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超越空中走廊的廊橋,高718米,可抵抗8級地震和颱風!

2021-01-15 小丸子旅遊記

今天來說說世界上最長的懸臂式玻璃廊橋——雲端廊橋。在挑戰極限的路上,人類永遠不會停止。說到廊橋,很多人會想到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的空中走廊。它以激動人心的興奮而聞名,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景」。其實不用出國那麼麻煩,如今的重慶雲端廊橋,驚險程度不亞於空中走廊,空中走廊還要長5.34米。

雲端廊橋位於重慶市雲陽縣龍缸景區,2015年4月對外開放。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懸臂玻璃廊橋,人行道寬約3.4米,長50米。

廊橋建在懸崖頂部,離地高度718米,懸臂長度26.68米。全橋以花為造型設計,被稱為「懸崖之花」。其中一片「大花瓣」從懸崖上伸出,矗立在空中,十分驚險。此外,兩側的「花瓣」位於懸崖內,主要是遊客的觀察平臺。

除了驚險刺激之外,雲中廊橋最好的一點在於它的高科技。根據常識,廊橋突出懸崖近30米,最重要的是保證其穩定性。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懸臂部分的設計沒有鋼架支撐。

框架為50米長的鋼箱梁,其中一根延伸至懸崖外26.68米,另一根20米長的鋼箱梁由多根直徑1.5米的大錨樁錨入15米深的巖石中。為了保證穩定性,光面鋼箱梁採用900噸鋼。

雲端廊橋也有很大的地方,超重負荷。橋的地面和護欄都是三層鋼化夾層超白玻璃,但這種玻璃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每平方米可承重高達9噸,全橋總荷載超過1000噸,是國內最穩定的玻璃橋。

而且玻璃中的膠水粘度很高,即使玻璃被損壞,僅依靠膠的張力就可以拖住人和玻璃的重量,人站在上面是不會垮塌的,非常安全。

此外,廊橋設計有防風減震功能,可抵禦8級以上地震和8級颱風。可見雲端廊橋橋確實是高科技的產物,在安全設計上可以說是完美的。自廊橋開通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日接待量最高可達3萬人。同時,它以驚心動魄的動作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低空跳傘愛好者。

