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在銀河的夜空「彗星」

2021-01-09 騰訊網

一.什麼是彗星?

在太空深處存在著某些東西,它正在向太陽系內層飛來。最初它運行得很慢,但後來速度逐步增快,終於有一天它那燃燒著的軌跡在夜空中划過,使得我們在這渺小的星球上能夠目睹它的身影。

這個種東西就是彗星。事實上,天空中有許多的彗星,它們是數量是最多的天體之一,而且不可預測,在太空中飛來飛去。

彗星,是指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於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彗尾一般長几千萬千米,最長可達幾億千米。彗星的形狀像掃帚,所以俗稱掃帚星。彗星的運行軌道多為拋物線或雙曲線,少數為橢圓。目前人們已發現繞太陽運行的彗星有 1700 多顆。著名的哈雷彗星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 76 年。

2014 年 2 月 21 日,日本京都產業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彗星上有氨的存在。 根據最新報導稱:科學家們近日在追蹤「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羅塞塔號飛行器上發現了屬於該彗星的一些化學殘留物。科學家使用探測器對這些化學物質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主要成分為氨、甲烷、硫化氫、氰化氫和甲醛。由此,科學家得出結論稱,彗星的氣味聞起來像是臭雞蛋、馬尿、酒精和苦杏仁的氣味綜合。

彗星沒有固定的體積,它在遠離太陽時,體積很小;接近太陽時,彗發變得越來越大,彗尾變長,體積變得十分巨大。彗尾最長竟可達2億多千米。彗星的質量非常小,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釐米 1 克。彗發和彗尾的物質極為稀薄,其質量只佔總質量的 1~5%,甚至更小。彗星物質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組成,而彗核則由凝結成冰的水、二氧化碳(乾冰)、氨和塵埃微粒混雜組成,是個「髒雪球」!

二.彗星的發現與命名:

1、發現

(1).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編號:1P/Halley)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

哈雷彗星的軌道周期為76~79年,下次過近日點時間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類首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最遲在公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國、古巴比倫、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有這顆彗星出現的清楚紀錄,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的再出現。

(2).中國發現的彗星截止 2015 年 4 月共計 14 顆:

60P Tsuchinshan 2(紫金山 2 號彗星)/發現者:張鈺哲團隊

62P Tsuchinshan 1(紫金山 1 號彗星)/發現者:張鈺哲團隊

142P Ge-Wang(葛汪彗星)/發現者:葛永良、汪琦

153P Ikeya-Zhang(池谷張彗星)/發現者:張大慶

172P Yeung(楊彗星)/發現者:楊光宇

292P Li(李彗星)/發現者:李衛東

C/1977 V1 Tsuchinshan (紫金山彗星)/發現者:紫金山天文臺員工

C/1997 L1 Zhu-Balam (朱巴拉姆彗星)/發現者:朱進

P/1999 E1 Li (李彗星) 2 /發現者:李衛東

P/2007 S1 Zhao (趙彗星)/發現者:趙海斌

C/2007 N3 Lulin (鹿林彗星) /發現者: 葉泉志林啟生

C/2008 C1 Chen-Gao (陳-高彗星) /發現者:陳韜 高興

P/2009 L2 Yang-Gao (楊-高彗星) /發現者: 楊睿 高興

C/2015 F5 SWAN-XINGMING(斯萬-星明彗星) /發現者: 孫國佑高興

2、命名:

在 1995 年前,彗星是依照每年的發現先後順序以英文小楷排列,除了編號外,彗星通常都是以發現者姓氏來命名,一顆彗星最多只能冠以三個發現者的名字。

謝謝大家閱覽,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關注加收藏一波!我會持續給大家有趣百科的知識!你們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聖誕彗星」到訪!絢麗划過夜空,它是2018年天空最亮的彗星!
    (圖源:@An9Angel)彗星46P/Wirtanen,又名維爾塔寧彗星,由於現身的時間通常在聖誕前後,所以還有一個好聽的別名,叫「聖誕彗星」。這次彗星46P的回歸,是自70年前被發現以來,最接近地球的一次,也是21世紀此彗星所有回歸中最接近的一次。46P成為現代以來(指1950年後)所有彗星中與地球距離第10近的彗星。而在我們澳洲,由於能見度極高,可以說是坐在「包廂」裡觀看這一奇景了。
  • Neowise彗星登場北半球夜空 (1/7)
    Neowise彗星登場北半球夜空>7) "← →"翻頁 當地時間7月20日,法國舍維勒附近的奧爾滕堡城堡,Neowise彗星出現當地夜空
  • NEOWISE彗星划過各地夜空
    NEOWISE彗星划過各地夜空 2020-07-28 08:41
  • 哈雷彗星殘骸夜空爆炸猶如煙花
    每年10月中旬至下旬,當地球穿過哈雷彗星留下的長尾殘骸時,彗星的塵埃殘骸就化作流星,獵戶座流星雨也就如約而至。獵戶座流星雨的形成:獵戶座流星雨是世界七大流星雨之一,它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要知道,上次哈雷彗星照亮地球的夜空是在
  • 「斑貓公考」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
    【斑貓公考】關於天文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B.月球圍繞地球自東向西呈順時針方向旋轉C.《觀滄海》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星漢」指銀河D.彗星遠離太陽時體積很小,接近太陽時體積變得巨大選自:2019年浙江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斑貓公考已經整理好全部題目和解析)【斑貓公考答案】B【斑貓公考解析】月球公轉方向與地球公轉方向相同,月球圍繞地球自西向東公轉,而不是「自東向西」從北極方向看為逆時針轉動。
  • 裸眼可見,NEOWISE彗星現身夜空
    裸眼可見,NEOWISE彗星現身夜空
  • 漫天星光散落海裡 銀河猶如綢幔划過夜空
    漫天星光散落海裡銀河猶如綢幔划過夜空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情就是 和你在陽江的夏夜看銀河銀河直徑約10萬光年由大量的恆星構成我們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銀河只不過在 北半球的夏天即每年5月中旬到9月底能看到銀河最為明亮壯觀的 「銀心」此時此景,大概就是曹操在《觀滄海》裡描述的「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
  • 數十年一見:最亮彗星登場北半球夜空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名為阿特拉斯(Atlas)的彗星正朝地球飛來,將是近二十年來北半球天空出現的最亮的一顆彗星,估計5月1日晚上肉眼可以看到。圖中左上角拖著尾巴的綠色亮點就是Atlas彗星。2019年12月,位於夏威夷監控小行星保護地球的觀測系統——「小行星撞擊地面最後警報系統」(ATLAS)最先發現這顆彗星正朝太陽系內部飛來,科學家就以觀測系統的縮寫作為這顆彗星的名字。那時,這顆彗星還非常暗淡,但是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它的亮度迅速增加了四千多倍,引起天文學家的注意。科學家計算它將於5月31日在距離太陽4000萬公裡的地方飛過。
  • 綠色彗星在夜空中爆炸!神秘彗星掠過地球,綠色大氣是木星的兩倍
    7月上旬,天文學家麥可·傑格拍攝了一幅壯觀的綠光爆發,彗星划過夜空。如果你認為這周開始的時候天空看起來異常的綠色,那是因為彗星在7月2日星期一的時候變亮了16倍。你很有可能在下個月晚些時候看到彗星再次經過地球。
  • 近日 新智彗星(NEOWISE)現身多國夜空
    近日,新智彗星(NEOWISE)現身多國夜空,為人們奉上難得一見的天文盛宴。作為星光璀璨的「天外來客」,彗星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上世紀末,百武彗星(1996)、海爾—波普彗星(1997)給許多人留下了美好記憶。世界上公認對彗星觀測的確切記錄是在春秋時期。《春秋》有云:「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鬥。」
