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海洋傳說

2021-02-11 中國海洋大學海之子

空曠綿長的海岸線,海霧縈繞在灰藍色的天空,海浪拍擊著礁石,站在遠山上,風間若有似無的一點海鹽的清鹹……
那些美麗的傳說是真的存在於海洋嗎,傳說中的海的女兒,《加勒比海盜》中的食人族美人魚,和擁有著讓人重生力量的鮫人淚…人魚,傳說中的海洋種族。有個別研究認為美人魚可能是在古猿進化成早期人類的過程中,在水中生活的一個分支。在進化過程中人類已經遺忘了他們,而只以神話的形式留存了下來。目前也有科學家主張人魚是古代水手們誤認儒艮而來的幻想生物。
利維坦按:雖然早在六年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就發表聲明指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水生類人動物曾經被發現過,可長久以來,民間有關人魚的各種傳聞屢見不鮮,而歷史上,不論東洋還是西洋,史料上亦有大量的記載。16世紀中葉,這種美人魚一樣的生物最早從安特衛普(Antwerp)開始出現。美人魚的神秘面紗,似乎開始有所清晰。水手們管它們叫珍妮·哈尼弗斯,還把這些小玩意兒賣給遊客。而這個時期的目擊者聲稱,美人魚並不美。一份13世紀的挪威手稿中,海中的居民被描述成怪物的模樣:「這種怪獸很高,體型巨大,會直直地躍出水面。」手稿中寫到。「它有著男人般的肩膀,但是沒有手……」藍色海洋的故事,一縷青煙般的,縹緲,在眼前卻似又不大捕捉,些許動人,遙遠的故事。

她們是否真的存在…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e Administration)明確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類人海洋生物存在」。歷史上出現的美人魚目擊事件很容易解釋——水手們可能會在出海數周或數月之後發生混亂,在女人呼喊他們靠岸時,他們會認為自己看到的是誘人的人魚。

那珍妮·哈尼弗斯怎麼解釋?美人魚目擊者的說法又怎麼解釋?

讓水手和遊客蜂擁至安特衛普競相搶購的珍妮·哈尼弗斯實際上是鰩魚。水手們風乾軟骨魚類的屍體,然後進行雕刻和填塗,使它們看起來像美人魚、惡魔和魔鬼魚。

在太平洋海域,人們同樣也把一種名叫儒艮(dugong)的動物誤認成美人魚。「儒艮」在馬來語中的意思是「海洋公主」。

海洋覆蓋了地表面積的71%,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稱,超過95%的海洋至今仍然未經探索。那片美麗的藍色海洋傳說還會存在嗎?人魚,鮫人,以及那片灰藍色海鹽味的風中的故事,那些暫時不想讓我們知道的故事,就讓它隨著湛藍的水平線,去吧。

自然正在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哦!

