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升嘗試飛行
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劉孝斌
雲南紅河州河口縣,一個似乎很難和科幻聯繫到一起的地方,卻見證了劉東升讓科幻照進現實的夢想。歷時近2年、耗資70萬元,劉東升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穿戴式飛行服,實現了自己的飛行夢。
昨日,「雲南小夥花70萬自製飛行服」話題衝上熱搜。楚天都市報記者聯繫到了「中國版鋼鐵俠」劉東升。今年34歲的劉東升告訴記者,他正在創業研發飛行服,他還計劃飛越黃河、瀾滄江。
喜歡阿童木的文科生
記者:聽說你特別喜歡看科幻影視?
劉東升:是的,作為一名80後,我的回憶離不開《阿童木》和《星球大戰》。《星球大戰》的世界觀太宏大了,機器人、飛船、星球等,讓人眼花繚亂。而阿童木腳底下安裝的噴氣噴射引擎對我影響更深,我開始關注機器人、玩航模就是在看了《阿童木》之後。阿童木在上小學的我的心裡埋下了一顆「想飛」的種子。上大學之後看了鋼鐵俠,史塔克也成了我的偶像。
記者:做語文老師挺好的,後來怎麼辭職了?
劉東升:我初中是學霸,但到高中就不太行,讀的是文科,大學專業是對外漢語。2010年畢業後成了一名漢語老師,教越南人漢語。2012年,我突然意識到我的人生應該有各種可能。我大概三年級就喜歡玩機器人和航模,所以辭職後還開過賣這些玩具的店,也種過香蕉,後來又被格鬥機器人吸引,2015年成立了一個機器人俱樂部。
記者:機器人俱樂部是做什麼的?
劉東升:2015年,我在網上看到一些機器人戰鬥的視頻,就決定創建貼吧和QQ群,把愛好者聚集到一起。同時,一位國營工廠的退休工人李叔,在河口縣城開了一家「車床加工」鋪子,那裡就是我們機器人俱樂部的根據地。
第一代機器人花了我們3個月的時間。一年多後,我們的機器人就升級到了第5代,在國內的機器人賽事上取得過成績,我還在北京當了一年的綜藝節目《機器人爭霸》技術總監。
2018年6月,技術總監合同到期後,我偶然看到了英國人理察·布朗寧在水面飛行的視頻,我意識到這才是我想要做的事。
試飛曾摔傷下巴
記者:飛行服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劉東升:2018年6月,我回老家花了半年時間研究,確認了飛行服的可行性。不久,我組建團隊,在50平方米的工作室裡工作。我想要模仿理察·布朗寧飛行器的外觀,也聯繫過他希望能得到幫助,但被婉絕了。
我們自己看書、上網查找資料,諮詢國外朋友、國內相關的廠家,從德國進口微型渦輪發動機。去年5月試飛時,還發生了意外,我摔傷了下巴。花了很多錢沒見效果,還摔壞過兩個發動機,心裡很著急。但經過不懈努力,去年11月總算試飛成功,讓大家的信心更足了。
記者:一路走來,得到了不少人的幫助吧?
劉東升:是的,從機器人時代一起戰鬥的李叔,現在也在我們五人團隊裡。成本70萬元裡,也有朋友出資。包括我們飛行服的外觀設計,還得到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一位朋友的幫助。最後能飛起來,也離不開國內外的朋友、相關廠家的支持。
記者:現在飛行服的性能如何?
劉東升:我的飛行服有5個微型渦噴發動機,馬力可達600匹,相當於4輛小汽車的馬力之和,重量加上航空煤油燃料只有23公斤,飛行服總推力達到了145公斤。
目前,這套飛行服能在空中飛行5分鐘,理論上可以飛上百米。但因為飛行服發動機有限,體重在85公斤以下,身體素質較好的飛行員才可以使用。為此,體重87公斤的我一個月減了14公斤。現在也養成了健身、鍛鍊的習慣,定期去健身房,早上還要打卡做50個引體向上。
更大夢想待完成
記者: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劉東升:目前我們正在申請飛行服的技術專利,也在尋求投資對飛行服進行改進。我已經在深圳註冊了公司,繼續創業,研發飛行服,提升安全性和續航時間。目前確定的是,年底前會讓飛行服的外觀升級,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朋友已經設計出了效果圖。
記者:聽說您想要飛越黃河?
劉東升:是的,這是我更大的夢想,希望能獲得投資飛越黃河、飛越瀾滄江。而更遠的夢想,是飛行服能在娛樂、消防甚至軍事上得到應用。每個人都能變身鋼鐵俠的那一天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