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表面張力
(四年級作文課堂實錄)
【教學目的】
有條理地寫好實驗過程,注意寫好一、兩個細節。
【教材要求】
近來,你留心觀察了什麼事物?你是怎樣觀察的?有什麼新的發現?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請仔細回憶一下,把你最想告訴別人的內容寫下來,題目自擬。
選自
【課堂回放】
第一節課
第一層次:觀察實驗道具
(課前準備好一隻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水杯、六七十枚彩色曲別針和一大杯冷水。)
師:這節作文課上,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實驗。瞧,我帶來了實驗用具。(板書:實驗用具)這是什麼呀?(出示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水杯)
(學生們的回答很快。有的說「這是一隻杯子。」 有的說「這是一隻透明的杯子。」有的說「這是一隻塑料水杯。」也有的說「這是一隻沒有水的杯子.」教師不斷地肯定學生「你說清了實驗用具的名稱和數量。」「你看清了它的材料。」「你連它的特點都觀察到了,真仔細!」同時不停地追問「大家還看到什麼?」……最後,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是一隻透明的一次性的塑料的空水杯。」)
師:這又是什麼呢?(出示四五枚彩色曲別針)
(有了觀察一次性塑料水杯的經驗,學生很輕鬆地從色彩、形狀、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曲別針並回答:「這是彩色的曲別針。」「這些曲別針真漂亮,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有的是黃的,有的是藍的,還有的是白的。」「這些曲別針小小的,比我的橡皮還小一點兒。」「這個紅色的曲別針就像學校的跑道。」然後,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兩句通順、連貫的句話來描述彩色曲別針。)
師:我還帶來了一大杯冷水。(出示一大杯冷水)
第二層次:一枚曲別針的實驗
師:開始做實驗啦!看,我在幹什麼?
生:老師拿起裝了冷水的大杯子。
師:說得真正確!(教師接著往空的一次性塑料杯裡倒滿水)(板書:倒滿水)
生:老師慢慢地往一次性塑料杯裡倒水,水很快就倒滿了。
師:從「慢慢」可以看出你觀察得很仔細!水真的倒滿了嗎?誰來檢查一下?(板書:檢查)
(學生很積極地參與到實驗中來,紛紛舉手,準備到講臺前來檢測水是否倒滿。老師請一名學生來檢查。)
師:看清楚,他是怎樣檢查的?(那名學生進行目測)
生:他用眼睛看了看,說:「水倒滿了。」
師:請你再慢慢地檢查一遍,請大家再仔仔細細地看一遍,一個動作也不能漏掉。(學生再次進行目測)
生:他彎下腰來,側著頭,眼睛靠近杯沿,眯起來,認真地看了一會兒,才肯定地說:「水倒滿了。」
師:觀察認真,說得真棒!(問目測的學生)你怎麼知道水一定是倒滿了呢?
生:我看見水是平的。
師:能說更清楚些嗎,杯子中的水面和什麼是一樣平的?
生:杯子中的水面和杯沿是一樣高的。
師:好!誰還有不同的辦法?(老師請另一名學生來檢查。)他用的是什麼辦法?把每個動作看仔細、說清楚。
生:他走到水杯旁,伸出食指,在杯沿上颳了一下,一看,手指上有水,說明杯子裡的水是滿的。
師:檢查的同學手指上沾到水,是因為水面的邊沿和和杯子的邊沿一樣齊。再一次說明杯子中水真的倒滿了。
師:剛才我們把水加滿了一次性塑料杯,還進行檢查,完成了實驗的第一步。下面,我要請一位同學把一枚曲別針放到裝滿了水的水杯中。(板書:放入一枚曲別針)同學們,你們觀察什麼呢?
生:看水會不會溢出來!
師:對!除了觀察水面有什麼變化,還要觀察什麼?
生:觀察他是從哪兒把曲別針放下去的,是從水杯中間還是從邊沿放下去的。
生:觀察曲別針在水裡落下去是快還是慢。
生:看曲別針是浮的還是沉的。
生:看曲別針沉到杯子的哪裡。
生:還要看曲別針沉到杯子的哪裡。
師:好!(請出一名學生,給他把一枚曲別針)大家眼睛不要眨,盯著看!(讓學生把一枚曲別針放入水杯中)你觀察到了什麼?
