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小夥用PVC管自製天文望遠鏡追逐"星球夢"

2020-11-29 中國新聞網

  大大小小的環形山,隕石撞擊後留下的深坑,平常在我們的相機裡,一輪皓月掛蒼穹的美景,現在卻以如此寫實的方式呈現,帶來了另一種美感與震撼。而它們,是湖北宜昌3位小夥用自製天文望遠鏡拍出的月球照片。

  【解說】每到天氣晴朗的夜晚,攝影愛好者餘詩凡、高磊、閔捷3人就會扛著一架1.8米長望遠鏡尋找屋頂,或者空曠的場地蹲點拍攝夜空。

  大大小小的環形山,隕石撞擊後留下的深坑,平常在我們的相機裡,一輪皓月掛蒼穹的美景,現在卻以如此寫實的方式呈現,帶來了另一種美感與震撼。而它們,是湖北宜昌3位小夥用自製天文望遠鏡拍出的月球照片。

  【解說】每到天氣晴朗的夜晚,攝影愛好者餘詩凡、高磊、閔捷3人就會扛著一架1.8米長望遠鏡尋找屋頂,或者空曠的場地蹲點拍攝夜空。

  【同期】餘詩凡:所有的材料都是,在市面上買得到的。比如說這個PVC管,我們是在建材一條街賣下水管的買的,那個尋星鏡,我們是從玩具槍上拆下來的。

  【解說】用PVC管道和玩具槍上拆下來的瞄準鏡做天文望遠鏡,靠的不僅僅是想像力,還得有紮實的理科知識,可這三個小夥伴都是文科生,只能把還給老師好多年的知識,再重新找回來。

  【同期】餘詩凡:有光學,有物理學,起碼這兩個(知識)是要有的,這完全是天文望遠鏡裡要學到的東西,你想我們卻都是學文科的。

  高磊:公式裡的數據換起來很麻煩。

  【解說】上網查資料,學公式,畫設計圖,3個小夥子轉行當了理科生,花了半年時間,PVC管變成瞭望遠鏡。湖北省天文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高布錫在看過餘詩凡等人拍攝的月球照片後認為拍得比較不錯。不過高布錫也表示,月球的形象略有扭曲,底片上部不夠清晰,且取景效果略差,可通過降低或增加放大倍率的方法進行完善。

  【同期】高磊:第一次感覺是,我只看了一眼,我自己都沒看清,我就喊餘老師趕緊來看,他來了我又說等會我再看一下,我沒看清。那個感覺我到現在還蠻回味無窮。

  【解說】三個小夥子說,製作這個望遠鏡只是開始,他們的夢想不僅僅是月球,以後他們還想自己製作廣角望遠鏡,拍出宇宙裡更美更震撼的星辰。

  李博言 辛玥 董曉斌湖北宜昌報導

關鍵詞:

