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年裡,旅行者2號將失去地球方面的控制!

2020-12-04 三體迷

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宣布,地球上目前唯一能向旅行者2號發送指令的天線——深空站43號(DSS-43)將因升級改造而關閉,預計要到2021年1月底才能重新上線。這意味著在接下來大約一年的時間裡,旅行者2號將失去地球方面的控制。在此期間,旅行者2號將以靜態操作模式在原有航線上孤獨滑行。

旅行者2號是NASA於1977年8月20日發射的一個宇宙探測器,已經在太空運行超過42年,距離地球約185億公裡,但仍保持著科學探測以及與人類的聯繫,確實令人嘆服。

之前向大家介紹過,NASA與深空探測器的聯絡依靠的是著名的深空網絡(DSN)。深空網絡包含美國哥德斯通深空聯絡設施、澳大利亞坎培拉深空聯絡設施和西班牙馬德裡深空聯絡設施三部分,每一處都由數個大型拋物面天線構成,大約以120度的間隔圍繞地球,能夠與位於深空各方向上的探測器保持聯絡。

旅行者2號朝著黃道平面向下飛行,只有位於南半球的坎培拉深空聯絡設施能夠與其保持聯絡。上文所提及的深空站43號正是澳大利亞坎培拉深空聯絡設施的扛把子,這是一個口徑高達70米的大型拋物面天線,不僅能接收旅行者2號傳回的信息,還能向旅行者2號發送指令。

欣賞一下深空站43號的真容吧,滿滿的紅岸基地既視感。嗯,還附贈一輪人類的落日。

深空站43號建於1969年-1973年,最初口徑只有64米,隨後在1987年升級到70米,以應對旅行者2號1989年飛掠海王星。時間是把殺豬刀,深空站43號也難逃歲月的洗禮。2012年-2013年間,深空站43號就曾進行過翻修,關停了大半年。

這一次深空站43號因升級改造關閉近一年是充滿風險的挑戰。雖然坎培拉深空聯絡設施其他三臺口徑34米的天線仍能夠接收旅行者2號傳回的信號,但深空站43號的關閉意味著地球方面無法向旅行者2號發送任何指令。如果期間出現什麼問題,我們也只能束手無策了。

坎培拉深空聯絡設施教育和公共推广部主任格倫·納格爾(Glen Nagle)向《紐約時報》表示:「這項工作存在風險,畢竟航天領域的任何工作都存在風險。這是我在這裡18年來,這個大碟子經歷的一次重大變更,也是它關閉最久的一次。」

NASA認為,未來一年最大的未知數是,旅行者2號的自動推力控制系統能否在如此長的時間裡保持準確工作。該系統每天會點火幾次,以確保探測器的天線朝向地球。另外,對燃油管路進行充分加熱的電力系統能否正常運作也是一個問題。

要知道,旅行者2號已經在太空中運行超過42年,不少設備和配件都已老化。就在前不久,旅行者2號還遇到了麻煩——2020年1月25日,一次異常觸發了旅行者2號的自動故障保護程序,使其無法執行預定的飛行操作,所幸在NASA工程師的努力下問題得到解決。值得一提的是,旅行者2號遠在185億公裡外,與我們完成一次來回通訊需要花費34個小時。

