」掠過深圳。
  • 史上最強颱風+地震+火山爆發,日本昨天真是太難了…...
    受其影響,千葉縣市原市當天上午突發疑似龍捲風的暴風,造成1人死亡;下午6點22分左右,千葉縣又發生5.7級地震;另外,日本鹿兒島縣櫻島的南嶽山火山下午也爆發了……儘管該火山從10日開始就斷斷續續小規模噴發,但到傍晚時分,微博話題#日本颱風地震火山一起來#瞬間衝上熱搜第一。
  • 在日本,我趕上了「史上最強颱風」
    文 | 張豐 因為來訪學,在日本,我趕上了「史上最強颱風」。 10月13日上午11點,東京銀座的大街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遊蕩。他們和我一樣,想找點吃的,但這並不容易,絕大多數商店和餐館都還沒開門。那些平常笑臉相迎的服務人員,因為颱風,多休息了半天。
  • 9級地震和18級颱風,哪個破壞力更強?看完後明白了!
    就我認為,地震的危害肯定要大於颱風。地震相當於地球的內傷,颱風相當於地球的外傷。內傷的影響遠遠超過外傷的影響,除非外傷足夠嚴重,而內傷足夠微小。就危害性而言,地震第一,海嘯第二,颱風第三,海洋裡地震就開始海嘯了甚至有可能引發颱風。颱風,海嘯和地震沒法比,地震沒法預測,而且地震可以引起包括山體滑坡,垮塌,水災,火災,疫災,爆炸,毒氣,核洩漏等等等等,全都能要人命,而颱風一般處於沿海地帶的危害比較大,內陸就基本沒啥危害了。
  • 我趕上了「日本史上最強颱風」:媒體和民眾都異常平靜
    他們和我一樣,想找點吃的,但這並不容易,絕大多數商店和餐館都還沒開門。那些平常笑臉相迎的服務人員,因為颱風,多休息了半天。 被稱為史上最強颱風的海貝思,已經離開了東京,消失在浩瀚的太平洋中。
  • 躺著也中槍:智利發生9.5級地震,為何會讓日本遭受滅頂之災?
    工業化非常發達的如今,無數人類都市仍然深受自然帶來的地震、海嘯、颱風等災害的影響。和自然相比,人類依然渺小,這告訴我們發展的同時也要心存敬畏。 人類歷史上曾經爆發過一場足有9.5級的特大地震,只不過,因為其發生地智利當時地廣人稀,所以造成的損失其實比很多人看到這一級數時想像出的小
  • 智利發生9.5級地震,為何會讓日本遭受滅頂之災?
    不過,和自然的力量相比,人類其實十分渺小,當年的龐貝古城何其繁榮,結果是一夜之間便被火山噴發所掩埋。工業化非常發達的如今,無數人類都市仍然深受自然帶來的地震、海嘯、颱風等災害的影響。和自然相比,人類依然渺小,這告訴我們發展的同時也要心存敬畏。
  • 過去100年世界十大最強地震:智利9.5級第一
    大地震往往發生在接近地表的地殼斷層處,從而導致地面發生大震動。1960年發生在智利的9.5級地震是史上記錄到的最強地震。公元132年,中國偉大的天文學家張衡發明了最早的地震記錄儀器——地動儀。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地動儀能夠探測到640公裡之外的地震。
  • 廣東遭遇史上最強颱風 深圳高樓上的人感覺「晃動」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肖君秀 深圳報導9月16日3時左右,是颱風「山竹」登陸廣東之後風力最猛的時候,深圳居民們的感覺如何呢?強颱風長啥樣「晃暈了…3點了,一會兒能達到幾級? 我提前做好最壞打算。」「家裡關著門窗,屋內沒風,植物完全靜止,但客廳吊燈從上午到現在一直晃著……是大樓在動嗎」「家裡的玻璃窗碎了,『山竹』你也太厲害了!」
  • 海貝思是史上登陸最強颱風?中國氣象局颱風專家:並不是
    海貝思是史上登陸最強颱風?A-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此前有消息稱,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是史上登陸最強颱風。預計,「海貝思」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偏北轉東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減弱,逐漸趨向日本東南部沿海,並將於12日傍晚到夜間在上述沿海登陸,登陸時的強度為14級,強颱風級,隨後從日本東京附近地區掠過。新京報:「海貝思」是否為「史上最強」登陸颱風?
