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颱風?豆瓣9.4分紀錄片教你如何活下來

2020-12-05 巴塞電影

「你要成為存活者,還是統計數據?選擇權在你。」

這是美國前海豹突擊隊隊員凱德·科特立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不由得讓我想到了電鋸老伯伯的 「live or die ,make your choice.」

不過他倆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一個奪人性命,一個教人求生。

凱德·科特立當軍人期間,出生入死,從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和最可怕的恐怖襲擊中活了下來,並敘述當時的經歷。

從海軍退役後,他拍起了紀錄片,當起了主持人,親口傳授那些在危急中用得上的逃生技巧。

那些看起來必死無疑的災難,在他看來都有出口——

《浩劫求生》

Surviving Disaster

片子09年在美國探索頻道播出,豆瓣評分高達9.4,僅僅只有328人看過。

不同於其他紀錄片,《浩劫求生》採用的是情境還原+解說的模式,再搭配一些權威人士或災難倖存者的採訪,沒有口水仗,乾貨巨多。

每一集中,主持人將帶著幾個吃瓜群眾參與到一場災難模擬中去,處理各種各樣可能發生的情況,給出專業的指導和提點。

目的只有一個:讓你活下來

如果說貝爺的野外求生是插科打諢,因為你不會有事沒事跑到野外去浪,那《浩劫求生》中的災難,每一個你都有可能遇到。

結合咱們的國情,給大家介紹其中3個災難模擬。

颶風來襲 Hurricane

上個月初,超強颶風「艾爾瑪」襲擊美國佛羅裡達州,造成了數億美元的經濟損失,500萬人口被迫撤離家園。

在我國沿海地區,同樣也是受颱風侵襲嚴重的區域。不久前,廣東地區就遭受到了「雙颱風」的襲擊。

如何在狂風暴雨中保障人身安全,減少財產損失?

場景:颶風危險區的一棟房屋內

形勢:熱帶氣旋在短短3-5小時內加強成了5級颶風,在其登陸前,風暴潮即將襲來

若你的家在平原地區且屋子是平房,千萬不要心存僥倖,這些房子的防風等級並不高。

必須在短時間內迅速撤離風暴潮輻射地區。

情況非常嚴峻,驚慌失措的人們紛紛開車湧上公路,可人為因素往往是最難預估的。

汽車沒油,輪胎打滑,連環相撞,都讓撤離進程變得緩慢。

採訪者提到的一點,很無奈,也很真實。

「警方和所有市政府人員都回家照顧家人了。"

沒有人來處理這些突發狀況,想活下來,只能靠自己。

留在路面上,只會被洪水衝走。所以必須在颱風登陸前找到掩體躲避。

當風速達到每小時160公裡,沒有固定好的物體會被吹到空中,這些殘骸若擊中人體,會造成致命傷害。

一般颱風天氣,是不宜外出的。

但如果你還是在外面不甚被亂飛的殘骸擊中受傷,一定要記住: 按壓住傷口,並儘量把傷口抬高。否則會因為失血過多而休克,情況便不好控制了。

另外,片中還有詳盡的傷口包紮攻略,能讓你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做簡單的應急處理。

它甚至還介紹了更極端的情況,如果失血依舊過多,最好的辦法就是製作止血帶綁住傷口。

止血帶可以完全阻斷流入傷口的血液,但綁的太久,有截肢的風險。

不過,截肢好過死。

待在室內,也不一定安全。

你的頭和臉要儘量背對或遠離窗戶,以防強風吹碎玻璃造成傷害。

一段時間後,雨停下來了。

雨過天晴,沒事了?

大部分人都是在這種情況下外出死亡的。

因為你身處颱風眼中,卻以為颱風已經過去。

強烈地震 Earthquake

我國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之間,西南、西北、東南沿海片區時常有地震發生。

上個月的九寨溝地震,就牽動了國人的神經。

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成了必修課。

場景:你和家人或朋友正在歡度周末

形勢:8級大地震突然襲來

地震是唯一沒有預兆的天災。

當遭遇地震時,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逃出房子。

但當震級較大,你可能來不及反應就被掩埋,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大型家具作為支撐點,構築一個三角空間。

再強烈的地震,也只會持續1到2分鐘。

幸運的話,你可能在第一波強震之後安然無恙;不幸的話,你此時已經被斷壁殘垣包圍。

地震發生後,你不可能馬上見到消防員、警察或救護人員,因為數十萬的人可能像你一樣受困,他們會優先趕到人群密集的場所。

所以在下一波餘震到來之前,你必須自己求生。

你必須儘快找到一塊布遮住你的口鼻。

因為地震發生,煤氣或者天然氣可能洩露,同時也可以防止有毒塵屑進入體內。

在試圖爬出廢墟的過程中,要謹慎移動物品,任何微小的支撐物上方都有可能是超重的牆體。

當你被壓住無法動彈,最好的呼救方式是通過敲擊金屬物品發出聲響,這種聲音的穿透力比較強,更容易被覺察。

這比大叫要節省體力,因為你不知道你要被困多久。

如果你有家人或朋友被困其中,需要展開自主搜救,千萬不要盲目進入房子中。

首先要確保關閉家中的電源和煤氣總開關。

本片反覆提醒的是: 你要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去救助他人。

當找到救助對象後,不要在不明確他的傷情之前,著急搬開他身上的重物,這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

