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拉庫什
全村的希望
自從特斯拉的市值躍升至1000多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公司後,它的未來不再僅僅關係到企業的個人命運,也代表著整個傳統汽車的一種可能。你的孵化能力值得幫助嗎?
答案總是模稜兩可。
這種模稜兩可的部分原因是,我的夥伴們正在迅速擴張,但基礎並不牢固。
例如,上周,它又籌集了20億美元。
2月13日,特斯拉宣布發行價值20億美元的新股,定價為767美元,比當日收盤價低4.6%。折扣率比去年5月高10倍。
事實上,從2011年到2019年,特斯拉又推出了6款產品,價格折扣不到1%。這應該是特斯拉10年來最大的折扣。
華爾街震驚了。
畢竟,就在兩周半前,馬斯克在收益會議上說稀釋公司股票聽起來不明智。當前腳完成時,後腳碰到臉。當然,說起來股價要低得多,只有580.99美元(好像我買得起)。
從那以後,特斯拉的股票增長了近38%。然而,今年累計漲幅已經超過86%。目前,堅固耐用是買方打折的先決條件。
巨款比股票更值得關注。為了繼續快速擴張,它還提高了抵禦風險的能力。資本市場普遍認可特斯拉的選擇。上周收盤時,其股價穩定在800美元,市值為1442億美元。
但是也有擔憂和矛盾。這是否意味著特斯拉的運營不像聲稱的那樣令人放心,尤其是考慮到其現金需求是不可控的?
儘管特斯拉在去年第四季度末擁有63億美元的現金和等值物,並連續兩個季度盈利,但其自由現金流連續三個季度為正數;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消費能力在一個季度內高達14億美元。
企業應該在有能力的時候籌集資金,而不是在需要的時候。這就是《華爾街日報》對特斯拉的評價,儘管對其他企業來說更為悠閒。
像蘋果一樣。
去年9月,蘋果發行了70億美元的債券,當然不是因為缺錢。蘋果的帳面現金和投資證券總額超過2000億美元。它發行債券的主要目的是低利率和財務成本效益。就像上流社會的人不買房子住,而是把金融產品放在碗裡。
與現在的蘋果相比,它太霸道了。即使有開發階段的預設,特斯拉也可能永遠達不到信息技術圈或網際網路圈所能達到的規模。畢竟,這款車已經達到頂峰,其市場價值僅為2284.15億美元。
但從氣質上來說,特斯拉已經是矽谷的信託公司了。這可能是未來汽車行業進一步升級的趨勢。
微觀準壟斷
例如,特斯拉在其主營業務中幾乎實現了微觀層面的準壟斷。
去年,新能源汽車的全球銷量約為221萬輛,特斯拉的三款車型合計佔了近17%。
你可能會認為,儘管微觀層面是如此膚淺,但數字仍然有點微弱。確實有一些公司可以完全主宰他們的領域,比如10年或20多年前的IBM和微軟。
但是今天絕對壟斷是罕見的。例如,在手機行業,去年排名前三的製造商是三星、華為和蘋果,它們的份額分別為21.6%、17.6%和13.9%。
在汽車領域這不是一回事。根據去年的市場數據,全球新車銷量總計9030萬輛,在大眾集團中排名第一,銷量接近1100萬輛,佔12%。在中國等本土市場,這一比例可能會更高。在中國,南北市場加起來佔了近五分之一。
根本差異源於市場成熟度和完全競爭。
例如。20世紀50年代,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是通用汽車公司,該公司正處於鼎盛時期,控制著美國汽車市場的一半。這意味著另一半消費者從通用汽車的競爭對手那裡購買汽車。
50%可被視為市場份額的歷史門檻。當時,除了宏觀經濟的繁榮,致命的日本汽車還沒有進入市場。獨特的環境是無法複製的。今天,通用汽車仍然是美國最大的汽車公司,但它對市場的控制減少到不足
一方面,這表明目前電動汽車行業的競爭可能還不夠。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特斯拉真的很棒。
(特斯拉並非沒有競爭對手。你可以在地圖上看到通用、日產、大眾、寶馬和其他汽車。)
事實上,包括谷歌、蘋果、網飛、亞馬遜和其他被懷疑壟斷的科技巨頭都有競爭對手。壟斷的含義是,市場份額足以讓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行業的話語權,從而實現壟斷定價權。
當這些矽谷準壟斷企業迅速崛起時,它們有自己的慣例。泰斯拉幾乎邁出了每一步。
第一個是開始的時間。像亞馬遜。當它建立的時候,大多數傳統零售商只知道網際網路是什麼樣的錘子,並且對它極度悲觀。他們非常擔心支付安全等問題。
第二個是高級產品。比如谷歌。當它出現時,已經有幾個成熟的搜尋引擎。事實上,一些專家認為當時的搜索技術相當成熟。直到谷歌提出一個更強大的新算法。
這兩點共同成就了特斯拉在這個時代的相似優勢。
直到三年前,主流汽車公司對電動汽車的策略仍然是「低風險、低投資」。當時,貝倫伯格分析並指出差距。特斯拉在五年內投資了近327億美元在電動汽車項目上,比戴姆勒和大眾的總和多40%。
這一差距解釋了過去一年傳統汽車公司的引入,但產品並沒有反映出任何宏偉的技術積累。
直到去年年底才出現大規模反擊。例如,大眾集團宣布,它將在五年內投資至少600億歐元開發新一代電動和數位技術,其中約330億歐元將投資於純電動汽車。預計到2029年,該公司將推出至少75款純電動產品,累計銷量為2600萬輛。
這可能會成為一個轉折點。
特斯拉目前在世界上有四家工廠,其中三家用於汽車製造,分別位於加州、上海和柏林。兩天前,馬斯克還在推特上提前通知了德州工廠。
但是十年後,我不知道特斯拉會有什麼樣的組織。在2018年的股東大會上,馬斯克計劃在全球建造10至12家超級工廠。
他還說他將在每個大陸開一家,以滿足所有地區的需求。維基百科還引用了他早先的假設,即如果要為全人類維持電力,將需要100個超級工廠.