  • 「威馬遜」成史上最強颱風 登陸湛江風力達17級
    一天內兩次登陸也無法阻滯超強颱風「威馬遜」。刷新了我國大陸颱風史上多項記錄後,「威馬遜」今天移入廣西,但粵西仍有狂風大雨。  一日兩次登陸 今早還將登陸廣西  由於南海海水溫度較高,為颱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臨近登陸前,9號颱風「威馬遜」的強度明顯提高,昨日清晨5時它已經加強為超強颱風,並於下午3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沿海地區登陸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晚上7時30分,「威馬遜」在湛江徐聞縣龍塘鎮沿海地區再次登陸。
  • 「威馬遜」成史上最強颱風 登陸廣東風力達17級
    一天內兩次登陸也無法阻滯超強颱風「威馬遜」。刷新了我國大陸颱風史上多項記錄後,「威馬遜」今天移入廣西,但粵西仍有狂風大雨。一日兩次登陸今早還將登陸廣西由於南海海水溫度較高,為颱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臨近登陸前,9號颱風「威馬遜」的強度明顯提高,昨日清晨5時它已經加強為超強颱風,並於下午3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沿海地區登陸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晚上7時30分,「威馬遜」在湛江徐聞縣龍塘鎮沿海地區再次登陸。
  • 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強颱風?不正確
    關於颱風海貝思幾點官方且正式的說明。這個颱風值得我們重視和防範,更需要公眾建立正確的認知,但千萬不要引起不必要恐慌1、首先這個颱風叫海貝思,名字來源於菲律賓,意義是褐雨燕。它的名字不叫海貝斯。2、「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史上最強颱風」,這種結論是不正確的。首先,「海貝思」強度確實很強,截至目前維持超強颱風級別已經超過90個小時,是今年西北太平洋上的風王;它的體積也很龐大,影響(直徑)範圍在800公裡以上,一般的颱風在500公裡左右。
  • 日本10號颱風升為「超強級」,引發最高警報!可能是史上最強?
    最近生活在日本的朋友,恐怕都被連續登陸的9號、10號颱風新聞刷屏了吧! 被命名為「美莎克」和「海神」的兩尊強力颱風,前幾天還在國內江浙一帶肆虐,好在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 地震?颱風?豆瓣9.4分紀錄片教你如何活下來
    在我國沿海地區,同樣也是受颱風侵襲嚴重的區域。不久前,廣東地區就遭受到了「雙颱風」的襲擊。如何在狂風暴雨中保障人身安全,減少財產損失?場景:颶風危險區的一棟房屋內形勢:熱帶氣旋在短短3-5小時內加強成了5級颶風,在其登陸前,風暴潮即將襲來若你的家在平原地區且屋子是平房,千萬不要心存僥倖,這些房子的防風等級並不高。
  • 史上最強颱風登陸日本?假的,沒有破歷史紀錄
    中國天氣網也表示:1、首先這個颱風叫海貝思,名字來源於菲律賓,意義是褐雨燕。並不叫海貝斯2、「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史上最強颱風」,這種結論是不正確的。「海貝思」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久,風雨強,對於影響日本的颱風來講,這個颱風影響的時間相對就是比較長的了,大部地區會被風雨覆蓋,像是人口非常密集的東京都處於颱風右側風雨最強的區域,在這裡的小夥伴一定要加強防範!!!但是日本地形比較狹長,所有區域這種說法不夠嚴謹。4、「海貝思登陸強度會超過利奇馬」這種說法也不可信。
  • 闢謠|史上最強颱風登陸日本?假的,沒有破歷史紀錄
    並不叫海貝斯2、「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史上最強颱風」,這種結論是不正確的。首先,「海貝思」強度確實很強,截至目前維持超強颱風級別已經超過90個小時,是今年西北太平洋上的風王;它的體積也很龐大,影響(直徑)範圍在800公裡以上,一般的颱風在500公裡左右。「海貝思」屬於超大型的,也很強,但不是歷史上破紀錄的大和強,「史上最強、最大颱風」之類的相關言論切勿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