汽車的千斤頂,每個家庭都該準備一個,再配合一些家具的木塊,可以支撐起相當重量的物體。

每次用千斤頂抬起重物後,在縫隙墊一些木塊,這樣如果發生二次坍塌的話,不至於整個物體的重量都壓在被困者身上。

在救出傷者後,一定要儘快遠離房屋。

一般情況下,以與建築物高度1.5倍為標準保持距離,遠離電線桿、樹木,方可確保安全。

核彈攻擊 Nuclear Attack

這種情況貌似很極端,平時我們肯定也遇不到。

但鑑於我國毗鄰朝鮮,三胖的么蛾子又那麼多。

萬...萬一呢

:你正無辜地走在街上

:不遠處突然落下一顆核彈,並在你眼前爆炸

很不幸的告訴你,如果你在爆炸點500米附近,根本沒有活命的希望, 你的生命會瞬間結束。

現在討論的是你如果離核爆點距離足夠遠,該如何求生。

爆炸發生時,千萬不要望向強光,比太陽還亮的光線可以致盲。

接下來,爆炸波會伴著黑色的煙塵襲來。

你要做的是趴下,用衣物覆蓋住暴露在外的皮膚,用手護住頭,張開嘴巴,預防耳膜和肺部爆炸。

爆炸波過後,你一定會受傷,骨折、燙傷、皮膚撕裂等等,但一定要包紮好傷口,否則輻射進入血液的話。

你會死。

就算受傷,只要還能動,別停下來。核爆帶來的輻射塵,將會在短時間內覆蓋城市。

別想著等待救援,這位專家告訴我們:

「所有的災難都是當地性的,它自始至終都是由當地人救援,這中途會有州政府、聯邦政府的協助,但那需要時間。大家應該隨時記住,他們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而不是光靠政府。」

一般,你只有15-20分鐘逃離落塵, 理想距離是10公裡以上 。

但核爆產生的電磁脈衝會讓所有電子儀器和通訊裝置失靈,所以車是開不動了。

於是...節目組手把手教你不用車鑰匙把車開走。 (你們不要用到別的地方哦)

但如果你還是不能及時逃出輻射範圍,一定要就近尋找掩體,地下室尤佳。

雖然救援不會那麼快到來,但你不知道輻射何時會散去,在躲藏起來之前,要在建築物入口做好標記,這樣得救的機率更大。

進入掩體後的第一步,是去汙。

因為從外面進來,頭髮、衣服上可能已經粘上了輻射塵,所以要趕緊用水衝洗皮膚,輻射塵在你皮膚上停留的時間越長,得病的概率越高。

輻射塵最危險的部分是 伽馬射線 ,它會直接殺死人體細胞,造成各種致命癌症。

為了躲避伽馬射線,你必須藏在有足夠厚牆體的房間裡。

若牆不夠厚,你也可以做一些努力,比如拿書櫃或檔案櫃擋住門,拿膠帶封住門的縫隙等等。

製造拐彎牆是最有效的,它可以阻擋不會拐彎的伽馬射線,形成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

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等待救援,祈禱自己不要得輻射病。

總的來說,《浩劫求生》就像是一本 災難求生教科書 。

場景的模擬和知識的反覆講解,是為了培養觀眾在真的遇到突發情況的第一意識。

你能記住其中某一條,也許就能救你一命。

因為是美國本土拍攝,所以內容大都結合美國國情,也許對我們並不太適用。

但正是因為我們沒有這種真實、成體系的紀錄片,我們才要去借鑑別國的經驗來學習應對危機的技能。

融會貫通,總比什麼都不知道要好。

也許生活在城市的我們會嗤之以鼻,認為自己永遠不會遭遇這些意外。

但意外既然是意外,就不會讓你精準預測到,未來還長,你總不希望它還沒到眼前就終結了。

知識改變命運,在災難面前更是如此。

就像片中反覆提到的那句話一樣:

希望你永遠不要經歷這些災難,但萬一遇上了,你將會有所準備。

巴塞君說

本片屬於類科教型紀錄片

腦洞大開的災難模擬配上專業的解說讓人大漲知識

萬一片中的災難真的降臨

你有讓自己活下去的技能嗎?

