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化學-表面張力測試(一)

2021-01-14 一顆耿直的螺絲

開始這一篇我思索了很久。這是一篇比較難寫且不好開頭的文章。第一是定義不好講明白。第二是由測試的方法引申出其他的測試內容。比如光學法的懸滴法是不是也要順道講一下震蕩滴。由於涉及黏度,彈性模量是不是也要講點流體力學,再順便講點毛細管流變或者旋轉流變?再如力學法是不是要講CMC(臨界膠束濃度)和動態表面張力。頓感壓力。然而是什麼讓我有寫下去的勇氣呢?

圖源:網絡


其實幹這一行,說到底還是窮。。

 

在接觸角測試那兩篇中實際上都有提及到表面張力σ。那麼對於液體的表面張力又是什麼呢?

 

我們從一個現象描述起吧。廚房的洗碗盆裡水上飄著寫油膜,這時候往水面滴下一滴立白洗潔精,油膜迅速往遠離洗潔精的地方跑。這個現象實際上是由於洗潔精減小油膜處水的表面張力,但是外圍的水的表面張力並沒有變化,力大的拖動了力小的。(如果立白洗潔精的推廣人員路過,下面的讚賞麻煩點一下。謝謝。)


表面張力的定義


1.  液體為達到最小表面積趨勢的能力。

2.  液體沿線單位長度所受平行於表面的力。單位是毫牛每米(mN/m)。

 

對於定義1,我們通常理解的重點是最小表面積和達到趨勢的能力。我們知道一個已知體積的液體它最小表面積是一個球形。這時候懸掛一滴液體,該液體在重力影響下形成一個「梨形」,此時通過計算液滴內外壓強差,最終可算得表面張力。

 

Tip:對於一些好奇(gang)心(jing)的同學會問為什麼最小表面積會是球形。我只能給出完整證明過程的文檔好(dui)滿(hui)足(qu)這些同學。詳見:http://www.math.utah.edu/~treiberg/isoperim/isop.pdf

 

對於定義2,我們只需知道一個工具(充分)潤溼周長,再測得力就可以得出表面張力了。

再貼一遍公式:σ=F/(L*cosθ)

 

根據定義,有兩種方法實現:光學懸滴法對應定義1,力學法對應定義2。(此處是為了好說明和區分兩種測試方式,實際上歸根到底兩個定義本質是描述同一個東西。可能會產生一些誤解,所以請慎重引用這種說法。)

 

光學懸滴法

 

我們先說光學法,光學法用的設備和接觸角的光學法用的設備是一樣的。詳見:表面化學-接觸角測試(一)。

實驗步驟:懸掛液體一滴,拍得一個圖像,然後來分析這個圖像,得到表面張力,如下圖:


當然我們對於該測試方法,依據一些文獻,提出測試的條件要求:

1.  液滴當前溫度的密度。如測試界面張力,則需要兩個不相溶液體的密度差。

2.  當地加速度g。可查表,表可見本文末尾。

3. 液滴形狀呈「梨形」。這時候要求液滴出口1.5mm以上,同時黏度在100Pa·s以下。

4. 像素對應長度。就是圖像中一個像素對應現實中的長度。這是計算液滴大小的重要數據。通常的辦法是拿遊標卡尺或已標定長度的物體進行標定(Calibrate)。

5. 懸掛液滴儘量保持靜止,不可晃動過大。

6. 對於計算機圖形分析,輪廓線應包裹住液體外輪廓。

7. 光亮度適中。

8. 環境少塵。

 

Tip1:在測試中,液滴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佳?在大多數情況下,我都告訴客戶形狀應該是快滴下但還能維持住的形狀測得數值最好。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液滴並不需要到達這個欲滴未滴的狀態就可以被計算出準確且穩定的結果。換句話說,液滴的形態是一個範圍。在一些軟體中或者相應的文獻中都會引入一個形態參數,這個參數在分析的時候最好能夠被顯示出來,以幫助用戶來判斷是否已達到可以測試的液滴量。當然,在震蕩(弛豫)滴的測試中並不能一直能達到這一要求。