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旅行者2號一路平安,能夠順利等到來自地球的呼喚。

相關焦點

  • 即使失去控制,旅行者號仍將繼續遠行,它會不會撞上宇宙物質?
    1號和旅行者2號。後來由於旅行者1號對土星的衛星土衛六進行了一次計劃外的探測,導致軌道偏離,所以最終只有旅行者2號完成了對四顆巨行星的探測任務,當然,現在兩個旅行者都已經離我們遠去,旅行者1號已經到達了距離地球220億公裡以外的位置,而旅行者2號也已經在180億公裡之外了。
  • 科學家:遊蕩宇宙42年的旅行者1號,或將2050年和地球徹底失聯
    1977年9月5日,美國旅行者1號于于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爾角,被搭載在一枚泰坦3號E半人馬座火箭上發射升空。時至今日,仍舊遊蕩在太空中的它曾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成為了首個穿越太陽圈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宇宙飛船。
  • 最孤獨的旅行者,旅行者1號,是怎麼跟地球交流的
    旅行者1號(英語:Voyager 1)是由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 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至2019年10月23日止,旅行者1號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裡的距離。不難計算得到旅行者一號的天線增益G為72900倍(48.6dB),旅行者1號的發射功率是20W(43dBm),距離地球的距離是211億km,可以根據下面的公式計算到達地球的功率譜密度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我們以手機基站為例,手機基站裡的信號強度比這個強一百萬億倍,沒錯,就是百萬億。
  • 旅行者2號真的很遠,夥計
    目前,旅行者2號離地球約110億英裡,自1977年發射以來,一直以每小時數萬英裡的速度飛行。閱讀更多,看看它現在在哪裡,以及我們學到了什麼。旅行者1號和2號的軌道,2004年底,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目前,旅行者2號離地球約110億英裡,自1977年發射以來,一直以每小時數萬英裡的速度飛行。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勇敢的小飛船將在未來數年在銀河系中航行時保持這一速度。
  • 188億公裡之外,失控7個月的旅行者2號給地球發來信息:你好
    ,事實上,從2020年3月開始,旅行者2號就進入了失控狀態,並且持續了7個月的時間,直到10月底,失控7個月的旅行者2號才給地球發來信息:你好。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地球與旅行者2號是怎麼通信的。地球與旅行者號之間的通信並沒有什麼神秘的黑科技,實際上,其採用的依然是我們熟悉的無線電通信技術,只不過為了更好地在深空裡發送和接收無線電信號,旅行者2號攜帶了一口直徑3.7米的「大鍋」,這被稱為「高增益天線」。
  • 188億公裡之外,失控7個月的旅行者2號給地球發來信息:你好
    大名鼎鼎的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射的,它們於1977年發射升空,在經過長達43年的漫長飛行之後,現在早已進入了星際空間。時至今日,旅行者1號地球的距離已經高達226億公裡,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而旅行者2號也遠在188億公裡之外。
  • 安全飛行了43年的旅行者號,未來會在宇宙中遇到什麼呢?
    旅行者號探測器是源於美國NASA「星際之旅」的項目,它有兩艘姊妹飛船,分別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它們都是NASA的驕傲。自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距今已經有43年了,它們在這40多年的時間裡,都有什麼成就呢?未來在宇宙中又會遇到些什麼呢?我們一起往下看看。
  • 旅行者1號與2號同時發射,命運卻迥然不同,原因為何?
    我們知道,宇宙是非常大的,在遼闊無比的宇宙裡沉浮著千千萬萬顆星體,那些研究天體的科學家總是堅信著,在這成千上萬顆星球中一定有許許多多的星球像地球一樣存在著豐富的生命,為此,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去探索著,去研究著。
  • 越飛越遠的「旅行者1號」,是如何與地球保持聯繫的?
    比方說1977年從美國發射離開地球的「旅行者1號」,如今已經在宇宙中遊蕩了42年的時間,名副其實的成為了一名「旅行者」,如今,它已經飛抵太陽系的邊緣,朝著銀河系的中心地帶前進。不過,因為能量不足等原因,再過幾年旅行者1號就要與地球失去聯繫了,科學家表示,一直到2020年底之前,旅行者1號的能源仍可以支持它按照事先規劃好的路線在宇宙中前行,並且可以與地球隨時都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不過在2025年之後,旅行者1號就要一切都靠自己了,它將成為宇宙中的一名「流浪者」,孤獨的漂浮在宇宙中。
  • 旅行者2號:我飛出太陽系了嗎?
