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三步發展戰略 2020汽車藍皮書發布

2021-01-09 車質網

  2020年12月28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編著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0汽車藍皮書)正式發布,提出了中國汽車產業面向2060年碳中和「三步走」發展戰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博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先生、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劉雲峰博士共同出席了此次「2020汽車藍皮書」發布會。

  在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博士對此表示:「我國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而汽車行業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一環。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創新、汽車產業制度深化改革以及擴大開放,將有助於汽車產業邁向碳中和正軌。」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劉雲峰博士表示:「面向碳中和目標的低碳化發展道路,將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將碳中和相關話題選定為今年藍皮書的主題,印證了我們對於行業的理解與洞察。我們期待通過「2020汽車藍皮書」,與各方共同探索實現中國社會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先生也表示:「今年的『汽車藍皮書』針對『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中國汽車產業低碳發展道路』這一重大戰略性問題做了廣泛深入的研究。這項研究工作是一個重要開端,下一步,我們將聯合相關研究機構,圍繞汽車產業碳中和願景,深化開展汽車產業碳中和實施路線圖研究。」

  「2020汽車藍皮書」由總報告和主題研究組成。其中,總報告從中國汽車產業的低碳發展路徑和2019-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兩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根據汽車產業自上而下的減排需求和自下而上的減排潛力,提出了以「2028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近零排放、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分階段實現碳中和長遠目標。

  在集團全球「goTOzero」戰略指引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多措並舉,不斷加速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布局。

  就目前而言,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已推出兩款本土化生產的純電動ID.車型—ID.4 CROZZ 和ID.4 X。另外,佛山和安亭MEB工廠也已正式投產,兩個工廠的電動汽車年產能總和可達60萬輛。此外,集團全新研發中心已落戶合肥,成為其在華電動出行新基地。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還將持續深化在電池技術及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以加快滿足中國市場對電動汽車的需求。2020年至2024年期間,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合資企業夥伴計劃在中國電動出行領域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並於2025年前實現15款新能源車型的本土化生產。

  此外,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於2021年正式啟動公益林項目,助力中國環境保護和生態系統改善。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早在1999年便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國家權威研究機構展開合作,迄今已連續十三年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的著述、出版、發布提供鼎立支持。

  汽車藍皮書深刻洞察產業發展脈絡,緊扣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年度主題,以極具深度與廣度的研究資料,不僅讓廣大公眾能夠全方位地了解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態勢,更為行業管理部門、企業決策部門、戰略研究機構和中外投資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鑑與參考,被譽為全面論述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形勢的權威著作。