  • 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的夜空 6800年難得一遇
    7月22日,據媒體報導,近日,尼歐懷茲彗星划過北半球的夜空,陸續有世界各地民眾目擊到該彗星和它的「尾巴」。美國宇航局尼歐懷茲太空望遠鏡的副首席研究員喬·馬西羅(Joe Masiero)表示,如果你身處在北半球,就可以看到該彗星。它會從北鬥七星正下方經過,且將在7月底消失,人們在未來6800年都不會再看到它。
  • 夜空中最長的彗星,下次再見要等6800年
    新智彗星,6800年一遇我們都成為了「追星族」在追逐這個細長而朦朧的身影的同時也開始想了解「彗星」這種天體的本質7月中旬開始,夜空中有一顆拖著長尾巴的彗星成功引起了全世界「追星族」的注意力在攝影師的鏡頭裡,這顆淡黃色的彗星劃破夜空浪漫而神秘,仿佛電影中的畫面
  • 永恆的經典,20年前世紀彗星「海爾-波普」,震驚世界!
    你見過彗星嗎?我想見到過的朋友,如今應該大都三十而立了。因為,上一次北半球出現在城市裡能用肉眼輕易看到的彗星,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那顆彗星,叫「海爾-波普」,它吸引了全世界人的關注。圖為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飛掠埃及金字塔的上空。
  • Neowise彗星現身貴州臺江夜空,再見需等6800年
    2020年7月23日晚,記者在貴州省臺江縣紅陽草場的夜空拍攝到NEOWISE彗星 (正式名稱為C/2020 F3,中文譯名「新智」)。這是一顆約6800年才出現一次的彗星,是迄今為止可肉眼觀測到的最亮彗星,當日該彗星將到達近地點,與地球距離約為1.03億公裡。據了解,這顆彗星在3月份首次接近太陽時被美國NASA的NEOWISE衛星發現。
  • 英仙座流星雨現身夜空!龍虎山上演8月最令人期待的「形象大片」...
    昨夜今晨英仙座流星雨現身夜空小夥伴們都有看到嗎?每小時超100顆的流星雨灑落夜空,扮美蒼穹趕緊和小虎一起去看看吧源於公轉周期為133年的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每年8月,地球都會與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殘留在軌道上的太空碎片相遇,當這些微小的碎片高速撞入地球大氣時,與地球大氣的猛烈摩擦而顯得異常明亮,從而產生了我們看到的流星雨。期間絕大多數流星軌跡的反向延伸,會指向英仙座所在的位置,因此,以輻射點星座命名,這也就是北半球最著名三大流星雨之一——英仙座流星雨。
  • 流星雨將裝點2018年的璀璨夜空
    從黃昏到黎明,宇宙塵埃穿越地球大氣層形成的流星雨隨時都有可能照亮地球的夜空,如果足夠幸運的話,你很有可能會目睹天上的流星雨。人們所觀測到的流星雨,實際上是冰凍彗星衝入大氣層時因為與大氣分子撞擊摩擦而燃燒形成的火焰痕跡。彗星經常被比喻為「髒雪球」:彗星在飛行穿越太陽系的過程中,會留下由巖石及冰雪構成的慧尾,該慧尾在彗星飛走之後不會馬上消失,能夠在宇宙空間中流連很長時間。
  • Neowise彗星現身貴州臺江夜空,再見需等6800年
    2020 年 7 月 23 日晚,記者在貴州省臺江縣紅陽草場的夜空拍攝到 NEOWISE 彗星 (正式名稱為 C/2020 F3,中文譯名 " 新智 ")。這是一顆約 6800 年才出現一次的彗星,是迄今為止可肉眼觀測到的最亮彗星,當日該彗星將到達近地點,與地球距離約為 1.03 億公裡。據了解,這顆彗星在 3 月份首次接近太陽時被美國 NASA 的 NEOWISE 衛星發現。NEOWISE 預計將在 7 月份保持肉眼可見,在北半球的人們可以在這個月的大部分時間的黎明和黃昏時捕捉到這顆彗星。
  • 星鏈計劃將光汙染帶到了夜空
    筆者-小文從前,人類只需要一抬頭就能看見滿天繁星,而在一些遠離城市的郊區,人們甚至能清晰地看見銀河。到如今,天上的星星數量仿佛減少了,即使在晴朗的夜空,人們看見的星體數量也屈指可數這一切都要從光汙染說起,自從人類的城市快速發展起來之後,星光在燈光的遮擋下顯得越發黯淡,而近年來,隨著馬斯克一項宏圖計劃的展開,光汙染從地面被帶到了夜空中。
  • 我們的銀河鄰居
    僅僅一個世紀前,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我們在夜空中所能看到的一切都屬於 一個星系,我們自己的銀河系正如我們今天所知,仙女座星系是銀河系最大的銀河鄰居。 銀河與仙女座菌株實際上是當地星系群中最大的成員,它是.附近星系的集合靠重力。 這兩個夥伴是螺旋星系,每個運動的充滿恆星的手臂環繞著一個明亮的星系老恆星的密集核心。 每個星系周圍都有許多已知的形狀奇特的小衛星星系作為不規則的矮星系。
  • 業餘天文學家發現的SWAN彗星,即將閃耀在我們的夜空中
    目前,C/2020 F8彗星(SWAN)正穿越地球上空,在黎明前掠過東北地平線,有可能在5月底或6月初成為一個更突出的天體。然而,它並不是被仰望夜空的人發現的。相反,這個人在看電腦屏幕。來自澳大利亞的業餘天文學家麥可馬蒂亞佐在檢查從SOHO上的太陽風各向異性(SWAN)儀器上傳到網上的圖像時,發現了這個來自外太陽系的冰冷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