Tip2:當測試界面張力時,兩種液體密度差值越小,液滴應該越大。

Tip3:在實際測試中,光亮度過高會「侵蝕」液滴的邊沿,即看到的液滴比實際的小!從而導致在圖像分析上得出錯誤的結果,這一點無論對光學接觸角還是懸滴法都是同樣的影響。

Tip4:該方法可以在高溫高壓環境中使用。

 

 力學法· Du Noüy 環法(靜態表面張力)

Du Noüy 環法是已經寫入標準的實驗方法了。測試原理如下圖:


我們知道環法測試的時候需要獲得環快拉脫液面前最大的力,與潤溼周長相除計算得表面張力。然而因為環法會拉起一些液體的重量,並且環內外側並不是同時達到最大力值。所以環法有修正算法。通常會有兩種修正算法:一種是Harkin & Jordan,該方法精度高然而適用範圍僅限0-250mN/m,另外一種是Huh & mason 精度略差但勝在適用範圍廣。

 

力學法·Wilhelmy板法(靜態表面張力)


板法測試原理:

圖源:網絡


其實在表面化學-接觸角測試(二)已經介紹過了。在這個方法裡,測試的鉑金板表面經過粗糙處理被認為液體在板上的接觸角為0,且潤溼周長也被標定。因此對於該方法通常是不存在修正算法的。然而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的嗎?至少接觸角真的都是為0嗎?

 

以上兩個力學法基本遵循同樣測試要點:

1.  環/板使用前和使用後都要用相應溶劑衝洗後,再使用酒精燈灼燒至發紅。

2.   環/板懸掛應儘量水平。

3.   環/板儘量距離樣品杯壁10mm以上。

4.   測試時儘量保持周圍環境安靜無振動,無空氣對流。

5.   標準環無明顯變形。

6.   知道測試液體密度。

 

Tip:當使用以上方式測試油水界面張力時,表面張力值會逐漸下降,這是一個正常現象。提拉環或者板會使油水在界面處乳化,此時張力也會發生變化。

Tip:以上方法測量界面張力,扣除環/板的浮力影響可以提高測量精度。

 

再貼一次緯度-重力加速度表: 

 圖源:網絡


這一篇裡討論的是靜態表面張力的測試,筆者在下一篇會介紹臨界膠束濃度(CMC)和動態表面張力測試,敬請期待。

 

相關閱讀:

表面化學-接觸角測試(一)

表面化學-接觸角測試(二)