每周四在留言中精選兩位粉絲送觀影紅包

推薦閱讀推薦閱讀推薦閱讀推薦閱讀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9分+,這6部經典紀錄片堪稱神作
    01維度:數學漫步(Dimensions: A Walk Through Mathematics)豆瓣評分:★★★★★ 9.3分簡介:是兩小時長的CG科普電影,講述了許多深奧的數學知識,如4維空間中的正多胞體、複數、分形(fractals)、纖維化理論(fibrations)等等。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極地》和《大貓》豆瓣9分都是小意思!
    在很多網友心目中,「豆瓣9分以上」已經成為「神作」的重要標籤。不過,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作品少之又少,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影視、綜藝、紀錄片推出,達到7分、8分的都算佳作了。讓網友打9分?那得有真正的實力!當然,也有例外,說的就是BBC(英國廣播公司)和CCTV(央視),這兩大巨頭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分分鐘「教你怎麼做節目」。BBC不用多說,他們家出的紀錄片在豆瓣隨隨便便都能上9分,大家已經習慣了,如果哪一天他們的紀錄片評分不高,那才叫新聞。
  • 豆瓣9.4分與BBC跪著看系列,這些紀錄片人生必看
    大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醫生和科學家如何應對?澳大利亞山火爆發,當地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受到哪些影響?……我們剛剛送別的冬天,讓許多人心生疑問。不僅對於人類自身,更對於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整個世界。該系列紀錄片的豆瓣評分每一季都在9分以上。片中的孩子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出身上層社會。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進行重訪,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隨著14個孩子漸漸長大,他們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等人生節點被記錄下來。
  • 不止《藍色星球2》,BBC高分紀錄片全收錄!全都是豆瓣9分以上!
    他們十幾年前製作的《藍色星球》就震撼過大家一次了,目前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5除了《藍色星球》系列, 還有《地球脈動》系列,2006年的第一季在豆瓣的評分是9.7,去年推出第二季,評分達到了9.9豆瓣網友一向以苛刻、眾口難調聞名,但在BBC的紀錄片面前,大家意見一致:不給滿分,是擔心他們太驕傲。
  • 豆瓣驚現9.5分紀錄片!央視這部紀錄片要火了!
    喜歡看紀錄片的人肯定知道BBC紀錄片,每當BBC推出一部紀錄片,總會給影迷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從《地球脈動》到《藍色星球》;從《捕獵》到《冰凍星球》。我們不得不承認,通過BBC優質的攝影呈現出來的大自然的雄偉磅礴,以及生命的律動,確實會讓我們對大自然肅然起敬。
  • 這部豆瓣9.4分的《荒野間諜》,忍不住要跟娃一起看!
    提到自然紀錄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9.9分的《地球脈動Ⅱ》,9.8分的《人類星球》等,這兩部紀錄片海豚君之前都有分享過。
  • 第一季豆瓣9.7分,續集9.9,這部紀錄片,我想要和很多人類一起看
    在2006年BBC出品的紀錄片《地球脈動》中,攝影機潛入到浩瀚無際的海洋,甚至來到深海區域,探尋著這塊蔚藍色領域中五彩繽紛的生命體。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耗資高達800萬英鎊(7000多萬人民幣),整個攝影團隊走遍七大洲耗時4年時間才完成拍攝,這種不計付出的付出為《地球脈動》贏得了「史詩之作」的美譽。
  • 豆瓣9.5分以上!這5部BBC紀錄片,強烈推薦給孩子暑假看看
    :9.9分集數時長:共6集,單集片長50分鐘播出時間:2016年11月6日這部紀錄片從王朝更迭的角度切入,鏡頭對準真實、直白的動物世界,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理解生活中的競爭與合作。該紀錄片呈現匪夷所思的動物行為,講述鮮為人知的動物故事,孩子能夠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增長見識見聞。
  • 豆瓣9.4分,卻只有兩千人看過:這部紀錄片,我不敢看第二遍
