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重要意義

2021-01-21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時報網

原標題: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重要意義

作者: 韓忠楠

1月16日,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通過線上直播形式召開。繼昨日的「第五屆中英電動汽車創新論壇」後,今日的「雲論壇」主要圍繞著「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下的汽車與交通轉型」和「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兩大主題展開。

論壇現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發表了主題為《創新驅動、科學謀劃 全面開創「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格局》演講。

萬鋼指出,從能源的角度來看,要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需要更多地發展可再生能源。其中,氫氣具有來源多樣化、驅動高效率、運行零排放等特徵。而燃料電池汽車則可以廣泛地應用於交通、建築、工業和更高效的儲能領域,可推動汽車產業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的如期達成。

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的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力爭於2030年之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而在日前舉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也明確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一,要求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的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萬鋼認為,汽車產業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實現過程中,可先行一步,通過創新體系,優化汽車產業碳排放制度和完善交易體系,加大財政和金融相關的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有助於汽車產業產能結構的市場環境。

「氫能和電力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燃料電池蓄能發電系統可以在供電高峰區推動波谷儲電、波峰供電模式的形成」,萬鋼表示,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氫能可發揮重要的作用。

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家已確定將氫能納入了國家能源戰略體系,明確了氫能在能源體系中間的定位。萬鋼透露道,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國家氫能產業發展的中長期戰略規劃,新一輪的燃料電池汽車示範也將納入其中。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設立了多個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累計運行車輛超過5000輛,累計運行的裡程超過1億公裡,已建和在建的加氫站已超140座。

2020年9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在原本的以各城市為基礎的示範上,進一步強化了區域聯合的示範。

萬鋼認為,該示範通知的推出,帶動了跨城市區域的氫能生產、儲運、加注體系,也給跨城市間長距離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了應用環境。他非常希望此應用示範方案,可以為燃料電池汽車的跨城市應用探索出一套完整的經驗。

萬鋼指出,氫燃料電池汽車雖不能與電動汽車的市場空間比肩,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前景和發展前途。在他看來,在商用車領域推動氫能燃料電池的應用,對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未來五年,是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期,也是構建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下,實現新能源汽車完全市場化的攻堅期。」萬鋼表示,把握新能源汽車發展新階段,貫徹綠色發展新理念,抓住產業變革新機遇,提升科技創新的新動能,需要整個產業科學謀劃、主動作為、同心協力地構建「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格局,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而奮鬥。

