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聚碳酸酯行業發展藍皮書》發布

2021-01-08 中化新網

35244次閱讀

作者:王靜   來源:中化新網    2020年11月26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11月17日,由中國合成樹脂協會聚碳酸酯分會組織撰寫的《2020中國聚碳酸酯行業發展藍皮書》(下稱藍皮書)在海口發布。

  藍皮書分析了目前國內聚碳酸酯行業發展情況:一方面未來幾年中國聚碳酸酯產能呈現「井噴式增長」必將推動中國聚碳酸酯產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國內的聚碳酸酯的產能增長率與需求增長率的不對等,大量重複建設雖然可以滿足中低端產品大宗商品化的市場需求,但也可能導致行業整體產能過剩。

  據統計,過去5年,中國的聚碳酸酯產能高速增長,從2015年的67.5萬噸/年增長至2020年末的179萬噸/年,年均增速超過20%。隨著國內企業紛紛投建新裝置,中國的聚碳酸酯產能還將進一步提升,預計到2025年國內聚碳酸酯產能將有望超過450萬噸/年,年均增速仍將超20%。而國內聚碳酸酯需求增速將維持在3%-5%,至2025年國內的聚碳酸酯需求量將超過330萬噸。產能的增速遠高於需求的增速。

  為此,中國合成樹脂協會聚碳酸酯分會在2019年向發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門提交了關於「中國聚碳酸酯產業投資過熱,防範過度產能刻不容緩「的《中國聚碳酸酯產業發展調查報告》。2020年4月,在新一版的產業調整指導目錄中,聚碳酸酯生產已不再被列入」鼓勵類「項目。

  縱觀全球聚碳酸酯產業的發展,以科思創、SABIC、盛禧奧為代表的老牌歐美企業和以三菱、帝人、出光為首的日本企業,還有樂天、LG等韓國企業,目前仍佔據著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我國聚碳酸酯產業雖然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總體上處於培育階段,還存在許多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與國際產業巨頭相比,我國的聚碳酸酯企業產品的性能穩定性和數據積累以及技術成熟度不能支撐稿質量發展的需求,特殊應用領域的高性能高品質聚碳酸酯材料仍然依賴進口。二是產學研用合作不緊密,前沿領域研發和投入明顯不足,高端應用領域聚碳酸酯的關鍵技術、發明專利大多被國外大公司壟斷。三是聚碳酸酯產業布局不夠合理,區域間合作和差異化分工不足,在市場競爭中受到高性能和低成本的雙重擠壓。四是行業整體需要良性的引導和規範,防範過度低水平和低品質的產能刻不容緩。五是國內產品的合規性、環境保護和認證缺乏。

  一邊是低端產品產能增量釋放,呈現過剩的局面;另一邊是高端產品依然依靠進口。對此,藍皮書對行業發展提出了建議。在聚碳酸酯行業爆發式增長的過程中,生產企業必須對聚碳酸酯樹脂進行嚴格控制,確保國產聚碳酸酯原料的高品質和質量穩定性,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革新。針對聚碳酸酯的應用領域和國際國內的市場需求,需加大系列化高性能聚碳酸酯共混物的研發和生產,共混改性方法能夠更好的拓寬設計空間和自由度,從而能夠使相關的材料設計滿足差異化和高端化的發展需求,開發能佔領新興市場的產品,獲得產品的高附加值。未來,聚碳酸酯行業的前沿應聚焦在高性能複合材料領域,如5G相關的應用,新能源、航空航天、光學元件、光電信息等.