相關焦點

  • 日本《綠色增長戰略》提出2050碳中和發展路線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綠色增長戰略》,確定了日本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構建「零碳社會」,以此來促進日本經濟的持續復甦,預計到2050年該戰略每年將為日本創造近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 未來LNG行業如何發展?「碳中和」是否為其必然之路?
    由此可知,在21世紀應對氣候變化之際,要想讓本已具有很強吸引力的LNG市場變得更加搶手,該行業需戮力同心,削減LNG產業鏈中的甲烷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終實現碳中和。企業更優質的「碳中和」方案那能源行業必須實現的LNG碳中和究竟指什麼呢?實際上,實現碳中和並非意味著LNG不再產生任何排放,而是指這些排放可以與在減排項目中獲得的碳信用相抵消。
  • 萬鋼: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重要意義
    繼昨日的「第五屆中英電動汽車創新論壇」後,今日的「雲論壇」主要圍繞著「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下的汽車與交通轉型」和「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兩大主題展開。論壇現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發表了主題為《創新驅動、科學謀劃 全面開創「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格局》演講。萬鋼指出,從能源的角度來看,要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需要更多地發展可再生能源。
  • 深度|一文讀懂「碳中和」
    不僅如此,2020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確定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可以說碳中和已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本文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和總結下碳中和的相關內容。
  • 《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中國網11月30日訊 雲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社會學科文獻出版社今日在京共同發布《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20)》。 藍皮書表示,整個印度洋地區歷來都只是國際關係的次要區域。進入21世紀以來,印度洋的地緣戰略環境開始發生變化。大國對印度洋重要性的意識不斷提升,不僅印度重視在印度洋的戰略考量,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和法國等對印度洋的重視程度也不斷上升,各大國正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對印度洋地區施加影響力。
  • 中國企業改革發展2020藍皮書在京發布
    近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本次峰會發布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2020藍皮書》,多位知名經濟學家還帶來企業改革發展熱點、重點專題演講。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許金華致辭稱,面對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我國企業毫無疑問要承擔更多使命,履行更多的責任,實現更大的作為。因此企業首先要把握新發展階段,善於做新時代、新徵程的主力軍,再就是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敢於做落實新部署、新要求的先鋒隊,並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勇於做改革開放創新的排頭兵。
  • 碳中和目標拉動各類應用
    任務艱巨「應儘早謀劃『碳中和』場景下能源生產、消費轉型升級的路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於化石燃料的燃燒,因此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就必須加快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明確以綠色低碳為主要目標的能源發展方向。提效降耗「鼓勵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構建新形態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也為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時間表。
  • 高工產研&未勢能源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
    2020年11月25日,高工氫電2020年會在深圳召開,本屆論壇為期3天,共分6大專場。年會的亮點之一,是高工氫電、未勢能源聯合發布了《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發布現場高工氫電董事長張小飛和未勢能源總裁陳雪松共同發布《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
  •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中國海油在行動
    今天,在2021年第一個工作日,中國海油把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作為工作例會重要議題進行部署。這背後是中國海油踐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堅定決心,體現著中國海油黨組加速推進能源轉型的責任擔當。「中國海油」微信公眾號開設「低碳轉型 綠色發展」專欄,持續關注中國海油各單位在助力我國全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方面的好做法,記錄下海油人蹄疾步穩向碳中和目標邁進的足音。
  • 中國「十四五」新增長故事國際研討會暨《中國碳中和綜合報告2020...
    中國「十四五」新增長故事國際研討會暨《中國碳中和綜合報告2020》發布會召開2020-12-11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2020年12月10日,能源基金會通過線上會議的形式組織召開了中國「十四五」新增長故事國際研討會,並首次發布了《中國碳中和綜合報告2020》。
  • 「碳中和」是什麼意思?為何很多車企紛紛邁向碳中和?
    一時間,「碳中和」便成為各大車企爭相追捧的目標,前有大眾「205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計劃」、保時捷祖文豪森工廠在製造純電動跑車Taycan的過程中實現碳中和,後有奔馳發布「雄心2039」計劃實現「碳中和」。那麼「碳中和」到底是什麼意思?要實現「碳中和」就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奔馳、大眾等所有的車企都爭相邁向「碳中和」呢?
  • 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而從一個更大的維度去看,中國進行能源領域的碳中和變革也是中國科技進步浪潮下的一個能源領域縮影。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長期來看碳中和將會完成美麗中國提出的能源革命戰略目標,我們大膽的預測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電能將成為一次能源主體,能源消費中電氣化率達到100%,二次能源中氫能達到30%,完成淨零排放。而可再生能源製造業屬性將帶動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和能源安全性的提升。
  • 全球哪些國家和地區設立了碳中和(淨零排放)目標?
    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正在將其轉化為國家戰略,提出了無碳未來的願景。根據ClimateNews網站匯總的信息,以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淨零排放或碳中和的目標。 2、不丹 目標日期:目前為碳負,並在發展過程中實現碳中和 承諾性質:《巴黎協定》下自主減排方案 不丹人口不到100萬,收入低,周圍有森林和水電資源,平衡碳帳戶比大多數國家容易。
  • 《2020中國聚碳酸酯行業發展藍皮書》發布
    35244次閱讀 作者:王靜   來源:中化新網    2020年11月26日 收藏
  • 網評:開局之年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 碳中和目標確立 2021年風電發展將駛入快車道
    在2020年到2050年間,將有70萬億元左右的基礎設施投資被直接或間接地撬動。 在明確的碳中和目標之下,風電發展迎來了強確定性。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 面向碳中和:「十四五」需要怎樣的新增長路徑?
    用不到10年的時間使碳排放達峰,再經不到30年走到碳中和,這不僅僅是中國氣候治理的「兩步走」,更指明了未來40年的國家發展戰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指出,實現「碳中和」願景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與碳排放要深度脫鉤,這將帶來中國經濟的巨大結構性變革。
  • 《網絡評論藍皮書:中國網絡評論發展報告(2020)》在京發布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董璐)24日,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網絡評論工作局發起的《網絡評論藍皮書:中國網絡評論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在北京發布。據介紹,藍皮書立體化、多角度呈現了2019—2020年網絡評論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為網絡評論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全景參考。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9.4億,相當於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其中,手機網民規模為9.32億,佔網民比例達到99.2%。及時研判網絡評論傳播規律,提高網絡評論引導效果,促進網絡評論深度融合發展,積極發揮網絡評論助力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作用,意義重大。
  • 四院士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這是繼9月22日,習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做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後,對氣候變化做出的第二次重大表態。內容更加具體,指標更加明確,任務更加艱巨。12月16-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布置了2021重點任務,就明確提出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來支持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 機場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31日消息:10月30日,在廈門2020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發展大會暨成果展上,孫德富副秘書長代表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與大家分享新書成果。發布會上,孫德富介紹,《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自2018年開始,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聯合中國民航大學一同編撰。是第一部由行業協會主持、學界鼎力支持、各界通力合作的民用機場年度綜合性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