相關焦點

  • 水泥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
    對標歐盟在上世紀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達到45億噸的峰值、美國在2007年達到59億噸左右的峰值,預測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將達到106億噸左右,是歐盟的2.4倍,美國的1.8倍;按照歐盟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目標,其碳達峰至碳中和歷經60年,而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僅有30年。
  • 四位院士的碳達峰、碳中和之思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確定為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願景牽引下,中國能源結構轉型按下「加速鍵」。作為以煤炭為主、化石能源佔很大比重的發展中大國,我國要在10年內實現碳排放達峰、40年內實現碳中和,任務艱巨。如何兌現承諾?四位院士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 四院士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這是繼9月22日,習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做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後,對氣候變化做出的第二次重大表態。內容更加具體,指標更加明確,任務更加艱巨。12月16-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布置了2021重點任務,就明確提出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來支持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 業內: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森林草原溼地同樣發揮重要作用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森林草原溼地同樣發揮重要作用「實際上,森林、草原、溼地等自然生態系統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上,同樣能發揮重要作用。」今天下午,國家林草局生態司氣候處三級調研員張國斌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最近一段時間,有兩個涉及碳中和的公式引發人們關注。
  •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森林草原溼地同樣發揮重要作用
    最近一段時間,有兩個涉及碳中和的公式引發人們關注。據國家能源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介紹,這兩個公式,即碳排放等於能源消耗乘以化石能源的佔比,再乘以單位化石能源排放;其次是碳匯,等於碳吸收加上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碳移除。「碳排放與碳匯這兩項如果基本相等,即為碳中和。」杜祥琬說。
  • 【氣候變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能源央企密集布局新能源!
    二、為什麼要重視碳達峰、碳中和?今年兩次重要講話均提到要控制碳排放,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明年的8項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將成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階段。兩次重要講話,兩次強調我國要「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並兩次提升相關政策規劃目標,體現了我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上的態度,也體現了我國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方向上的政策決心。
  • 利用氫能攻克「難以減排領域」,助力實現「碳中和」
    中國已做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和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為實現這些目標,除了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外,還需要創新手段來應對碳排放巨大的「難以減排領域」(主要包括工業原料、高品位熱源、重卡、船舶等領域)。近幾年,氫能對於「難以減排領域」的深度脫碳作用被越來越多的研究和實踐所證明。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和政策雙驅動的...
    2015年時候我們就提出了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汽車的輕量化,這幾年我們看到高強鋼的應用已經普遍地展開,同時高性能的鋁合金應用已經開始起步,特別是高真空壓鑄減振器支座以及全鋁車身上市銷售,也高興看到先進複合材料,比如碳纖維的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鋼鋁車身也是未來輕量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最後我想談一下我對碳達峰、碳中和怎麼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的看法。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新聞—科學網
    他在題為「未來出行——氫燃料電池及智能車輛技術」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氫能燃料電池目前在壽命、可靠性、使用性能上基本達到車輛使用要求,中國已初步掌握了相關核心技術,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未來要加強協同創新,加快推動氫能燃料電池產業全面發展。人們從萬鋼講話中不難解讀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大重要趨勢,即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成重要發展方向。
  • 生態環境專家周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設定對山東是重要機遇
    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要求今後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採取有力措施,持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消費方式轉變成為必然。然而,近期個別地方對碳達峰仍存認識誤區,認為尚未有達峰時的碳排放總量限制,因此在2030年之前仍然可以發展高碳項目,之後再進行減排。對此,齊魯工大(山東省科學院)二級研究員、山東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說:「碳中和、碳達峰將成為我國『十四五』開始的主攻目標,並協同完成『十四五』汙染防治攻堅戰。
  • 科普:氫燃料電池汽車不神秘
    2017年,科技部部長萬鋼為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尤其是氫燃料電池客車的發展指出方向。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逐漸統一認識,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下一步的發展趨勢。但廣大用戶卻分成兩類,一類是滿懷期待在等待,一類是敬而畏之有擔憂。其實,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原理並不神秘,其安全性也經過驗證,完全不必顧慮。
  • 深度|一文讀懂「碳中和」
    為實現這一溫控目標,全球逾20個國家宣布要實現碳中和。四、碳中和國際趨勢繼中國提出要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之後,多國競相公布碳中和目標時間表。2020年10月,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緊接著,韓國總統文在寅也稱,要與國際社會一起致力於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和政策雙驅動創新階段
    今年9月22號,習近平主席在75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的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力爭於2030年之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公報當中明確了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作為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一,要求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的行動方案,同時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 年終紀事2020|氫燃料電池掀起價格戰?
    深圳市氫瑞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鵬然說,「疫情對產業影響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企業都在翹首等待新政策。」9月21日國家財政部、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推廣的通知》(簡稱《通知》):示範期間將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入圍示範的城市群按目標完成情況給予獎勵。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75次聯大會議上表示,中國將採取更加有力度的政策和措施,使得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之前達到峰值,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 什麼是氫燃料電池_氫燃料電池汽車原理
    燃料電池的燃料是氫和氧,生成物是清潔的水,它本身工作不產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沒有硫和微粒排出。因此,氫燃料電池汽車是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零汙染的車,氫燃料是完美的汽車能源!  氫燃料電池車的優勢毋庸置疑,劣勢也是顯而易見。隨著科技的進步,曾經困擾氫燃料電池發展的諸如安全性、氫燃料的貯存技術等問題已經逐步攻克並不斷完善,然而成本問題依然是阻礙氫燃料電池車發展的最大瓶頸。
  • 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晶澳PERC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公示》,由晶澳科技申報的「高效PERC單晶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應用技術」 通過專家評審,作為先進綠色技術納入推廣目錄。在本次入選的「高效PERC單晶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應用技術」研發上,晶澳一路領跑,2008年便開始著手進行實驗室研發,2012年獲得了PERC電池的發明專利授權, 2013年晶澳自主研發的PERC電池轉換效率突破20.3%,2014
  • 四大電力、電網央企紛紛表態,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自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氣候雄心峰會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宣布碳中和目標,部署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任務以來,國家電網、國家能源集團、中國大唐集團、中國華能集團等四大電力、電網央企第一時間做出了針對性安排。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根據發展規劃,我國力爭經過十五年持續努力,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融合發展協調高效、產業生態健全完善,純電動乘用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商用車實現規模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於普及,我國進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技術路線圖2.0》則提出,至2035年達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各佔50%的目標。
  • 石油石化如何實現碳中和目標
    實現碳中和目標,對能源系統是一個巨大的改變,甚至是一次徹底的革命。北方採暖在嘗試「以氣代煤」「以電代煤」,交通領域在探索「以電代油」「以氫代油」……一種能源被替代,可能不是資源的枯竭,而是新技術帶來的顛覆或替代。  碳中和不等同於碳的零排放而是排放多少碳就做多少抵銷措施。在這種背景下,發展可再生能源也成為石油公司的不二選擇。
  • 上海電力大學施正榮教授: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在於能源結構轉型
    施正榮教授認為,目前中國在各個新能源領域引領世界,並在今年已經實現了將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45%的宏偉目標。中國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施正榮教授認為關鍵在於能源結構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