  國家應針對性地鼓勵發展中高端聚碳酸酯產品,避免未來在整體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出現高端產品結構性短缺的不利局面。

  中國合成樹脂協會理事長鄭凱在發布會總結髮言中表示,聚碳酸酯作為工程塑料家族中的重要成員,因其具有高透明、高抗衝、耐熱等顯著特點,綜合性能優越,應用領域非常廣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於工程塑料的需求增長是必然趨勢,目前國內聚碳酸酯消費量在全部工程塑料總用量中佔比超過40%,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隨著塑料循環經濟的不斷推進,「限塑令」的呼聲不斷高漲,聚碳酸酯行業可持續發展也面臨新的挑戰。他強調塑料再生已經不是單純的降低成本,如果不對廢舊塑料進行有效回收並循環利用,將會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汙染與破壞。他呼籲聚碳酸酯行業的領先企業應積極地未雨綢繆,一方面在中國提升材料自身的物理回收,努力實現閉環;另一方面投入大量的技術力量和研發資金,致力於化學回收的方式,解決物理回收難以解決的問題。建議政府層面加大行業和產業宣傳,採取多種措施應對塑料汙染。積極鼓勵更多相關方參與到聚碳酸酯的機械回收及化學回收的過程中。以可持續發展為己任,締造行業綠色未來。(王靜)