分類名稱: CNSTV

相關焦點

  • 貴州小夥DIY天文望遠鏡月球隕石坑清晰可見
    貴州省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一小夥自製牛頓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在網上引起熱議。6月5日,多彩貴州網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了該小夥。他叫郝元三,今年22歲。現在就讀於黔南民師範學院物理與天文系,目前是大三學生。說起為什麼想要做反射式天文望遠鏡,郝元三說:「因為家鄉在大山深處,海拔高星空真的特別美!」
  • 網友自製天文望遠鏡:鏡片和pvc管 隕坑月海清晰可見
    貴州六盤水市盤州市網友追光公子發布自製天文望遠鏡的視頻自製望遠鏡主要材料有,膠帶,鏡片,木樁,pvc管和轉椅。網友看過視頻後,也動起手來製作自己的望遠鏡,還發來視頻讓追光公子點評指導,隔空學習交流十分熱烈。6月3日,新京報記者採訪到追光公子,他來自黔南民族學院叫郝元三,23歲。郝元三說:「沒有觀測經驗的網友,不要直接去觀察太陽。」
  • 貴州小夥只花210元DIY一個天文望遠鏡,月球隕石坑清晰可見!
    貴州省黔南民族師範學院一小夥自製牛頓反射式天文望遠鏡,能讓你看清月球隕石坑!在網上引起了熱議——6月5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了該小夥。他叫郝元三,今年22歲。一次偶然的機會,郝元三與同學發現學校的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壞了,他們嘗試著修理,發現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內部結構並不難,那時就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今年學校放假後,因為疫情的耽誤,遲遲沒有開學。疫情期間,郝元三隻能把自己關在家裡。
  • 【盤州發布】盤州牛小夥,自製天文望遠鏡看到了月球隕石坑
    >自製牛頓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在網上引起熱議6月8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了該小夥。他叫郝元三,來自盤州市石橋鎮核桃山村二組,現在就讀於黔南民族師範學院物理與天文系,目前是大三學生。一次偶然的機會,郝元三與同學發現學校的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壞了,他們嘗試著修理,發現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內部結構並不難,那時就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今年學校放假後,因為疫情的耽誤,遲遲沒有開學。疫情期間,郝元三隻能把自己關在家裡。上學的他難以承受幾千元的天文望遠鏡費用,就突發奇想湊了兩塊鏡片,想自製反射式天文望遠鏡。
  • 自製大口徑天文望遠鏡 「怪才」設計師追夢星空
    我國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就也激發了一些天文愛好者的濃厚興趣。在福建泉州,有位天文愛好者通過自製的巨型天文望遠鏡,觀測著月球表面嫦娥五號的著陸點,追尋著自己的太空夢。這一段月亮的延時畫面是福建泉州天文愛好者顏明哲拍攝的。天文愛好者 顏明哲:通過我的望遠鏡能看到高倍的月亮表面的細節,月亮表面的細節非常震撼,表面都是坑窪,大小撞擊坑非常多,大的都有一百多公裡。
  • 自製天文望遠鏡才叫酷
    自製天文望遠鏡的馬浚哲這個消息讓不少天文愛好者激動無比,銀川人馬浚哲也是其中一位。但和其他天文發燒友不同,除了愛好拍攝深空,馬浚哲還自己動手製作天文望遠鏡。 追星星的少年 馬浚哲對天文的愛好,要從兒時說起。那時候家住農村的馬浚哲,最喜歡在村裡放電影的時候,和小夥伴們躺在谷堆旁仰望星空。夜空中的點點星光,像夜的精靈,讓他疑惑而神往。
  • 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欲建觀測基地
    【解說】生活在福建泉州晉江市的顏明哲是一名天文「發燒友」,自2014年以來,顏明哲已經用自製望遠鏡清晰拍攝到了月球虹灣、月坑、太陽黑子、木星雲層和大紅斑等天文景觀,在民間天文愛好者中小有名氣。近日,記者驅車來到晉江市安海鎮,了解顏明哲的「追星」故事。
  • 福建: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 欲建觀測基地
    福建:天文「發燒友」自製望遠鏡「追星」 欲建觀測基地
  • 年齡不是問題:七旬退休老人自製天文望遠鏡
    在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由業餘玩家自製的望遠鏡是而即使是年過七旬的老人也會有衝動和激情去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天文望遠鏡」。大衛‧派維(David Pevear)是一位退休的地質學家,就像大多數仍不服老的美國退休老人那樣,他平常都會親自動手修理一些生活周邊的東西。而這次我們看到的是大衛自己親自動手打造的一款沒有外層的保護管的開放式望遠鏡。
  • 411年前的今天伽利略首次用自製望遠鏡觀察太空!你知道天文望遠鏡...
    中國小康網訊 1610年1月7日,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首次利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太空。從此,人類的「巡天之旅」邁上了新徵程。今天帶大家回顧一下天文望遠鏡發展史上那些重要的節點,給大家講述一段天文望遠鏡的「羅曼史」。