相關焦點

  • 廣州電視塔,抵禦8級地震和12級颱風,設計使用年限超過100年
    這座塔腰身纖細,最細處直徑大約30米,因此,也被人們稱作「小蠻腰」。據此,世界上最高的廣播電視觀光塔: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杆高146米,總高度6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廣播電視觀光塔,已經榮獲成為金氏世界紀錄。廣州塔也是一個非常強悍的存在,電視塔可抵禦8級地震、12級颱風,設計使用年限超過100年。
  • 現在建築為什麼都蓋那麼高?不怕颱風和地震嗎?
    地震對高層建築有著絕對的威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懼怕地震我們就不住高樓大廈了,建造高層住宅是因為人多地皮貴,建造金融中心或者觀光塔是為了成為地標性建築。我們來看一下全球範圍內已經建成的10大高層建築物:排在第一位的是哈利法塔全高828米,600米以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上層是鋼結構。
  • 能扛12級颱風、9級地震!南沙港鐵路200米高主塔封頂
    跨西江斜拉橋為(2×57.5+172.5+600+4×57.5)米混合梁斜拉橋,全長1117.5米,屬鋼箱混合雙主梁結構,為本標段的重難點工程,也是南沙港鐵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主跨跨徑600米,是目前世界上雙線貨運鐵路建設史上同類型結構跨度最大的斜拉橋。其主橋採用H型橋搭,156號、157號橋塔塔高分別為208米、200米。
  • 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發生5.8級地震
    組圖#地震快訊#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4月15日15時39分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北緯39.8度,東經106.3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悉,此次內蒙古阿拉善5.8級地震,震中位於沙漠地區,距離烏海市區約45公裡,距離石嘴山約85公裡,距離銀川市區約145公裡。 央視報導稱銀川等地震感強烈。
  • 突發:斐濟8.3級地震!印尼6.3級地震!為什麼新加坡不震?
    8.3級地震8級以上基本上是地震的最高級別了如果發生在城市裡那麼大概就會是這樣...▲圖片來自中國地震臺網龍目島在8月5日剛剛發生過7級地震根據印尼抗災署之前發布的消息遇難人數有436人全島最高的山是人稱小土坡的武吉知馬山海拔163米多高,呃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公開信息及報導顯示,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和八級地震,允許三十萬噸級油輪通過,是作為「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時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並被外媒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9級地震和18級颱風,哪個破壞力更強?看完後明白了!
    就危害性而言,地震第一,海嘯第二,颱風第三,海洋裡地震就開始海嘯了甚至有可能引發颱風。颱風,海嘯和地震沒法比,地震沒法預測,而且地震可以引起包括山體滑坡,垮塌,水災,火災,疫災,爆炸,毒氣,核洩漏等等等等,全都能要人命,而颱風一般處於沿海地帶的危害比較大,內陸就基本沒啥危害了。
  • 合肥市內78.1%區域的建築可抵抗5.5級~6級地震破壞強度
    江淮晨報訊 5月13日上午,合肥市委宣傳部和合肥市地震局主辦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展在合肥市政務中心陽光大廳舉行。記者在現場獲悉,合肥市去年共發生10次1級以上地震,合肥市78.1%的區域建築可抵抗5.5~6級地震破壞強度。
  • 南昌眾地標建築抗風等級大盤點 「南昌之星」摩天輪可抗12級颱風
    摩天輪:8根鋼柱深入地下數十米可抗12級颱風「南昌之星」摩天輪於2006年竣工,詮釋著南昌作為世界動感都會的昂首姿態,成為南昌的重要地標之一。據南昌之星摩天輪的設計單位上海遊藝機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昌之星通過遊樂設施監督檢驗,下盤設有8根鋼柱直插數十米的地下,確保160米的摩天輪屹立不倒,足可抵抗12級颱風以及7級地震。」摩天輪設有「人」形兩組立架,每組由兩根直徑14.2米的直、斜主立架和兩根直徑10.2米的斜支腿及若干連杆組成一個三稜柱結構,穩固支撐直徑為150多米的轉盤。
  • 玻璃廊橋、高空速滑……在重慶,玩的就是心跳!
    懸崖公路、玻璃廊橋、高空速滑……在重慶,玩的就是刺激和心跳,你敢來挑戰嗎?米高的懸崖峭壁上,腳底是透明玻璃,被稱為「世界最長的懸挑空中玻璃走廊」。雲端廊橋建在龍缸景區海拔1010米高的懸崖上,以「天空之花」的花瓣作為造型,廊橋曾在2016年舉辦過世界低空跳傘比賽。
  • 遭受過9級地震和「史上最強颱風」還安然無恙的房子長啥樣?
    日本最近就攤上了大事兒。19號颱風「海貝思」,被日媒們誇張地稱作「史上最強颱風」呼嘯而來。按中國氣象臺的預報,登陸伊豆半島的19號颱風風力是15級。然而,在日本氣象廳報導中,卻不報風力幾級,而是每秒風速多少。這次颱風穿越東京時,每秒風速達到了50米。
  • 500米高樓為什麼能阻擋颱風,內部的結構有多厲害?專家說出真相
    既然500米高樓那麼高,那它又是怎麼阻擋颱風的呢?內部的結構是怎樣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下吧。隨著現代建築業的不斷發展,人們也研製出了很多的建樓方法,我們中國這些年來也建成了不少的摩天大樓,在上海、深圳、臺北均有分布,成為了當地的標誌。這些建築的建成也獲得了外國專家的肯定,並對我們的施工技術表示出了敬佩和好奇,甚至還虛心和我們中國專家請教了起來。
  • 40000噸國產海上巨無霸面世,能抵抗16級颱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由此可見石油的重要性,但是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是經過漫長的生物沉積演化形成,因此,經過上千年的沉積,石油的開採也就變得非常困難,在早期由於我國技術和設備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因此,我國的石油鑽井技術只能依靠其他國援助。如今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我國的石油鑽井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
  • 超強颱風「莫蘭蒂」登陸廈門 波音飛機被吹跑(圖)
    據中央氣象臺和福建氣象部門消息,這也是1949年以來登陸閩南最強颱風。  據國家電網廈門供電公司的消息,超強颱風「莫蘭蒂」正面襲擊廈門,電網遭到重創,已造成大量變電站停運,全市大面積停電。颱風致廈門機場一架波音767型飛機被風吹跑而受損,200餘架次航班被取消。此外,颱風引發的洪水造成福建和浙江4座古橋損毀。  據了解,「莫蘭蒂」給臺灣也造成較為嚴重的災情。
  • 英大學研發高強度混凝土:環保材料,可抵抗9級地震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偶爾會受到地震的襲擊,在這些國家中,他們的建築物通常會進行加固,這樣它們就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地震。而加固這些建築的最常見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鋼材,但是如果在高層建築中大量使用鋼材進行加固會導致房屋成本造價過高。
  • 我國6層薄壁型鋼結構房屋可抗8級地震
    僅1.2-1.8毫米的薄壁型鋼修建的6層房屋在8級「地震」中依然屹立。  6月8日,記者從重慶大學獲悉,我國首個足尺寸實體6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的振動臺試驗在重慶大學振動臺實驗室順利完成。該實驗證明了多層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房屋的安全可靠,為我國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建造高層建築打下了基礎。
  •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安裝阻尼器 可抗12級以上颱風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安裝阻尼器 可抗12級以上颱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6日 07:41 來源:   由於驅動裝置設計為可以沿縱橫兩方向運動,因此風阻尼器可實現360度方向的控制。「無論強風從哪個方向刮來或受到震動的影響,都能通過風阻尼器將大廈的振動、搖晃轉化為風阻尼器的振動和搖晃,這是一種能實現力的轉移的裝置。在400多米的高處,即使有晃動,也只有儀器才能測出,人應該感覺不到。」技術人員說。
  • 應對颱風「米」字膠帶真有用嗎?專家:可改變玻璃振動頻率
    原標題:應對颱風,「米」字膠帶真的有用嗎   當超強颱風「利馬奇」來襲時,從江蘇到山東,很多單位在提前做好防禦工作的同時,沒有忘記在窗戶上貼「米」字形膠帶。用膠帶在玻璃上貼「米」字真能對抗颱風嗎?事實證明,颱風來臨時,這「不可思議」的方式確實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