相關焦點

  • 機場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31日消息:10月30日,在廈門2020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發展大會暨成果展上,孫德富副秘書長代表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與大家分享新書成果。發布會上,孫德富介紹,《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自2018年開始,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聯合中國民航大學一同編撰。是第一部由行業協會主持、學界鼎力支持、各界通力合作的民用機場年度綜合性研究報告。
  •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
    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與大家分享新書成果。發布會上,孫德富介紹,《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自2018年開始,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聯合中國民航大學一同編撰。是第一部由行業協會主持、學界鼎力支持、各界通力合作的民用機場年度綜合性研究報告。
  • 中國企業改革發展2020藍皮書在京發布
    近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本次峰會發布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2020藍皮書》,多位知名經濟學家還帶來企業改革發展熱點、重點專題演講。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許金華致辭稱,面對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我國企業毫無疑問要承擔更多使命,履行更多的責任,實現更大的作為。因此企業首先要把握新發展階段,善於做新時代、新徵程的主力軍,再就是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敢於做落實新部署、新要求的先鋒隊,並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勇於做改革開放創新的排頭兵。
  • 高工產研&未勢能源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
    2020年11月25日,高工氫電2020年會在深圳召開,本屆論壇為期3天,共分6大專場。年會的亮點之一,是高工氫電、未勢能源聯合發布了《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發布現場高工氫電董事長張小飛和未勢能源總裁陳雪松共同發布《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
  • 碳中和三步發展戰略 2020汽車藍皮書發布
    2020年12月28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編著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0汽車藍皮書)正式發布,提出了中國汽車產業面向2060年碳中和「三步走」發展戰略。
  • 中國社科院發布《2020中國K12在線英語發展藍皮書》
    近日,南方周末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與大數據研究中心發布《2020中國K12在線英語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深入解讀在線英語的現在和未來。一頓飯≈一堂課?知識賽道的消費自由疫情的影響點燃了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據藍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已達1917億元,5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2.3%。預計到2020年末,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3150億元。當直播與連麥成為日常,檢驗在線學習質量的標準最終指向了教學是否真正有成效。
  • 《網絡評論藍皮書:中國網絡評論發展報告(2020)》在京發布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董璐)24日,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網絡評論工作局發起的《網絡評論藍皮書:中國網絡評論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在北京發布。據介紹,藍皮書立體化、多角度呈現了2019—2020年網絡評論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為網絡評論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全景參考。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9.4億,相當於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其中,手機網民規模為9.32億,佔網民比例達到99.2%。及時研判網絡評論傳播規律,提高網絡評論引導效果,促進網絡評論深度融合發展,積極發揮網絡評論助力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作用,意義重大。
  • 重磅藍皮書發布!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許正中出席並為2020移動網際網路藍皮書揭幕。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許正中(中),人民網董事長、總裁葉蓁蓁(左二),人民網副董事長、總編輯羅華(左一),社科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右二)、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劉鬱林(右一)共同為2020移動網際網路藍皮書揭幕。
  • 斯坦德機器人攜新品亮相2020工博會與高工研究發布行業藍皮書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規模和水平的國際工業品牌展,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最集中的展示、交易平臺的2020中國工業博覽會於9月15日在上海隆重開幕。據悉,本屆工博會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展覽規模24.5萬平方米,展商逾2000家並有數十場高質量論壇及相關活動同期舉行。雷射salm導航AGV行業代表的獨角獸企業斯坦德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也攜新品亮相本屆工博會機器人展,並與高工研究聯合在展會期間發布行業藍皮書。
  • [朝聞天下]《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 我國核能發電佔比...
    [朝聞天下]《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 我國核能發電佔比有望持續提高 2020-06-17 08:35:00來源:央視網
  • 上海工博會斯坦德機器人攜高工研究發布AMR行業發展藍皮書
    9月15日至9月19日,斯坦德還將攜主打產品亮相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22屆中國工博會——機器人展」。向更多人展示斯坦德機器人的實力。
  • 《網絡評論藍皮書:中國網絡評論發展報告(2020)》發布
    2020年12月24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了《網絡評論藍皮書:中國網絡評論發展報告(2020)》。2020年初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各地傳播。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我們不僅面臨新冠肺炎疫情,也面臨社交媒體的「信息疫情」。
  • 《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中國網11月30日訊 雲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社會學科文獻出版社今日在京共同發布《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地區發展報告(2020)》。這一方面源於西方以羅伯特·卡普蘭為代表的戰略家對印度洋將成為大國戰略競爭的舞臺以及將構成新的地緣政治大博弈的預測,另一方面也源於美日澳等國意欲藉助印度洋地區的大國印度來對衝中國不斷上升的影響力的戰略考量,從而助推域內大國印度的印度洋戰略理念變化以及在印度洋出現新的戰略動向。
  • 《傳播創新藍皮書:中國傳播創新研究報告(2020)》發布
    9月5日,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傳播創新藍皮書:中國傳播創新研究報告(2020)》。報告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編撰,該中心主任、「傳播創新藍皮書」主編單波教授介紹,藍皮書以「呈現中國傳播創新的發展過程,關注中國傳播創新的前沿問題」為宗旨,自2018年創刊以來,每年圍繞社會傳播、經濟傳播、政治傳播、文化傳播、媒體傳播等五個維度,全面總結並深入探查中國傳播創新的新理念、新政策與新實踐,持續為提升中國傳播能力提供方法與路徑。
  • 首部《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張守營報導 日前,《河北青年藍皮書:河北青年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河北青年藍皮書》」)新聞發布會在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河北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團省委書記、《河北青年藍皮書》編委會主任郭旭濤介紹《河北青年藍皮書》基本情況。
  • 《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中國傳媒產業總...
    □本報見習記者 陳妙然  8月28日,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央視市場研究(CTR)、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經濟與管理委員會合辦的「2020傳媒藍皮書發布會暨第11屆傳媒發展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 頭道湯發布《中國頭療行業發展藍皮書》,揭開四千年頭療文化面紗
    針對頭部養生,我國發展出一種中醫理療方法——頭療。在今天,頭療作為新興健康產業蓬勃發展,全國門店數擁有300家以上的頭療大品牌已有10多個。頭療的文化發展從何而來,它的治療原理和功效又是什麼?12月19日,頭療行業的代表性品牌頭道湯發布了《中國頭療行業發展藍皮書》,首次揭秘中國頭療四千多年的文化起源和傳承發展,全面展露正在崛起的頭療行業。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發布 未來核電發展前景看好
    在前不久舉辦的2018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達到37臺,裝機規模3581萬千瓦,位列全球第四;發電量2474.69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發電量3.94%,位列全球第三。機組運行安全穩定,總體運行業績指標優良。
  • 《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發布
    2020年11月6日上午,《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發布會暨「北極前沿問題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辦。  會議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和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承辦。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國內多個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是由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承擔、法學院黨委書記劉惠榮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培育項目「北極地區發展報告」的研究成果。
  • 《未來媒體藍皮書:中國未來媒體研究報告(2020)》發布 產業智能化...
    央廣網1月6日廈門消息(記者呂葉松 吳婉瑜 方黎)《未來媒體藍皮書:中國未來媒體研究報告(2020)》6日在廈門發布。該書系統分析了中國未來媒體的年度進展、發展狀況、行業熱點及個別案例剖析,一方面總結了全國傳媒業前沿領域的發展,另一方面為行業管理和學術研究提供參考,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