如有侵權,請聯繫郵箱

season2001@yeah.com

相關焦點

  • 探尋藍色星球的奧秘,奇幻海洋節歡樂再啟
    奇幻海洋節 律動江北神秘又廣闊的海底世界,乘風破浪降臨江北藍色風暴席捲而來海倫堡·海倫逸居奇幻海洋節歡樂再啟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高潮迭起嗨翻全場神秘美妙的海底世界,繽紛多彩的活動環節為本次海洋節錦上添花,高潮迭起!無論大人小孩,對「奇幻海洋節」的熱情都超乎了想像,在海倫堡·海倫逸居度過了歡樂時光。前方!
  • 遠古海洋神話傳說
    其實,《山海經》算得上我國古代典籍中的一部奇書,它內容多荒誕離奇,形式也簡短零散,卻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關於山川海洋的著作,被人們奉為中國海洋文化的歷史源頭和中國海洋小說之祖。 《山海經》大約成書於戰國到漢初這一時期
  • 海洋是藍色的真正原因?天空不是「始作俑者」
    海洋是藍色的,是因為它反映了天空的顏色?大多數人認為海洋是藍色的,因為它反射了天空,然而這是一種誤解,雖然這確實改變了海洋的顏色,但這並不是它看起來藍色的主要原因。海洋是藍色的,是因為水吸收光譜中紅色部分的顏色,橙色和黃色也會被海洋吸收,而波長較短的藍色則不會。就像濾光片一樣,它在我們所看到的光譜的藍色部分留下了顏色,它與天空的顏色無關。
  • 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領域的「藍色矽谷」
    :中國海洋領域的「藍色矽谷」 來源: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訊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導,"藍色矽谷"核心區的核心項目--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是中國海洋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實驗室,建成後將成為全球第七大海洋科研機構,有力提升我國海洋自主創新能力。
  • 為什麼海洋和天空是藍色的?科學的解釋是這樣的
    雖然這些答案都不正確,但最後一次嘗試提出了一個人們常常想知道的相關問題:為什麼海洋是藍色的?從太空看,行星地球通常被描述為淡藍色的點,但它只是看起來像藍色的海洋。大陸,雲和冰帽根本不顯示藍色;海洋,而不是大氣,給我們的星球帶來藍色「膚色」。幾千年來,人類必須接受我們世界的這些屬性。
  • 藍色代表憂鬱?舍夫沙萬的「藍色陸地海洋」顛覆你的看法!
    都說藍色代表憂鬱,可真的都是那樣嗎?或許平常看見的藍色會讓人感受到憂鬱的氣息,而這個地方的藍色,卻處處彰顯出向上的活力和對生活的熱愛。位於北非摩洛哥的舍夫沙萬,這座城市,一直為背包客和世界各地的遊客所青睞,它究竟為何如此受人喜愛呢?正如題名,滿眼藍色的藍色小鎮,這便是舍夫沙萬出名的原因。
  • 《藍色星球2》令人震撼的海洋世界
    正如原作藍色星球在十六年前所做到的那樣,藍色星球2以其令人嘆為觀止的畫面與視角讓我們領略了大海的魅力與演化的奇妙。然而,與前作相比,本作給我們帶來的更大的震撼來自於人類行為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膨脹,人類對海洋的影響不僅大大超出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單一的物種,對海洋帶來變化的速率也遠遠超出任何一個除大滅絕外的自然歷史時期 - 古新世的全球變暖讓鱷魚和龜鱉幾乎分布進了北極圈,而當時每年空氣中的碳增加量在其頂峰也不過是如今人類每年碳排放量的五分之一而已。
  • (五一去哪兒)藍色傳說平潭藍眼淚、海壇古城、大姆山生態草原
    「藍眼淚」是一種會發光的海洋浮遊生物,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會發出淺藍色的光,該生物當大量聚集的時候,就形成了無比美麗的螢光藍海。一起去追淚吧!「藍眼淚」的生存條件與氣候水溫等因素密切相關,今年天氣變暖加上水溫等條件的利好,「藍眼淚」便提早出現了當「藍眼淚」出現後,百萬網友隔著屏幕開始沸騰了,見證了平潭浪漫的「藍色螢光海
  • 未來人類應大力發展海洋「藍色經濟」
    聯合國提出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海洋——人類需要一個清潔的海洋、健康的海洋、可以預測的海洋,也需要一個安全的、為人類可持續發展不斷產出的、透明的海洋。中國科學家提出的構建透明海洋的主題被納入聯合國未來十年海洋科學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裡面,2029年十年一次的全球海洋觀測大會將在中國青島召開,這是中國海洋科技界對世界的貢獻。一個可觀測的海洋,一個可認識的海洋,一個可預測的海洋,對於海洋經濟的發展,海洋的環境安全非常重要。
  •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日照海洋科普館:科技探秘海洋 助力海洋...
    在山東省日照海洋科普館內,「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絡主題活動媒體採訪團走進海底世界立體球展廳,通過AR技術、互動體驗等方式進一步認識大海,了解海洋知識。   策劃:孫瑞婷 荊宇琦  拍攝、剪輯:荊宇琦  日照市海洋科普館坐落於日照市山海天旅遊度假區,是目前國內最大、展示內容最豐富、展示手段最先進的海洋科普專業展館之一。