相關焦點

  • 如何測試表面張力?
    表面張力是塗料和塗料助劑行業經常提到的關鍵詞,無論是潤溼劑還是流平劑,作用的都是表面張力,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基材潤溼劑
  • 食品材料表面張力檢測儀
    表面張力測試方法:懸滴法6.   表面張力測試範圍:0~1000mN/m7.   表面張力測試解析度:0.01mN/m8.   儀器尺寸及重量:245Wx530Dx450H  mm  12 kg9.
  • 表面張力的測試原理和方法
    -- Start --撰稿人:寧欣 包津維 俞浩 程通 表面張力,是液體表面層由於分子引力不均衡而產生的沿表面作用於任一界線上的張力,是保持表面膜的單位長度平衡(N/m)所需的力。表面張力不出現在一個平面上,因為平面力是平衡的。如果表面是彎曲的,表面張力會產生壓力差維持平衡。荷葉上的露珠,一根針能夠平穩地浮在水面上,水龍頭滴下水滴為球形、毛細現象等等。生活中常見的氣泡、液滴的形成也是由於表面張力所致。
  • 表面活性劑表面(界面)張力的分析檢測方法
    例如,水的表面張力rH2O(mN/m)與溫度t(℃)的關係為:rH2O=75.680—0.138t一0.356×10—3t2+0.47×10—6t3所以溫度變化要控制在±0.1℃以內。②測量要在潔淨的環境中進行,儘量使測量體系封閉。溶液的表面對於大氣灰塵或周圍的揮發性化學溶劑非常敏感,少量的雜質即會影響測量值的準確性。
  • 表面張力與表面能
    液體受到拉向內部力的作用,使其表面肌收縮和凝聚,這種力叫表面張力。表面能是指將液體內部分子拉到表面上所需作的功。 當液滴落在固體表面上時,由於液體具有各自的表面張力,它同時受到固體與空氣的界面張力(γs)、液體與空氣的界面張力(γl)和液體與固體的界面張力(γsl)的作用。
  • 白酒與表面張力
    白酒的表面上存在著一種使其液面緊縮的力,這種液面上垂直作用於單位長度線段上的緊縮力稱為液體的表面張力。 表面張力的產生是由於白酒液體界面上物質分子與本體分子的受力情況不同,這種受力不均源於物質內部不平衡的分子間作用力。
  • 物質的組成對表面張力的影響
    亦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以結構法直接計算物質表面張力的。當溶劑中加入溶質後,在整個溶液濃度範圍內溶劑表面張力不發生變化。由此類溶劑和溶質組成的溶液,界面化學理論稱之為理想溶液,形成理想溶液的溶質,稱之為相對於討論溶劑的表面中性物質。
  • 溫度對表面張力的影響
    ,烷烴表面張力與溫度關係有以下特點: (1)圖中所有物質的表面張力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很明顯,乙烷的表面張力隨溫度降低的斜率為最大,隨著烷烴分子量的增加,這一斜率逐漸變小。正辛烷的降低斜率在圖1-4-1中所示物質中是最小的。 (2)圖1-4-1表示,物質表面張力隨溫度升高而下降是呈負斜率的線性關係。
  • 高通量表面張力限制液滴陣列微流控
    表面張力限制的液滴微流控技術在生物醫藥和材料合成等方面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使用簡便而有效的方法製備出均勻性良好的液滴陣列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之一。近日,上海大學的巫金波教授團隊通過表面親疏水的差異將微米級尺寸的液滴固定在基片表面,製備出不同形狀、尺寸的液滴陣列,並利用液滴陣列進行單細胞的培養與觀測。
  • 神奇的表面張力
    今天我們通過3個小實驗來理解水的表面張力。當我們把回形針小心翼翼地放在水面上時,沒有破壞水的表面張力。水的表面張力拉著回形針不讓它掉下去。當我們滴入,洗潔精會破壞水的表面張力,回形針就沉入水底了。 實驗三:曲率驅動小船 實驗材料:紙片船、水槽、水 我們都知道水有表面張力,水的表面張力,不是字面意思的把水張開,而是把水緊緊的拉在一起。
  • 肥皂泡的大道理:表面張力
    其實,在這些水的大秀幕後,有一位隱形而重要的魔術師——水的表面張力。故事還要從19世紀的歐洲講起,那時的人們和你一樣,也喜歡七彩的肥皂泡。科學家們在擺弄肥皂泡的同時,也試圖揭開它背後的秘密,一位熱愛科學的女孩子做到了。她設置了這樣一個簡單的小實驗:把一塊紐扣大小的金屬片系在繩子上,並將它輕輕放在水面,並測量將金屬片從水面提起所需力的大小。
