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之血,六腑之氣,皆上注於頭。
頭部是人體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的匯聚之地,擁有近50個穴位,是全身各臟腑器官的全息穴區。中醫學認為,頭部養生是人體養生的源頭。
針對頭部養生,我國發展出一種中醫理療方法——頭療。在今天,頭療作為新興健康產業蓬勃發展,全國門店數擁有300家以上的頭療大品牌已有10多個。
頭療的文化發展從何而來,它的治療原理和功效又是什麼?
12月19日,頭療行業的代表性品牌頭道湯發布了《中國頭療行業發展藍皮書》,首次揭秘中國頭療四千多年的文化起源和傳承發展,全面展露正在崛起的頭療行業。
(《中國頭療行業發展藍皮書》正式發布)
頭療文化精髓在於中藥燻蒸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可隨汗解。」在醫學經典巨著《黃帝內經》中,記載了一種通過排汗來祛除病症的方法——汗法。藍皮書指出,汗法是現代頭療的雛形。
在距黃帝時期兩千多年後的秦漢王朝,汗法又發展出更豐富的燻蒸模式。燻蒸用中藥煎煮的熱藥蒸汽燻蒸頭部或身體,以治療疾病。《禮記》中記載:「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
隨後,在《五十二病方》、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等古典醫學著作中,皆有通過臨床實踐經驗,對中藥燻蒸療法的作用與功效的記述。
另一個神秘的東方國度,中國的鄰居——印度,也誕生了相似的頭部養生之法——阿育吠陀滴油頭療。它起源於婆羅門教,主要通過印式按摩、滴油灌頂、草藥糊療等方法,讓人順利進入放鬆狀態,沉浸在冥想之中,舒緩肌肉的酸痛感、消除疲勞,凝聚精氣神,尋求內心的寧靜。
雖然中國和印度的頭療文化都源遠流長,但中國並沒有像印度那樣,早早的便形成了系統的養生體系。甚至於「頭療」這個概念,也是2014年頭道湯首次提出,才逐漸被人們所認知。
現代頭療傳承創新古法醫學
在當代中國,頭道湯率先提出「頭療」概念,讓傳統頭部養生之法得以在現代社會傳承和發展。頭道湯繼承了古代頭療的藥理、燻蒸,及推拿手法的治療方式,其發展和起源與中國古代頭療一脈相承。
頭道湯的起源來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貴州的雷公山,苗女們白天入山採藥,傍晚就在山腳的溫泉裡梳洗頭髮,她們每一個人的頭髮都黑、烏、亮,末梢見不到一根有分叉。
原來,這是由於溫泉上方的山上四季都有不同的藥材被附近的瀑布水流帶到溫泉池中,奇特的地理環境以及山泉水「熬製」著藥材,使得溫泉池裡蘊含了豐富的營養物質。女人們的頭髮長期被富含營養的溫泉水滋養,自然變得又黑又亮。
頭道湯傳承中醫養生之道,從雷公山的苗藥中萃取精華,用數個小時將草藥製成藥湯;在傳統苗藥配方的基礎上,頭道湯將推拿按摩手法結合起來,用熱敷、燻蒸等方式,梳理人體頭部經絡和穴位,讓身體達到養生效果。
在藥湯製作上,頭道湯最經典的是三道湯:頭皮排毒湯、健發減壓湯、養發安神湯。
這三道湯分別用不同的20多種苗藥熬製,如皂角、何首烏、白鮮皮、黨參、熟地、白茯苓、生薑、全當歸、仙靈脾等,可有效治療脫髮、白髮、頭髮枯燥、情緒緊張、失眠、精神萎靡等亞健康問題。
頭療傳承帶動行業全新發展
頭道湯和頭療的傳承發展,為消費者和行業都帶來了新的福音。對消費者來說,頭療為現代亞健康人群帶來一種全新的、專業的養生選擇。從青少年到老人,從學生到上班族,不同的群體都能從中獲得相應的益處。
在行業方面,頭道湯則進一步帶動了整個頭療健康養生行業的發展。2015年之前,我國健康養生行業中,大部分行業提供的都是人體脖子以下的保健養生。與頭療有關的服務主要是在美容院裡的按摩、刮痧等放鬆項目,以及養發館裡的洗髮、護髮等養護項目。
頭道湯創始人周宗良表示,頭道湯誕生之初,成為我國健康養生行業中,唯一一家使用現熬現用的純天然藥材,將頭部養生和頭髮、身體結合在一起的頭療品牌。
從服務領域來看,頭療館兼具美容院、美髮店、養發館的服務特色,受到市場極大的歡迎。
人體經脈起於頭、止於頭,頭療文化的傳承發展能造福於社會,而頭療養生的秘密是什麼呢?在頭道湯的這部《中國頭療行業發展藍皮書》中,一切都有了答案。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付曉萌_NB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