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文之三——我的意思你懂嗎?

2021-01-08 論語說文

閻春祥,中學高級教師,近20年的中學校長經歷。中國學習科學研究開拓者之一,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原《學習創造報》《小作家報》《和平商報》執行主編,《天津教育報》編審。主要著述:《給你金手指》《幫你走出學習困境》《長徵的故事》《有「禮」走遍天下》等;策劃、主編過《古代詩詞曲名句精華》《心靈溝通100例》《初中語文美文鑑賞100篇》《中學生自我保護100例》《現代漢語常用字書寫範本》《快樂52》系列叢書等;為中小學策劃、編寫校本教材多冊。

我的意思你懂嗎

撰稿:成宇

一位工程師是專門做火災原因調查分析的。他在調查兩次火災成因的時候,有一個意外的發現。其中一次火災是因為有人在空汽油桶旁抽菸引起的,另一起火災則是由於有人在堆放石棉的倉庫抽菸引起的。這兩起火災的起因看似都是由於抽菸引起的,但是為什麼會有人在堆放易燃物的地方抽菸呢?

這位工程師作了更為深入的思考,我們都知道汽油、棉花是易燃物,而忽略了空汽油桶也會殘存汽油,石棉也是易燃物。人們為什麼會忽略這些呢?就是因為兩個字在作怪,這兩個字就是「空汽油桶」的「空」和「石棉」的「石」。

人們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創造了語言,而語言又反過來影響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認為「空汽油桶」就是「空」的,百分之百的「空」,石棉也會和石頭一樣不會著火,正是這兩個字的暗示,才釀成了慘禍,這就是語言的暗示性。

語言的暗示性,豐富了語言的表達技巧,增添了語言的韻味。中國話講究含蓄內斂,通過漢字的表意特徵、諧音等手段,把語言的暗示性發揮到了極致。這在古文、古詩詞等藝術形式中表現尤為突出。

比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的語言就極有暗示性。

秦晉攻打鄭國的原因,文中交代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就是說秦晉攻打鄭國,是因為鄭國曾經對晉國無禮,而且在依附晉國的同時,又依附了楚國。這句話就暗示了這場戰爭的被害者鄭國和秦國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也就暗示了秦國有退兵的必要條件。

再看秦國和晉國兩軍的駐地,文中說「晉軍函陵,秦軍氾南」。本是聯合作戰,兩支友軍卻分別駐紮在不同的地方,說明兩國的聯合併非那麼的緊密,也暗示了秦國有退兵的可能性。當然秦國退兵不能只靠這兩條暗示。在秦晉兩國玩得正嗨的時候,秦國不可能說我們退兵吧,不玩了。

秦國退兵主要還是由於燭之武出色的外交技巧,他抓住了秦晉的利益衝突;再有,就是燭之武出色的外交辭令,而燭之武的外交辭令中也充分地體現了語言的暗示性。這其中最具暗示性的一個字就是「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中的「取」。

大家是否想過,燭之武為什麼會選擇「取」,而不用其他的字,比如「得」「佔」「掠」等。這是燭之武無意中的選擇,還是有意為之。我們來看一下「取」的字形。「取」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一隻手抓著一個人的耳朵。表示手持割下的耳朵。造字本義是割下敵人的耳朵。古代戰爭中,士兵以割下敵人的耳朵作為評價戰績的依據,以示戰功。

燭之武通過這個「取」字,對秦王作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心理暗示。暗示了亡鄭以後,晉國擴張自己勢力範圍的貪婪、血腥。秦王想到晉國軍隊攻打自己,自己的耳朵被割下時血淋淋的慘狀,恐怕早就膽戰心驚了,怎麼有不退兵的道理呢?可見語言的暗示作用之大。

如果說「取」字的暗示性,過於血腥的話,我們下邊再來看看語言的暗示性帶給我們的美好意境。我們先看一首詩。

宿石邑山中 (唐)韓翃

浮雲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意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裡,秋河隔在數峰西。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妙的畫面。山峰之中雲霧繚繞,朦朧而神秘;一輪明月迅速地透過雲層,飛上樹梢。月色下,遙望遠處的山峰,一條披著秋色的河流在山間環繞。這首詩不僅意境優美,而且作者的語言鍊字之功也是值得稱道的。

尤其是一個「飛」字,更是運用得極為巧妙。在我們的生活常識中,我們的視覺感官是基本感覺不到月亮的運動的,雖然它本身真的在動。而這種不合常理的詞句,不是運用者語言功夫拙劣;就是別有新意,匠心獨運。

這裡的「飛」字就妙在化靜為動。月本來運動不那麼明顯,仿佛不動,用了「飛」字,寫出曉月運動極為迅速的特點,不僅賦予月動感;而且還使它具有一種人的心理活動,好像是急於飽覽這一幅秋色山景圖。

「飛」字不僅寫出了月的運動,而且暗寫了浮雲。飄飛的浮雲,使時隱時現的明月飛上高高的樹梢,所以,一個「飛」字,既是寫月,也是寫雲。想到這些不知各位眼前是否出現了「雲破月來」「彩雲追月」的美好畫面呢?