  • 海洋教育傳播論壇 加強藍色文化知識
    青島市教育局舉辦的主題為「特色.創新.發展」的全市中小學海洋教育論壇,在前期精心的籌備下,於5月23日隆重召開。市教育局基教處、普教研室、教科所負責人,各區教育(體)局分管局長、教育科負責人、教研室主任、教科所所長、全市海洋教育試點學校(幼兒園)校長(園長),各區市推薦3-5所學校校長,共近300人參會。
  • 蒙古語版《海洋:藍色星球》首映式在內蒙古科技館舉行
    海洋:藍色星球丨蒙語版1月15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電影局、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內蒙古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內蒙古科技館、內蒙古民族語電影譯製中心、內蒙古電影集團影視作品研發中心承辦的蒙古語版《海洋:藍色星球》首映式在內蒙古科技館舉行。
  • 蒙古語版《海洋:藍色星球》首映式在內蒙古科技館舉辦
    內蒙古科技館供圖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15日電 (記者 張瑋)15日,蒙古語版《海洋:藍色星球》全球首映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該影片為中國國內首次對科普特效影片進行少數民族語言譯製。《海洋:藍色星球》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攝製,是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科技單元」暨第八屆中國科技館特效電影展映最佳科學傳播影片獲獎影片。圖為影片海報。內蒙古科技館供圖BBC紀實類業務拓展總監EmmaOng在首映式現場介紹道,該片講述了在海洋中生活的多種多樣的動植物,並闡述海洋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
  • 廣州建設海洋強市 南沙成發展藍色經濟主戰場 專家建言打造藍色...
    原標題:廣州建設海洋強市 南沙成發展藍色經濟主戰場 專家建言打造藍色灣區經濟新增長點   12月18日下午,在第二屆「海絲論壇」暨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平行分論壇上
  • 海洋如此美麗!蒙古語版《海洋:藍色星球》登錄內蒙古科技館
    今天上午 蒙古語版電影《海洋:藍色星球》 在內蒙古科技館巨幕影院上映 該片是繼2017年豆瓣9.9分紀錄片《藍色星球2》之後 BBC推出的一部同題材影片 相當於7小時紀錄片的精華濃縮版 展現了海底奇妙的海洋生物和海洋的神奇力量
  • 建立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 創造炫麗海洋世界
    中國網12月13日訊 2011年十大海洋人物評選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在2012年的年底,讓我們重溫十大海洋人物的感動瞬間,重溫那精彩跌宕的人生,感受海洋人的風採。    十大海洋人物之: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周雲昕點擊進入中國網海洋頻道>>http://ocean.china.com.cn
  • 呵護藍色家園 海南海洋經濟發展空間巨大
    海南海洋家底厚實,所管轄海域200多萬平方公裡,佔全國海域面積的2/3,是全國最大的海洋省。     在這「藍色聚寶盆」生長的熱帶海洋生物種類超過3000種,海洋藻類200多種,沿海已記載的魚類有60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40多種。     南海油氣資源豐富,是重要的能源基地。
  • 藍色「母親」不堪重負——世界海洋日談海洋汙染
    新華社青島6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和全國海洋宣傳日,海洋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息息相關,她不僅是全球氣候「調節器」,還為人類提供各類水產資源,承載三分之二以上國際貨物運輸。
  • 治理海漂垃圾共建藍色海洋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石朕)「大連是一個濱海旅遊城市,擁有2000多公裡美麗的藍色海岸線。然而,每當潮起潮落或風雨過後,海灘和海面上的漂浮物都會破壞那片湛藍。」在昨日的分組討論中,市政協委員、長海縣政協主席史良的開場白引起了很多委員的共鳴。
  • 藍色傳說,實用海洋景觀簡筆畫,必收藏!
    法國大文豪雨果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廣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大海,暖暖的風,淺淺的灘,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海鷗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