  • 什麼是表面張力
    然後將鐵絲環浸入肥皂液裡,再拿出來時環上就留下了一層肥皂液的薄膜。這時薄膜上的棉線仍是鬆弛的。用燒熱的針(或者用樹葉)刺破棉線某一側的薄膜,可以看到另一側薄膜依然完好,並且棉線被拉伸至緊繃。以B為球心的球面在這裡被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那麼所有處在表面層中的其他分子
  • 表面張力和表面活性劑的區別
    因此,表面上的分子有向液相內部遷移的趨勢,使得液體表面有自動收縮現象。這種引起液體表面自動收縮的力就叫表面張力(用γ表示)。任何液體,在一定條件下均有一定的表面張力,如在20℃下,水的表面張力為72.75mN/m,液體石蠟為33.1mN/m,乙醚為17.1mN /m。溶液與純液體不同,它含有溶劑和溶質兩種不同的分子。
  • 小知識:溶液的表面張力是什麼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表面張力是液體物質的一種物理現象,它是分子引力作用產生的結果。液體表面分子(又叫界面分子),既受液體外部化學性質相同物質吸引,又受液體內部分子吸引,這樣,液體表面分子向內收縮,這種向內收縮的力叫做「表面張力」,又叫內聚力。
  • 表面張力測試儀試驗原理和方法解析
    什麼是表面張力?表面張力的測試方法, 接觸角測量粗糙度和潤溼性液體分子之間的內聚力負責稱為表面張力的現象。表面上的分子在所有面上都沒有相似的相鄰原子,因此它們在表面上與它們直接關聯的分子更強烈地結合在一起。這就形成了一個表面「膜」,這使得在物體被完全浸沒時移動物體比移動物體更困難。
  • 如何利用動態表面張力監測表面活性劑濃度,穩定清洗質量
    故連續監測清潔劑濃度、根據消耗量適當添加劑量這一過程變得尤為重要。SITA動態表面張力儀測量表面張力是以差壓法為基礎,在測試過程中,氣泡通過插入液面下的毛細管中形成,有一個特殊的傳感器測量氣泡毛細管頂端的壓力。動態表面張力是用最大和最小氣泡壓力差來計算,並使用校準係數K來表示。 σ=k·Δp,withΔp=pmax{pmin 氣泡壓力用純淨水校準表面張力。
  • 膠天下 | 表面張力與潤溼作用
    將一液體滴到一平滑均勻的固體表面上,若不鋪展,將形成一平衡液滴,其形狀由固液氣三相交界面處所作氣液界面之切線經液滴至固液界面所成之夾角決定,此角稱為該種液體在所研究固體表面上之接觸角,或稱潤溼角。接觸角常以θ表示。
  • 表面張力:一種不容小覷的力量
    水分子間的極性相互作用使得滴落的水滴呈球形,這也離不開表面張力的影響。表面張力使水面富有彈性,即使發生變形也不會破裂;表面張力還能增強水面的附著力,像流沙一樣將不幸落入水中的螞蟻吞噬。 物理學家早已弄清表面張力的成因。水分子總是試圖降低與其他類型分子的聯繫,因此當有外部力量使水的表面發生變形時,被迫發生位移的水分子將努力回到原來位置,維持最小勢能狀態。
  • 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水的表面張力
    這種看似違背重力的觀察表明,有一種力希望將液體保持在一起。該力稱為表面張力。室溫下水的表面張力約為72mN / m,這是液體的最高表面張力之一。只有一種液體具有較高的表面張力,而汞是一種液態金屬,其表面張力幾乎為500mN / m。水的高表面張力是由於強烈的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表面張力由於液體中分子之間的內聚相互作用而產生。在大部分液體中,分子在每一側具有相鄰的分子。
  • 解構自然-表面張力
    什麼是表面張力?用棉棒蘸取一些洗潔精點在盤子中央胡椒散開了其實表面張力是定義是這樣的液體表面任意二相鄰部分之間垂直於它們的單位長度分界線相互作用的拉力。表面張力的形成同處在液體表面薄層內的分子的特殊受力狀態密切相關。表面張力的存在形成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到的特殊現象。例如:截面非常小的細管內的毛細現象、肥皂泡現象、液體與固體之間的浸潤與非浸潤現象等。而今天,萌鳳將會怎麼解讀表面張力這門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