(學生在仔細觀察後紛紛發言,「周平是豎著拿曲別針的。」「他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曲別針從杯沿放到水中。他的手還有一點發抖呢!」「水面輕輕晃動了一下,可是沒有一點兒水溢出來。」「曲別針好像一條小魚躍入水中,水面起伏了一下,過了一會兒就平靜了。」「曲別針就像潛水運動員輕快地跳到水中,潛到水底。」「曲別針靜靜地躺在杯底的中央,好像甜甜地睡著了。」)
師:大家說得真不錯!同學們,大家回憶一下,這個小實驗是怎麼做的呢?
生:我們先觀察了實驗用具,有水杯、曲別針和一杯水。
生:老師在空水杯裡倒滿水,還請了兩個同學來檢查水滿不滿。
生:然後請一名學生把一枚曲別針放到水杯裡。
師:大家在寫作文時要分幾個小節來寫。把我們怎樣做實驗的一步一步寫清楚、寫仔細。
(隨後,教師先要求全體同學根據板書示內容,七嘴八舌地輕聲口述實驗用具和倒水、放曲別針這兩個實驗步驟。待同學們口述結束,教師要求學生儘量抓住細節把實驗步驟寫具體。
教師規定:「寫作時間10分鐘」。學生迅速進入寫作狀態,教室裡很安靜。
教師巡視在座位之間,不時地誇獎學生「寫得真快!」「小節分得正確!」;有時提醒學生「把動作寫仔細」「內容還要具體些」;不時俯下身子在學生作文上批註劃波浪線;也請個別學生站起身高聲朗讀自己剛寫好的文字。
大約10分鐘後,下課鈴聲響,多數學生完成了這部分的寫作任務。鈴聲響。下課。)
第二節課
第三層次:十枚曲別針的實驗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做實驗。一枚曲別針放入裝滿水的水杯中,水卻沒有溢出來。那麼,你猜猜放幾枚曲別針水會溢出來?(板書:猜)
(學生在短暫的思考後,不斷竊竊私語,有的說「一枚也放不下了。」有的說「可以放兩枚。」有的說「能放二十枚。」也有的說「能放無數枚!」還有的搖著頭,不知道究竟可以放多少。)
師:到底能放幾枚呢?現在我請一個特別細心的同學來放十枚曲別針試試。(請出一名學生)這位同學每放一枚曲別針,大家要看看水有沒有溢出來。(板書:放入十枚)
師:(學生放入一枚曲別針)停!現在,你心裡想些什麼?(板書:想)
生:水怎麼還沒有溢出來呀?
師:(學生放入四枚曲別針)停!現在,你心裡又想些什麼?
生:水平如鏡,真是不可思議啊!
生:水面還是沒有升高,這是為什麼呢?
師:(學生放入五枚曲別針)停!現在,大家心裡想些什麼?
(學生議論紛紛,簡直不敢相信水沒有溢出來這一事實,有的興奮得鼓起掌來。他們說「我想,這太神奇了!水居然沒有溢出來!」「難道老師帶來的水有魔力嗎?」「這隻水杯裡倒底可以放多少枚曲別針呢?」)
第四層次:六十枚曲別針的實驗
師:同學們,你們想來試試,把曲別針放到水杯中嗎?
生:(爭先恐後地舉起了手)想!
師:好,每個人放一枚。(板書:每人放一枚)請班長上來拿曲別針,給每個同學一枚。(班長把曲別針分給了同學們)
師:哪一組先上來放?
(學生紛紛喊:「我!」「我!」老師請出其中一組,約十人,讓學生在講臺前排好隊)
師:看,站在講臺前的同學們隊伍排得怎樣?
生:他們就像神氣的解放軍,隊伍排得整整齊齊。
師:看看每個同學的臉,他們的表情是怎樣的?
生:他們有的笑眯眯的,有的一本正經的,有的在東張西望。
生:他們有的歪著頭,像在思考,有的笑容滿面,還有的正盯著水杯看。
師:把你手中的曲別針放進去,你希望水溢出來嗎?
