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起飛、懸停、飛行……很多人從小就有個像漫威動畫「鋼鐵俠」斯塔克一樣的飛行夢,雲南紅河州34歲的劉東升就歷時1年餘、耗資70餘萬元打造了一套飛行服,實現了鋼鐵俠的飛行夢想。
4月7日17時,雲南省紅河州河口縣北山文化廣場,劉東升測試了他的飛行服。從起飛、懸停到前後飛行,劉東升身體懸空一米左右,動作嫻熟一氣呵成,堪稱完美。
劉東升還有一個夢想:和他的穿戴式「飛行服」一起飛越瀾滄江和黃河。目前,劉東升飛越瀾滄江和黃河的相關籌備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穿上「飛行服」的劉東升
數說劉東升的自製飛行服>>>
目前已總共花費了70餘萬元
5臺發動機可達近600匹馬力,相當於4輛小型汽車的動力,總推力達到143公斤
重量輕,不含燃料時僅為22公斤
滿油量11~12升,可連續飛行3至5分鐘
速度可達130公裡/小時
噴口的空氣流速高達2000米/秒
飛行高度可達到200米左右
劉東升團隊製作的「飛行服」 受訪者供圖
(一)飛行夢
漫威迷自製飛行服,真的飛起來了
通過4月7日的測試,劉東升的飛行服滿油量可以懸空三至五分鐘,並能完成前進、後退,上升、降落,轉彎、剎車等一系列飛行動作。
2020年4月7日下午17時,雲南省紅河州河口縣北山文化廣場,天氣很好但市民稀少。一名戴著頭盔、背著「背包」,雙手各提雙管「炮筒」的人出現在廣場,裝束像極了科幻電影中的「未來戰士」。
隨著一陣發動機的轟鳴聲響,此人突然像漫威電影中的鋼鐵俠斯塔克一樣身體懸空,飛了起來。在空中短暫懸停後,「鋼鐵俠」開始向前、向後飛行,懸空高度始終控制在一米左右,飛行流暢、自然,落地平穩。
這名現實中的「鋼鐵俠」就是劉東升,1986年出生的他大學本科學的是對外漢語,跟機械製造沒有一絲瓜葛。但是,劉東升從小就有個飛行夢,對航模很感興趣,後來迷上漫威電影,鋼鐵俠斯塔克的飛行影像,深深地印入他的腦海中。
「要是能擁有一件鋼鐵俠的飛行服該多好?」少年劉東升做夢都想有件飛行服。
大學畢業後,劉東升創業種植香蕉,閒時喜歡觀看國外火爆的格鬥機器人比賽。2015年,劉東升在國內接觸到了格鬥機器人,於是就和朋友組成小團隊試著設計製造格鬥機器人,還參加過很多全國性比賽,數次榮獲冠軍。2017年愛奇藝錄製《機器人爭霸》真人秀時,邀請劉東升擔任技術總監。
2018年,英國發明家Richard Browning穿著自製飛行服在大海上圍繞一條遊輪飛行的視頻火爆網絡,再次點燃了劉東升的夢想。「我查了網上資料,整個亞洲地區都沒有人發明過類似的穿戴式飛行服。」劉東升想,英國人能發明飛行服,我們中國人也能。
劉東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飛行服」從無到有,想來容易做起來難。由於自己完全是飛行器製造領域的外行,有很多技術問題劉東升不明白。劉東升好不容易聯繫到了英國發明家Richard Browning ,但人家不願意分享技術資料,劉東升團隊只好自己研究。
無論是飛機,還是Richard Browning的飛行服,都需要發動機提供動力。通過比較、篩選,劉東升和他的格鬥機器人團隊決定採用從德國進口的航模微型噴氣渦輪發動機作為動力系統。在結構上,劉東升團隊參考了英國人Richard Browning的飛行服:後背、雙手各置發動機,三個點提供動力,支撐身體懸空、飛行。
經過一年多的設計、測試和改進,關鍵技術問題被劉東升團隊一一解決,笨重的飛行服帶著體重74公斤的劉東升飛了起來。通過4月7日的測試,劉東升的飛行服滿油量可以懸空三至五分鐘,並能完成前進、後退,上升、降落,轉彎、剎車等一系列飛行動作。
劉東升團隊製作的「飛行服」 受訪者供圖
(二)遇挫折
他測試時摔傷了一次,摔壞兩個發動機
加上製作背包、手持支架、航空柴油等,總共花費了70餘萬元,目前,劉東升團隊已經申請飛行服的國家發明技術專利。