再比如朱慶餘的「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近試上張水部》)暗示了待考文人的忐忑心理,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暗示了戀人的思念。《紅樓夢》中的暗示性語言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元、迎、探、惜「四春」,諧音暗示了主人公「原應嘆息」的悲苦命運,這以後我們還會聊到。

語言的暗示性確實給我們文學作品增添了韻味,脂硯齋評點《紅樓夢》的「草蛇灰線」就是語言暗示性的最好詮釋,那麼語言的暗示性是怎樣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呢?

中國語言的暗示性,在典籍資料中、文學作品中、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比如我們在向領導匯報工作時,如果領導說「好的,我知道了」,我們都知道領導的這句話暗示了什麼,那麼這時,我們就應該暫時知趣地離開。

很多時候,在語言交流中,出於某種原因,比如羞澀、情面等,有些信息不便於直接表達,就需要巧妙地運用語言的暗示性。假如您聽到自己心儀的女孩說您「討厭」,那恭喜您,您的努力恐怕要成功了。

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地傳達著暗示的信息,也在不斷地接收著這種暗示性信息,這就要求我們運用者具有極強的語言機智,也需要接收者能夠領會其中的話外之意、弦外之音,更需要接收者的心領神會、知趣而止。

語言的暗示性,就聊到這裡,請各位在生活中慢慢地發現語言暗示性的妙趣,並學會運用它達到語言交際的更高境界。

論語說文工作室團隊介紹

學術顧問:

譚汝為 (天津師大教授、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袁鍾瑞(國家語委原推普處處長)

閻春祥(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撰稿人:

成宇(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主講人:

成宇、若然

創意及後期製作:一品泓文館

相關焦點

  • 陳冠希:「微信轉帳三百億,讓我去天堂,懂我的意思嗎?」
    #陳冠希:"微信轉帳三百億,讓我去天堂,懂我的意思嗎?""我是陳冠希,我現在在LA,我遇到一班很壞很壞的人,The gangster you know,我現在需要你的幫助,微信轉帳三百億,是三百億,不是三百塊哦,謝謝你的幫助,讓我去天堂,懂我的意思嗎?"冠希哥會玩梗,爺青結。#官方整活,我向你敬禮啊 !
  • 女孩說你不懂我什麼意思 當然是字面上的意思啊
    都說女孩的心思很難猜,但如果男生用心一些,也不至於被女生或你不懂我,女孩說你不懂我什麼意思呢?一定是你經常讀不出她的需求,讓她有些些失望了,女生說你不懂我當然是字面上的意思啊!女孩說你不懂我怎麼辦呢?趕緊多注意女生的需求吧!
  • 專訪|衝著現實的嘶聲吶喊——那我懂你意思了
    那我懂你意思了展現的樂團中心概念和整體音樂風格似乎更趨成熟。而不久前才歷經了樂團人員編制的變動,前 KB 手的離團以及加入了新的吉他手徐皮,那我懂你意思了在未來的創作又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一日慵懶的午後,花火校園編輯們與那我懂你意思了的團員們相約在 Legacy 的休息室外,以愜意的方式聊聊關於那我懂你意思了的種種。
  • 納蘭詞論語取名:當唯美納蘭詞遇上論語,感受多情柔腸之名字美!
    孔子的論語,是智慧的對話,每每讀到論語,都感覺簡短的一句話,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印刻在腦海裡,久久不能平息,仿佛從遠古走來,與智者對話,同行。當唯美納蘭詞遇上論語,會不會有怦然心動的那一刻?你的名字裡,是否也有這般的多情柔腸呢?為寶寶取名,最好結合寶寶的生辰八字,再選出處和用處。才能為寶寶取一個有作用的好名字。
  • 小女孩取名:15個婀娜多姿的《論語》女孩名字,你想做那個有趣的人嗎?
    《論語》所包含的文化價值已大大超出了這本書原初的內涵。一、《論語》裡的人生智慧,讓後人佩服不已!特別適合起名字!1.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譯文】孔子說:「參啊!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
  •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講的到底是什麼?
    02《論語》的內容那麼《論語》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歷史地位?或者說憑什么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天下呢?這還得從《論語》本身的內容說起,《論語》講的到底是什麼?按照一般的說法,《論語》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這個說法沒毛病,但是還是不足以讓我們了解《論語》講的是什麼。我讀《論語》讀了五六遍。
  • 《論語》讀後感:孔子其實是個愛憎分明的性情中人!
    意思就是說,我其實沒病,就是不想見你!就是不給你面子。二,他非常可愛。孔子不但喜歡音樂,還會唱歌。如果別人唱的歌很好,他一定會請人家再唱一遍,心甘情願給人做伴唱。《論語.述而》中說道:「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孔子不會因為自己聲望高,是老師,就端著架子,裝模作樣。
  • 幾千來被誤解的「以德報怨」,《論語》中的原本意思到底是什麼?
    人們常說的「以德報怨」,就是典型地一種對孔子思想的歪曲。「以德報怨」一直以來被很多人作為「寬容」之舉而大加提倡,認為其根據源於《論語》,因而被認作為孔子的主張,這其實是實用主義對《論語》原文的斷章取義的結果。「以德報怨」這句話的確出於《論語》,但卻並非孔子的主張。《論語·憲問》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女寶寶取名:20個宛如天仙的論語寶寶名,冷門且好聽
    楊絳在《論語》裡見到了不同的人:「讀《論語》,讀的是一句一句話,看見的卻是一個一個人,書裡的一個個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人一個樣兒,各不相同。」林語堂說:「吾嘗細讀《論語》,精讀《論語》而咀嚼之,覺得聖人無一句話不幽默。」
  • 資深編輯白子超《白說論語》出版
    圖說:白子超的《白說論語》 網絡圖匯集新民晚報資深編輯白子超二百餘篇隨筆的《白說論語》,日前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白子超1981年進入復刊的新民晚報,開始了他的報人生涯,曾任新民晚報社體育編輯、新民體育報副主編等職,發表過小說、詩歌、散文、文藝評論等近百萬字。
  • 男人對女人說:「我可能什麼都給不了你」是什麼意思,你懂嗎?
    有的時候你的一句話讓人費解,或者是模稜兩可,都會給人帶來誤解或傷害。而一個你喜歡的人更是如此。就像一個你喜歡的男人對你說:「我可能什麼都給不了你」你會覺得它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他們有什麼能力,怕配不上你,還是說我就只有這麼喜歡你,你自己看著辦!還是喜歡卻不能在一起呢?
  • 媽媽和外婆吵架,杭州三年級小學生寫了篇勸諫文!
    憋了一上午,記者按捺不住熊熊燃燒的八卦之心,拍了拍同事的肩膀問。「我和我媽吵架,結果小學三年級的娃寫了篇作文來勸誡我……」這位媽媽哭笑不得地說,順手展示了這篇神作——人生中的衝突人人都會有衝突,但都不知道怎麼阻止衝突。
  • 為什麼朋友總對我說「I feel you」?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從字面意思來看,「I feel you」的意思是「我感覺到你」。  所以,在日常語境下,「I feel you」就引申出了「我懂你」的意思。    -我真的很討厭星期一!  - I feel you.
  • 孔子《論語》名句:20個德才兼備的女孩名字,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論語》一書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北宋政治家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反映出《論語》在中國古代社會影響力和所發揮的作用非常之大。一、《論語》中的精華,句句精闢,古人智慧的結晶,尤其適合給寶寶起名字!1.
  • ...不能為了出仕,什麼事都幹|《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論語之重新解釋)
    11.17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筆者注】本章講的是孔子對學生冉求的批評。周公位高權重,是一位正人君子,難道就可以而且應當擁有巨額財富嗎?當然,並不是說,季氏有錢就是對的。論語中的這一觀念值得商榷。論語中只所以有這一說法,且歷經千年得以保留下來,說明人們在思想上是認可這種說法的。其根源在於古代的等級特權制度,周公等級高特權大,天下財富就得歸他所有。這與現代的人人平等觀念、財富觀念是相悖的。冉求的確是孔子的弟子,這沒有問題。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學生,是氣話。
  • 《論語》求知|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
    從者(3)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4)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5)。」【注釋】(1)楊伯峻:儀,地名。有人說當在今日的開封市內,未必可靠。封人,官名。《左傳》有穎谷封人、祭封人、蕭封人、呂封人,大概是典守邊疆的官。說本方觀旭《論語偶記》。
  • 你懂個錘子?四川話的「錘子」是什麼意思?
    外地人不咋懂四川話,一般你來一句,「你懂個錘子!」十有八九都會蒙圈,今天,我來統一回答,四川話的「錘子」是啥子意思。組詞:看錘子、吵錘子、說錘子備註心照不宣的意思「錘子」還有另外一種所有四川人都,所以四川的女性是很少說「錘子」的。
  • 你學英語「懂」的只是中文,「不懂」英語:lip service什麼意思?
    你學的英語「懂」的只是中文,「不懂」英語:lip service什麼意思?首先牢記這句話:用中文「懂」英語絕不等於「學會了」英語。用中文「學」英語的「初衷」可能是「為了用」:跟老外用。而不是只是為了用中文「懂」這句英語什麼意思。可是,現實就是如此「骨感」:只用中文「學來」的這些英語再地道再實用,基本也沒有機會「等到那個鬼佬」來跟我「用」。
  • 《論語》起名:炯炯有神、風流人物的男孩名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中國自古就有取名尋《論語》出處的傳統,一個氣質優雅,出自經典、擁有厚重文化積澱的好名字,會讓人平添幾分敬意。如果你想為寶寶取個文雅的好名字,又不想自己鑽到故紙堆裡費盡心機地查找,就看看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帶來靈感。 一、《論語》如何取炯炯有神、風流人物的男孩名1.
  • 《論語》中的100個成語典故,完整釋義,感悟智慧
    《論語》,一部不朽之作,影響了兩千年來的中華文明。書中的許多警句格言,廣為流傳。而你可知道,出自《論語》的成語典故,竟有100個之多! 1.哀而不傷 解釋: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此外也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