生1:我不希望水溢出來。
生2:我希望水溢出來,我等了很久了。
師:好,我們現在開始放曲別針。請全體同學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放曲別針的,有什麼不同。大家一起大聲地數數「十二枚、十三枚……開始!」(該組學生依次將手中的曲別針放入水杯中。)
(同學們在放完曲別針後說「他們放曲別針的動作各不相同,有的放得很慢很慢,好像拿的不是曲別針,是一塊大石頭;有的拎著曲別針,輕輕放;有的伸長了脖子,吹了口氣才把曲別針放到水杯中。」「我看見李哲把曲別針從左邊的杯沿滑下去,黃菊英從杯子中間的上方把曲別針放進去,劉東是右邊把曲別針投下去呢的。」)
師:同學們,你們還聽到什麼呢?
生:我聽到教室裡震耳欲聾的喊聲:「十二枚、十三枚、十四枚、十五枚……」
生:我還聽見有的同學在自言自語:「水怎麼還不流出來呢?」
師:是呀,水還沒有溢出來,可能再放幾枚曲別針,水就要溢出來了。手中還有曲別針的同學到講臺前來排好隊。(學生在講臺前排好隊)
師:馬上要把曲別針放到水杯中去了,現在你心裡是什麼感覺?
(有的學生說心裡很緊張,像有小兔子在亂撞;有的學生說很激動,終於輪到他來放曲別針了,要看看水究竟會不會溢出來;也有的學生說有一點警長,心怦怦直跳,像在打鼓。)
師:好,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水是否溢出來。大家一起大聲地數數「二十一枚、二十二枚……開始!」(學生依次將手中的曲別針放入水杯中。)
師:同學們,仔細看啊,六十枚曲別針在杯子裡堆成了什麼?杯子裡的水堆到哪裡去了?水溢出來了嗎?
(學生不由自主地走下座位,一個學生說「杯子裡有座小山。」另一個學生補充說「水中城堡,因為是彩色的!」還有學生說很驚訝「水面鼓起來了,像個小饅頭。」很多學生附和著說「饅頭!」「小饅頭!」細心的同學說「不是小饅頭!是水晶球,你看鼓起的水面在顫抖呢,好象閃光。」老師立即讚賞:「對!你看得很仔細!眼光很獨特!)
師:現在大家心中還有什麼疑問嗎?
(學生積極地舉手發言,訴說自己的疑惑:「到底要放多少曲別針的時候水才會溢出來?」「為什麼放了六十枚曲別針水面才鼓起來一點點?」「為什麼滿滿的一杯水這麼多曲別針放進去水都不會溢出來呢?」……)
師:究竟放多少枚曲別針水會溢出來,這個答案留給大家,請大家回去做實驗。我們來研究一下,為什麼放了六十枚曲別針水還沒有溢出來?水裡面有什麼?
生:水裡面有小水滴。
師:對!水是由許許多多的水分子組成的。這些水分子一個連著一個,手拉著手,平均分布。要是有壓力,它們就團結起來,抱得緊緊的,使得水的表面儘量縮小,這個力就叫「表面張力」。這也是實驗中的奧秘。(板書:水的表面張力)
師:同學們,實驗做好了。如果把它寫成文章,可以起什麼題目?給你個提示,如果題目中有「水」這個字,該出什麼題目?
生:有張力的水
生:團結的水。
生:有魔力的水。
師:這些題目不錯,非常吸引讀者。如果要把這堂課上的實驗寫下來,要寫哪些內容?
生:寫一個同學放十枚曲別針到水杯中,還要寫每個同學放曲別針入水。
生:還要把這個水的特點寫出來。
師:對!在寫一個同學放十枚曲別針到水杯中時,同學們要把自己的想法寫進文章。寫每個同學放曲別針入水時,把場面寫進文章,也就是把場上同學排的隊伍、他們的表情、聽到的聲音和自己的感受寫清楚、寫具體,當然,水面的細微變化不能忘了寫。(板書:場面)
師:開始寫作!時間11分鐘。
(學生們迅速在作文本上寫起來。老師一邊巡視查看學生寫作速度和內容,一邊誇獎寫得好的同學們「心裡的想法寫得很真實、細緻。」「用上 『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寫出了同學們不同的表情和動作。真棒!」大概在10分鐘後,下課鈴聲響起時,大部分學生完成寫作。此時出示作業提示:1、把文章寫完後,讀一讀,改一改;2、回家再做一次投放硬幣的實驗,試試最多能放入多少個曲別針,滿杯的水不會溢出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