穿戴式飛行服最大的特點在於穿戴便捷和重量輕,才能夠把人帶離地球、克服地心引力飛起來。劉東升委託在德國的朋友,購買了五個微型噴氣渦輪發動機,每個耗資10萬餘元人民幣。
最先,劉東升把發動機固定在一個有金屬支架的背包裡,手控操進行測試。劉東升騰空跳躍,發動機做功,能產生一定的推力,只要動力足夠,應該能讓人離地升空。在劉東升提供的首次背部發動機測試視頻中記者看到,隨著油門加大,發動機噴出一米多長的火舌,噴氣口很快被燒紅。
2019年4月17日,也是在河口縣北山文化廣場,劉東升團隊做了第一次手持四臺發動機點火測試。這次測試,劉東升比較緊張,發動機噴發的氣流,溫度達到700攝氏度,稍有不慎就可能灼傷自己。但這次測試,效果很不錯,四臺發動機提供的動力,能抬升人體,讓劉東升找到了「太空漫步」的感覺。
為了讓發動機能固定在手臂上,還要有利於手指操作並避免灼傷,劉東升團隊用鈦合金做了兩個架子,每個架子包括兩個發動機筒和中間的手掌操作筒,雙手揚起來,像兩架未來武器。這個裝置,讓發動機和人體保持了一定距離,有效解決了熱灼問題。
2019年6月12號晚上,劉東升在做發動機測試時不小心被氣流推倒在地,下巴磕破一條口子。後來,為了安全起見,劉東升給飛行服配備了頭盔、軟甲、護膝等安全保護裝置。2019年7月,在安全繩的保護下,劉東升穿戴飛行服,第一次身體騰空飛起,「終於飛起來了,但是心裡其實非常緊張。」
劉東升告訴記者,一年多來他測試飛行服摔傷了一次,還摔壞了兩臺發動機。加上製作背包、手持支架、航空柴油等,總共花費了70餘萬元。目前,劉東升團隊還沒有公開展示過這套飛行服,準備再多試飛幾次並適當改進後,在參加國內活動時公開展示。
目前,劉東升團隊已經申請飛行服的國家發明技術專利。
(三)有目標
計劃今年下半年飛越瀾滄江和黃河
劉東升和他的團隊還計劃以飛行服為依託,將來成立飛行體驗中心兼飛行體驗樂園,開發分別用於室內和室外的飛行設備,實現從VR模擬飛行到真實飛行全覆蓋……
穿上「飛行服」的劉東升
據劉東升介紹,飛行服採用手部控制三組共五個微型渦噴發動機提供動力,五臺發動機可達近600匹馬力,相當於四輛小型汽車的動力,總推力達到143公斤。
劉東升團隊製作的飛行服最大特點是穿戴方便,重量輕,其不含燃料僅為22公斤。背包配軟油箱,滿油量11~12升,可以連續飛行三至五分鐘,速度可以達到130公裡/小時。
劉東升說,飛行服的工作原理與飛機發動機原理一致,吸入空氣與燃料,壓縮之後點火做功,然後從尾部高速噴出,噴口的空氣流速高達2000米/秒,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力推動人體飛行。
劉東升告訴紅星新聞,根據理論值,飛行服的飛行高度可以達到200米左右。但是為了安全考慮,劉東升在進行測試和小範圍的飛行表演時,高度都控制在一米左右。「要是在水面上飛行,高度可以提高至幾米高,即使掉下來,也不會有危險。」
劉東升告訴記者,從飛行服的外觀、穿戴的舒適性上,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是由於前期的研發、測試,已經耗光了積蓄,短時間內暫時無力進行升級改造。「如果能有投資合作,產品實現精細化升級改造不難,我們有信心把它做好。」
劉東升和他的團隊計劃以飛行服為依託,將來成立飛行體驗中心兼飛行體驗樂園,開發分別用於室內和室外的飛行設備,實現從VR模擬飛行到真實飛行全覆蓋,以充分安全的方式讓大家都能親身體驗這種新穎的飛行方式,從而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樂趣。
目前,劉東升正在謀劃一個飛越瀾滄江和黃河的計劃。「飛越瀾滄江,因為我就是雲南人;飛越黃河是受了柯受良的啟發。以目前測試的飛行服性能看,飛越瀾滄江和黃河完全沒問題。」劉東升告訴記者,他飛越瀾滄江和黃河的夢想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實現。
劉東升團隊製作的「飛行服」 受訪者供圖
(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