決定未來的不僅僅是能力。
特斯拉被認為是所有科技巨頭中最類似蘋果的。
那是因為後者也是少數專注於硬體的玩家之一。但它真正的常規是系統生態學。每種產品都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一旦你離開了系統的所有部分,你將會有一個更流暢、更直接的用戶體驗和更多的利潤窗口。
如果我們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所有這些公司在相關領域的產品和服務都有共同之處。
這只是蘋果卓越的系統。讓我們以此為例。例如,亞馬遜也是雲計算的主要參與者。奈飛正在製作自己的電影,並日益威脅主流電影公司。除了搜索,谷歌還提供.幾乎所有的東西。
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這種跨界甚至不是值得誇耀的優點,而是必要的,因為你很難從外部找到一個能跟上步伐的供應商。有時是因為技術水平,有時是因為行業壁壘,如內飛。
這種個人行為往往違背汽車行業的傳統智慧和常識。汽車製造的核心能力在於整合,並將其他一切外包給更專業的供應商系統。
這個行業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比亞迪及其引以為豪的「垂直整合」。然而,比亞迪在頭兩年開放了外部採購,因為供應商(參數|圖片)的內部供應無法達到最佳競爭條件,仍不得不將選擇留給市場機制。
特斯拉真正的顛覆就在這裡。它不僅製造汽車,還製造電池。它還提供直接銷售和服務。它還維護充電網絡
一些人以分割的形式估計特斯拉的價值,認為即使現在的市場價值超過1000億元,它仍然被嚴重低估。
例如,其能源部門出售租賃的太陽能電池板/屋頂/磚塊和電池存儲系統。中國的朋友很少知道,因為幾乎沒有安裝用戶。然而,馬斯克非常重視它。這是基於SolarCity,他強烈主張並強行收購了它,前幾天他還在推特上吹噓自己的進步。
Cleantech有一篇分析文章將這一部分與通用電氣的能源部門進行了比較,後者的年收入為350億美元,營業利潤為19億美元。目前通用電氣的市值略高於1120億美元,其中能源業務約佔三分之一。根據出價,特斯拉的能源業務保守估值約為300億美元。
但特斯拉實際上還有另外兩個積極因素沒有包括在內:
一方面,通用能源的主要業務是渦輪機業務,安裝成本在十年內不會波動。但電池業務應該會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通用電氣能源公司在過去兩年一直很窮,因為它錯過了可再生能源的機會,拖累了它的股價,所以它的總市值是平均的(去年通用電氣公司也被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踢出去)。
招聘靈感也是擴張的標誌。
例如,在許多投資者眼中,特斯拉更熟悉的自動駕駛部門價值超過190億美元,這是基於去年對自動駕駛公司克魯斯自動化的估價。然而,如果你改變目標,比如谷歌的韋莫,摩根史坦利的估值約為1050億美元。
此外,特斯拉在汽車信息娛樂和軟體方面也變得富有想像力,其功能不收費。雖然每月只有10美元,但這顯然只是開始。新的功能不斷增加,如特斯拉劇院和特斯拉街機。
這意味著它正在創造一個潛在的收入來源,將來提高收費也不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可以壟斷定價權的入口。
與此同時,特斯拉也在收購有助於業務發展的小公司。去年,特斯拉公開承認,雖然只有電池技術公司麥克斯韋科技公司購買了它,但他們實際上花了9600萬美元。
應該被包括在內的公司,如DeepScale,一家能將深度神經網絡技術應用於小型設備的小公司。例如,該公司的卡弗21產品是專門設計來優化自動駕駛汽車的前置攝像頭對數據的處理。這是對特斯拉「完全自主」技術的補充。
就在上周,TESLARATI還宣布特斯拉可能通過「收購-僱傭-僱傭」的方式收購了一家專門生產高能電池的小公司SilLion。
該公司採用商用圓柱形電池的高負載矽陽極和電極技術,這可以使電池更節能、更安全、生產成本更低。馬斯克承諾,下一代電池不應該被吹得不成比例。
我們目前看不到整道菜的大部分內容,但如果特斯拉的生態網絡得以實現,它或許能夠控制大流量,就像今天的科技巨頭控制搜索、智能硬體、流媒體和零售市場一樣。
這也回答了最近的一個常見問題:特斯拉是一家汽車公司還是一家科技公司?我們經常嘗試使用金融模型來分析哪個更接近它,並試圖描述它的特徵。
也許鑰匙永遠不在這裡。
特斯拉正在展示一種新形式的汽車公司。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果其他汽車公司要有尊嚴地生活到下一個時代,並努力成為一個全面的信託公司,它們是否會變得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