  • 技術帝自製天文望遠鏡 家門口輕鬆看木星(圖)
    譚魏用自己製作的天文望遠鏡拍下的木星表面。據介紹,這架手工製作的天文望遠鏡不到10公斤重,精確度能達1毫米,技術水平國內少見。  「發燒」16年   一直想自製天文望遠鏡  昨日,走進譚魏的工作室,記者感覺像進了小小天文臺——房間內到處架設或長或短的「小炮臺」,雙筒的、單筒的、反射式、折射式的望遠鏡,形形色色。
  • 長沙技術帝自製天文望遠鏡 家門口輕鬆看木星
    譚魏用自己製作的天文望遠鏡拍下的木星表面。 譚魏 供圖     譚魏和他親手打造的天文望遠鏡。   龔貴鋒 李卓 攝影報導  記者 李卓 實習生 龔貴鋒  架起一個長1米、直徑400毫米的「大炮筒」,坐在家門口就能清晰看到木星表面的溝壑縱橫……如果你還在約妹子肉眼看星星,和譚魏比起來就弱爆了——這位80後的天文發燒友自己動手磨鏡片、拼零件,純手工打造了湖南最大的一架天文望遠鏡!昨日,記者在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譚魏家裡,見識了由他和小夥伴聯手製作的這架天文望遠鏡。
  • 廢料自製射電天文望遠鏡,在家也能看宇宙!
    許多天文愛好者對射電天文望遠鏡有極大的興趣,但射電天文望遠鏡造價高的驚人,只能望鏡興嘆,今天介紹一個自製簡單射電天文望遠鏡的辦法,雖然達不到國際射電天文望遠鏡的指標,但也能觀察射電波較強射電源;在原來衛星高頻頭處安裝電視機電調高頻頭,天線用直徑10釐米環形天線,線徑2毫米銅漆包線,注意天線在中心位置。高頻頭中頻輸出接中頻信號放大器,放大後由同軸電纜引出至示波器;12V電源接高頻頭U波段端子和中頻放大器,0-36V接高頻頭調諧端子。雲臺控制實物自行連接。
  • 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自稱能「看到木星的雲」
    本報長沙訊  長沙天文愛好者譚巍與朋友花了近兩年時間,於近日終於製成一個重約75公斤的天文望遠鏡。1月9日中午,記者來到雨花區和平小區一居民樓,身為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的譚巍稱,這架望遠鏡的「精度已達到科研級水平」,「用它可以看清楚木星表面的雲帶」。
  • 天文望遠鏡今年400歲 回顧奇蹟文化歷史
    為了以紀念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觀測天體400周年,聯合國把2009年定為國際天文年。中國古代「望遠鏡」渾儀是古代天文學家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觀天儀器,是天文學家測定天體方位時必不可少的武器。其功能相當於現代的望遠鏡,不過沒有用鏡片,以中空的窺管替代  1608年,一名荷蘭眼鏡商發明了第一架小望遠鏡。
  • 男子自製天文望遠鏡 可在家門口清楚看木星(圖)
    譚魏用自己製作的天文望遠鏡拍下的木星表面。架起一個長1米、直徑400毫米的「大炮筒」,坐在家門口就能清晰看到木星表面的溝壑縱橫……如果你還在約妹子肉眼看星星,和譚魏比起來就弱爆了——這位80後的天文發燒友自己動手磨鏡片、拼零件,純手工打造了湖南最大的一架天文望遠鏡!昨日,記者在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譚魏家裡,見識了由他和小夥伴聯手製作的這架天文望遠鏡。
  • 珠海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邀群友「星際旅行」
    珠海天文愛好者自製望遠鏡邀群友「星際旅行」 2015-03-20 11:32:28這個成立於2013年8月的群,讓珠海越來越多的天文愛好者找到了情感的共鳴。  等你與我仰望星空  在這個群中,大家都知道,V9是國內業餘天文愛好者中唯一能純手工製作卡塞格林式天文望遠鏡(卡式)的牛人。去年冬天,V9加入珠海天文愛好者群,他看到大部分群友都沒有用過大的鏡子,群裡也沒有公共設施,就主動提出給群裡做一臺,供全體群友活動時使用。
  • 走近天文之三:天文望遠鏡
    直到1609 年伽利略將望遠鏡指向星空,向人類展示出前所未見的星空深處。隨著天文望遠鏡這一重要觀測設備的發明,人類的視野被延伸至宇宙深處。接下來,請隨筆者共同走進天文望遠鏡的前世和今生,今生故事將著重以中國的幾架代表性天文望遠鏡為例。天文望遠鏡的發明要從四百多年前的歐洲談起,那時望遠鏡已經被發明出來,並在軍事領域獲得了成功的應用。
  • 【中國故事|追夢人】七旬老人的「天文夢」
    吳世英自小愛好天文,建天文觀測臺、買天文望遠鏡、訂閱天文書籍、參加「星空大會」等,他把平時積攢的錢全部投入在他的「天文事業」上,用畢生的精力「追星逐月」。吳世英自小愛好天文,建天文觀測臺、買天文望遠鏡、訂閱天文書籍、參加「星空大會」等,他把平時積攢的錢全部投入在他的「天文事業」上,用畢生的精力「追星逐月」。圖為4月17日,吳世英在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梅鋪鎮盤道村小學調試天文望遠鏡,吸引了孩子們前來圍觀。
  • 沒有天文學位的天文學家:美國大叔從零開始自製望遠鏡獵星
    正好看到一位觀測員把天文望遠鏡對準了夜空。突然,一顆流星划過。守夜人驚呼:「先生,您這一炮打得可真準!」400多年前,伽利略製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利用它,伽利略觀測到了月球環形山、木星的衛星等等,也由此拉開了人類「坐鏡觀天」的序幕。不過,天文望遠鏡屬於精密儀器,它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售價更是昂貴。而這位大叔,卻在自家後院裡自製天文望遠鏡,用來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