    上個月,Netflix悄悄推出了一部紀錄片《地球上的生命之旅》。IMDb9.1,豆瓣9.4,《福布斯》更是盛讚它為「今年最重要的紀錄片」。不少網友表示:大神來了,看封面就是他!說的,正是大衛·愛登堡,他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每次拍攝都是經典之作:地球脈搏9.7分,我們星球9.8分,藍色星球9.9分。他不斷刷新豆瓣的高分上限。但這部紀錄片有點不同,主角從大自然變成了大衛·愛登堡本人。他今年94歲,一頭白髮,坐在鏡頭前,揭開美麗星球背後的醜惡傷疤,他控訴的對象是全人類。
  • 9.8分以上的紀錄片排名,《地球脈動》接近滿分
    不少人偏愛紀錄片所表達的真實和美,跟隨鏡頭可以去到那些不曾涉足的地方,以旁觀者的角度體驗大自然的驚人創造力,拍攝得比較成功的紀錄片有很多,其中豆瓣評分在9.8分以上的也有不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9.8分以上的紀錄片 1、藍色星球2豆瓣評分:9.9目前豆瓣評分9.9的兩大紀錄片之一,藍色星球拍攝記錄的是一個海洋的世界,鏡頭對海洋中出現的各種生物進行細緻的拍攝,呈現出來的畫面有種震撼的力量,無與倫比的魅力。
  • 豆瓣9.0分!又是「有生之年」系列
    豆瓣評分目前是9.0分。一萬多人打出了四星半評價。HBO這次真的是放大招了……這部劇一共10集,每集60分鐘左右。最吸引人的,當屬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了。英國著名導演,風格多變、題材廣泛,視角宏大。曾執導過異形系列、《銀翼殺手》、《黑鷹墜落》、《美國黑幫》、《末路狂花》等等知名作品。本劇的前面兩集,就由他操刀。反正就是非常牛皮了!
  • 地球最美的藍色,都在這部豆瓣9.8分的紀錄片裡
    是《藍色星球2》關於地球的第一印象你想到了什麼?藍色,是高貴的顏色藍色,是純淨的顏色藍色,是帶有生命力的顏色地球上三分之二,是藍色但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還不到2%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紀錄片就是《藍色星球2》《藍色星球1》拍攝於2001年在豆瓣的評分是9.6在紀錄片領域可謂是非常高了時隔16年同一個團隊走訪
  • 豆瓣9.4,這部硬核紀錄片,必須滿分推薦
    他參與的片子幾乎都是9分+,製作過40多部史詩級紀錄片,幾乎探索過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生態環境。 《地球脈動》《藍色星球》《植物王國》《我們的星球》... 如果你是BBC自然紀錄片的忠實粉絲,那麼你一定知道他。
  • 這8部紀錄片,部部豆瓣9分以上,寒假和孩子看起來!
    原標題:這8部紀錄片,部部豆瓣9分以上,寒假和孩子看起來! 寒假已經進入倒計時啦!天氣實在太冷不太想出門,但又不想錯過假期補補英語漲漲知識的好機會? 不如跟孩子一起窩在家裡看看英文紀錄片吧!
  • 豆瓣9.4,今年最佳紀錄片,值得你循環播放!
    豆瓣上,高居榜首的大衛·愛登堡的《地球脈動·第二季》以近乎完美的9.9分給出了答案:在「紀錄片」單項中,評價最高的前四部都是大衛·愛登堡的作品1954—2020,從業66年,這位94歲的「世界自然歷史紀錄片之父」保持著平均每年2部作品的更新速度,一刻未曾停歇,其中9分以上的高贊作品更是多達31部。
  • 豆瓣10大評分最高的紀錄片,有3部國產紀錄片上榜,你看過嗎?
    1、《藍色星球2》 豆瓣評分9.9分:《藍色星球2》是英國BBC出品的紀錄片,2001年藍色星球播出後獲得很多獎項,2013年之後歷時5年又醞釀出第二部。影片主要從極地海域到珊瑚島礁;從大西洋到深海海底;向人們介紹了那些令人驚異的新景觀及匪夷所思的新生物種。
  • 豆瓣9.3分!《被點亮的星球》如何打動眾人?
    其中,由優酷與國家地理、雲集將來聯合出品、優酷獨家播出的自然類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成為了一個被常常提及的國際合作典型案例。這部紀錄片的出現,勾勒出中國紀錄片從單純的版權購買,邁向深入中外聯合出品、強化自身原創能力的發展新軌。中外聯手、匠心打造優質紀錄片本土化路徑如何創新?
  • 9.9分的紀錄片《地球脈動》開拍第三季
    如果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紀錄片,莫過於BBC電視臺的《地球脈動2》,它在豆瓣上高達9.9分,排名第一。該片聚焦於地球上各種細枝末節,生命的光輝得以放大,閃耀在每一個角落。目前,《地球脈動3》已經開始拍攝,大約四五年後才能和觀眾見面。而BBC也成為最高產精品紀錄片的製片方。
  • 豆瓣9.8分!這部神級紀錄片,拍出了震撼人心的動物世界
    從開局9.9分到現在穩定在9.8分,繼《藍色星球2》和《王朝》之後,BBC再次證明了它在自然類紀錄片領域難以撼動的地位。The film opened to 9.9 points out of 10, but has now fallen slightly to a stable 9.8 points.
  • 豆瓣9.4分,央視又一良心紀錄片又要刷爆朋友圈了
    繼推出一檔只有上下五千年的年輕節目《國家寶藏》後,央視又製作出一檔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節目播出一季之後,豆瓣評分9.4。雖說是借著文化綜藝的東風,但其實是個正正經經以賣萌為己任的紀錄片。恕婊姐數學知識是體育老師教的,完全沒有看懂是在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