    經過41年的飛行,旅行者2號探測器脫離了太陽風的範圍,進入一片人類陌生的太空。  美國東部時間12月10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年度會議上,NASA旅行者號團隊宣布了這一消息。  那麼,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系了嗎?2012年,與旅行者2號同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也飛出了日光層。但是對於這兩個探測器是否飛出太陽系,一直有不同看法。這取決於對太陽系邊界的定義。
  • 哈勃望遠鏡揭秘旅行者號探測器的未來
    難以置信的是,所有的旅行者號探測器都在源源不斷地收集數據並傳回地球,但剩餘電量只能運行不多的幾十年,之後便會變黑。不過,科學家們可以研究它們傳回的信息,將其與哈勃太空望遠鏡採集的信息進行對比。這樣即便將來旅行者號都報廢了,天文學家依然可以通過哈勃望遠鏡來研究旅行者號原定航線上的太空環境。
  • NASA旅行者1號和2號飛船的主要成就
    1977年至1990年期間,特派團取得了以下成績:第一艘飛越太陽系外四顆行星的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第一次發現四顆外行星(都是宇宙飛船)的多顆衛星的任務:木星3顆新衛星土星4顆新衛星天王星11顆新衛星海王星6個新衛星第一艘宇宙飛船飛越四顆不同的目標行星(旅行者2號)第一艘訪問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太空飛行器(旅行者2號)第一個拍攝木星
  • 與旅行者號一起穿越星海
    旅行者1號上的電池能量將於2025年耗盡,在那之後它將與地球徹底失去聯繫,繼續向著充滿未知的宇宙深處飛去。除了精密的科學儀器,旅行者1號還攜帶了一張唱片,唱片裡的內容包括了用55種語言錄製的問候和音樂,還有115幅關於人類文明的影像。這是一張銅質磁碟唱片,鍍金表面,內藏金剛石留聲機針,特殊的材質和構造能保證這張唱片在極端環境下也能夠被播放。
  • 旅行者2號距地球約200億公裡,43年從未斷信,它如何與地球聯繫?
    在距離地球大約200億公裡的星際空間裡,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已工作了43年,也是第二個離開太陽圈(heliosphere)的人造物體(第一個是『旅行者1號』)。而在這幾十年裡,旅行者2號只有在去年1月出現故障和地面唯一收發信號站需升級天線斷聯8個月外,都一直保存著聯繫。
  • 飛了43年,旅行者號現在到了哪裡?它靠什麼與地球聯繫?
    因此旅行者號是人類除了阿波羅計劃以外,最偉大的智慧結晶。那麼今天旅行者號飛到了哪裡?它們如何與任何保持聯繫?旅行者1號實際上比2號晚發射了一個月,因為探測器故障的原因而推遲。這兩個探測器採用的不同的飛行路徑,並且速度不同,1號所獲得的初始速度更快一些。
  • 失控7個月,188億公裡外旅行者2號傳回Hello,怎麼了?
    佔據地球表面積70%的海洋,深海世界裡有何不同?人類只生活在地球陸地表面,那麼直徑1.2公裡的地球內部又是怎樣的世界?今天的主角是旅行者二號,也是首次完成對天王星和海王星探測的飛行器,2018年12月10日旅行者2號成功穿越太陽風層,繼旅行者一號之後成為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探測器,目前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大約是188億公裡。
  • 「旅行者號」探測器將暴露地球位置!有人已經後悔,或設法回收
    首先是先驅者系列探測器,其次是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的升空,無不在向人類展示新的宇宙空間,頻頻刷新人類對宇宙的認知。40多年來,科學界一方面通過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取得第一手宇宙資料,另一方面又擔心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將暴露地球的坐標,給人類帶來「災難」。甚至有科學家已經後悔發射旅行者號探測器,如今正設法將其回收,避免「災難」的疊加。
  • 失控7個月飛了188億公裡旅行者2號傳回兩個字,究竟怎麼了?
    不過自今年三月以來,旅行者2號就已實際失去控制,但它自己卻不知道,還在鶯歌燕舞地快樂趕路,希望在電池2025年完全失效之前,為人類發回更多的信息。2號和1號是美國宇航局的雙子探測器,1977年8月到9月,兩艘飛船間隔16天,先後離開地球,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進發。
  • 哈勃望遠鏡揭示了難以置信的旅行者號探測器的未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兩艘旅行者號探測器仍在收集數據,並將它們的發現傳回地球。它們還剩下幾十年的電力,過了這段時間它們就會停止工作。與此同時,科學家門可以對旅行者號收集的數據進行研究,並將他們的發現與哈勃空間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比對。但是即使兩架探測器停止工作,太空人仍然可以利用哈勃望遠鏡來研究它們將要航行的環境。
  • NASA宣布:旅行者2號已離開太陽系,將進入星際空間!
    NASA宣布:旅行者2號已離開太陽系,將進入星際空間!據外國媒體報導,旅行者2號現在已經離開了太陽系,科學家們認為旅行者2號就和之前的旅行者1號一樣這項空間探測器正在穿過太陽系,進入未知的宇宙當中,現在的旅行者2號距離太陽大概在119個天文單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