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作為解暑最常食的水果,大家應該都吃過,地裡的西瓜秧很多人也都見過,但是長在樹上的西瓜你見過嗎?在山東壽光的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大棚內的「西瓜樹」粗壯茂盛,綠油油的瓜蔓上一個個西瓜懸掛在空中,呈現出成熟待摘的喜人景象,令遊客大為震撼。
壽光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佔地面積3000畝,總投資8.5億元,擁有現代農業最前沿的新技術、新品種及新裝備,是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的核心配套項目,也是國內面積最大、棚型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的蔬菜標準試驗驗證基地。
作為壽光市「雙招雙引」落戶科研院所的試驗研發與成果轉化聚集區,基地築巢引鳳,全力搭建全國蔬菜高新技術的高層次研發平臺。據介紹,這些「西瓜樹」由中國農科院花卉研究所高建昌團隊研發,為了助推壽光蔬菜產業轉型升級,今年春茬播種定植西瓜組合多達108個。
值得一提的是,西瓜樹的植株會長到兩米以上,對生長空間的要求比較大,對於環境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因此必須在寬敞的溫室裡種植,溫度控制在16度到28度不等,但不能低於15度或者高於32度,因此在冬天要在溫室內設置加溫設施,夏天需要遮擋陽光。
據農業專家介紹,這些「西瓜樹」均為常規的優質品種,一棵秧苗上有多個生長點,在基部用繩子往上牽引,使其均勻分布,互相不遮擋光照,不遮擋通風。經過後期的整枝修剪、營養調控和環境調控,瓜秧就會長出超級強大的藤蔓,既美觀又有利於生長。
此外,管理人員還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利用手機和電腦實時監控並遠程操控溫室大棚,進行高效、智能、精準的管理,實現了每個生產環節的智能最大化,為全國各地來參觀的菜農和遊客,提供了「網際網路+」的嶄新體驗。
由於立體栽培節約了土地,產量也比傳統種植方式增加了不少,經濟效益相當可觀。此外,掛著的西瓜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結出的西瓜皮薄、多汁、甜度高,而且不容易被地上的蟲子叮咬,基本不用打農藥,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溫室裡的西瓜樹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但最適合種植的時間是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這樣瓜秧一月份就能長牢固,3月就可以授粉,到了5月就是最佳觀賞期。作為休閒觀光農業最具活力的科技亮點之一,「西瓜樹」不僅適用於觀賞,更方便採摘,非常適合在海島、山區等土地貧瘠的地方種植。
隨著菜農文化水準的提高,以及技術成本與設施成本的下降,在未來,新型栽培法必將成為趨勢,而壽光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的示範推廣工作,不但為新時代農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理論創新作出了新貢獻,也為傳統農業的換道超車開闢了新路徑。